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个出身官宦的满洲女子身份入宫,慈禧一步步地从兰贵人做到懿嫔,不仅仅是因为她为咸丰帝诞下一子,更是因为她睿智的头脑和好强的性格。她小心翼翼地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不敢做出丝毫超越权限的事情,正因为她的贤淑和懂事,荣宠加身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即公元1835年11月29日,一个空气中略带寒意的初冬日,北京城里西四牌楼劈柴胡同的中下等满洲贵族家庭中出生了一个小名叫兰儿的女孩。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哇哇啼哭的女孩将来会掌管大清帝国半个世纪之久。
这个家庭姓叶赫那拉,叶赫是女真最古老的部落之一,自古居住在长白山麓,是女真最强的部落。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东北境内崛起之后,与叶赫部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引发了一场毁灭性的战争,最终努尔哈赤的军队获得了胜利,而曾经独霸一方的叶赫部却被消灭。虽然叶赫部与努尔哈赤有过矛盾和战争,但努尔哈赤似乎并不忍心让叶赫部灭绝,因此对那拉氏格外施恩。叶赫的后代子孙有许多在清廷担任要职,这一姓氏在清朝始终有着显赫的地位,并有着联姻的传统。努尔哈赤的孝慈高皇后就是叶赫部杨吉砮的女儿,努尔哈赤深爱着她,但孝慈高皇后红颜薄命,二十九岁便香消玉殒,她的逝世让努尔哈赤悲痛不已,最后将帝位传给了孝慈高皇后唯一的儿子皇太极。那拉氏仍然为满洲贵族重要的一支,是满洲贵族八大家之一。
慈禧的家族属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镶黄旗),到了慈禧曾祖父吉郎阿这一代,虽然已不是高官显贵,但还算是中等的官僚,生活还是很不错的。慈禧的祖父景瑞却官运不济,只获得了一些级别很低的官职,晚年还因父亲钱粮亏空案牵连入狱。慈禧的父亲叫惠征,官运还算不错,最初任笔帖式一职,笔帖式是清朝各军政机关中的低级文职官员,专门做一些翻译、起草公文的工作,类似于现在的文书。
惠征从衙门里的笔帖式,一直获得迁升,从最低级的笔帖式做到吏部文选司主事、吏部验封司员外郎,之后被道光帝列为京察一等官员,不久就升任山西归绥道道员,惠征在归绥道任上尽职尽责,得到朝廷的赏识,三年后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相比如今内蒙古境内的归绥,宁池太广道地处江南地区,物阜民丰,当时家里的光景应该相当不错。但调任太广道道员之后的第二年,遇到了洪秀全起义,太平天国的军队气势如虹,已经攻到安徽,惠征并没有坚守岗位,而是携带一万两白银逃到了镇江,等待援兵的到来。安徽巡抚得知此事后,将逃跑的官员全部上奏给皇帝,皇帝盛怒之下,下旨将惠征罢免。
惠征被罢官之后,精神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内火攻心得了重病,几个月之后便与世长辞。慈禧的母亲富察氏出身于名门贵族之家,她的父亲惠显曾在道光年间官居二品,是地方的封疆大吏。
慈禧祖辈三代为官,虽没有大富大贵,但她在少女时代应该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
慈禧共兄妹四人,有兄弟二人,长兄照祥,并未发迹,史书记载不详;而次兄桂祥可能得到了慈禧的恩赐,在官场上结交了不少亲贵。
慈禧还有一个妹妹,后来当上了醇亲王奕譞的福晋。在兄妹四人中,兰儿不论是长相还是才能,都算得上是出众的。对于这个时期的慈禧史书中少有记载,但是从一些野史、笔记中可以略观一二。
《清朝野史大观》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西后垂髫时,雅好修饰……西后每一出游,道旁观者皆喃喃作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是过也。”垂髫即指孩童,可见少女时代的慈禧确实天生丽质、美貌出众。即使到了晚年,由于她善于保养,仍然保持着姣好的容貌。曾在慈禧身边做女官的德玲就曾经称赞太后在妙龄时“丰姿绰约,明媚鲜丽”,就是青春不在、步入暮年时,仍旧“保存着几分动人的姿色”。这一点也可以从为慈禧画像的美国女画家卡尔的记述中得到印证,卡尔女士在她所著的《清宫见闻杂记》中将慈禧描绘为千娇百媚的“美妇人”,她初见慈禧时还以为太后最多不过四十岁,其实当时太后已经是六十九岁的高龄了:
予相皇太后面貌,乃一极美丽和善之夫人。度其年事,不过四十而止。……太后全体各部,极为相称。面貌之佳,适与其柔荑之手、苗条之体、黑漆之发,相得而益彰。盖太后广额丰颐,明眸隆佳,眉目如画,樱口又适称其鼻,下额极广阔,面并不带有一毫顽强态度。耳官平整,齿洁白如编贝。嫣然一笑,姿态横生,令人自然欣悦。予若不知其已臻六十九岁之大寿者,平心揣之,当为一四十许之美妇人。太后精神焕发,神采照人。可知其平日居气养体之安适,决非常人所及。加以明珰满身,珠翠盈头,其一副纤丽庄严之态度,真有非笔墨所能形容者。
除了当时亲眼欣赏过慈禧美貌的人的描述,还可以从当时宫廷画师为太后所作的画像和用照相机拍摄的照片中,看出慈禧与众不同的气质与美貌。
年少时代的慈禧不仅相貌出众,而且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她从小就对经史类的书籍很感兴趣,因此有较深的造诣。据说她十六岁时就已经熟读五经,通览二十四史,还懂得满文。慈禧不但在这些书中得到了乐趣,而且从中学到了许多人情世故。可能书里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对她日后在宫廷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取得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大量的历史知识也为慈禧日后的垂帘听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历史是想要在仕途中有所作为的人必须掌握的知识,懂得历史才能在作出决策时有所依凭,懂得历史才能在与政敌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懂得历史才有能力操控整个国家的命运。
虽然与其他普通大众相比,生在官宦之家的慈禧应当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并不用为一家人的生计担忧,看上去慈禧的少女时代应该是幸福的官宦小姐。但是貌美又聪颖的慈禧却并未得到父母的宠爱。中国古代重男轻女,因为儿子既可以传宗接代,又可以入朝为官光耀门楣,父母都非常重视两个哥哥,对他们疼爱有加,而对女儿的要求则常常不予理睬,两个女儿中还偏爱小女儿。因此慈禧在少女时期并没有得到家庭的温暖,对于这一点,她一直到晚年都耿耿于怀,她曾经向德玲抱怨道:“从我幼年以来,生活极为辛苦,这你是知道的。我不受双亲的喜爱,所以觉得生活毫无乐趣。我妹妹想要的东西,父母一定会给她,而每次当我提出要求时,必定会遭到一顿训斥。”
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慈禧在家中得不到父母的喜爱,自己的欲求也得不到满足,这种不顺心的家庭生活锻炼出了她坚强的性格,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帮助她日后在险象丛生的宫廷生活中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凶险,并最终从逆境中崛起,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无冕女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