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理科课程资源-巧用数学方法
33391800000023

第23章 教学方法指导(8)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电化媒体技术(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电教的特性和功能进行多媒体教学。现代多媒体技术已不仅是几种媒体(例如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加以组合),而是侧重于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处理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而且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具备有图、文、声并茂以至活动影像的功能。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组合教学就是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生活实际,恰当地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的教学语言、板书、教学挂图、课文插图、实验仪器、模型标本等)和电化教学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服务于总的教学目标,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中学数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结合,首先从中学数学教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教学形式上考虑。中学数学教学重视课堂的目标意识,组织调控意识,情感意识,反馈纠正意识,评价意识,学生参与意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而这种教学,明显地要求在教学中采取高容量,快节奏,循环反馈,重视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打破由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的习惯与常规,考虑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目标明确的前提下,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而不单纯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现代教育技术和中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媒体技术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的优化,具体在中学数学教学的模式中如何表现及出现的方式、时机、效度等,由此可研究现代教育媒体技术在中学数学教学模式中的现实意义和特征。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数学教学,其优点是明显的:(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内在的学习动力,计算机图、文、声并茂,可以直观、生动地展现教学内容,在儿童的认识与教学要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在愉快地探索知识奥秘中感受、体验数学规律,完成学习任务。CAI变“厌学”为“乐学”,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2)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因材施教。(3)提高课堂教与学效率、减轻师生负担,计算机辅助下的课堂教学信息量大,更直观,形象,不仅教学密度大,而且效率高易于学生理解。(4)CAI可以及时反馈和矫正,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过程达到优化。(5)CAI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计算机教学演示具有比一般教学手段更直观,更易于理解的特征。它可以动态地演示事物之间的数学关联,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适合于中学生思维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因而它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消化及掌握知识,使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6)运用计算机监测记录教学过程,可研究学法和反馈信息,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其意义就在于使数学课堂教学在形、声、光、色的作用下,使视听相结合,使学生的知、情、意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进而获得教学的快节奏、大密度、高效率、优质量。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应遵循的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需与教材的科学性相结合,切忌粗制滥造,牵强附会;(2)实效性原则,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软硬件,要考虑它的效果,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3)最优化原则,教师需对各媒体特性有全面了解,包括媒体结构和功能、媒体呈现信息的特点、媒体的教学特点等,从而为选择和应用媒体做准备。

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只是一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是为教学服务的,运用它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才是根本的目的。若教师在上课时用计算机替代讲授,在整堂课中,都是用计算机完成,教师的作用只是点点鼠标、播播课件,把自己变成操作员,学生跟着计算机被动地学,那么,师生之间的交往变成学生和屏幕单一的交往了,缺少师生互动。显然,这种做法使师生双方缺少沟通,缺少感情的投入,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电教设备,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才能使电教设备发挥更大的优势。

(第二十节 )师生互动式教学法

师生互动式教学法,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人与人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新的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可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一听讲、示范模仿;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提问一回答、激发一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方法:组织一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

数学是一种语言,它能够确切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信息交流能力”呢?我们认为,“数学日记”就是一种较好地表达“数学信息”的媒介,同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阅读、互相讨论甚至质疑争辩“数学日记”中表达的内容,从而更加举一反三,明辨是非,融会贯通,“数学作为交流工具”的教育目的自然得以实现。

互动教学模式以人的社会性和个性化相互关系为理论,探求以互动促自主,以自主推互动的客观规律,研究新的师生互动方式,推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头一天晚上先回想当天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清哪些已经掌握,哪些还需要老师指导;在学习过程中,哪些题目不会做;对课堂所学的内容的不同见解以及课外习题等有关数学学习的内容,都可以写在日记中,有的学生还通过数学日记提出自己对数学课的建议。通过日记,还可以及时地捕捉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让教师知道在哪些课堂教学环节处理得不好,须及时改进。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作用主要有:(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即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的过程。

(第二十一节 )“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教学法

在中国具有深厚考试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常常以传授知识为主,为了迎合应试的要求,教师往往采用多讲、快讲的做法进行教学。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容量多,密度大,进行的速度很快,这样使“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应运而生。虽然这种教学法具有较为严重的“满堂灌”倾向,但也能寻找到它的教学理论根据。

如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主张的“高难度”、“高速度”的教学原则,提出在教学中加大教材难度,更新教学内容,以有效地激发和充分满足儿童的求知欲。“儿童的智力也像肌肉一样,如果不给以适当的负担,加以锻炼,它就会萎缩、退化”。学校只有为儿童提高足够的“粮食”,才会使他们对学习精神抖擞,兴趣盎然。同时提出高难度的要求,也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去克服困难,促进他们的一般发展。

赞科夫指出,传统教学一个明显的弊端是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不合理地强调巩固性原则),教师往往会在课堂上单调地重复已传授的那些知识,从而不合理地放慢了教学的进度,妨碍着高难度教学的实施。这种做法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动脑筋,精神萎靡,以致阻碍他们智力的发展。事实上,知识的巩固不是单靠重复所能达到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拓展知识的广度才能实现。因此,在提倡高难度教学的同时,也需进一步提倡高速度教学的原则,“以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知识的巩固性”,教学应“不断地向前运动,不断地以各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牢同地掌握这些知识创造条件。

应该说,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存在它自身的合理性和可取性,“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也不例外,只是我们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发挥它的优势,取长补短,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加以恰当地实施,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法的教学功能。

就学科教学而言,在外国语言的教学中使用“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较为普遍,也符合语言教学的特殊要求。

“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就是将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串起来,找出彼此间的关联,让学生高屋建瓴地掌握数学内容。用一连串的数学问题,由浅人深,层层推进,揭示各个解题要点和关键,并加以总结与归纳,提高到数学方法的高度来认识。

采用这种教学法,可以涉及十几个乃至几十个数学问题,覆盖大片的知识点,展现数学解题的技巧,使整个课堂充满数学的灵气和魅力。

这样的课一般很受一些优秀学生的欢迎,在某些重点中学十分盛行。但上好这样的课,需要教师十分扎实的数学解题功力,表达也要非常清晰、精练。

“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更体现内容浓缩、讲述精练的特点,对某些问题也可能是点到为止,而对某些问题则层层剥落,步步深入,也讲究快中有慢的辨证处理。

“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的教学目标是:

1.发展学生迅速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达到能够对问题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的要求,进而培养对问题迅速作出猜想、进行构思和形成策略的技能。

2.能够统领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洞察数学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联系,提高数学知识的迁移能力,形成熟练运用数学的本领。

“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方法:针对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基础扎实、能力较强的学生。该法较为适合数学复习课型,课前需要做一些预习和课后整理、消化的辅助活动,而且要求教师备课充分,讲解条理清晰,具有启发性。

“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具体操作的步骤是:

1.深入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掌握情况,针对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广泛选取教学材料内容,并进行串连整理加工,尽力达到符合学生认识和理解上的要求,即教学准备阶段。

2.要求学生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如预习,布置相关问题进行试解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手段),将所涉题目作好提前准备,在教学进程中注意节约时间,力求板书简明扼要,格式条理有序,为实现教学目标创造良好舶条件。

3.设定教学内容的一条主线,组合相关问题,围绕这个主线,以由浅人深,循环反复,层层推进等方式进行启发阐述,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融会贯通,循循诱导,体现启发性和逻辑性。这个阶段是采用这一教学法实施教学的中心环节。

4.回顾归纳,点明要点和关键,深人数学理论本质规律,形成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纳入知识系统。

运用“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教学法时应当注意的有关问题:

1.要是教师不能很好地驾驭相关的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内容的整体特征和联系特征,一味地大容量、快节奏、高密度,结果是学生消化不良、囫囵吞枣,看似学了很多解题方法,实际只是照样画葫芦,不仅提高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得不偿失。

2.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采用这一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更具现实与可能,但如果滥用多媒体教学,就会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虽然,借助于在时间进度和知识容量上都可以达到预计的要求,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却是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上课成了浏览参观,根本不能由表及里,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十二节 )数学质疑教学法

在“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社会共识和时代共同呼唤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然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张扬学生自我个性。过去那种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不能再继续存在下去了。这无疑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创新的思想,新颖的教学方法,人性化的教学设计,来落实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质疑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教育改革需求下应运而生的。追溯它的教学方法的原始形态,可归结为类似于以布鲁纳为代表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

质疑法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不断提出问题(既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生疑),组织课堂讨论,以此来完善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