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习惯创造卓越
33471000000012

第12章 社交习惯,决定人生成败的分水岭(1)

1信用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培养守信用的做人习惯

一位中国留学生从德国某著名大学毕业后,雄心勃勃地在德国找起了工作,他本来自信十足,认为凭自己的实力,一定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他却接二连三地碰壁,每次都是把简历递上去就没了回音。一次,他参加某大公司的面试,连和老总面谈的机会都没有,就被踢出局,他生气地大喊:“你们这是种族歧视!”见状,面试的组织者连忙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客气地说:“先生,请您不要激动!您先看一下这个,就明白我们为什么不安排你面试了厂说完,递给留学生一份材料,原来是这名留学生在德国三次逃票被抓的记录。留学生不服气地说:“难道就为了逃几次票,你们就不愿意用我?”负责人严肃地回答:

“先生,德国的检票抽查率是万分之三,而您竟然三次被发现逃票。因此我们不能相信你,你的信用已经破产了!”

不守信用的习惯,使这名留学生根本无法在德国立足,因为失去了信誉,他也失去了美好的前途。所以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守信用,信用是你成功的基石,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那些受欢迎的人,常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把他们的特点展现在人们面前,其中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任何时候都坚持守信、遵约的美德。

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十分注重讲信用、守信义。清代顾炎武曾赋诗言志:“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表达了自己坚守信用的处世态度和内在品格。因此,中国人历来把守信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质,言必信,行必果。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学业结束,他们分别的时候,张劭站在路口,望着天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流下泪来。范式拉着张劭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会。”

落叶萧萧,篱菊怒放,这正是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突然听见天空一声雁叫,牵动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语地说:“他快来了。”

说完赶紧回到屋里,对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见天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路,范式怎么会来呢?”他妈妈不相信,摇头叹息:“一千多里路啊!”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极守信用,不会不来。”老妈妈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备点酒。”其实,老人并不相信,只是怕儿子伤心,宽慰宽慰儿子而已。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旧友重逢,亲热异常。老妈妈激动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泪,感叹地说:“天下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范式重信守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在现实生活中,讲信用、守信义是立身之道,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它既体现了对他人的尊敬,也表现了对自己的尊重。一个守信用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不守信用的人只能处处受到人们的鄙弃,守信用的习惯,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

是否守信用对事业成败也有巨大影响,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1835年,摩根先生还是一家名叫“伊特纳火灾”的小保险公司的股东。因为这家公司不用马上拿出现金,只需在股东名册上签上名字就可成为股东,这正符合当时摩根先生没有现金却希望获得收益的情况。

当时,有一家在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投保的客户发生了火灾。按照规定,如果完全付清赔偿金,保险公司就会破产。股东们一个个惊慌失措,纷纷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却认为信誉比金钱更重要,他四处筹款并卖掉了自己的住房,低价收购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后他将赔偿金如数付给了投保的客户。

一时间,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声名鹊起,妇孺皆知。

虽然已经身无分文的摩根先生成为保险公司的所有者,但保险公司却面临破产。无奈之中他打出广告,凡是再到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的客户,保险金一律加倍收取。

出乎意料的是,客户很快蜂拥而至。原来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是最讲信誉的保险公司,这一点使它比许多有名的大保险公司更受欢迎。伊特纳火灾保险公司从此崛起。

许多年后,一位名叫摩根的人主宰了美国华尔街金融帝国。

而当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国亿万富翁摩根家族的创始人。

信誉是人与人之间最为宝贵的东西,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以诚待人是成大事者的基本做人准则。道理很简单:诚信为天下第一品牌!青年人做人做事也要讲“诚信”二字,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在事业上用这种习惯来工作,就可在竞争中取得胜利。

诚是一个人的根本,待人以诚,就是信义为要。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能化万物,也就是所谓的“诚则灵”。相反,心不诚则不灵,行则不通,事则不成。

荀子说:“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智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明人朱舜水说得更直接:“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故曰:‘君子诚之为贵。’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舍诚而能行事也;今人奈何欺世盗名矜得计哉?”所以,诚是人之所守,事之所本。

孔子说:“信近于义,方可复也。”一个做事做人均无诚信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人们均不齿于那些言而无信的人。

习惯视点

信用是一笔值得珍惜的财富,一个人如果养成守信用的习惯,那么他就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他说的话就有分量,遇到困难别人就乐于帮他。总之,信用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拥有信用的人就拥有光明的前途。

2当心祸从口出

——战胜不知轻重的说话习惯

某大学同住一个宿舍的两名大学生,一个性格暴躁,说一不二,言必压人一头;一个性格内向,自尊心很强。当后者不幸患上较轻的皮肤病时,同学们纷纷关心他、照顾他,而那个性格暴躁的同学却扬言把他撵出这个宿舍,以免传染。这话严重地伤害了患病同学的自尊心,后来,他们又因吃饭问题发生争吵,那位性格暴躁的同学本来没理,却蛮横地叫喊:“你得给我跪下求饶,否则,你在这寝室住一天,我就欺负你一天!”骂完后,他没事一般地去休息了。那位性格内向的同学,被劝到别的寝室住了一宿。古人说:“刀疮易受,恶语难消。”这位被骂的同学心境难平,他从别处借来一把锤子,又从实验室偷出一瓶硫酸。在一天深夜,趁那位出口伤人的同学熟睡之际,向他的脸上泼撒硫酸,又用锤子向他头部猛击十多下,将他打死,自己也被法律判处了死刑。两个不满20岁入学才一年的大学生,就这样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被杀的那个大学生能够忍住自己的恶语,那么这个悲剧也就不会出现了。古人认为,君子应忍言慎语,又说:“多言取厌、轻言取侮。”这都是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祸从口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纠正自己不知轻重的说话习惯,免得因一言之失,惹来祸端。

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但是语言能成事,也能坏事,语言可以带来尊荣,也能招来祸患和耻辱。

春秋时,宋军与鲁军战于乘丘。鲁侯用箭射伤了将军宋万,并活捉了他。宋国后来通过外交手段要回了宋万。宋公挖苦宋万说:“我原来是很尊敬你的,可是你却成了鲁国的囚徒,我今后不再尊敬你了。”宋万听后怀恨在心,于第二年寻机杀死了宋公。宋公逞一时之兴,随意挖苦人,招来了杀身之祸。

历史上有许多言多致祸的事例。比如,汉将李陵孤军深入匈奴之地,陷入重重包围,终因矢尽粮绝而被迫投降。消息传到汉朝朝廷,大臣恐惧,汉武帝也食不甘味。司马迁在武帝召问时,直陈己见,替李陵辩护,想以此使武帝宽心,不料却触怒了武帝,认为他是诋毁当时作为主将的李广利(武帝宠妃之兄),将他下狱。不久,司马迁被处以宫刑。司马迁只因多言而铸成终生耻辱。

由宋公和司马迁等人的言多必失,我们可以看出言语关系到个人的荣辱、事情的成败和国家的安危,因此我们应忍言慎语。

对你的敌人要言语小心,这是基于谨慎的原则;对于其他人要言语小心,这是为了尊严的缘故。一句话出口容易,但却从来没有可能将它收回去。谈话时就好像在立遗嘱:言语越少,纠纷越少。在不得要领的事情方面,讲话也要像面临较重要的事情一样。

说话不知轻重的人,另一个毛病就是喜欢随便说话,无论是不是该说的张嘴就来。事实上,不是什么话都可以对人言,说话之前,心里要有个小九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旦中了小人的圈套为其利用,后悔就来不及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间,哪怕感情不错,也不要随便把你的事情、你的秘密告诉对方,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你的秘密可能是私事,也可能与公司的事有关,如果你无意之中说给了同事,很快,这些秘密就不再是秘密了。它会成为公司上下人人皆知的故事。这样,对你极为不利,至少会让同事多多少少对你产生一点“疑问”,而对你的形象造成伤害。

还有,你的秘密,一旦告诉的是一个别有用心的人。他虽然不可能在公司进行传播,但在关键时刻,他会拿出你的秘密作为武器回击你,使你在竞争中失败。因为一般说来,个人的秘密大多是一些不甚体面、不甚光彩,甚至是有很大污点的事情。这个把柄若让人抓住,你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地被削弱了。

杜建是某唱片公司的业务员,他因工作认真、勤于思考、业绩良好被公司确定为中层后备干部候选人。只因他无意间透露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而被竞争对手击败,终于没有被重用。杜建和同事丁涛私交甚好,常在一起喝酒聊天。一个周末,他备了一些酒菜约了丁涛在宿舍里共饮。俩人酒越喝越多,话越说越多。

酒已微醉的杜建向丁涛说了一件他对任何人也没有说过的事。

“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有一段时间没事干,心情特别不好。有一次和几个哥们喝了些酒,回家时看见路边停着一辆摩托车,一见四周无人,一个朋友撬开锁,由我把车给开走了。后来,那朋友盗窃时被逮住,送到了派出所,供出了我。结果我被判了刑。刑满后我四处找工作,处处没人要。没办法,经朋友介绍我才来到广州。不管咋说,现在咱得珍隋,得给公司好好干。”

杜建在公司三年后,公司根据他的表现和业绩,把他和丁涛确定为业务部副经理候选人。总经理找他谈话时,他表示一定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的厚望。

谁知道,没过两天,公司人事部突然宣布丁涛为业务部副经理,杜建调出业务部另行安排工作岗位。

事后,杜建才从人事部了解到是丁涛从中捣的鬼。原来,在候选人名单确定后,丁涛便找到总经理,向总经理谈了杜建曾被判刑坐牢的事。不难想像,一个曾经犯过法的人,老板怎么会重用呢?尽管你现在表现得不错,可历史上那个污点是怎么也不会擦洗干净的。

知道真相后,杜建又气又恨又无奈,只得接受调遣,去了别的不怎么重要的部门上班。

故事中的杜建说话就有点太不知轻重了,既然秘密是自己的,那么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同事讲。你不讲,保住属于自己的隐私,没有什么坏处;如果你讲给了别人,情况就不一样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会以此为把柄攻击你,使你有口难辩。

习惯视点

孔子说:“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在人生的道路上,要生活得安宁愉快,就要忍言慎语,以言取祸的例子从古至今比比皆是,所以习惯于说话不知轻重的人,一定要引以为戒,时时慎言,以免招惹是非。

3忍让一时风平浪静

——培养忍让宽容的做人习惯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红头发的男青年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乘务员看到了,并说:“同志,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请不要随地吐痰。”没想到那男青年听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破口大骂,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然后又狠狠地向地上连吐三口痰。那位乘务员是个年轻的女孩,此时气得面色涨红,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有为乘务员抱不平的,有帮着那个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挤过来看热闹的。大家都关心事态如何发展,有人悄悄说快告诉司机把车开到公安局去,免得一会儿在车上打起来。没想到那位女乘务员定了定神,平静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对大伙说:“没什么事,请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一面说,一面从衣袋里拿出手纸,弯腰将地上的痰迹擦掉,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卖票。看到这个举动,大家愣住了。车上鸦雀无声,那位男青年的舌头突然短了半截,脸上也不自然起来,车到站没有停稳,就急忙跳下车,刚走了两步,又跑了回来,对乘务员喊了一声:“大姐!我服你了。”

车上的人都笑了,七嘴八舌地夸奖这位乘务员不简单,真能忍,不声不响就把浑小子治服了。

这位女乘务员面对辱骂,既没有争辩,也没有与之对骂,而是忍下了一时之气,主动退让一步。这种退让使她取得了道德上、人格上的胜利,同时给了那个男青年一个深刻的教训。所以,生活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这种忍让宽容的习惯,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忍字头上一把刀,遇事不忍把祸招,若能忍住心头急,事后方知忍字高。

某女士在家排行老大,那时家境艰难,父母忙于上班养家,照顾两个弟弟洗衣做饭等管家的事早早就落在她的头上。弟弟怕她,父母疼她。因此她养成了能吃苦受累不能忍气受气的个性。

后来参军,在部队严格纪律的约束下,部队的一些要求,她虽然行动上执行了,可心中却不服气,常常牢骚满腹。而她的真正成熟进步是从学习忍耐开始的。她当的是通讯兵,搞长途话务,记得刚上机时,负责培训的是一位连里比较厉害的老兵。有一次,用户要下面部队的一个分站,她拿着塞线不知往哪条线路上插,正犹豫着,那位老兵一把将她的手打下,说:“你别拿着我的塞头巡逻了。”从小到大,哪里受过这个气,当时她脑袋轰的一热,血往脸上涌,泪水在眼窝里转,真想摘下话筒跑掉,或者和老共大吵一架。可是一刹那间,她忍住了。想起平时领导常说三尺机台就是战场,要是跑掉不就等于在战场上开小差了吗?所以她一边忍着气抹着泪,一边认真看老兵操作。下班后又帮着老兵整理话单,打扫机房,这时心情已经好多了;而老兵也觉得有些过火,主动过来手把手地教她。两人以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忍让是个好习惯,宋代苏洵曾经说过:“一忍可以制百辱,一静可以制百动。”忍让是理智的抉择,是成熟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养成宽容忍让的习惯,那么他就会获得别人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