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观念与中国文化传统
33508600000029

第29章 则天观念的活化石——天体崇拜与民俗(2)

龙头节这天,除了吃龙鳞饼,吃龙须面,妇女还要停止针线,以取悦龙神。此外,民间还要进行一种“引回龙”的民俗活动。节日凌晨,人们争先早起,点灯笼、带草灰、携谷糠等物,从河边、井旁开撒,一直撒到屋内的水缸内陈久金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这相当于一种迎接龙神的仪式——恭恭敬敬地接至家中,以祈求龙神赐福,保佑全年雨顺风调。

龙头节给人以神秘的感觉。神龙威力无比,居于龙宫,时而潜渊,时而腾空,吞云吐雾,兴风作雨,执掌丰歉水旱,享食人间烟火。然而,它却有冬天蛰伏,眠而不动的毛病。这懒家伙,一睡就是一季,不吃也不动,直到“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的惊蛰,轰隆隆的春雷震响,才睁开惺忪的睡眼,振作精神,高高抬起龙头。于是春雨绵绵,琼浆滋润,万物茁壮生长。

人们认为,神龙抬头的神话是该节庆唤作龙头节的起因,根据近年的研究,这说法其实并不准确。那神秘的故事背后,似还隐藏着一种原始天文崇拜的事实。这事实可能与最早的农业文明相关,同时记录着自然科学史的一段滥觞发蒙的历史。

上古之时,司天制历的巫祝们,根据日月五星运行的轨迹,把天空划分成二十八个天区,称为二十八宿。以便于表述日月五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天文星变、预测吉凶,同时又可用来判断季节,指导农事。例如,《礼记·月令》说:“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根据这个规律,每到黄昏参宿中天,黎明尾宿中天的季节,便知是正月到了。而黄昏时弧星中天,黎明建星中天时,二月就来临了。

用来定季节、定方位的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定名为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四节。每当二月初昏,角宿便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角宿是东方苍龙之首,是苍龙头角的象征。而代表龙体的其他六宿——亢(龙颈)、氐(龙胸)、房(龙腹)、心(龙心)、尾、箕(龙尾),此时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把此时崭露头角的苍龙叫做“龙抬头”,十分形象。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作为节庆,“龙抬头”带来了春的信息,意味着气温变暖,雨水渐增,新一轮农事活动即将开始。此前,包括整个冬季,东方苍龙七宿在黄昏时均隐没在地平线下。这一现象被后来的人们想像成天龙在冬眠,产生了神话传说中龙冬天要蛰伏的故事。

有趣的是,既然龙头节指春分前后角宿昏时出现在东方的日子,那么,为什么后来会被人淡忘,出现了与天文崇拜脱节的神龙传说呢?究其原因,大约有二:

首先是岁差的原因。岁差是由于地轴进动,俗称“陀螺进动”现象所引起的春分点缓慢西移的天文现象。秦汉以后,黄昏时角宿出现在东方的季节,因为岁差的原因,逐步推迟——惊蛰、春分时节已不再“抬头”,延至现代,角宿于东方露面,要等到农历三月以后了。因此,“二月二,龙抬头”的直观天文现象已不复出现,致使二月二与角宿的联系越来越淡。

其次,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天文垄断,造成了天文研究的神秘性与极强的专业性,讲民俗掌故的人很少懂得天文。而见到“龙抬头”的龙字,便很容易产生神话学的附会,把天象之龙与图腾之龙相混淆,久而久之,神话传说便淹没了“龙抬头”天文起源的本来面目。

二、清明寒食的天文渊源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农业文明根据实际农事生产的需要结合太阳运行的规律而划分出的二十四个时段,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对于中华民族极为重要,因而二十四节气至今使用不辍,《二十四节气歌》到目前仍十分普及,甚至连中小学生都能背诵“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的歌诀。

“清明”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值此时节,人们乍去冬装,郊游踏青。春深似海,绿野如茵,天气明朗,使人顿感空气清新,心情舒朗,故而名之作“清明”。

清明前还有一个节日,叫做“寒食节”。据载古时极为受人重视。东汉以前,出于一种虔诚的宗教感情,一些地方在寒食期间,必须坚持服食冷食一个月,即使造成病亡也在所不惜陈久金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88—96页。。直到东汉,周举进行移风易俗的改革,寒食节才逐渐定为清明前三天为限。唐代诗人韩翃咏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代尚有寒食禁火风俗,火种保留在宫中,故寒食一过,火禁解除,火种自宫中传出,方有“轻烟散入五侯家”和“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的风俗画面。

唐宋时代,移风易俗不辍,又将清明前三天改为清明前一天,后来,干脆出现了二节功能合一的现象:寒食扫墓的风俗与清明结合,完成了一次民俗功能的转化。

说到寒食节,人们常往介子推身上扯。介子推是春秋时代跟随晋公子重耳流亡的臣子。重耳出亡卫国,受到君臣的冷遇,陷于断粮绝食的尴尬境地。在重耳最困难的时期,介子推割股啖君——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可谓忠贞不贰,感人至深。重耳复国,做了晋文公,当年鞍前马后的追随者,大都争得了封赏,独独介子推因不屑于邀功争宠,结果未能受封。他有感于世态炎凉,毅然弃职,隐居绵山。晋文公派人久寻未果,便命人放火烧山,意在让子推自己走出,补加封赏。谁知忠直耿介的介子推矢志不移,抱着一棵老树就是不出来,竟被活活烧死于绵山之中。晋文公闻讯后悔不迭。为了补过,便把绵山封给他,改名“介山”,并把烧山之日当作悼念介子推的节日,通令民间禁止生火,自己也带头吃起寒食来。

传说,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其实,寒食断火的风俗,早在介子推以前十分遥远的年代就开始流行。介氏是一位难得的忠义之士,高风亮节,不屑追求蝇头小利,不与蝇营狗苟之徒为伍。他气节超拔,最终被焚于介山,其事迹给人以十分伟岸、崇高而悲凉之感,在人们心灵深处引起震颤,导致民俗的钟情,将寒食节附会于他,以警示后人。而寒食原初的意义,随着年代的销蚀,逐渐被人遗忘。

寒食节最初要持续一个月。持久的寒食损害人的身体,曾产生过严重的后果。既然如此,古人当初为什么会形成寒食习俗呢?

据许多研究风俗的学者考证,吃寒食与“禁火”风俗相联系。禁火之俗,由来古远,到周朝始见于文字记载。《周礼·司烜氏》说,仲春二月,每当玄鸟在春分前后飞回来时,时俗便“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云:“为季春将出火也。”《周礼》郑玄注文,载《十三经注疏》(上),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这就是说,按周朝旧制,春分时,以敲木铎为号,京都中开始禁火。禁火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三月顺利“出火”。

“出火”二字作何理解?

古书中多有“出火”与“内(纳)火”的记载。这里的“火”,不是燃烧举饮之火。“出火”与“内火”本义都是与天文祭祀相关的名词,指大火星在黄昏时分的出现与隐没。大火,即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宿”。“出火”、“内火”古俗,是两种祭祀仪式,都与原始天文崇拜有关。原来,中国的农业文明最重视风调雨顺。而龙是水神,又是春天升起之神,因此格外受到重视。在天上,东方苍龙由出现到升空,必经历二月抬头(龙角),三月出火(龙心),四月出尾(龙尾),这一时段正值每年农业生产最关键的阶段,因此,每当开春之季,国家便举行“出火”的祭仪,迎接龙神的降临;秋后苍龙伏沉,又要举行“内(纳)火”仪式,为老龙送行。

人们崇拜、信奉天龙,因为它是控制每年雨水的神祇。雨露滋润禾苗壮。水是农业的基本条件。为了讨得老龙欢心,使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不知从远古什么时代起,便为了这天龙设立了禁忌——每年神龙初升的头一个月,必须按龙的忌讳,禁止用火,服食冷食。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是农耕民族的实用逻辑:受一段肠胃之苦,能以虔诚换来龙神怜悯,保证风雨以时,粮茂年丰,值得!这种原始思维方式与趋吉避凶心理是后世持续禁火,形成寒食风俗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那么,寒食扫墓的文化含义是什么呢?寒食扫墓又是怎样转变成为清明扫墓的呢?

陈久金先生说:“寒食节扫墓,来源于上古春分祀高禖。高禖即高母,在人们只认其母而不认其父的原始社会,高母即是祖先。祀高禖即为祀祖先。而寒食节的原本日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时间上与古时祀高禖的时节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为祀祖节。后世寒食节缩减成最后三天或两天、或与清明节结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扫墓也就成为清明扫墓了。扫墓就是祭祖,这是后世清明扫墓的依据。”陈久金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寒食、清明原为两个节庆,其民俗功能的混淆与转换,最终合而为一,大体开始于唐朝。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从诗中吟咏的内容看,此时二节的民俗功能已经合一: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离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同上,第92页。

看来,二节合一是寒食逐渐退出民俗承传的主要契机。

三、端阳、夏至与东方苍龙

端阳,又名端午节。它与春节、中秋节并称我国三大节日。提起端阳节,人们便不约而同想起楚国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唐朝诗人文秀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确实,端午同屈原结缘,已经是相当久远的历史了。

然而追根溯源,此说实在只是后世之人追念屈原高风亮节的一种精神寄托,反映了中华文化注重教化的文化特征,是社会与民族的价值观、道德观念的特殊表现形式。

闻一多先生曾指出,端阳节是龙的节日,它的起源绝对在屈原以前陈久金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4—105页。。天文学史家陈久金进一步阐述说,端午节本不在五月五日,“将五月五日定为端阳节,只是秦汉以后的事,在此之前,并非固定为初五日,而是定在夏至。……汉朝以后将此节定在五月五日,只是依据民族习惯,喜欢使节日的月序和日序相同。如二月二、三月三、七月七、九月九等”同上,第105页。。

那么,端阳节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呢?

陈久金解释说:“端阳者,阳气之端点也。这就是说,端阳是阳气盛极,阴气即将回升之义。它就是指夏至。”同上。陈先生的这种解释是有根据的。

《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节日食粽”,说明吃粽子原是夏至的食俗。《武陵竞渡略·竞渡考》说:“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至十五日划船赌赛”,夏至一般出现在五月中旬。两条材料,前者记述食粽与夏至的关系,后者记述龙舟竞渡习俗与夏至的关系。可见,食粽与赛舟这些典型的五月端午的民俗事项,古时却都不在初五之日,而在夏至前后。

夏至前后,阳气鼎盛。而春分升天、秋分潜渊的苍龙星象,此时恰好位处于正南的阳位。这就是《夏小正》所谓的“五月初昏大火中”。大火,是东方苍龙七宿的心脏。心脏中天,自然是苍龙腾跃于中天了。这是一个神圣的时刻,那老龙正占据一个神圣的位置。古人出于对天神的崇拜,出于对阴阳互易的敏感,于飞龙在天的日子里,欢天喜地、锣鼓喧天地再掀一次宗教活动的高潮: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贴赤灵符等,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说它十分自然又因为到了农历五月中,时至初夏,梅雨潮湿,瘟疫萌生,侵害人的健康。因此,五月古时又称“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日,两五相重,又加重了人们对这一节日分外荼毒的认识。传说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因为生于五月初五日而遭到其父亲和邻人的歧视。南朝刘宋时的将军王镇恶,因为是五月初五日出生,他的祖父为避不祥给他起名叫“镇恶”。传到后来,民间未满周岁的小孩五月初五日时要到外婆家去度过,称为“躲午”之俗。因此,端午节具有辟邪除疾的民间节日性质。

古时候,端午团聚,讲究悬挂“天中五瑞”,还要食用“五黄”。“五黄”是饮“雄黄酒”,食“黄鳝、黄鱼、黄瓜、黄豆芽”。“天中五瑞”指菖蒲、艾蒿、榴花、蒜头、龙船花(山丹花)。菖蒲、艾蒿人们认为可以避邪,而榴花和龙船花都在五月盛开,民间认为它们可以降伏毒气,因而把它们采来,一同系在蒲剑之上,悬于门户,以避邪瘴。

王毒兜肚

除了食用“五黄”,悬插“五瑞”之外,为了避免邪气伤害孩童,各地还有用大红纸剪成由蟾蜍、壁虎、蜈蚣、蝎子、毒蛇形象组成的“五毒”窗花,或做成绣有“五毒”的黄裹肚、紫裹肚、虎形帽(虎可以避邪)给孩子戴上,同时细心的妈妈绝不会忘了给孩子挂香囊、点雄黄等。

由此看来,端午风俗一是和宗教信仰有关,二是和驱瘴避邪有关。端午是天体祭祀——夏至日东方苍龙祭祀活动的产物。撒粽子、扎五色线、赛龙舟、走旱船等,都是为了娱龙、贿龙,同时是祈求神明驱除因季节变换产生的邪气,都有不同的功利作用与目的,是我们的古老文明适应自然变化的结果。随着历史的推移,以教化百姓、淳正风俗为目标,端午节一方面定位在五月初五日,另一方面融入了爱国主义的内容。于是,屈原成为最理想的人选。至于它的原始祭祀的宗教含义,在被新的现实意义取代之后,当然越发无足重轻了。

四、灶君与火正

灶神,中国民间最红火、最风光的神祇之一,相传它是玉皇大帝的特使,住在各家各户,视察善恶,监视民生。每到腊月二十四日,灶神按时上天,向玉皇大帝述职——汇报人间善恶,褒贬世态炎凉。然后,于除夕之夜回到人间,继续新一年的使命。

祭灶是民间十分重视的节庆。临近年末,几乎家家灶头都要挂上一张灶王爷的神像,左右两边,照例要贴上一副百年不变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人们还要贡上胶牙糖、鱼、肉、蛋糕、美酒之类,使之飘飘然升登天宫,醉醺醺回禀上帝,缄口不言人之短处。

宋人范成大写有《祭灶诗》,详细记述了宋朝祭灶风俗的情景: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来典祀。猪头灶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群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兮。转引自陈久金:《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80页。

此诗出自一个上层文人之手,却能诙谐幽默地描摹民间祭灶场面,把民俗心态描写得惟妙惟肖,足见这一节日当年在民间节庆中的地位与红火程序。

这个接受万家香火,人人供奉的灶王爷,是个什么人物?

灶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