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散户战胜股市46法则
3358200000037

第37章 死地求生(3)

、福百事件等。股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的晴雨表,是各种政策变化最敏感的神经,国内外政治经济上的各种征兆总是最先通过股市这根神经来反映。边远地区的股民由于信息不灵,可能对股指跳空的原因不明,但不论什么原因,一旦出现力度较强的向下跳空大缺口,则必有实质性利空所袭,股市下跌已成定局。此时应丢掉幻想,在第一时间清仓抛筹,即使割肉亏本也在所不惜。行动迟缓者必然越套越深而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股谚云:上缺口,股票牢牢握在手;下缺口,亏本割肉也要走.此可谓是经验之谈。

1994年9月26日,在提高股票交易税、AB股异轨等利空传言的打击下,沪股当日最高指数为790点,而上日最低指数为822点,留下了一个33点的向下跳空大缺口。从此,沪股一撅不振,连下台阶,直到1995年初的524点才开始止跌。即使从缺口下沿790点算起,至524点时已跌去266点,跌幅深达33.6%.1995年5月23日,在上新股利空消息的刺激下,沪股再次上演大跳水的悲剧,留下了一个由870点到833点,幅度达37点的下缺口,之后便一路跌到610点,共跌去223点,跌幅达26.7%.以上两大缺口宽度均为35点,出现缺口宽度的7倍左右,可见其杀伤力是何等巨大。从沪市历史看,一旦出现几十点的下突破缺口而短期内又不能有效回补的话,便有百点以上的大跌。1996年12月16日,因受发行1000亿新股和实行涨跌停板两大利空打击,沪股从前收盘的1110点跳低到1005点开盘,出现了一个105点的罕见大缺口,之后,便跌到855点,从缺口算起,跌去255点。如果说,出现上突破缺口是进攻信号,那么,出现下突破缺口则无疑是最明显的撤退信号了。此时,应放弃阵地,实行转战。

冯某与陈某同为股友,在5·18行情发动当天,两人本着擒贼先擒王的思路,在出现巨大的向上跳空大缺口后,两人以25.50元的相同价各追入5000股陆家嘴股票。5月22日,沪股又出现了855~870,幅度达25点的第二个向上跳空大缺口。冯某对缺口理论多少有点了解,认为第一缺口为突破缺口,第二缺口为跳跃缺口(或称中继性缺口),第三缺口为竭尽缺口。股指三跳,气数已尽,现在刚出现第二缺口应该继续捂股,待第三缺口出现后再抛筹也不晚。谁知由于发新股消息的打击,还未来得及出现第三个缺口,股指就掉头向下,破坏了原有形态,出现大幅回落。反而于23日出现了一个37点的下缺口。冯某立即意识到这是相反方向的突破缺口,应该清仓。但陈某见其前面的三跳论未能兑现,故对缺口理论产生了怀疑。结果,冯、陈二人一抛一捂,分而治之。冯某将陆家嘴以27.50元价脱手,赚了8000余元;陈某因失去出货机会以致越套越深。至7月10日,沪股610点时,陆家嘴已跌至20元。10月底,沪股回到700点以上,股指升了百余点,陆家嘴不涨反跌,在19元附近徘徊不前。陈某的10万元资金被套达半年之久,幅面损失亦达3万余元。通过冯、陈二人的对比,可以清楚看出,在出现向下突破缺口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就会导致不同的效果和结局。

以缺口为依据买卖股票,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注意缺口的性质。即弄清向上或向下跳空是属于普通缺口还是突破性缺口。辨别的方法,一看成交量变化,二看缺口力度。成交量与力度皆弱的小缺口为普通缺口,可不予理会,反之,则为突破性缺口,要密切关注,见机行事,切不可错失良机。

二是要注意缺口的连续性。一般情况下,在向上或向下的中长期趋势中,基本上会出现分布均衡,位置分别处于头部、中部和尾部的三个连续性缺口,即前面提到的突破月间,沪股在7月4日、7月21日和8月11日分别出现了3点、1点和4点的三个向上跳空缺口。在第三个跳空缺口出现后的翌日,沪股在上摸788点后便破位下调。故出现上突破缺口时,应在第一缺口买,第三缺口抛。出现下突破缺口时,应在第一缺口抛,第三缺口买进。

三是要注意缺口的时间性。按正常说法,出现跳空缺口后长时间不回补,则说明其力度较强,上升中可继续持筹,下跌中耐心等待底部建仓。若一旦在短期内回补,则应引起高度警觉。1995年10月25日,证监委再次处理期货市场违规事件,受这一利好消息刺激,沪股当日跳空高升,出现了一个从727~740之间的13点向上跳空缺口,但7月26日至7月27日两天内就将此缺口回补,故确认本次突破无效。对缺口的辨认与识别,亦应灵活掌握,切忌教条行事。

股市如战场,而缺口就是一个发动进攻或通知撤退的信号弹。行动迟缓、犹豫不决者,不是失去获胜良机就是饱尝套牢之苦。

(3)分散风险,让套子自动解开投资股票切不可孤注一掷,即使输了,至少也不会倾家荡产,沦落一生。

一般而言,股票投资愈分散,风险愈小;也就是在不同的时间买进卖出不同的股票,让获利和亏损二者互补之后,可保有较多的盈余。

由于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熟悉太多公司,以致无法有效排除风险,获得利润;通常只能从事短期买卖,而逐渐成为追涨逐跌的投机者。

所以,想要投资的人,最好还是请教专家的意见,因为经过专家数千小时的研究公司财务结构、上游材料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同行竞争能力、世界经济景气影响,与未来各行业发展潜力之所做的分析,选择投资对象时,犯错的机会远比一般人小。

据了解,香港股市年周转名率非常高,是世界上转名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可说充满了投机性质。

但如果参与股票市场的人都是投资,反倒是一个值得担心的现象。大家买了股票都不卖,一握就是5年、7年,等到想卖,却没有人要买,这个市场将会变成一个死的市场,缺乏流通性,所以必须有各式各样的人,才会使市场活跃。

况且,投机行为并不属于某一地区的特色,吉隆坡股市的情形在美国一样有,只是他们的投资人比投机人略多。

围魏才能救赵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其典故来自于战国时代。当时有两位兵法名将:庞涓与孙膑,他们同时受业于鬼谷子门下,后来学成,庞涓到魏文侯旗下任事,孙膑则受邀前往担任顾问,孙膑九死一生逃亡到齐国,他的事绩也渐渐在国际间流传,齐国大将田忌得知孙膑被庞涓构陷的内情,除了同情孙膑外,并加封为参谋长,希望孙膑能记取教训,雪耻振作。

纪元前三五四年,魏国命庞涓进犯赵国,赵国派员向齐国求援,齐王乃命田忌带大军前往助战,孙膑认为从山东省(古齐国)前往山西省(古赵国),中间需穿过太行山,道路非常艰难踬,而河南省(古魏国)地处黄淮平原,易行兵车,且由山东直赴山西未若绕道河南容易,就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先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这样会迫使庞涓部队必须回师救国,如此赵国之危必救,而魏军一来一往,自然就师老兵疲了。后来孙膑成功地在桂陵这个地方堵截到回师救国的魏军,并将之大败。

本书引用这个战略于股市上,就是:集中火力于热门股,不管被套牢的弱势股。

上市公司虽然众多,但不是所有股票都具备上涨的本钱,既便是整个国家处于景气繁荣的阶段,市场资金往往会有集中化的效果。因为投资人普遍都存有宁可赚价差也不要被套牢的心理。尤其是具备高权值的个股,乃是专业法人的最爱,因为他们购买这类股票,非但可以于除权后降低持股成本,一若股价上涨,其投资报酬就马上可以显现,何况在除权前买入这些股票,马上就有含权值的股利报酬率可期。

关于前述的说法,如果读者未能领会,我们可以举一项简单的例子说明:设某共同基金共发行一亿个单位,每单位发行时售价为10元,一次需认购一千个单位,即10亿元,若全数募集成功,则负债为10亿元。现在该基金全数投资于甲股票,平均持股成本为每股10元,则总负债转为总资产,其总负债为零,总资产为10亿元,净值亦为10亿元。六个月后,甲股票市价上涨到30元,则净值亦提高到30亿元,若有某些客户通知要获利赎回,赎回单位数为一千万个单位,则投信公司必须先在市场上卖出相当于一千万个单位数的价值,以利受益人提款。此时变成总负债为3亿元,总资产为27亿元,其净值就修改为24亿元。(换算成一单位的净值为24元)若有乙先生认为这档基金操作不错,想要购买该公司基金,就必须花一单位24元的价款购买,此时该基金公司的收入为一单位24元,而非10元,如此此基金将额外取得14元的溢债收入,但这部分仍为负债,尚不能转为资产以提高净值。

这也就是说,该基金只要重复拉抬一档投资标的,当其价格越高,平均持有成本越低,则净值就越高,如此从投资人收取的资金也就越多,因此在市场普遍认同某档股票会出现多头走势时,这档股票的价格就会涨势凌厉,想要赚短线的投机资金就会窜入其内,以致形成资金集中化的现象。

由于整体市场的投资资金有限,当资金集中后,某些个股的股价就会因为趋势集中的影响,产生排挤效果,绝大部分是投资人将过去投资该股票的资金撤出,转投入强势股中,而那些股票也就因此而呈现疲软下跌的走势。

而今天的强势股有可能就是明天的弱势股,此乃受景气波动的影响所致。

许多投资人在过去以往的经验中,以为长期投资股票的获利很高,就采取长期投资的策略,等到所持有的股票发生问题,一落千丈,又无法心平气和地运用蒸馏法,每年检视持股一遍,就会着急思考应当如何解套,这时围魏救赵法就可派上用场。

围魏救赵法基本上又可拆解为三式,第一式乃是完全不理会所持有的弱势股其跌幅有多深。例如蒋先生在1998年股价上涨的阶段买入茂矽半导体的股票,当时一股50元,后来在利空不断的情况下跌到每股30元以下的价位。

1999年三月,蒋先生的股票专家朋友观察到鸿海的股价有相当大上涨的空间,于是建议他运用其他资金加码买进鸿海的股票,当时购入的价格为一股169元,当他抱到股市整体成交量爆出两千三百亿的大量时,建议他卖出这档股票,此时的价格已经是290元了,也就是让他投资一张赚进12万1千元的利润。这时再回头检视茂矽的股价,尚低于24元以下,于是我劝他卖出茂矽,虽然一张赔掉2万6千多元,可是两者相抵,还是净赚了9万多元。

第二式为先处分掉弱势股,将所有资金集中到强势股上。在前一个例子中,若茂矽被美国课征反倾销税的案子通过,蒋先生知道利空袭来,他愿意先卖掉这档股票,当时的价格尚有29元,则他将能多获利近5,000元。

第三式则为卖掉强势股后,再观察弱势股是否有转强的征兆,如果有,就赶快进场买进。

40.贵在坚持,车到山前必有路

股票被套是指那些作短线投资又不能在短期内收回投资的人而言的。因此,对散户而言,如果发展股票被套,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权衡得失,可换作长期投资法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利用长期投资法股市有涨有落,如果投资者有长言道股票市场是一个巨大的竞技场。无数投资者在这里各施招数,激烈竞争。他们的投资方式各有千秋,变化无穷,但笼统说来,诸多投资流派可划分为两大特色迥然不同的流派:一派为短线进出派,另一派为长期投资派。短线进出派的投资理念是:股价趋势波浪起伏,投资者若能准确地分析、掌握短期内股价升跌的动态,就能逢低买入,逢高卖出,赚取差价。于是他们致胜的法宝是凭技术分析,或凭感觉抓住市场时机,频繁进出。他们操作手法极具投机性。长期投资派则认为,要成功地预测股价的短期趋势,从而掌握市场时机是极其困难的。

人算不如天算,频繁进出,往往是买高卖低,极易招致损失。既然认为一国的经济,从长期的观点看,总是不断向上发展的,那么就应以适当的价格买进股票后,长抱不放,静待经济景气的到来,分享长期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利润。因此,他们的投资理念是,一旦持股,就长期拥有,忘掉市场,不关心股价短期内的升跌起伏,或等待股票的分红、派息和增资,或静候股价长期爬升后待价而沽。

美国卡尔格雷大学的理查德·伍德沃德教授和杰斯·蔡教授所作的一项长期研究显示,拥有股票做长期投资优于按市场时机行事,因为你在牛市中从股票中所得的收益远远超过熊市中的损失。他们认为短线操作的收获,只有当操作人员对股市趋势的预测有70%以上的正确率时,才能超过长期持股者的赢利,而市场上很难(或者说,基本上没有)遇到顺应市场的概率达0.7的人。看来,这两个教授对长期投资方法予以肯定。

1967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编辑部里有一群对股市投资的学术研究颇感兴趣的编辑。对于短线进出和长期投资的方式到底哪个好,他们进行过不少的争论。最后,他们决定用一次实验的方式来验证他们所持的结论。1967年6月,他们将一张《纽约时报》的股票市场专栏贴在墙上,然后向这张专栏报纸投镖,事先约定:镖头击中的股票名称将被定为选中的股票。用这种方式他们随机地选取了28种股票,构成了他们的一个证券投资组合。然后,他们来到证券市场向每种股票投资1000美元,共花去2.8万美元。当时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为800点左右。对于这场类似于小孩子们的游戏,他们觉得很有趣,约定好将这些股票长期抱牢,至少10年后,才能处理这些股票。

实验初时的两三年内,他们像大多数股民一样,时时关注着自己的股票,为这组股票的股价涨跌,时而兴奋,时而沮丧。但由于前述的约定,无论涨跌,他们谁都不能卖出股票。久而久之,股市的升降起伏已不再能影响他们的情绪了,甚至他们渐渐地淡忘了他们的股票,每年只是由专人去办理将所得股息用于再投资的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