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正义密码
33407300000034

第34章 罗斯福下达奇怪的调查令

1944年6月,美、英、加等反法西斯同盟国集结了近300万的兵力,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进行了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两栖登陆作战。目的是为盟国军队大规模登陆西欧、开辟欧洲第二战场、配合苏军在东线的进攻和最终击败纳粹德国创造条件。

6月5日午夜,盟军出动2500多架轰炸机对德军阵地进行轰炸,投掷炸弹10000多吨,拉开了“D日行动”的序幕。

6日凌晨,盟军1.7万多名空降兵乘坐1200架运输机首先在德军防线背后着陆,夺取海滩堤道和主要桥梁,占领主要登陆地段的侧翼,阻止德军增援。同时,100多艘舰只上的火炮对登陆地点的德军阵地进行轰击。6日6时30分以后,登陆部队开始突击着陆。

9时,已经基本突破德军阵地,站稳脚跟。盟军在43天中,从诺曼底登陆共9个军39个师约165万人,物资约66万吨,坦克约4000辆,各种机动车辆约20万辆。

7月下旬,盟军已占据了比较广阔的登陆场,完成了地面总攻的全部准备工作,诺曼底战役胜利结束。希特勒所吹嘘的“大西洋铁壁”就此被撕破了,法西斯德国陷入了苏联和盟军东西夹击的尴尬境地,迅速走向了失败。

斯大林高度评价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他说:

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的执行计划情况来讲,在战争史上从来也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历史将把这一业绩作为一项最高的成就记载下来。

然而,这样一场伟大的登陆战役,其进攻时间的选择,竟和一篇妙趣横生的心理报告有直接的关系。这篇心理报告的主角,就是那位性格怪异的德国法西斯元首——希特勒。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军开始战略大反攻后,欧洲的战场形势转为对同盟国有利,美、英、苏三国随即商定盟军的登陆作战,开辟第二战场。然而,美国上层人物却对登陆时间展开了一场秘密大争论。

一派主张登陆作战宜早不宜迟,这样的话,一来可以减轻苏联在东方战线的压力,二来可以和苏联争夺最多的胜利果实。他们强调说,登陆时间最迟不得超过1944年5月底。另一派则认为,此次登陆难度巨大,准备周期太长,登陆时间最好选在1944年8月以后。

争来争去,焦点聚集在了这样一个问题上:如果5月底以前登陆,希特勒心理上能否坦然承受?他是否还能镇定自若地指挥依旧强大的德国军队?当时德国虽然在战略上转为防御,但仍然拥有数百个师的庞大军队,而且德军四处侵略,士兵的战斗力都很强。

为了破解希特勒的性格之谜,罗斯福总统在1944年1月初破天荒地下了一道命令:情报机构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份有关希特勒性格分析的有说服力的报告。

情报机构不敢怠慢,马上组织了最干练的间谍,特别是长期潜伏在德军高层的间谍参与了这次行动。由于情报人员平时就注重收集德方首脑“个性特征”的秘密情报,因此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即2月下旬,一份详尽完整的《希特勒性格特征及其分析报告》就摆上了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

《报告》的内容令大伙儿吃了一惊——他居然有“晕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