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34035700000013

第13章 存在与虚无

萨特是个典型的6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

这里的“知识分子”和咱们日常用语中的“知识分子”不同。在咱们这里,读书人、大学生就可以叫“知识分子”了。萨特那个时代文化语境里的知识分子,指的是对社会、政治、文化、艺术的现状保持关心,并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学者。

萨特正是这类知识分子的典型。

萨特家境不错,让他在年轻的时候能够博览群书,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从事文化工作。在二战时萨特当过兵,经历了战争,当过战俘,在敌占区参加过反抗活动,因此他和底层人民保持足够的接触,知道底层生活的艰辛,同情人民的苦难。由于丰富的经历,他的观点给西方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一个十足的社会人物。

另外,萨特的形象也够帅。萨特小时候因为生病,右眼有些歪斜,这让他看上去有些丑陋。萨特经常嘲笑自己的相貌。但如果您看他成年以后的照片,会发现还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成年萨特的照片都是一副欧洲绅士的打扮,叼着他的大烟斗作深刻思考状(罗素也喜欢这类造型)。就算印到今天的时尚杂志上都不落伍,眼睛上的那点缺陷完全被造型盖过去了。

说到穿着打扮,大家都知道萨特的情史很混乱,有过好多的姑娘,而且和波伏娃终身保持着不结婚的伴侣生活。并相互允许对方有其他情人,据说双性恋的波伏娃还把自己的女朋友介绍给萨特,三个人在一起生活过。

但其实萨特的情史反倒没有什么可讲的。他在上大学的时候遇到波伏娃,那时两人都是二十多岁,在热恋的时候就这样约定。

和他的情史相比,更值得注意的是萨特的社会活动。

萨特是法国人,在德国入侵法国期间萨特正值服兵役的年龄,因此应召入伍,在他35岁生日那天成了德军俘虏。

你想,成了纳粹德国的战俘,这一般人还能有个好?但是据说萨特说服了德国军官,说你看我这眼睛是残疾的,我怎么可能是当兵的呢?最终军官被说服,萨特被释放了。

萨特被释放后,在法国积极参加反抗纳粹的各种地下活动。二战胜利以后,他继续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

比较有名的是1966年美国打越战时发生的事:罗素自己掏钱,邀请世界知名学者组成“国际战犯审判法庭”,调查并审判美国的侵略罪行。萨特积极响应这事,担任了法庭的执行庭长。后来法庭宣判美国对越南犯下了战争罪行,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都被列为战争罪犯。当然啦,这种宣判只是知识界的一种声明,实际上没有任何效力。

但是不难看出,在敌我分明的冷战时代,罗素大爷跟萨特能干出审判美国总统这种猛事,他们的胆识和社会责任心都是无愧于“知识分子”这个称号的。

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萨特,但是他拒绝领奖。一个是因为他认为颁奖是一种等级划分,而他拒绝服从等级;另一个是他认为当时的瑞典科学院在评奖时偏向西方的意识形态,这和他心怀全人类并且有些偏左的立场是不符的。

除了这些事件外,对于世界的其他大事,萨特也经常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总之,萨特和我们之前介绍的那些哲学家不太一样,与其说是理论家,其实更像是一个有思想的社会活动家。

其实按照本书对哲学家的筛选标准,我本不打算写萨特。在西方历史上,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思想家还有很多,如伏尔泰,如卢梭,本书都没写他们,主要是考虑到他们对形而上学的贡献有限,有点游离于哲学史的主线之外。如果要写上他们,就应该写成西方文化史,而不是哲学史了。

萨特也是一样。我认为萨特之所以有名,并非因为他提出了革命性的哲学思想,只是因为他的社会影响力很大(其实哪有伏尔泰大)。而且,一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他生前的名声未必是相衬的。前面介绍过的很多哲学家,名声都是在身后越来越响。而萨特——还有下面要介绍的加缪——都是在当时社会影响就极大,到处出书演讲。但今天人们已经提得比较少了。

当然,我并不是要贬低萨特和加缪,他们绝不是沽名钓誉之徒,观点也确实值得一提。

下面就讲讲萨特“存在主义”(又译“实存主义”)的大致观点。

前面说过,形而上学已经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了。过去的哲学家们——如理性主义者,如康德——都相信存在着某种先验真理。这些真理先于人类存在,它们是世界的本质。这世上是先有的先验真理,然后才有了万物和人类,所以万物的本质先于万物的存在。

但既然这样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那么先验真理也就没有了。它们没了,那最先出现在这个世上的,就剩下人的存在了。

因此萨特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是说:你们这些形而上学家们、人类的导师们,说什么人类的本质如何如何,人类的使命如何如何,都是不对的哦。你们说的那些根本就不是什么真理,只有人类的存在这件事,才是最最根本、不可撼动的事实。

在萨特看来,最应该关心的,是“我存在”这事本身。

在形而上学毁灭之后,这世上没有了绝对真理,也没有了先验真理。世界上不再有什么确信无疑的事,只有“我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实际上我们可以说,哲学到了这里,画了一个大圆,又回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了。我们现在又什么都不确信,唯一确信的只有“我存在”了。

那么,什么能体现“我存在”呢?

“我”这个词,严格说,指的是“自我意识”。前面说过,“自我意识”的前提,必须要有“自由意志”。

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什么能体现自由意志呢?

只有选择,而且是自由的选择才能体现。

如果您还记得的话,我们在讲克尔凯郭尔的时候就说过这个观点。正因为克尔凯郭尔也重视个体的存在,认为只有选择才能体现自己的存在,所以一般认为克尔凯郭尔是存在主义的先驱。

回来说萨特。

萨特和克尔凯郭尔一样,强调自我选择的意义,反对随波逐流的行为。

我们现在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呀。”意思是说,我现在的选择是环境所迫、是各种现实逼着我做出的,不是我自己想选的,我也就不应该为此负责了。

萨特反对这种借口。他认为,人在各种极端的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哪怕是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

既然有选择的自由,也就要对任何一种选择的后果都负责任。

萨特说这话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他经历过德占时期,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很多法国人都面临着良心和生存的选择。有些人就会为自己的选择错误辩护说:我出卖良心,不是我自己选的,是迫不得已啊。

萨特的回答是,你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你有牺牲自己生命的自由,你只是没选而已。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强迫每个人都要大义凛然地去牺牲,不,选择牺牲也是一种自由,也可以选择。问题不是你选择了什么,问题是无论选择什么,你都要为此负责任。

我们说“存在先于本质”,那是什么构成了“我存在”呢?就是我们人生中的既有选择。你自己选择了出卖良心,这个选择就成了“你存在”这个事实的一部分。你不能说这件事和你自己无关。

假如萨特的观点只适用于极端情况,那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了。

其实,这个观点对整个现代社会都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一个成熟的社会,如过去的封建社会、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是高度制度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对每种身份的人有各种各样的规定。过去我们的儒家社会讲的是“三纲五常”,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是“职业道德”,都是社会对人的规范。如果我们要符合社会规范,就必须规范自己,接受规范的束缚,规范也是一种选择的自由,你认为它约束了你,你不自由了,就不是“我存在”了,而是“我为他人存在”了,你丧失了自我。你可以不选择,你就与这社会脱离了、决裂了!

在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电影里,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故事。电影里一个职业经理人,或者是金融大亨,或者是律师,他冷酷无情但是工作干得特别棒。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准来说,抛弃个人感情,一心为了工作,这就叫有“职业道德”,这就叫professional,符合了资本主义社会“成功至上”的道德观。作为回报,他自然能得到大量的金钱,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肯定。但是电影的最后,他痛苦了,他站在自己的房间里(好莱坞拍这种片子,多半让这个人独自住在市中心豪华公寓的顶层,有扇巨大的落地窗。屋里的布局是简约、冰冷、金属的风格,家具极少,空旷的屋子里只摆着一张干净的办公桌,而且这个人回家了也不脱西装),面对冰冷的房间和无情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就开始感叹了(或者落寞地看着夜晚的城市,默不作声):哎呀,为了成功,我失去自我了呀。我迷失了呀。我找不到自己的人性了呀。

这情节要是让咱们这些穷人看了,真想一口方便面喷他脸上,有没有呢?咱们觉得,你矫情个屁啊,你都这么有钱了你不爽啊?先周游世界啊,包架小飞机、坐个游艇啊。觉得什么好玩就玩什么,再拍照片发微博啊。多爽的人生!您不乐意?您把钱让给我行吗?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电影好莱坞一拍再拍呢?

原因在于,这类片子的诉求点不是有钱人得便宜卖乖,而是人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规则下的异化——你要么不遵守社会规则,成为社会嘲笑的loser;要么就必须扭曲自己,去符合社会规则,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存在”。按照萨特的价值观,存在是先于一切的本质,自己都不存在了,那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那么,到底是选择财富、尊严、社会承认,还是选择自我存在?

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由的选择,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作决定。

所以这类好莱坞片,极少在结尾作出评判,只是提出问题,结论让观众自己去选择。

因为没有答案,所以这样内容和风格的电影经久不衰。

萨特不仅强调自由,还强调责任。

尼采说“上帝死了”,结果不久以后,基督教道德真的失去了垄断的地位。二战后,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变得多元,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观。用《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书中的话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都将是容许的。”现在的西方社会,人们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自由。萨特也说,没有什么绝对的价值观在束缚我们,人是绝对自由的。

这是好事吗?

大部分人都认为,自由当然是好事。

但是不要忘记了,自由越大,责任也越大啊。

我们常说一句话,“小的时候想要快点长大,等到长成了大人,反倒要羡慕小孩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

我们细想,小时候羡慕大人什么?羡慕大人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也就是说,羡慕大人的自由。

那么大人羡慕小孩子的什么呢?羡慕小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也就是说,羡慕小孩子没有生活压力,不需要尽很多生活的责任,因为有大人护着、养着他。

因此,自由(即权力)和责任是相伴的,自由越大,责任越大。人们趋利避害,都想只占有自由的好处(当不负责的大人),又想逃避随之而来的责任(当自由自在的小孩)。

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萨特提醒我们,既然有选择的自由,就要承担选择的责任啊。而且萨特还强调,不能逃避选择,哪怕是什么都不选,你也是在选择,也要承担责任。因此自由多了并不是好事,反倒因为责任的增多给人增加负担。这是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一个根源,也是很多人宁愿选择盲从偶像、盲从权威的心理动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