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学历史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33256500000015

第15章 后记

生活是一种经历,其越多、越丰富,某种程度上生命就越有意义、越值得。我由工业界至学校又到研究所的工作变化似乎也暗合了我对生命的理解,尽管事实上对包括我自己在内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生活的道路无法预先安排,生命的内容有很大的偶然性。我于2001年由企业进入华东师范大学工作,成为一名教师。当我走在从正门进校的主道上,第一次看到“学高为师,身正乃范”的标语牌时,内心肃然,我以前并不知晓“师范”蕴涵着如此崇高的意义。此前一年,我儿吟茫出生。我差不多同时承担了启蒙者和老师的责任,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吟茫出生前,我对他妈妈说:“希望孩子以后能说:‘爸爸对我很真诚,他给了我许多引导和启发,但他从来没有强迫我做什么。’”事实上,看到他的某些不良习惯和态度,我心里很矛盾。我想强迫制止他,可由于内心的“原则”我实际上总是企图说服他,而效果往往有限,似乎就是康德所谓的“二律背反”。对于学生,我同样坚持不强迫的教育过程。但是,实践告诉我,教育是一件貌似平常、实质复杂的事情,尽管几千年来,从孔子到蔡元培,我们拥有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探索,但如何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技能合格的社会建设者和文化创造者,是迄今为止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问题。

再将视野拓展到整个社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和人们观念的日新月异,与物质文明相应的精神文明建设某种程度上日显滞后和脱节,“两手硬”总是愿望而非现实。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价值扭曲、情操扫地逐步成为不是罕见的现象进而成了普遍谈资,人们对社会风气甚至宣传的不满和抨击时有所闻。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现实是人造成的,尽管人受规章的约束,在体制下生活,但从法律条令到意识形态本质上都是人讨论、确定的,人的思想、动机、言行和作用无疑决定了社会精神状况和人们面貌。所有这些与教育程度和教育水准密切相关,聚焦点又回到了教育,其中个人素质是核心所在,需要从根本上着眼教育中的基本素质问题。

众所周知,素质绝非新鲜玩意,在当今时代,企图提高普遍的素质可能是一种奢望,而要想通过素质的提高来改变现状大概就类似于缘木求鱼了。此言不枉。然而,除此以外,我们还有什么选择呢?难道就真的只能用无限的兴趣和激情追求利润和财富、甚至泡沫和废物,而不能努力营造和培育适合素质教育的氛围?当然不是,于是有了拙着的斗胆班门弄斧并企图抛砖引玉。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中和制度下,人的思想与行为必然受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与导引,具体规定与要求就成为了大家日常工作和学习的参照甚至“指挥棒”,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舆论及身在其中的各色人等将普遍的风气不良、机构以至学术腐败等现象出现的原因归于体制与政策导向。固然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就像在不少城市,空气质量于百姓健康颇为不利,但责任不单在环保部门。

另一方面,人是有主观能动性和是非判断能力的,其所作所为受自身原则和是非标准的影响与支配,自律始终是社会和谐与文明进步的前提。生活当中酒后驾车者不在少数,这显然是违背要求的,但明确的法规没有让这些人“迎合”。由此可见,个人的素质状态是根本的。遗憾的是,由于已有的浑浊与混乱,不少本来有一定底线的知识分子也参与到那偏见与世俗的滚滚洪流中去了,对诸多不良行为和现象熟视无睹,甚至颠倒了本来的价值观。这是社会的无奈和尴尬,也是教育的失落和悲哀。

随着以一名教师的身份对学校环境、教师角色、学生现状的了解、体会和接触的加深,我逐步知晓了教学的特点和教育的问题,并作了断断续续的思考和尝试。我给连续四届的新生作“素质与社会需要”的讲座,甚至已建议将“素质与社会需要”放进了本科学生的选修课。尽管我的角色和职责与此无关,我不是学生辅导员,不是思想道德课老师,我只是一个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作者,两者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只是所谓的素质教育并非完全依赖于学校、家长,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我在受正规教育的过程中似乎未知诸如乘电梯要靠右以便他人在需要时可从左边快速通过等常识。我是在其他地方了解这点的。

无论如何,学校是施教的主阵地。我儿吟茫上小学后,为了方便我们搬到了距其学校十几分钟步行路程的小区居住。该小区出口处住有一退休工作者,有时躺坐在其家门口或喝茶、听音乐,或与路人聊天,或干点家常事,给人的印象是颇为自在。在吟茫一年级时,有次我们俩经过那里,他似乎问我,又似乎自言自语道:我什么时候能那样“悠闲”?此言令我颇为惊讶而感慨良多,我立刻企图回想我自己童年时是否有类似的疑问,我想询问每天能见到的众多小朋友的愿望,也想到了社会给孩子们的启蒙教育。我从不强迫他学这、学那。难道刚入小学的学生就已感到学习的枯燥、压力和束缚?我们的素质教育理念远未落实,希望受教育者具备应有的素质是否是一种妄想?

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也尖锐地指出“两手硬”。科学技术是基础、根本,是源泉、动力,然其起作用、产效益,还需要构成基础的元素、导致源泉的清水。建“通天塔”需要砖块,登塔依赖“云梯”,而造梯就离不开木头之类,这些东西品质不好,其他的就是“空中楼阁”了。况且“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比树的培养自然难多了。

有什么高明的手段与策略呢?这需要有的放矢的分析、结合问题的实践,相信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在做不同方式的努力和探索。归根结底,需要我们的政府、社会和学校真正把教育过程和教育质量放在其应处的位置。如若不然,就像拙着中的历史回响一样,今天的社会现实就会是明天的史鉴。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司马光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三字经中有语:“读史者,考实录。”丰富的史实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迪和指导。这里只是面对教育中的问题,结合历史人物的思想、经历,谈点不完整的看法和思考。更为宽泛的诸多话题,比如踏实、坚毅、勇气、礼貌、谦逊等,未予谈及或蕴涵于已谈主题当中。记得我在浙大读博士学位那会间,看到报纸上有一篇短文谈及康有为的《广艺双舟楫》,望文生义地将“楫”解为划船的桨。我给报社去了一信,作者也回了信,是个新闻系的学生。现在,我很少读报,也几乎不看电视、浏览网页,不知那种不踏实、想当然的情形是多了还是少了?

即使所及的有限几点,从外在的要求,到内心的约束,以至潜移默化的行为,难以靠说教完成。有时候随意的浅唱低吟比登堂高歌愈加耐听、抒情,平常的书信、便条比专门的书法创作更为深入、生动,它们都源于本真的内涵或长期的修养。在道路上,当无人视及的时候仍然能够遵守交通规则才是真正良好素质的体现。但愿此前这些文字不仅是一位科技工作者关于历史的片言只语和面向现实的自言自语,而能够让人多想到一点未来,多关心一下社会,因为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是未来的建设者。有更多非教育界的国人积极关心教育,有更多教育界的教师内心热爱教育,有更多一线的老师切实投入教育,素质教育才不至于落空。

一般认为,江浙人不能、不爱吃辣,苏、锡地区的百姓爱甜味。现在看来,湘菜等受到这些地方的市民的普遍欢迎,并不是因为生存环境或生理特点有了变化,更大程度上是因为以前没有体现或发现,是习惯的适应。由此可知,有不少个人素养、道德品质是可以发掘出来的。

一眨眼,我近九年的专业教师的职业生涯过去了。正是这段经历,以及其中难以历数的同学和诸多同事,使我“思教育”,并最终形成这本粗漏的小册子,感激之情恕我难以一言以蔽之。特别致谢浙江大学出版社傅强社长、曾建林主任和吴伟伟编辑。这么多教育研究者没解决的学生素质问题,一个门外汉又能有何办法?见笑乎?陆游云“位卑未敢忘忧国”、“读书本意在元元”,我心系之。

董军于上海豪园千里草堂

20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