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亲密无间的朋友,无意或有意做了伤害你的事。
你是宽容他,还是从此分手,或待机报复?有句话叫以牙还牙,分手或报复似乎更符合人的本能心理。但这样做了,怨会越结越深,仇会越积越多,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你在切肤之痛后,采取别人难以想象的态度,宽容对方,表现出别人难以达到的襟怀,你的形象瞬时就会高大起来,你的宽宏大量、光明磊落就会使你的精神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你的人格将会折射出高尚的光彩。宽容,作为一种美德受到了人们的推崇,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青睐。
杰斐逊在就任前夕,想到白宫去,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谊。但据说杰斐逊还来不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是你把我赶走的!从此两人没有交谈达数年之久,直到后来杰斐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直都喜欢杰斐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斐逊,杰斐逊便请了一个彼此皆熟悉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宽容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精神。
宽容其实意味着理解和通融,是融合人际关系的催化剂,是友谊之桥的紧固剂,宽容还能将敌意化解为友谊。戴尔·卡耐基在电台上介绍《小妇人》的作者时心不在焉地说错了地理位置。其中一位听众就恨恨地写信来骂他,把他骂得体无完肤。他当时真想回信告诉她:我把区域位置说错了,但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么粗鲁无礼的女人。但他控制了自己,没有向她回击,他鼓励自己将敌意化解为友谊。他自问:如果我是她的话,是否也能像她一样愤怒呢?他尽量站在她的立场上来思索这件事情。他打了个电话给她,再三向她承认错误并表示道歉。这位太太终于表示了对他的敬佩,希望能与他进一步深交。
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交友的基础,宽容能使你赢得友谊。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就会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古人云:冤冤相报何时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潇洒,一种伟大的仁慈。从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被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准则。
20世纪50年代,许多商人知道于右任是著名的书法家,纷纷在自己的公司、店铺、饭店门口挂起了署名于右任题写的招牌,以示招徕顾客。其中确为于右任所题的极少,赝品居多。
一天,一学生匆匆地来见于右任,说:“老师,我今天中午去一家平时常去的小饭馆吃饭,想不到他们居然也挂起了以您的名义题写的招牌。明目张胆地欺世盗名,您老说可气不可气!”正在练习书法的于右任哦了一声,放下毛笔,然后缓缓地问:“他们这块招牌上的字写得好不好?好我也就不说了。”学生叫苦道:“也不知他们在哪儿找了个新手写的,字写得歪歪斜斜,难看死了。下面还签上老师您的大名,连我看着都觉得害臊!”
这可不行!于右任沉思道,“你说你平时经常去那家馆子吃饭,他们卖的东西有啥特点,铺子叫个啥名?”
“这是家面食馆,店面虽小,饭菜都还做得干净。尤其是羊肉泡馍做得特地道,铺名就叫‘羊肉泡馍馆’。”
“呃……”于右任沉默不语。
“我去把它摘下来。”学生说完,转身要走,却被于右任喊住了。
“慢着,你等等……”
于右任顺手从书案旁拿过一张宣纸,拎起毛笔,刷刷在纸上写下了些什么,然后交给恭候在一旁的学生,说:“你去把这个东西交给店老板。”
学生接过宣纸一看,不由得呆住了。只见纸上写着笔墨酣畅、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羊肉泡馍馆,落款处则是于右任题几个小字,并盖了一方私章。整个书法,可称漂亮之至。
“老师,您这……”此学生大惑不解。
“哈哈。”于右任抚着长髯笑道:“你刚才不是说,那块假招牌的字实在是惨不忍睹吗?这冒名顶替固然可恨,但毕竟说明他还是瞧得上我于某人的字,只是不知真假的人看见那假招牌,还以为我于大胡子写的字真的那样差,那我不是就亏了吗?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坏了自己的名!所以,帮忙帮到底,还是麻烦你跑一趟,把那块假的给换下来,怎么样?”
“啊,我明白了。学生遵命。”转怒为喜的学生拿着于右任的题字匆匆去了。就这样,这家羊肉泡馍馆的店主竟以一块假招牌换来了当代大书法家于右任的墨宝,喜出望外之余,未免有惭愧之意。
即使一个非常宽容的人,也往往很难容忍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诽谤和致命的伤害。但唯有以德报怨,把伤害留给自己,才能赢得一个温馨的世界。释迦牟尼说:以恨对恨,恨永远存在;以爱对恨,恨自然消失。
是人都会犯错,但是我们对犯错的人要大度,要宽容。如果你的下属不小心做错了事而违背了你的心思,或是打乱了你的计划,如果你不善加处理,不能忍受别人无心的过错,大发其火,只能是加剧对方的惊惧,事越办越糟。要不然就是对方由此记恨在心,成为以后冲突的隐患。
当然这也不是因为怕逆了别人的心,违了他人的意,应该是大度为怀,在宽容下属的同时也获得别人的理解和信任。
历史上的明君,大多深谙宽容之道。他们或是礼贤下士,听取别人的建议;或是纳谏如流,倾听他人的批评,不以此为逆。遇到破坏自己情绪的事,虽然一时心头不快,但考虑到大局,以事业为重的时候,一点暂时的不快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饶恕下属的冒犯有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没有过人的容人胸怀,还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