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需要“保鲜”的人群恐怕算夫妻了。我们看到许多婚姻中,因为厌倦而产生感情的疏离,导致夫妻多年的感情还比不上新结识的异性所带来的激情。这使得电影《手机》中的“审美疲劳”一词变得非常流行。这种现象也是近因效应引起的。这种现象启示我们,在婚姻中“保鲜”是维持婚姻持久和稳定的重要课题。
那么怎样给婚姻保鲜呢?营造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就如同培育鲜花,需要不时地施肥、浇水、除草。夫妻之间彼此要拥有自己的空间,要尊重对方,重视沟通,尽量营造浪漫的情调和氛围。这样才能拯救“审美疲劳”,使夫妻间永远恩爱,充满乐趣。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说话的效果也受到近因效应的影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说话是声音的连续,最后的声音容易“余音绕梁”,给人更深的印象。这就提醒我们,在和人说话的时候,如果一定要说消极的话,最好不要放到最后说。在最后留个“光明的尾巴”,给人的感觉才比较好。
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开始时常打败仗,于是在给皇帝报告军情时,不得已写上“屡战屡败”。但他的谋士坚决反对他这样写,说这样皇帝可能治罪,于是改成了“屡败屡战”。这样一改,皇帝不但没有治罪,还觉得他有不屈不挠的斗志。
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最后的话往往会决定的整句话的调子。比如老师跟学生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和“虽然录取率那么低,但还是可以考上一个学校吧?”两句话意思差不多,但是语序不一样,给人的感觉也很不同:前者给人悲观和不信任的感觉,后者则给人乐观的和信任的感觉。
我们在批评别人时,也要注意语序。如果在批评过后说:“……也许,我的话讲的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加油!”用这种话作批评的结束语,对方就会有受勉励的感觉,即使你的批评比较严厉,对方也觉得是为了他好,如果你一时想不出安慰的话,可以笑一笑,摸一摸对方的肩膀。总之,“打一巴掌揉三揉”,就会减低前面的“一巴掌”之痛。
心理妙计
我们和熟人交往时,不管过去关系怎样好,也要注意近期的每一次表现,避免“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同时,我们不要因一时一事评价人,要综合全面地考虑,不能因为某人、某事的一次错误或一点缺陷而给予全盘否定。
4.刻板效应:别戴“有色眼镜”看人
什么是刻板效应
一个人看到他人时,常常会不自觉地按其年龄、性别、职业、民族等特性,对这个人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判断其个性的依据。这叫做刻板效应。
心理学家帘波特曾在英裔加拿大学生和法裔加拿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实验:实验前,心理学家告诉这些学生,实验是在不见面的情况下,通过听录音带的声音来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录音带播放的是10个人朗诵同一篇文章的声音,其中5人用的是英语,另外5人用的是法语。但实际上是只有5个人,每人分别用两种语言朗读,但参加实验的学生们不知道真相。
结果发现:同一个人用英语朗诵时,人们说他个子高、有风度、聪明、可靠、亲切、有抱负;而用法语说时,人们的评价就没那么高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因为在加拿大,英裔加拿大人的社会背景通常好一些,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和看法也就比对法裔加拿大人好。正是这种已经形成的刻板印象,影响了人们的正确认知。
人际交往中的刻板效应
常听见人们在争执时说:你这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这都是你个人的“成见”!所谓“成见”,就是定型的看法,就是先入为主的执着,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肯更改。“成见”的本质就是刻板效应。
有这样一个笑话:如果你的前面是一位发怒的重庆女孩,后面是万丈深渊,那么,奉劝你还是往后跳吧!这是因为重庆女孩的泼辣,可以说是“盛名远播”,一提到重庆女孩,首先浮上脑海的就是“泼辣”二字。还有我们经常听人说的“长沙妹子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东北姑娘“宁可饿着,也要靓着”,实际上都是“刻板效应”造成的。
刻板效应使我们使我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它是定势思维的一种表现,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比如人们总有这样的观念:说到商人,就和“唯利是图”联系起来,说到军人,就认为威武、刚强、守纪律,这是在职业上的刻板印象;说到青年人,就认为单纯幼稚、容易冲动,说到老年人,就认为经验丰富、保守、稳重,这是在年龄上的刻板印象;说到上海人,就认为比较灵活、善于应酬,就到北方人,就认为比较粗犷直爽,这是对不同地城的人的刻板印象;看到胖人,就认为性格比较乐观开朗,看到瘦子,就认为比较小心眼认死理,这是对外貌的刻板印象;说到女性,就以为是软弱温柔,说到男性,则认为是坚强粗鲁等,这是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等等。
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人们中间。人们不仅对见过的人,即使是从未见过的人,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间接资料、信息,形成刻板印象。如很多人虽未接触过外国人,但他们总会认为日本人富于进取,法国人浪漫热情,美国人直率开朗。
我们做事情经常不能不考虑刻板印象对人的影响。比如,市场调查公司在招聘入户调查的访员时,一般都选择女性,而不选择男性。因为在人们心目中,女性一般来说比较善良、较少攻击性,力量也比较单薄,因而入户访问对主人的威胁较小;而男性,尤其是身强力壮的男性如果要求登门访问,则很容易被拒绝,因为他们更容易使人联想到与暴力、攻击有关的事物,使人们增强防卫心理。
刻板效应使人只看到人的共性而忽视人的个性和差异性。刻板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和某个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进行深入的交往,而只能与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交往,因此,我们只能“由部分推知全部”,由我们所接触到的部分,去推知这个群体的“全体”。
刻板印象一般说来都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居住在同一个地区、从事同一种职业、属于同一个种族的人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刻板印象毕竟只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并不能代替活生生的个体,因而“以偏概全”的错误总是在所难免。
如果不明白这一点,在与人交往时,“唯刻板印象是瞻”,像“削足适履”的郑人那样,宁可相信作为“尺寸”的刻板印象,也不相信自己的切身经验,就会出现错误,导致人际交往的失败,也无助于我们获得成功。就像著名学者胡适在与友人谈治学时说的:要“心平气和,虚心体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实与证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证据,舍己从人”。
我们要认真对待他人的所有信息,不要臆断,不要轻举妄动。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在与别人交往时,应当根据全面的理性和感性材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除非万不得已,不要轻易对别人进行概括。
我们还要考虑群体成员与群体的关系。例如,一个群体对个别成员没有太大的吸引力,那么这个成员就会在行为上表现得与成员格格不入,不让自己与群体其他成员有“我们是一体”的感觉,因此,这个成员就因不具有该群体的固定化特点,可以不被看作一定有群体的共同特征。对这样的人就不应产生对那个群体所拥有的刻板印象。
克服刻板印象,还需要双方的平等接触和了解。多参加交往,增加与不同群体人之间的接触,可以通过亲眼所见,了解对方的品质、能力、喜恶等,这样才有可能消除刻板印象,克服偏见。比如,美国学者发现,住在同一层公寓内的黑白家庭主妇,由于彼此认识的机会多,其中白人主妇对黑人的态度就好于不住同一层公寓的白人主妇。这说明,增加彼此的交往和交流,可以更好地克服刻板印象带来的偏见。
心理妙计
我们应当抛开有色眼镜,铲除心中成见的樊篱,为人处事不预设立场,而以一种客观求实的态度去看待人和事物。
5.投射效应:以己度人不一定对
什么是投射效应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心理学家们称这种心理现象为“投射效应”。
让我们来看下面心理学家所做的有关实验。
1974年,希芬鲍尔请一些大学生来做实验,把他们分成两组,给一组大学生看喜剧电影,令他们很高兴;而给另一组大学生放映的是非常恐怖的电影,使他们产生害怕的情绪。接着给两组大学生看同样的一组照片,让他们对照片上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判断。结果大学生往往把照片上人的面部表情看成自己的情绪体验,即看了喜剧电影心情愉快的那组大学生判断照片上是快乐的表情;而看了恐怖电影心情紧张的那组大学生判断照片上是紧张害怕的表情。
人际交往中的投射效应
在一家出版社的选题讨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编辑们列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选题分别为:
编辑A正在参加成人教育以攻读第二学位,他选的是“怎样写毕业论文”;
编辑B的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她的选题是“学龄前儿童教育丛书”;
编辑C是围棋迷,他的选题是“聂卫平棋路分析”……
自己在参加成人教育,就认为成人教育很重要;自己的女儿在上幼儿园,就认为儿童教育很重要;自己在研究围棋,就认为围棋很重要;……
生活中很多人就是这样,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也当成别人认为重要的东西。这就是投射效应造成的。
投射效应的本质是“以己度人”的效应。生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倾向,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换言之,当人们需要对别人作出判断时,往往将自己的特性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某种同样的特征。
譬如,有些人总是从好的一面来解释别人的言行,犹如东郭先生;而有些人则总喜欢用恶意判断他人的行为,因为他本身即心术不正,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有些人喜欢古典音乐,就认为别人也喜欢;有些人好贪小便宜,就认为别人也好贪小便宜;有些人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有些人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有些人喜欢某人,以为别人也喜欢,于是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飞醋;有些人自己情绪高涨,会觉得周围的人都那么可爱,世界非常鲜亮,相反,自己情绪低落,别人都显得那么面目可憎,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恰当地描述了这种现象。所以,有位哲学家就总结说,每个人都活在他对世界的解释当中。
人都有七情六欲,人总是有一些共同的需要,而同处于一个社会,具有相同的身份地位、生活经历的人则具有更多的共性,因此,投射效应在很多时候都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不要忘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毕竟不同,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地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俗话说:“吾之熊掌,尔之砒霜。”你喜欢的,不一定是我喜欢的,说不定还是我讨厌的。如果投射效应倾向过于严重,总是以己度人,那么我们将无法真正了解别人。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以己度人,把自己消极的想象投射到对方身上,可能会对人际关系和自己的心理健康造成危害。比如,我们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走廊上向别人点头致意,对方却置之不理;和别人打招呼,对方却悄无声息。这时你可能会想:“他这是什么意思?不尊重我啊?还是对我有意见?”其实对方很可能在专心想一件事,或者因为近视眼而没有注意到你而已。
再比如,你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被别人踩到了脚而对方却没有道歉,你会愤怒地觉得对方是个无理的家伙。可是当你穿过拥挤的人群准备下车时,狠狠地踩了别人一脚却因为要下车又来不及道歉时,你心里可能为自己辩解说:“太挤了,实在没办法。”
人与人之间很多误解都属于这一类。其实你的很多想象是没有根据的。因此,对于别人,当没有足够的证据时,我们还是不要轻易下判断的为好。
人们因为投射效应而犯的另一个错误是:把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别人。比如父母认为孩子学钢琴很重要,就逼着不喜欢学的孩子学习,给孩子带来很大心理压力。在夫妻之间,女人心细,如果丈夫因为工作忙忘记了结婚纪念日,妻子可能就认为丈夫对她的重视程度降低了。这种投射效应,会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痛苦。
为了避免投射效应,我们必须要学会换位思考,就是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问题。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说:“如果成功有秘诀的话,那就是站在对方立场来考虑问题。”
具备了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基本动机,那么,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都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比如,干刑侦工作的人要具有与罪犯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动机;辩护律师要具有与辩论对手、法官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动机;商业谈判专家要具有与谈判对手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动机;明智的父母亲同样要有与子女作换位思考的能力与动机……
这些能力与动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你对平时与人打交道中思维的自我历练而形成的。这种历练需要你克服投射效应,养成将心比心的习惯,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既能够增强认识问题的能力,也使自己的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心理妙计
我们对别人要小心“以己度人”的倾向,因为这种倾向经常使我们误解别人,无法正确认识事物。相反,如果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理解别人,将会赢得别人对我们的好感。
6.相似效应:寻找共同点,增加亲切感
什么是相似效应
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如果交往双方有较多类似的地方,那么相互之间就容易吸引,促进彼此人际关系的发展。这叫做“相似效应”。
心理学家对大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调查,证明了这个心理效应。他们将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大学生安排住在一起,而将另一部分特征相异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现:特征相似的学生大多能够彼此接受和喜欢,进而成为好友;而特征相异的学生尽管朝夕相处,但仍然很难相互喜欢并建立友谊。
人际交往中的相似效应
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同在一辆电车中睡着了。他们坐过了头,一直坐到郊外的终点站。当时又没有返程电车,于是这两个醉鬼之间产生了友情,一起寻找出租汽车,车费两人对半担负,愉快地聊着,踏上了归途。
有个成语叫做“同气相求”,形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容易投合,互相喜欢。故事中的两个酒鬼就是因为都喜欢喝酒,因而觉得趣味相投,而且又都在车上醉了,同病相怜,就产生了亲密的感情,虽然原来彼此并不相识。这就是由“相似效应”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