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素质教育丛书-学生素质培养读本
33171700000004

第4章 遵守道德规范,做新世纪主人(1)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厚,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还是不够的,一个将在下世纪有所作为的新型中国公民必定是在精神文明中成长起来的。今天,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成长中的公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呢?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自觉地遵守社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下面我们简明地谈谈——

(第一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对于成长中的公民们十分重要。

没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我们就不可能肩负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我们党开创的革命事业就不能继往开来。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在我们的共产主义品质的培养之中。

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是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在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在无产阶级革命的不同历史时期,共产主义道德有不同的内容。在革命胜利前,主要指坚定的立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等。革命胜利后,除了继续保持上述品质外,还应从社会主义建设出发,增加新内容,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遵守国家政策法令,讲究文明礼貌和职业道德,见义勇为,正确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等等。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还会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如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

虽然如此,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核心和实质则是一贯的,即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新的形势下,成长中的公民们要进一步培养共产主义品质,把永远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道德建设的核心。因为只有它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维护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只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为人民服务这个核心就不会改变,也不应当改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显出一个人的共产主义品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市场经济趋利性所诱发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等,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节)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公共生活中形成的、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社会公德的主要特点是:共同性,即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公共生活准则;群众性,即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对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必要的;继承性,即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下来的;简易性,即作为共同生活准则,执行起来并不夏杂。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维护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纪律,爱护公共卫生,尊老爱幼,尊师爱友,礼貌待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爱护公物,从大局出发等等。

我国宪法把遵守社会公德作为公民的义务,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五爱”是我国公民公德的基本要求,它既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也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

(第三节)维护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之一。它是以一切行为与言论符合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思想,是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与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完全对立的。

集体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

集体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逐步产生和形成的,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大公无私的优秀品质和为人类解放而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今天,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不断增强,但绝不意味着要以个人利益为第一。相反,越是改革开放,越是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强调集体主义思想,越要维护集体利益。如果不断受物欲横流的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影响,让个人主义取代集体主义,势必败坏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损坏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偏离方向。

(第四节)发扬革命传统

我们发扬革命传统就是要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其主要内容有: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勇挑重担,争取胜利的优良品德;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勇于改正错误、坚持真理的革命品格;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继承和发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为共产王义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

(第五节)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道德是人类道德生活中的一个特殊领域,现代青年的道德生活无不与一定的职业活动联系起来。因此,职业道德是人的道德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和一定的阶级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在社会分工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通常以工作守则、规章制度、劳动规程、服务公约等形式表现出来。

在职业道德的规范下,它调整着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以及职业集团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职业道德适用于特定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其内容具有显著的特定的职业特征。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不同,有着不同的权利和义务不同,职业道德也就有不同。例如工人道德、农民道德、教师道德、军人道德、医务道德、学生道德、新闻记者道德、商业道德、创作道德、演员道德、体育道德、司法道德、公务员道德等,都各有其不同的具体内容。医务道德中的救死扶伤,司法道德中的秉公执法,教师道德中的诲人不倦,服务行业的顾客至上、质量第一等等都是职业道德在不同行业中的具体反映。职业道德是一般道德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一般道德规范的重要补充。在社会主义社会,贯穿于各种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是:忠于职守,努力工作,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团结协作,平等竞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忠于职守这一原则要求人们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事业心,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并且敢于坚持本职工作中各项正确的原则和政策,秉公办事,不徇私情。

那种见异思迁、玩忽职守,以权谋私、破坏纪律的态度和行为是不道德的。

努力工作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本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坚决按照应有的数量、质量指标和技术要求,完成和超额完成任务。在工作中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任劳任怨、不怕困难、敢挑重担。那种偷懒耍滑、偷工减料,对工作马虎草率、敷衍搪塞的态度和行为,是极不道德的。

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业务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攀登本专业的科学技术高峰。那种不看书,不看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思进取,专业技能低下的人,在现代社会不能被认为是有道德的。

团结协作,平等竞争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工作中应具有协作精神,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度,乐于、善于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勉励,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在合作的同时·要敢于开展公平竞争,勇于争先,互相激励,共同提高。那些互相排挤、嫉能妒贤、投机取巧、阿谀逢迎的态度和行为是不道德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也是区别于其它社会职业道德的根本标志。这一原则要求人们有正确的工作动机,不要把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和获取个人名利的途径,而应该认识到,任何工作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

因此,对自己的服务对象要主动、热情、耐心、周到,要乐于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改正工作中的缺点。那种一切为了个人名利,居功自傲,文过饰非,对人民群众的呼声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的态度和行为是不道德的。

(第六节)培养文明行为

文明行为是指以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为指导的道德行为,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人们讲究礼貌,遵守公共秩序和纪律,举止端庄,温让谦逊,仪表整洁,讲究卫生,等等。培养文明行为,青少年应从切身的小事做起。譬如爱护公物,爱护国旗,唱国歌要起立;在社会上对人要礼让谦虚,帮助老人和残疾人,保护比自己幼小的孩童;遵守社会秩序,购物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抛废物,拾到他人遗失的物品一定要设法归还;在公共场所不袒身露体,不说污言秽语等等。一个人从小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成年后必然容易理解并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更高要求,也容易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及其理论。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文明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同志式的友好诚挚感情的流露,是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精神文明的表现。我们提倡文明行为,不论在什么场合都要把外表文明与内心文明统一起来,通过外表美来表现心灵美。培养文明行为要求人们必须思想纯洁,情操高尚,加强自我修养,养成文明习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要求。这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十分重要的。

(第七节)待人接物的基本要求

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往往反映在待人接物的礼貌上,因而青少年朋友们应从小养成懂礼貌、讲文明的习惯。下面是青少年待人接物的一些基本要求:(一)尊敬长辈,见面问好;主动打招呼,不直呼姓名。

……同样,在各种人际交往的活动中,称呼得当,可使人感到亲切。我国普遍使用“同志”称呼,不论年龄、性别、职业、地位均可称,“同志”,但此称呼虽有礼,却稍显严肃,有时不妨改为“先生”、“小姐”或直接以职业或职称名称来称呼,如教师、医生可称为“×老师”、“×医生”,教授、工程师,则称为“×教授”、“×工程师”等。

(二)待人礼貌,说话文明,会用礼貌用语,如“您”、“请”、“对不起”、“再见”等;要讲普通话。

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社交中,交谈是必不可少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同样一种意思,话有三说,语言有美丑、文野之分。恭敬有礼的话语温暖人心,能提高语言的交际效能,美化人的生活;恶语伤人,语言粗野,强词夺理不仅伤人的心,而且会败坏社会风气,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淡、刻薄起来。

与人交谈中的礼节礼貌要注意哪些呢?

谈话时态度要诚恳、自然、大方、平等待人。语言和气亲切、表达得体。说话时站立端正,要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精力要集中,不能东张西望或兼做其它事情。也不要做一些不必要的小动作,如玩弄指甲、摆弄衣角、搔痒、抓头皮等,也不能抓耳挠腮,摇头晃脑,或满不在乎。这样做不仅失礼也使自身显得猥琐。

谈话中打哈欠、伸懒腰或不等人说完视线和注意力就转向他方也是不礼貌的。

要注意听取对方谈话,以耐心鼓励的目光让对方说完,自己不时应以“噢……唔……是吗……”等语陪衬。对方在讲话时,不要轻易打断或插话,不管对方态度或谈话内容,中间插话打断、抢过话头等都是不礼貌的。插话如果违背了对方原意或插得不着边际则明显表示出对人不尊重甚至揶揄的味道。如果因为未听明白或为了了解情况而必须插话,应先征得对方同意,如用这样的方式:“请等一等,让我插一句”,“请允许我打断一下”,“请让我提个问题好吗?”

这样可以避免对方感到你轻视他或不耐烦之类的误解。话听不明白就下结论,在违背对方原意的情况就发表你的意见是粗鲁无礼的,常常会引起争执而导致不欢而散。

对长辈、师长、上级说话,要分别注意以相宜的礼貌表示尊重,但要人格平等;对晚辈、同学则要注意平等待人和平易近人。男女之间谈话要注意文雅,对不熟的异性不能开玩笑。公共场合言谈举止要文明,说话要礼让,幽默不可过度,否则让人感到油腔滑调,也不应旁若无人地高谈阔论,大声说笑。让人产生“这是个油嘴滑舌的家伙”的印象是很糟糕的。

谈话时不可以手指指人,可以做小手势但不可以幅度过大,指手划脚也是失礼的。大惊小怪,过分紧张,失口失态都是不礼貌的。谈话绝不可以刻薄尖酸,也不可以喋喋不休地没完没了;不可以一言不发,也不可以表示出无事不知,无事不晓的“万事通”的姿态。这都会使人对你避而远之。

总之。与人交谈要热情大方,彬彬有礼,语言明快、清楚,不要东拉西扯,没完没了,使人不得要领。诚实而不虚假,自信而不骄横。

(三)在公共场合要注意自身形象。如打呵欠要抿着嘴,尽量避免别人觉察;揩鼻涕要轻声;咳嗽和打喷嚏应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而且要尽量将头扭开;不要抠鼻子、挖耳朵,不要咬(剪)指甲;不要当众搔痒,舔手指翻书、数钱;不要把手指关节压得“咯咯”作响;不要挤眉弄眼;在严肃庄重的场合,不要东张西望,神不守舍,更不能萎靡不振。

(四)尊重他人隐私。拜访他人房间或家里时,要先敲门或打招呼,未经允许不要入内;不打扰别人工作、学习和休息。

(五)尊重与体贴父母,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孝敬父母、关心父母健康,主动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减轻父母的负担;听从父母教诲,外出或回家要打招呼,必要时要写留言条;在生活上要学会自立、自强,自己的事情自己料理,不给父母或其他人添麻烦。

(六)尊老爱幼,互相帮助,勇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

如乘车、船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帮助有困难的人和残疾人。男同学要主动礼让女同学,在外出参观、旅游时要帮助女同学。和同学及其他人发生矛盾时,要冷静,不急不躁,克制自己的情绪,并及时寻找产生矛盾的原因。如果自己有缺点、错误,要多作自我批评,并认真改正;如果对方有缺点、错误,要以善意批评,讲究方式方法,从团结的立场出发,通过批评来达到团结的目的。

人活在世上要与各种各样的人频繁接触,难免会出现得罪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诚心而适当的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的关系,而且还能促进彼此心理上的沟通,所以道歉也是很重要的礼貌,甚至是一门艺术。

(七)诚实,守信,敢于与不良行为作斗争。青少年要养成遵守信义的习惯、诚实,不说慌,做到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