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素质教育丛书-艰苦奋斗教育读本
33170200000004

第4章 意志磨难篇(3)

遇到不公平的事,我们心中肯定有怨气。但我们必须有容忍的气量,否则我们就会受到感情的挫伤。艾科卡是美国的一个小学生,他学习成绩很好,又很勤奋。老师也喜欢他,像擦黑板、打铃等,老师总让他干。于是在一次小学六年级竞选童子军大队长的竞争中,他心中认为自己必胜。同学们竞选前的私下评论也是:“艾科卡肯定当选。”

“艾科卡,20票;汤姆逊,22票。”唱票的终于点完了最后一张选票。无情的事实宣判:艾科卡落选了。艾科卡感到很沮丧:“只差2票呀!”但他随即又暗暗下决心:“明年我一定能击败他!”

不料,第二天班中的一个高个子告诉他一个令人伤心的事:艾科卡应是胜利者。他说:“傻蛋,你已经赢了都不知道!你想想,班里一共才38个人,倒有42个人投了票,难道你不会数数吗?”啊!艾科卡一下子全都明白了。原来是汤姆逊作弊,他让人重复填写选票。“告诉老师去!”但老师给他的答复是:“童子军大队长的名单已经上报给校长了,此事若让校长知道,我们班级的脸上也没光彩。我看……”老师看了看艾科卡,又说:“你还是委屈一下算了。”

“想不到老师也不讲理!”回家的路上,“高个子”也为艾科卡鸣不平。但艾科卡一声不吭,他一边走一边默默地想:“人世间不是什么事都公平的。但我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是优秀的。我一定能证明这一点。我会用事实再一次告诉汤姆逊的。”

果然,艾科卡并没有因为这次竞选“失败”而气馁,相反,他更加努力学习,每一学期考试都是“A”。不仅如此,他还活跃于学校的话剧俱乐部和辩论社团,还是个不错的棒球队队员。第二年,他竞选七、八年级的班长,获得成功,九年级时,又参加全校学生会主席的选举,又获成功。

如果艾科卡当初对自己所受的无名冤屈耿耿于怀,不思振作,他能有成功的自豪吗?如果他没有强忍冤屈,坚信自我的气度,他长大后能成为美国赫赫有名的、能使濒临破产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起死回生的大企业家吗?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伦琴也是一样,由于伦琴画画水平较好,有一次教师在黑板上看到了自己的一幅肖像画,他就认为是伦琴捣蛋画的。当伦琴据理解释时,反遭老师无理训斥,最后还被学校蛮横地开除了。拿不到中学毕业证书,进不了大学校门,伦琴就发愤学习,并自己动手盖起了一间又小又简陋的实验室,在里面废寝忘食地研究。功夫不负有心人,伦琴在50岁时,终于发现了X射线,轰动了科学界,轰动了全世界,他获得了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奖。

(第九节)做人,要有一种刚强之气

18岁的约翰·汤姆森是一位美国中学生。1992年1月11日,他独自在父亲的农场干话,不慎在冰上滑倒,衣袖绞进机器里,两只手臂被切断。汤姆森忍着剧痛跑了400米来到一座房子里,他用牙齿打开门栓,爬到电话机旁,但是无法拨号。于是,他用嘴咬住一支铅笔一下一下地拨动,终于要通了他表兄的电话,表兄马上通知了附近的有关部门,使他获救。

我们觉得,汤姆森是刚强的,他富于勇气和忍耐力。手臂被绞断了,已是既定的事实,流泪痛哭也无法挽回,并且这样做还会因为拖延时间、失血过多而丧失生命。所以他想尽办法自救。据报道,他为了不让血流走,他把断臂放在浴盆里。救护人员赶到时,他被抬上担架。临行前,他冷静地告诉医生:“不要忘了把我的手带上!”汤姆森一个人在农场操作机器,出了事又顽强自救,所以是好样的,这种独立、刚强、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

而当今的一些青少年中就缺乏这种精神。据调查得知,有些青少年已就读初中,但仍需和父母作伴才敢睡觉,半夜起床尿尿如无人作伴也不行,有的甚至见到老鼠、蟑螂都会晕倒,这样的青少年长大后能有什么作为呢?所以,我们如果从小不培养刚强勇敢的精神,我们的前途是令人担忧的。

实际上,我们中国是不乏有胆识、有勇气的英雄人物的。

好像西汉时期的卫青,从十七八岁就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

一次,他指挥4000多名重骑兵将一万多名匈奴骑兵打得惨败,不久,匈奴败兵又来反扑,卫青又指挥弓弩手和钩镰枪进入武刚车,待敌军到来,武刚车排排窗孔内突然刺出无数钩镰枪,匈奴兵没有料到车内藏有汉兵,一时措手不及,被刺得肚破肠流。后面骑兵正想逃走,哪知武刚车内硬弓强弩齐发,后撤的敌骑倒下一大片。卫青又连夜审问降敌,得知其首府龙城十分空虚,于是又带领战士夜宿晓行、穿林海、跨雪原、战风雪、斗严寒,不到三天到达龙城。他指挥汉军重骑兵赶着四匹马一组的健马,载着千斤巨木,飞一般向城门撞去,撞得城门碎木横飞,后面跟进的轻骑兵旋风般杀进城内……

恶战结束,当人们知道这一仗是由少年卫青指挥时,都啧啧称奇,夸奖其年少有勇。后来被汉武帝封为关内侯。

又如大家熟悉的战斗英雄董存瑞,他小时候就是一个又懂事又勇敢的孩子。当他看到八路军常在南山堡一带打仗时,他非常羡慕,并强求其母亲让他加入儿童团,后来又参加民兵。1946年初,国共两党签订了停战协定,可是不到三个月,国民党军队又背信弃义向我军发起攻击。于是战士们非常气愤,在团部领导下,进行自卫反击,夺回一营的驻地。可是,敌人仗着美式装备和人数众多,又蜂拥着冲了上来。正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候,董存瑞忽然骨碌骨碌地滚向敌人面前,一连扔出了好几颗手榴弹。敌人被他大胆的行为吓蒙了,一时还没反应过来。战友们在他勇敢行为的鼓舞下,一齐冲向敌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正是因为董存瑞同志从小培养了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才使他后来成为战斗英雄。试想假如董存瑞从小是个见到老鼠都害怕的人,他长大后能肩扛炸药包面不改色心不跳地炸毁敌人的桥梁吗?

所以,我们青少年必须从小培养刚强果敢的精神,才能在未来的关键时候,为人民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十节)恒心,胜利的基石

1913年至1918年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自写一副对联作为座右铭:苟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在对联中,毛泽东告诫自己,读书要靠平时下功夫,持之以恒,锲而不舍,不能心血来潮就加班加点搞突击,不能时而勤奋时而懈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患“冷热病”。而在目前的中学生中,不少人正是患了这样的冷热病,他们平时纪律松散,学习态度消极,待到成绩低落时,才拼命复习翻书,但为时已晚,考试自然就过不了关。我们正确的做法应是依靠平时对知识的日积月累,不断消化,循序渐进,这样在应试时才能有条不紊,得心应手。否则,临急烧香,是无济于事的。

在这方面,老革命家徐特立同志,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日积月累”读书法:徐老学《说文》部首540字,一年读完,每天只读两个字。他教学生学《说文》部首,要他们每日记一字,两年即可学完。徐老43岁开始学外文,也是采取这个方法,每日学一个生字,一年学365个字,后来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说: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

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要理解,必须记忆基本东西,必须“经常”、“量力”才成。

这就是一种有恒心的表现。青少年学习知识,切忌贪多、贪快,应有一种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积少成多的精神。否则,学习上采取忽冷忽热、囫囵吞枣的态度,就掌握不了知识,理解不了科学。

黎锦熙先生(1890—1978)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他在一生的工作和学习中,一直没有中断勤于动笔的好习惯,拿写日记来说,他从12岁时开始,一直记到89岁临终前夕,近80年,从未间断,积数十本之多。这些日记已成为近、现代的珍贵史料,反映了几十年来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发展,记载了他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黎先生录写卡片的数量也很惊人,单为编纂大辞典就收集整理了300多万张卡片。他一生的著述,已出版的就有400余种,涉及语音、训诂、文字、教育、目录、历史、文学、地理、哲学、佛学等方面。十年浩劫期间,他受到迫害,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写了近30种学术论著。他说自己的一生是“任重”能背,“道远”不退,快快儿地慢慢走,不睡!

黎先生的成就是巨大的,靠的同样是恒心和毅力。试想,几百万张卡片的收集整理,需要花多少时间和心血,这繁重的工作能在匆忙中一下子完成吗?不能的,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地收集。心情当然是急的,要“快快儿”,但工作时却谨慎的,要“慢慢走”,这就是要韧劲和耐性。

所以,作为青少年,要懂得锻炼意志和毅力,并将其付诸行动。要在学习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生活和实践过程中进行艰苦的磨炼,培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因为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要经历许多曲折和反复,必须要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要有不屈不挠、坚毅不拔的毅力,才能登上科学的高峰。

鲁迅说过:“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我们只有培养恒心,训练耐性,才有可能做好我们的工作,创造辉煌业绩。恒心,是胜利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