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保护国家集体财产的英雄榜样
刘文学—— 保卫集体财产的小勇士。刘文学是四川省合州县人,少先队员,从小有着远大的理想,立志为国建功立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进心强,成绩优秀,热爱劳动、热爱集体,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1959年11月18日晚,刘文学和群众一起在地里抢收海椒,回家时发现有人偷生产队的海椒,勇敢地予以制止,并与坏人攮斗。为了保护集体财产,年仅14岁的刘文学壮烈牺牲。
龙梅、玉荣—— 草原项雄小姐妹。她是内蒙古达茂合旗人,少先队员。
1964年2月9日,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赶着集体的羊群在乌兰察布草原放牧。天空突然刮起了暴风雪,气温骤降之零下37℃。就在这风雪交加,天气奇冷的条件下,孤立无援的小姐妹同暴风雪搏斗了一天一夜,跑了70多里路,她们忍受着大人都难忍受的饥寒,勇敢地保住了集体的羊群,当人们找到他们时,姐妹俩已严重冻伤。特别是玉荣,因双腿被冻坏而截除。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事迹迅速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鼓舞了当时以及后来许许多多的少年儿童,激励着他们的成长。
赖宁—— 时代的英雄少年。生前是四川省石棉县初中学生。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有着远大的志向和理想。乐于助人,不怕困难,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学习刻苦、勤奋、成绩优秀,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88年3月,在国家财产面临威胁时,他勇敢地扑向山林火海,用树枝、衣服与烈火搏斗,不幸壮烈牺牲,献出了年仅14岁的生命。赖宁牺牲后,李鹏总理题词号召全国青少年向赖宁学习,团中央和国家教委授予他,“英雄少年”称号。赖宁是新时期党培养的新一代少年儿童的代表,体现了新一代少年儿童崭新的精神风貌。
(第十二节)记一个爱护公物的好同学
六盏明灯悬挂在屋顶,放射出柔和雪白的光辉,它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照明条件。你知道吗?这后面凝聚了赵小林同学的心血呢。
为了不丢失和损坏灯管,班里必须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关窗户和门。这个任务比较重,因为稍有疏忽,忘记关窗户和门,灯管就有被人偷去的危险。但赵小林同学却欣然接受了。
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后,他总是等同学们全部走完,然后再检查一遍窗户才走。有时,同学们抄题抄得很晚,他是一边复习一边等着,决不敷衍了事或把事情轻易托付给别人。
有一天,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即刻就有暴风雨瓢泼的可能。可是,这时已经放学了。“窗户关好了吗?”“是不是还有开着的?”感冒在家下午没有到校,本可以不管的赵小林同学望着窗外着急地想:“不行!我得去看看!”他二话没说,雨具也没顾得拿就飞快地跑了出去,就连他妈在屋里喊他,他也没回头。
雷声响了,天幕上像裂了一条缝。大地在雷南中震颤着,风沙越大,赵小林心里就越急。只要有一扇窗户开着。它上头的玻璃就会全部变成碎片。快,越快越好。这是他现在唯一的想法。沙子打在脸上,眯入眼里,他都不在乎;自己正在发烧,他也不管。跑到学校,窗户却关着,他舒了一口气。
照理,他该回家了,没有。他拿出锁匙,跑到门前,打开教室门,也许以为他要避雨。其实,他放心不下,是在检查每扇窗户是不是都插上了插锁,尽管有的窗户已经插上了,他还要用手摁一摁,生怕别人插得不牢固,被风雨震出来。直到全部检查完毕,认为确实没有问题后才跑步离开学校回家去。
其实,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像赵小林那样爱护公物。
按时到校(上学不迟到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不能到校要请假。
放学后依时回家)。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第十三节)做学生,最起码的要求
——按时到校,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
先打个比方,如果军队在作战的时候,不能按时到达目的地,不能按时排兵布阵,又错过进政的时刻,战斗打响之前,弹药仍未运到,工事尚未修好,一旦交战,难道还不吃败仗?
再打比方,如果工厂的工人都不依时上班,或来到岗位才想起仍未带工具,可想而知,这工厂能搞好生产?
战士打仗,工人做工必须抓紧时间,并作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取胜和正常工作。这一切要靠严明的组织纪律保证。学生上学读书也是一样,没有严格的组织纪律,不按时到校。
同学们都是松松垮垮的,上课铃响过了,还只是跚跚迟来,没有一点紧迫感,那还怎么上课学习呢?每个学生都丢三拉四,不带书、不带笔和其它学习用具,到上课时才到处找,这样上课能有质量吗?
钟声就是命令,这是纪律,作为学生一定要有强烈的时间观念,这关乎你也关乎整个班集体。很难设想一个从不按时到校的学生,他能有学习的自觉性,能刻苦勤奋学习,能取得好的成绩;而任何一个优秀的学生,他一开始就已经懂得抓紧时间,懂得遵守纪律,从来都是按时到校的。鲁迅小时候上学也曾常常迟到,未能按时到校,学习成绩也不理想,结果受到老师的批评。这一回他醒悟了,要学习好,一定要勤上学,早早回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学习才行。于是他在桌面上刻上一个“早”字,以此督促自己依时上学,从此以后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真是一“早”带来“百好”。其实任何一个中小学生都有这个体会,什么时候抓紧时间,遵守纪律,什么时候学习的自觉性高。按时到校,是你自觉学习的第一步。
战士不打无准备之仗,学生上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这是不用多说的,我们应该自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言举手,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第十四节)专心听讲,读书的重要环节
这不但是一个纪律的问题,还是一个学风的问题,这是决定一个学生学习技巧高低的重要一条。课堂上专心听讲,你就能记住老师讲课的内容,看清老师做实验的过程,课后就能有依据进行自修和实验。课堂上专心听讲,说明你学习具有专注精神。这种精神是读书成才的关键所在。
(第十五节)专注精神成大器
西汉著名哲学家董仲舒整个一生读书十分勤奋和专注,曾“下帷读书”,“三年不窥园”。为了减少干扰,他读书时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不朝室外张望,专心攻读。这种不受外界干扰、专心致志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读书到了这种境界,使他终于成为一位精通儒家学说的大学问家。
闻名中外的杨振宁教授,他的专注精神和投入的态度也是令人敬佩的。有一次演讲,他一面讲,一面将道理写在一个投射的幻灯机上。这个幻灯机,有一大卷透明的胶纸,以便书写之后再投射到讲台的黑板上。突然间,那卷胶纸转不动,惊动了在场的工作人员和听演讲的专家学者。仔细研究之后,才发觉原来那卷胶纸,早被杨教授用完了,刚才写下来的投影,它是写在那片不能动的玻璃上面而已。所以,没法再将胶纸卷上,杨教授因为过分投入,而忘记注意这些小事项。
达尔文说,“在学问上有成就的人,与其说是头脑的好坏,倒不如说是决心做什么的工作态度问题。”而杨教授的工作态度,专心一致的精神是其成为伟大人物的一大要素。
天下皆同,大凡有成就的学问家,读书工作都是十分专注和投入的。三心两意,心猿意马,哪能学好和做好?做学生听老师讲课,首先要专心听讲,然后才是自己消化运用、变通、创造发明。
列宁9岁半就上了中学。在班上,他年纪最小,学习成绩总是第一,真可谓聪明了。但看他是怎样读书的,你就明白个中的道理,他从小就养成了好习惯,每天总是很早起床,抓紧时间把功课复习一遍,早饭后精神抖擞上学去。上课时,列宁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清楚地记住每一课的内容。
晚上除了做作业,还要预习第二天的功课,读书人一般的“三环节”他都能严格做到。有人问他:“难道你就没有过在上课之前不把功课预备好的时候吗?”他回答道:“从来没有,也永远不会有。
为了从书籍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列宁几乎跑遍了市里的图书馆,还常常向同学借书看。有位同学家里有一个很大的图书室,高大的书柜里摆满了书。列宁经常到这个同学家里玩,只要一走进图书室,他就不想出来了,经常一读就是几个小时。同学们在外面喊他,他也听不见,同学们拉住他去玩。他总是摆摆手说:“别闹。”
难道我们还不可以从以上的伟人的读书学习和工作中得到启发么?是专注精神使人成大器。
(第十六节)学问,就是要靠“问”
学问,学问,要学就要靠自已“问”。
勇于提出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举手发言,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回答声音响亮,反映了你在学习上的起码几个优点:1.你已经听进了老师讲课的内容;2.你在独立思考了,在运用老师教授给你酌知识试图解决问题,说明你学习已进入角色。
3.你在接受知识解决问题上具备信心和勇气,你是不怕失败的,这是你日后成功的奠基石。
4.你敢于和老师交流问题,使老师发现你的优点,更加热爱你,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更重要的是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要不哪谈得上教学相长?
5.发言举手话语响亮,这不但是一种形式,而且是良好的习惯,反映了一个学生尊师重教的文明礼貌。
认真复习,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卷面洁净),考试不作弊。珍惜时间,科学安排课余活动。
(第十七节)拖延时间,人生的大敌
认真复习,依时独立完成作业。这一条是很能检验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
复习功课和做作业是互相联系的,有良好习惯的同学总能先复习消化当天学习的内容,然后运用知识技能独立做作业,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时做作业,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做到,许多同学就有拖延时间的恶习,实际上是懒惰作怪;有的同学不独立思考、自己完成作业。低劣者甚至抄袭人家的作业,这肯定是不会很好地开动脑筋学到真正的知识,这同样也是懒惰作怪。认真复习,依时独立完成作业并形成习惯,就证明你能战胜拖延时间懒惰的恶习,好的成绩就会向你招手。
“我经常拖延时间吗?”你应该经常这样提问自己。
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最常见的和最容易做的事情就是拖延时间。你甚至每天都对自己说过:“我的确应该做这件事清,不过还是等一段时间再说吧。”这时,你便自觉不自觉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