书城经济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保护政策研究
33120100000002

第2章 当代国际农产品贸易特点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各国经济活动跨越国界,通过商品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等方式,使世界经济成为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具有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等特征。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合理配置,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全球性扩张,它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各个国家只有顺应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分享经济全球化的成果,获得本国经济发展的更大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际农产品贸易在迅速发展,各贸易参与国也在尽情享受由此带来的贸易利益。

翻开人类历史的画卷,我们不难看出:农业和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人类的发展始于农业,人类社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始于农产品贸易。

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逐步学会驯化动物,摆脱了完全依靠采集和狩猎为生的阶段,开始了农业生产。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农业随着生产工具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进而不断发展,同时农产品国际贸易也开始在少数地方初具雏形,如:公元前14世纪,腓尼基商人开始经营地中海地区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公元前5世纪,橄榄油、葡萄酒和蜂蜜等从当时西欧的贸易中心雅典输往海外,并向欧洲输入粮食、牲畜、鱼类和木材等;中世纪,印度的香料和非洲的象牙远销到阿拉伯半岛或波斯湾。整体而言,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前,世界农业生产基本都是在相互隔绝的条件下进行的,农业技术进步十分缓慢,农产品对外贸易极不发达,只有非常少量的农产品在国界相连、海域相近的国家间进行贸易,地域性非常明显。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把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当时比较活跃的欧洲区域贸易进一步扩展到亚洲、非洲及美洲。国际农产品贸易的地理范围也因此扩大。欧洲的资产阶级从亚洲、欧洲、非洲大量掠夺香料、茶叶、棉花等农产品,并将工业品输往这些地区。但限于当时的国际分工还处在萌芽状态,生产、运输条件相当落后,当时的农产品贸易规模非常小,在整个世界经济活动中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

直到18世纪60年代后,英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始了工业革命,轮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随之急剧膨胀,导致农产品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农产品贸易商品从特产品、奢侈品向生产、生活必需品转化。但是,农产品本身具有季节性特征及储存时间限制决定了国际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必须有待冷冻工艺和交通革命的出现及推广。19世纪上半叶冷冻机发明;19 世纪下半叶,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得到迅速发展。此后国际农产品贸易规模显著扩大,19世纪后期形成了许多世界性的农产品集散市场,如芝加哥的谷物交易所、牲畜和肉类交易市场,纽约的棉花交易所、咖啡和食糖交易所,伦敦的可可交易所、茶叶拍卖市场和肉类中心市场,澳大利亚悉尼的羊毛拍卖市场,新加坡的橡胶交易所等。

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国际贸易的发展受到重创,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国际分工的逐渐扩大与深化、跨国公司纷纷兴起,经济一体化浪潮悄然而至,国际农产品贸易快速发展,并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国际农产品贸易规模迅速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农产品贸易值一路攀升。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主要的农产品出口国纷纷采取鼓励农业生产的政策,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农产品贸易中的运输、储藏、保险、金融信贷和信息等服务条件大为改善,国际农产品贸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年均增速超过10%。直到1980年,农产品贸易额达到一个峰值。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农产品出口国之间的竞争加剧,发达国家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措施盛行,发达国家大肆向国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危机,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艰难。国际农产品贸易出现严重萎缩,出口总额由1980年的3045亿美元回落到1985年的2761亿美元。世界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复苏,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1986年正式启动,国际农产品市场显著回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粮食和油料作物等产量的不断增加、生物燃料需求强劲等因素使得国际农产品贸易保持着强有力的价格和市场需求支撑。

二、国际农产品贸易地位趋于下降

农产品贸易虽然是国际贸易的最初形态,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自然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这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农产品贸易增长速度相对工业品贸易而言显得相对缓慢,而且低于国际货物贸易的总体增速,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的份额呈现平稳下降态势。从2002年开始,尽管世界市场农产品价格有明显上升,但相对于大幅上扬的有色金属和能源价格而言,农产品价格则显得比较疲软,这使得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进一步降低。2005年以来,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并成为全球商品市场价格上升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甚至在此背景下,农产品在国际货物贸易中所占比重仍不足一成。

三、国际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人均收入水平不断增长,人们的消费偏好开始发生转型。受此影响,国际农产品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农产品贸易从传统的温饱性商品转向营养性商品;二是高附加值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主粮需求量趋于减少,动物性高蛋白产品和水果的需求量趋于增加,这导致了粮食等大宗、低值农产品在农产品贸易总量中所占比重呈稳定下降趋势,食用油、水果、水产品及花卉、坚果等非基本生活需要的农产品所占比重稳步上升。而且,农业原料贸易萎缩。如:世界纤维出口贸易额在1989年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187.82亿美元,进入90年代以来,贸易额快速下跌,到1993年已经减少为100.68 亿美元,平均每年减少21.78 亿美元(张小瑜,2008)。另外,食品加工、包装、保鲜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附加值的加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低值农产品与高附加值农产品相比较,后者更适应市场需求,其价格也要相对稳定,传统初级产品售价低而运销成本又高,不便储运,高附加值农产品贸易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四、国际农产品贸易地区结构改变

战后农产品贸易的形式表明:发达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贸易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以往发达国家多数以出口工业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主要以出口农产品获得外汇收入。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贸易事实证明发达国家不仅在增加工业品出口,而且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投入发展农业,在提高农产品自给率的同时还有大量剩余产品出口。发达国家不仅是许多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者,而且是主要出口者。在1966年到1995年期间,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从期初的61.62%上升到期末的71.88%;同期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则由38.38%下降到28.12%。而在进口方面,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农产品进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年度之间呈现出此起彼伏、波动不定的状态,但发达国家所占比重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从1966年到1995年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产品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从80.32%下降到72.02%,而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则由19.68%上升到27.98%(姜吉强,2000)。

五、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压力增加

由于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快速消费,出现了气候变暖,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重大资源、环境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国农业的发展和农产品贸易的可持续性。目前,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有:(1)大气污染,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各种形式的大气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直接影响农作物、果树、蔬菜、饲料作物、绿化作物的正常生长;畜禽因摄入含污染物过多的饲料后,致病或死亡,导致农业生产的经济损失。大气污染物进入农业环境后,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进入农用水域、土壤的污染物又间接危害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生长。(2)水污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万亿以上立方米的淡水。农业区的水污染主要来源于肥料和农药,还有大量的溶解性盐类。在1971—1979年间,世界范围的平均肥料用量为55千克/公顷,2000年增加到145千克/公顷(高旺盛,2003)。在大量化肥使用的情况下,农田排水携带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使水质进一步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息和繁衍。(3)能源危机。由于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产业资本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导致了能源使用效率从9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其中的表现之一,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加快。而且,传统的石油、煤炭等能源都将在不久的将来消耗殆尽,这对人类的未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既有约束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也引发了更多的农产品贸易摩擦和利益集团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