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联合国行动内幕
34255100000034

第34章 印度支那,黄种难民聚居地

印度支那半岛是亚洲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然而,万日的越南战争,残酷的红色高棉,使越南、老挝、柬埔寨成为黄种难民最多的地方。

1989年6月14日,是东南亚历史以及国际难民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正是在那一日,通过了印度支那难民综合行动计划,为处理印支难民问题建立了一个法律框架。先前,1988年12月18日,越南和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在日内瓦签署了一项协定,确保越“船民”返回自己国家后不会受到迫害。这是自那以后成为在这整个地区进行自愿遣返工作的典范的第一步。

越南船民苦海余生

据报道,1992年4月23日,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根据自愿遣返计划,安排第一百班航机,接载在香港的越南人境者返回越南。

在香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越南人呢?

越南曾出现过两次难民外逃高潮。第一次是在在侵柬战争后的1979年,达到20万人的高峰,到1986年减少到1.9万人,可是1987年又达到2.8万人,比上年又增加到44%,出现了第二次难民外逃高潮。1988年又增加56%到4.4万。穷兵黩武,侵略柬埔寨,推行地区霸权主义使越南统一后在国际上处于完全孤立的状况,再加上实行了苏联模式的经济体制和错误的经济政策,其结果工农业生产下降,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这是外逃难民激增的主要原因。

越南政府从1987年开始允许难民短期回国,成为难民的“负罪感”和心理上的阻力消失了。这是越南政府为获取外汇而采取的措施。外逃后暂时回归者还受到与外国旅游者同样的待遇。这无形中又刺激了大量难民偷偷外逃。

越南公民1975年首批有计划的离境,为包括前南越士兵的越南人离开自己的祖国提供了一条安全的、有组织的途径。香港、泰国、菲律宾的难民营被看作是寻求庇护的中继站。

越南船民爱香港

尤其香港,它是越南人从海上向外涌流的一大跳板。

自1975年越南船民首批涌入香港以来,进入和滞留香港的船民逐年增多,日前已达20多万。多年来这个问题成为香港当局的一大包袱。1975年以来,香港当局为越南船民的花费已达81亿港元。另外,由这批船民引发的治安问题也令香港当局十分头疼。船民羁留中心内斗殴凶杀、行窃、吸毒现象屡禁不止,香港当局不得不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抽调大批警察看守难民中心,并定期搜查羁留中心的凶器。

为控制越南船民的无限制涌入和抑制问题的发展,1988年6月16日香港当局规定,在此这前抵港的越南船民均可获难民身份,有资格获其它国家收容;在此之后抵港的则需根据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规定甄别后再定。因此自那时起以来抵港的所有越南船民首先须接受身份审查,以确定是否具备难民资格,而不再象以前那样自动具备难民身份。查验后确认为难民的,由香港当局出具证明,并将其集中到难民中心,等候移居外国;反之,则送羁留中心,等候遣返回国。为彻底卸掉越南船民这一沉重包袱,英国曾与越南就滞港船民问题多次举行会谈。但越南最初一直推拖接受遣返的难民。后来进入90年代后,越南的外交重点发生变化,它松动了与西方的关系以便得到更多援助,因此在船民问题上的态度转为积极。

1988年,越南政府承诺保护和援助归国者,这就为制订新的综合行动计划自愿遣返政策打下基础。该综合行动计划要求采取一系列彼此关联的措施,以鼓励安全地有组织地离开祖国到重新定居国去,制止导致秘密离国的活动,给所有寻求收容的人以临时收容,以便确定其作为难民的地位。该计划还建立了一个全区域范围的“甄别”来自越南新到达者的系统。凡是不够作为难民要求重新定居的人,都由国际社会提供资助,鼓励他们返回家园。在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自愿遣返计划的指导下,已有26,010多船民从香港返回越南。然而仍有很多人继续留在难民营不走。主要是他们不知道即将到来的在故乡的新生活究竟是什么样子,他们生怕被国际社会出卖和欺骗。而且他们的疑虑与日俱增,原因是难民高级专员办事处劝阻船民时表现出的积极态度让他们产生怀疑。

一位在香港羁留中心的工作人员说:“许多南越人,尤其是那些曾参加过越南战争的人,认为获得重新安置是他们与生惧来的权利。因为当年所付出的代价和表现出的忠诚,今天应该得到回报。”不管怎样,正如在香港的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罗伯特·范·立文所说的,“向前看总比向后看好,至少人们不用惧怕重回故里,那里现在是安全的。”因为1988年12月18日,联合国和难民办事处在日内瓦签署一项协定,确保越南船民返回自己家园后不会受到迫害。“与越南签署的协定在越南人大批出逃的情势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难民办事处国际保护司司长米歇尔·穆萨利说,“它为国际社会通过与该地区各国政府合作努力,以便于提供援助构筑了一个框架。”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采取了一系列促使难民回国的措施。工作人员加强与回国船民的接触,援助并监督他们重新参与社会生活。并取消了难民营里的一些工作的有薪服务,如12,000难民正担任着教师、厨师、译员、分发食物等职务。但关键不是每月150港币(19美元)的工资问题,而是得到国际社会的实际帮助,真正有效地解决遣返难民之事。欧共体EC—IP计划向越南提供1.24亿美元,主要因于安置返越船民。与此同时,越南每同意接收一名船民,还可以从英国和欧共体国家获得1,000美元。以应遣返的6万名船民计算,越南政府将从中得到近6,000万美元。作为船民个人也并非空手而归,试以一位名叫黄加素的越南船民为例,他已有两个孩子。在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遣返计划之内,他可获得50美元遣返费,两个孩子各得25美元,以及第一年每人300美元安家费,这样就共计1,710美元,而他的妻子,又从EC—IP计划中得到200美元贷款。发了一笔小财,他们也算是荣归故里吧。

迄今香港仍有1200名越南难民和近700名非难民滞港,且不断有新的越南人非法进入香港。1998年1月8日,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决定取消在港实行了近20年的“第一收容港”政策。这从根本上消除了滞港越南难民,船民问题的根源,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早日解决,有利于香港特区的长期繁荣稳定。

柬浦寨难民:天边的一缕曙光

柬埔寨难民逃往泰国最先始于70年代初的朗诺政权统治时期。当时一些柬埔寨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背井离乡逃往泰国。1975年红色高棉夺取政权后,逃往泰国的柬难民人数再度增加。1978年12月越南军队入侵柬埔寨后,泰国的柬难民人数达到最高峰。据联合国队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统计,先后逃往泰的柬难民人数共计60万人。最初,大多数外逃难民想通过泰国移居第三国。在难民办事处,泰国政府以及一些西方国家的协助下,共有23.5万人通过这一途径获准移居第三国,主要是美、法、加、澳等国家,但由于后来越南船民的大量涌入,使这些国家的难民人满为患。因此上述国家纷纷停止了接受柬埔寨难民计划,37万多柬埔寨难民仍滞留泰国。

1990年11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达成了一个柬埔寨难民有计划地返回祖国的构架后,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官员便制订了一项大规模自愿遣返计划。

在发动这个行动之前,必须清除边界地区和重新定居地点的地雷,必须准备好接收地区、运输路线和桥梁。储备粮食和救济供应品,也是一项紧急任务。

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预计到将会缔结一项柬埔寨和平协定,即在柬泰边界难民营中加速进行登记和宣传运动。当时预计这项大规模遣返行动的准备工作将花费大约3,300万美元,其中900万美元已经认捐。可是在开始大规模遣返之前,还必须克服许多障碍。例如,柬埔寨必须提高自己的接收能力。难民办事还对归国者可能定居的地点进行了卫星拍照。

还必须确保归国者得到保护。穆萨利先生说,“保护问题,在印度支那非常重要”。“我希望将能找到解决柬埔寨难民问题的积极方法。越南的例子表明,遣返可以行得通。问题还是将来必须保障他们的安全”。展望未来,他的态度是谨慎的乐观:“我不能不认为,这种局势定会得到解决。至于有多快,谁也说不准。”

进入90年代,联合国把印支难民问题的重点放在了柬埔寨,并与柬埔寨维和行动一同进行。

安全理事会1992年2月28日授权建立柬埔寨维持和平行动。此次行动共需资金19亿美元,动用人员22,000多人,任务是监督该国向举行多党选举后产生的新政府过渡。安全理事会主席托马斯·R。皮克林(美国)称这次行动是“迄今所采取的规模最大、当然也是最重要和最复杂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在援柬行动的组织计划中:遣返和重新安置工作将由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领导。

可能的遣返者的人数有36万多人,其中90%以上不满45岁,近一半不满15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在泰国边境营地中生活了十年以上。在所有人中有90%的人选择在联合国主持下返回柬埔寨,其余的自动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