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禁烟英雄——林则徐
33133400000034

第34章 惟才是举

林则徐本人是一位杰出的通才,他在30余年的为官生涯中,同样不嫉贤妒能,而是求贤若渴,惟才是举,知人善任。他在选拔和任用人才方面的贡献,在其一系列的政绩中熠熠生辉,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精神资源。

林则徐对人才的重视,包括时刻注意发现人才,精心培养和任用人才,认真考核鉴别人才,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等四个方面,他关于人才的观念,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已形成格言式的警句,如:

有才而不用与无才同,用之而不使尽其才与不用同。

崇实行而不事虚名,秉公衷而不持偏见。

才德兼备,表里粹然。

立政之道,察吏为先。

使天下之才皆足以为我用。

因其所长而分任之。

求一实字。

林则徐曾两次担任考官。

1816年秋,31岁的林则徐从北京到江西南昌担任乡试副主考官。事关选拔人才,林则徐非常认真。在考试中杜绝舞弊,精心阅卷,一丝不苟,负责到底。这次乡试共取中94人。发榜后,林则徐“出门拜客,访询舆论,均谓此次所录,清贫绩学者甚多,谓之清榜”。“清榜”之誉,是林则徐走上仕途后得到的首次赞扬。

1819年,34岁的林则徐出任云南乡试考官。他深知评阅试卷,对一个人的前途来说,是“定弃取于俄顷之间,判升沉于恍惚之际”,不能有半点马虎轻率。林则徐与副考官吴慈鹤一起,精心判卷,认真评点,择优录取正榜54名,副榜10名,并把其中14份优秀的试卷带回北京,呈交皇上阅览,以求发现人才,惟恐埋没人才。

林则徐身居高位后,对于每一次的科举考试都极为重视。据李元度在《林文忠公事略》中说:江南文化繁盛,因而应考士子众多,以致考场发生挤死人的事。可见混乱到何种程度。林则徐任江苏巡抚后,亲临考试现场,亲自指挥,对考生分三路点名,印发考试规则,鸣炮悬旗,使考场变得肃穆有序。林则徐作为一省之长,对“粥饭水夫之类,无不躬自稽察,就号而亲尝之”。身为高官,实为公仆。

在阅卷中,为了真正发现人才,林则徐力除草率和评语空洞,诸如“欠精警”“少出色”之类评语,一律不准使用。对马虎阅卷和考生作弊者,均及时给予处分。因林则徐方法得当,措施有力,赏罚分明,江苏多年来科举考试的混乱局面为之一扫。

通过科举考试发现人才,是林则徐关注的一个方面。从一切场合中发现人才,予以高度重视,是林则徐爱才惜才的一大特点。中国近代著名的改良思想家冯桂芬,就是林则徐初任江苏巡抚时,在考课书院发现的人才。当林则徐敏锐的目光认定冯桂芬有培养前途时,就把他调到自己的身边,代办文书,校对书稿,边观察,边培养。冯桂芬后来的成就与林则徐的伯乐之举有直接关系。

在鸦片战争中,固守台湾,三次击败英军侵略,并重创敌军的姚莹,当时的职务是“按察使衔兵备道”,姚莹能够在反侵略战争中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也与林则徐慧眼识才直接相关。道光十二年七月,身为江苏巡抚的林则徐,在考核众多候补为官的人员中,选中姚莹担任长州知县。两年后,林则徐对姚莹再度考察,在评语中写道:“学问优长。所至于山川形势,民情利弊,无不悉心讲求,故能洞悉物情,遇事确有把握。前在闽省,闻其历著政声。自到江南,历试河工、漕务,词讼听断,皆能办理裕如,武进士民,至今畏而爱之。”根据这种切实的考察,林则徐会同两江总督陶澍共同荐举姚莹由知县晋升为知府。姚莹在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时,把林则徐的伯乐之举视一生中十大幸事之一。

尊重事实,量才使用,凡事“求一实字”,是林则徐用人之道的核心。道光十七年,道光帝指定林则徐考察湖北巡抚周之琦。林则徐绝不揣摩皇上的心思倾向,也不盲目听信他人的议论,而是经过认真的考核,秉笔直书。他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强调“事事务求真实”。对于周之琦的品德和才能,林则徐做了如下评语:

至周之琦,向虽与臣同官翰林,而未曾共办公事。今在楚北同城已逾半载,随时留心访察,知其操守清廉,性情朴直,于属员不假辞色,于公事不许通融,或有议其太板者,臣窃以为正是好处,即其与臣议论公事,亦能自抒所见,不稍依阿,臣转以是重之。

当时林则徐的职位是湖广总督,周之琦是湖北巡抚,这是封疆大吏一品大员奉皇上之命对一位省级要员的考察评语。林则徐对周之琦的德,是肯定的,有人认为周之琦“太板”,即缺乏灵活性,而林则徐认为这正是他的长处,即敢于坚持原则。因为周之琦能“自抒所见,不稍依阿”,林则徐因此而更看重了他。但是作为一省级要员,只有德是不够的,必需才德兼备。因此,林则徐在评语中又写道:“惟其才情未能肆应,似于事务殷繁之大省,未必游刃有余,若在中等省份,整肃吏治,挽回风俗,颇有确不可拔之劲,当不至废弛。”

从林则徐对周之琦德的评价,才的评价,以及任用的建议中看,林则徐不愧为知人善任。首先,林则徐充分肯定了周之琦“操守清廉,性情朴直,于属员不假辞色,于公事不许通融”,但又指出他的才能,处理一个大省的殷繁事务,不能游刃有余。以其才,可调至中等省份任职;以其德,重在“整肃吏治,挽回民风”。林则徐在奏折的结尾强调“必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岂容自昧天良”,“据臣所见,切实上陈,不敢有一语假借”,显示了光明磊落的人格。

按照清朝的制度,每三年对省、道、府、县的官吏要考核一次,称为“大计”。林则徐从政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密陈司道府考语折》中,总结了自己考核下属官员的一套办法。首先是自察,取得直观印象,不轻信间接的材料。在考察中重政绩,不拘于一时一事,而是随时注意考察,对“司、道、府之立心、行事、人品、官声”一一了解,综合评判,以求“灼见无遗”,然后亲自写评语,抄录成册,上报备察。

林则徐官至湖广总督时,写过一篇《密陈两湖文武大员考语折》,他以丰富的经验总结道:“欲图整顿,务在得人,而人不易知,必当勤加考察。”他的考察办法是“一考诸公牍之事理,一验诸接见之语言,一澄诸采访之声名,一徵诸管辖之成效。总惟恪遵谕旨,求一实字”。这段话,包含了考察各级官员的能力、作风和政绩,最后归结为一个“实”字。

考察官员,识别人才,应有一套科学的办法,林则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这方面的摸索。据清代朱克敬在《暝庵杂识》中记载:“林文忠公则徐才识宏远而学务缜密。每见客必详问其生平及技能、嗜好与所过山川风俗。所交豪杰,退即令记室籍之,凡四人专司其事。斋中置大框,函子箱十八,分省以藏籍,有所资考,按籍厘然,家居在官,常以搜访人才。”

他不仅重视从政的人才,对于有专长的技术人才也格外重视。为了开眼看世界,他对翻译人员尤其求才若渴。在虎门销烟之前,林则徐府中的翻译至少有四人,包括华侨袁德辉,翻译梁进德等。林则徐令他们将1838年7月16日至1840年11月7日的《澳门新闻纸》,译成汉文共六册,还翻译了《四洲志》和《各国律列》。中国人通过文字信息了解世界,自林则徐始;组织翻译工作,也自林则徐始。这是林则徐重视外语人才的直接结果。

林则徐重才惜才,但绝不为培植个人势力而结党营私,绝不图谋他人报恩,只是甘当伯乐而已。对种种不称职的官员,林则徐也绝不姑息迁就,更不充当他们的保护伞。他说:“国不患无经世之人,而患有偾事之人。任事者,方兴利除弊,偾事者,即因利而兹弊。“所谓”偾事“,就是搞坏事情。为什么会偾事?图私利必滋生种种弊病。林则徐的用人之道,意在“养民裕国”,并非仅仅出于忠君。他的用人方针可以归结为:才德兼备者用,平庸无为者免,力不胜任者降,行为卑劣者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