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33508600000019

第19章 象天设都——天文观念与中国建筑(2)

“未央宫”的命名也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中国人常以十二支定方位。“子”为北方,“午”为南方,“卯”为东方,“酉”为西方。以此按十二支顺序类推则西南为“未”,所以汉宫主体第一字以“未”命名。“未”所在方位西南既代表坤,又代表大地。人主必居地之中央,因而命名宫殿为“未央”。

汉朝是中国建筑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代。它之所以重要,表现在“览秦制、跨周法”张衡:《两京赋》。,开启未来。

所谓“览秦制、跨周法”,是指它对周秦以来建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周人测土中以定天保,注重天地的对应位置,追求人主所居之地与天帝居所的感通,开中国宫廷建筑“象天设都”传统之先。至秦代,“象天设都”思想有了发展,不仅宫廷建筑,而且国家基本布局都要与天绝对同构,意在人间再现天之壮景,建成“人间天世”。

到了汉代,之所以说它“览”秦制、“跨”周法,是因为它具有创造性的发展,既熔铸两代之精神,又有自己的发展与独创。它已超越刻意追求地理位置的绝对对应,开始采用象征性对应手法;它不再走秦人“再现”的模仿老路,而是创造性地试图“表现”它。“象天设都”这一早已积淀为中国建筑思想的稳固观念,开始具有更灵活、更含蓄、更深蕴的文化含义与表现形式。

所谓“开启未来”,是指汉代建筑思想及实践为汉以后历代建筑布局提供了范式,奠定了坦途。汉以后,历朝皇帝都继承前人“象天设都”的传统,虽仍不外乎“仰模天象、合体辰极”房玄龄:《晋书·谢安传》。的套路,但是,象征性成分越来越大,简单模仿成分越来越少。这种由“再现”到“表现”的转型,为中国工匠发挥天才的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对称与中轴:隋唐宫廷建筑格局

魏晋南北朝诸代,民族矛盾激烈。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兄弟民族,走马灯般轮番入主,天下纷纷,战乱频仍。然而,“布政之宫,在国之阳。上圆法天,下方法地”班固:《白虎通义·京师》。一类象天设都思想,却从未乱了章法。尤其南朝诸代,宋、齐、梁、陈各朝,无论朝宫城郭,还是舞榭楼台,都是“体天含晖则地”,“考星创制”萧子显:《南齐书·武帝纪》。不辍,即使北朝各国多非华夏族,也纷纷仿效南朝文化,法天思想相当普及。然而,仿效毕竟是仿效。与汉族相较,兄弟民族于此到底如隔雾看花,多了一层隔膜。也恰是这一特点,传统的包袱便不像汉族背的那么沉重。这就为中国建筑思想的进一步演变准备了条件。

公元580年,北周宣帝驾崩,六岁的静帝即位,外祖父隋国公杨坚总领朝政。公元581年,静帝以“木运已谢,火运即兴。河洛出革命之符,星辰表代终之象”魏征:《隋书·高祖纪》。为由,下诏逊位,禅权于隋,于是杨坚冠冕堂皇地即位,史称“隋文帝”。

文帝灭陈,南北割据结束,天下复归一统。杨坚委命大臣宇文恺修建大隋国都。宇文恺遵旨亲赴陈朝,考察南朝都城建制。宇文恺不仅是个饱学之士,而且是个颇有创新能力的志士,在深入研究了中国建筑传统之后进行了自己的再创造:思想上继承南朝象天设都建筑风格,形式上却一改南朝建筑格局,将国都大兴城(唐代更名长安)由北向南,依次铺列,三重城同用一道北城垣,使结构布局与象棋盘颇为相似,它以宫城象征紫微垣,位于正北;皇城象征地平线以上,以北极星为圆心的北天区;外郭城象征周天。在中国建筑史上,这是一次空前的革命——完全采用象征手法,以中心线、轴对称的方形建筑格局,对应圆形的苍穹,实现天道圆、地道方的象征,一改周秦以来的传统法天建筑思想,高度抽象、高度灵活,是中国建筑思想的伟大升华,对后世皇宫建筑提供了基本模式,影响深远。

唐代的京都长安,秉承隋朝传统,宫城、皇城、外郭依次排列,气势磅礴,把隋代大兴城光大到极度宏伟奢华,震人心魄。即使东都洛阳,也穷极壮丽,与西京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武则天为了控制政权,压服李唐的反抗势力,除了政治、军事镇压,还从精神上惑人视听。其手法一是革除前代那些圣文神武、孝敬慈惠的帝号,直接改称“则天皇帝”:她自诩自己的政治如日月光华普照天下,并自造了一个神乎其神的汉字——“曌”为自己命名;其手法之二是改建东都洛阳,使“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建乾元殿为明堂,北起天堂,号通天宫。京城设各种天象图形,号为“万象神宫”。又以铜铁为原料在宫中浇铸天枢,以象征对应上天的枢纽,以便实现天人相应。其良苦用心,很多表现在建筑上,此时的建筑,完全成为精神与思想象征的载体。

唐长安城,上承周秦汉魏,下开宋元明清,蔚为大观、雄伟壮丽。这种积历代之精髓而创造的建筑艺术,成为当时东、西方城市的楷模。不仅后世中国式建筑基本沿此思路定型发展,而且引得日本、韩国、渤海、龟兹、高昌等邻邦国家纷纷仿效。他们描形绘影、亦步亦趋,仿唐都建立了许多历史名城,使华夏族“象天设都”的建筑传统四方流布,遍地开花,形成了一个独具东方优雅风格的古典建筑文化圈。

故宫的建筑观念透析

“象天设都”思想,是政治目的、建筑意图与天文崇拜混三为一体的体现。这种思想作用于文化,形成中国建筑传统,产生中国建筑的基本格局、基本风貌。西方有句名言: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中国,建筑不仅是凝固的音乐,而且是凝固的精神、凝固的社会意识形态。随着时光的流逝,那些土木结构的艺术与思想合璧的结构已不复存在。现存完整的宫廷建筑只有明、清故宫。故宫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现了皇帝的天赋神权,至高无上。对它进行一番巡礼,有助于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建筑其中的三昧。

一紫微垣与紫禁城

故宫,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艺术珍品,人类文化创造有代表性的见证,它既是物质产品,又是精神产品。作为物质产品,它凝聚着中国天才的智慧,巧夺天工的技术和移山造海的力量;作为精神产品,它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民族文化心态和中国哲学的神秘力量。

故宫平面图

从整体上看,故宫是一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大小建筑,此起彼伏,林林总总,却又相互呼应,有条不紊,沿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次第展开,犹如一曲和谐的音乐。

一位研究中国建筑的专家说:“今日能看到的中国古代的城市、宫廷、民宅的建筑图画和遗物,从周至明、清,在设计思想上有一个长期延续的基本定式,即将主要建筑物安排在一条笔直的中轴线上,左右取得均衡对称,加上高低起伏变化。这种建筑艺术,呈现出雄伟、肃穆、开阔的气势,宫廷建筑尤其如此:明、清遗留下来的北京旧城、故宫、民宅是典型的样式。”葛路:《魏晋南北朝的艺术美》,载《美学演讲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页。这条被称为“基本法式”的中轴线,就是周秦以来,尤其是隋唐以来,京城建筑表现天地间相互感通思想的抽象化表达方式。

故宫中轴线两侧,保持着严格的均衡、对称。随着空间和形体的变化,建筑群由南向北伸展,经过一座又一座的桥,一重又一重的门,一层又一层的台阶、一道又一道森严的禁卫,最后才能到达太和殿。

太和殿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群体突出的重点,因而极尽神化之能事。站在天安门外向北遥望,透过天安门、端门、午门的通道,我们所看见的,是一个门洞套一个门洞,门洞愈来愈深,愈来愈小,最后,视线消失在太和门的台阶上。太和门成为隐蔽太和殿的屏障。这种笔直纵深的空间变化,造成一种神秘而严肃的气氛,使人感到,皇帝所居深不可测。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测算,从紫禁城的两角作相交的对角线,这两条线与中轴线恰好相交在故宫的中心——太和殿。这就是明清时代的“定天保,依天室”——象天设都,追求居于中心思想观念的集中显现。整个老北京,是周天二十八宿——紫微宫——北极帝星的天体模式的人工再造。在那已遥远的封建末代,北京是全国拱卫的中心,紫禁城是北京的中心,而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在太和殿登极理政的皇帝,乃是中心之中心。

这种“取象于天”的意识形态,绝不仅仅表现在总体布局上。在太和殿的内部,更强烈地表现了古代帝王的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两公尺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有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这实际上是重复一次太和殿的节奏,以强化皇帝的至尊。

为突出以宝座为中心的明间部分,故宫设计者充分运用了光与色彩的装饰效果。四根盘龙金柱,光彩熠熠,同森然林立的其他暗红柱列形成强烈对照,不仅通过明暗突出特别重要的地位和空间范围,而且赋予明间以相对独立的性格。殿内光线阴暗,在阴暗中闪耀着金色、绿色,有若星光、有如神火,造成光怪陆离的神秘气氛。

它使人想到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梵蒂冈教皇接待厅的巴罗克式建筑,想到那巨柱林立的狭长甬道,五颜六色的玻璃发出的彩色暗光。进入这样的空间,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异化意识。不由使你感到人的渺小,不能不使你产生对权力的畏惧、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宗教情感。

太和殿明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