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者文摘:生活原本没有痛苦
34348600000006

第6章 第五辑 生命因相拥而美(二)

第一美德

控制自己的嘴是人类必须学会的第一美德。

这是发生在美国超市的真实故事:

排队等待购物的队伍停滞不前,一个衣着整齐的年轻女孩站在柜台前刷卡,刷了很多次都被刷卡机无情拒绝。

突然排队人群中有个声音说:“看上去那是一种福利卡,年轻人四肢健全却依靠福利养活,为什么不能象其他人一样找份工作呢?”

女孩听到后立刻涨红了脸,眼泪几乎夺眶而出,女孩立刻扔下福利卡,低头跑出超市。

几分钟后,一个小伙子匆匆跑进来,向收银台打听那位女孩,收银员告诉他女孩因卡无法使用而弃物走了。

刚才说话的男人说:“我说了一句愚蠢的话,因为我看到她使用福利卡,很抱歉”。小伙子说:“噢,真糟糕,事情是这样的,她哥哥两年前在阿富汗遇害,留下3个未成年孩子,不得不由她照看抚养,而她今年才20岁,单身一人却要养活3个小孩”。

话音刚落,说话男人坚持要为女孩购物车上的商品买单,很快人们纷纷把自己购买的食品悄悄放入女孩的购物车。

是的,即使你双眼看到事实,但也许真相并非如此。正如古希腊哲人所说:“控制自己的嘴是人类必须学会的第一美德”。(罗杰·基斯)

选择拒绝

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

时下,社会各种潮流裹挟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奇事物接连而至,于是,生活中出现了那么多的东西使人眼花缭乱,让人眼红耳热,又令人无所适从。当越来越多的不知所措茫然着,我们的感觉令我们无从选择时,我们为何不选择拒绝呢?

当人们习惯接受常规安排和既定模式而又沉迷于各种社会狂热时,选择拒绝表现了一种难得的勇气和人生态度。拒绝的过程是在扬弃、抵制,甚至无言的批判,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不盲从——能清醒地观照自身,冷静分析,理智对待,这个过程标榜、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摆脱了许多无形的束缚,获得了心灵自由,何乐而不为呢?

选择拒绝,是因为不适合,不需要,不喜欢,不感兴趣。

一件时髦衣服,无论她吸引了多少倩姐靓妹驻足观望及频频回头,因为不适合自己,可以目不斜视地擦肩而过;一种新型产品,无论她广告做得如何沸沸扬扬,消费大军怎样浩浩荡荡,因为不需要,可以安静地走开不必盲目地留下来;一首流行歌曲,无论她怎样唱红大江南北甚至风靡台港海外,因为不喜欢,可以充耳不闻,任其一浪高过一浪地喧腾;一位走红明星无论他(她)如何被新闻界炒得炙手可热,又怎样成为众人街头巷尾的话题,因为不感兴趣,可以闭口不谈,任其火爆到天边……

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拒绝热闹,是为了追求宁静的生活;拒绝华丽,是为了追求质朴的天性;拒绝名利,是为了追求淡泊的心境;拒绝时髦,是为了追求个性的独立;拒绝放纵,是为了追求完善的自身;拒绝忧愁,是为了追求快乐向上的心情;拒绝轰轰烈烈,是为了追求平凡安详的人生……

擦一擦眼睛,认真地选择拒绝,不为时尚意乱情迷。

眼睛里有沙粒就会流泪

好酒难得,好友更难得。

要衡量武侠人物的价值与意义不能用一般的标准,他是孤独的人,在人世上自成一个系统。他们的孤独不是无助的,无可奈何的孤独,而是一种倔强的辽阔的孤独。他们的系统也和一般社会一样,有好的,有坏的,有可爱的,也有可恨的。但是他们最重义气,那种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义气,比爱情比一切的感情更伟大、更感人。

你明明知道你有朋友在饿着肚子时,却偏偏还要恭维他是个可以不是人间烟火的神仙,是条宁可饿死也不求人的硬汉。

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要你寄点钱给他时,却只肯寄给他一封充满了安慰和鼓励的信,还告诉他自力更生是件多么诚实宝贵的事。

假如你真是这种人,那么我可以保证,你惟一的朋友就是你自己。朋友,还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愉快的东西。

友谊,更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缺少的东西。

对一个情绪低落的人来说,朋友的一句鼓励,甚至比世上所有的良药都有用。

假如你曾经认为一个人是你的朋友,那么这人就永远都是。友情是积累的,爱情却是突然的。友情必定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爱情却往往在一瞬间发生。

世上有比友情更令人感觉温馨的吗?

爱情?爱情的感觉,应该是甜蜜。温馨,绝对是友情的感觉。

有许多的朋友之间都是这样的,虽然经常相处在一起,却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要去发掘对方的往事,当然更不会想到要去发掘朋友的隐私。

江湖道上的朋友们,以意气血性相交,只要你今天用一种男子汉的态度来对我,就算你以前是个混蛋,也没什么关系。

你要交一个朋友,就得了解他的脾气,他若有缺点,你应该原谅他。

不错,一个人难受时,不拿好朋友出气拿谁出气?好朋友若不能谅解他,谁还能谅解他?

情人虽是新的好,但朋友总是老的好。

朋友永远第一,朋友的事永远最要紧。

人,只有在自己最亲密的朋友面前,才最容易做出错事。因为只有在这种时候,他的心情才会完全放松,不但忘了对别人的警戒,也忘了对自己的警戒。

一个最容易伤害到你的人,通常都是最了解你的人,这种人常常是你最亲近的朋友。

只有真正的友情,才是永远明朗,永远存在的。你若有个朋友,花了两天功夫来找你,脸上带这种你未见过的疲倦和表情……那么你就算是个超级酒鬼也会尽量想法子使自己保持清醒的。

只要大家真正能够了解友情的存在,就什么都不必再说。好酒难得,好友更难得。

没有朋友,死了算了。

有的人与人之间,就像流星一样,纵然是一瞬间的相遇,也会迸发出炫目的火花。

火花虽然有熄灭的时候,但在蓦然间所造成的影响和震动,却是永远难以忘记的,有时甚至令你终生痛苦。

高贵的对手,实在比高贵的朋友更难求。

有的人与人之间,就好像磁石和铁一般,一遇上就很难分开,这大概也就是别人所说的缘分。

岁月匆匆,倏然而逝,得一知心,死亦无憾。

生有何欢,死有何惧,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江湖人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在某一方面来说,他们也许根本不能算是一种人,因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是和别人不同的。

他们的身世如飘云,就像风中的落叶,水中的浮萍,什么都抓不住,什么都没有,连根都没有。

他们有的只是一腔血,很热的血。

他们轻生死,重义气,为了一句话,什么事他们都做得出。每个人都必须为某些事付出代价——朋友间永恒不变的友情和义气,一种一言既出永无更改的信约,一种发自内心的亏欠和负疚,还有一种两情相悦生死不渝的爱情。

朋友贵在知心,只要他真心与我相交,我又何必计较它用的是真名,还是假名。交朋友并不一定要交能够互相利用的人。

不是仇人,就是朋友。

我若杀不了你,就交你这个朋友。

这是古往今来所有武林豪杰共同的原则。

这世上不但有肝胆相照的朋友,也有肝胆相照的仇敌。仇敌与朋友之间的分别,就正如生与死之间的分别。

一个人若是还肯去替他的老朋友找酒喝,这个人总算还不是无药可救的。

一个人往往会在最奇怪的时候,最奇怪的地方,和一个最想不到的人交成朋友,甚至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这种情感是怎么来的。

一个人可以“不为什么”去交一个朋友,不计利害,不问后果,也没有目的。可是等他交了这个朋友之后,他为这个朋友做的,已经不是“不为什么”了,而是为了一种说不出的感情。有了一种有所必为,义无反顾的勇气和义气,为了为一种对自己良心和良知的交代,为了要让自己夜半梦回时不会睡不着,为了要让自己活着时问心无愧,死也死得无憾。

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决不分好坏,因为朋友只有一种。如果你对不起我,出卖了我,你根本就不是我的朋友,根本就不配说这两个字。

朋友两个字的意义他虽然还不能完全了解,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交过朋友。

可是他有一股气。

一股侠气,一股血气,一股义气。

就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有些人有这么样一股气,所以正义才能击败邪恶,人类才能永远存在。

世上有比友情更令人感觉温馨的吗?好酒难得,好友更难得。朋友就是朋友,绝没有任何事能代替,绝没有任何东西能形容——就是世界上所有的玫瑰,再加上世界上所有的花朵,也不能比拟友情的芬芳与美丽。

“我来帮你们刷鞋子”

怎样平息突然而来的打击和不幸引起的风暴?请用无声的善良行动!

我仍处在极度的悲痛中,在屋里跌跌撞撞地走着,竭力想决定下来往箱子里放什么。那晚的早些时候,我接到密苏里州家里打来的电话,传来噩耗——我哥哥、嫂嫂、嫂嫂的姐姐及他们的孩子都在一次车祸中不幸丧生。“快来吧!”母亲请求道。

我恨不能插上翅膀——马上飞到父母身边。可那时我和丈夫拉里正忙着收拾衣物,全家正准备从俄亥俄州搬到新墨西哥州去。家里乱糟糟的。我们及两个孩子爱瑞克和麦汉所要带的衣服已装进箱里。到底装在哪个箱子里了?我简直被这不幸的事件震晕了,实在想不起来。另一些衣服还没洗,堆在洗衣间的地上,晚餐用过的盘子仍摊在桌上。屋里到处都扔着玩具。

拉里去订第二天的飞机票了。我神志恍惚地在屋里来回走着。顺手抓起一件东西,不知所措地又放下来。我无法集中精力,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回响着电话里传来的声音:“比尔不在了——还有玛丽琳,琼——孩子们……”。

这不幸的消息好像给我的大脑塞进了棉花。无论拉里什么时候讲话,声音都好像从很远的地方发出似的。我在屋里走动时,不是撞到门上、就是绊倒凳子。

拉里安排好我们第二天早上出发。尔后,他给几个朋友挂了电话,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不幸。我便不时地接到人们打来的电话,对我说:“如果要我帮忙的话,请告诉一声。”他们将会给予热情帮助的。

“非常感谢。”我心里乱得不知要做些什么,我无法静下来仔细考虑。

拉里在给唐纳·金打电话,我则呆呆地坐在椅子里。唐纳和我每个得期天都在教堂讲授保育课。我们是知心朋友,可我俩不常见面。因为她和她那细高而寡言的丈夫平时总被他们自己家里的“幼儿园”忙得脱不开身——他们有六个孩子,从两岁到十五岁挨个排着。我感到安慰的是拉里此刻想到要告诉她,这个星期天只能是她独立讲课了。

麦汉从我身边窜过去,手里紧抱着个球。爱瑞克在后面追逐着。我随他们来到起居室。我感到双脚沉重,两手像灌了铅似的抬不起来,全身僵硬地倒在了床上。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我慢慢地撑起来,挪动着穿过客厅。打开门一看,爱默生·金站在走廊上。

“我是来帮你们刷鞋子的。”

我感到迷惑不解,请他重复一遍。

“唐纳不得不待在家里照看孩子们,”他说,“但我俩想帮你们做点什么。记得我父亲去世时,我花了几个小时来刷洗、晾晒孩子们要穿去参加葬礼的鞋。正因为如此,我来帮你们刷鞋子。把鞋子都拿给我——不光是比较好的,而是你们所有的鞋子。”

在这之前,我根本没想到过鞋子。如今我记起了,爱瑞克上星期天做礼拜回来时,就是穿着他那双新鞋从人行道上跳到泥水里淌着走的。麦汉也不比他差,她一脚踢到了石头上,拖曳着把脚伸到鞋子外面。回到家时,我把鞋子都扔到了洗衣间,准备有空再处理。

这时,爱默生把报纸铺在厨房的地板上,我归拢拉里的皮鞋和便鞋,我的高跟鞋、平跟鞋,孩子们的脏皮鞋和他们那些溅有油滴的软底鞋。爱默生找出一个盆子,往里倒进肥皂水。又从抽屉里拿出一把旧刀子,然后把一块海绵浸到盆里。拉里翻了好几个纸盒,终于找到了鞋油。

爱默生跪到地板上,开始干起来。看到他如此专心地致力于工作,我的头脑也恢复了正常。“先洗衣服。”我对自己说。洗衣机扑嗤扑嗤响时,我和拉里给孩子们洗了澡,安顿他们上了床。我们洗着餐具,爱默生仍在刷鞋子,没说过一句话。这时我忽然想起圣经里讲的耶稣给他的门徒洗脚的故事。我们的救世主跪着为他的朋友们服务,正如这位男子现在跪在地上为我们服务一样。那种崇高行为所表现的友爱使我禁不住热泪盈眶,驱散了心中的愁云。我能行动自如了,能精力集中地思考了,我能承担起生活的重任。活一件件地干完了,我走进洗衣间,把湿衣服放进干燥箱里,回到厨房时发现爱默生已经走了。墙边整齐地排放着刷过的鞋子,它们亮铮铮的,一尘不染。后来,我捆扎鞋子时才发现爱默生甚至把鞋带都洗净了,使我可以直接放进纸箱里。

那晚上我们很晚才休息,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但出发到机场前,一切都收拾好了。虽然等待着我们的是悲伤的日子,但一想到一位沉默的人跪在我家厨房的地板上,身边放着一个盆子这好似基督再现的情景,顿时感到莫大的安慰,使我有了精神支柱。

如今,无论什么时候得知他人失去了亲人,我再也不只是打个电话,含糊不清地说:“如果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做的话……。”而是尽力去做点真正能对他有用的事——冲洗家里的小汽车,把他们的狗带到寄宿处去,或是在葬礼期间帮着照看房子。如果别人问我:“你怎么知道我正需要那样的帮助?”我就回答:“因为有位朋友帮我刷洗了鞋。”(马季·哈里)

记得那人同坐

我常常想,人生中有些瞬间,有些情感,是只可意会,却不可言传的。

我每天都经过驼岭巷西端的西方寺。寺内有金农寄居处,我常来访。扬州八怪诸家,金农是领衔人物。我对他深怀敬意。金农领异标新,艺术上追求古拙奇异,是另类。他好用秃笔,剪去笔尖,独创漆书,汉字在他笔下充满奇古之气。这位杰出的艺术大师,一生奔波,穷愁潦倒,晚年流落扬州,借宿扬州西方寺,鬻书卖画度日。

见过金农的自画像。须髯满面,枯坐状。此时的金农,养不起身边哑妾,遂遣去。孤寂独处。和许多杰出的艺术家一样,贫困的日子,不过是物质上的窘迫,却无法掩饰大师丰富的内心世界。很难想象,一无所有,在窘境中挣扎的金农,会有《荷塘忆旧图》这样的闲情小品。

画面缀满荷花,茂密,清新。恍惚间朦胧一瓣山光,一线水色,一缕粉蕊,一朵燃霞。夕阳从天际慢慢敛去,月色在浪尖摇荡。荷叶连接碧水远天,一蓬又一蓬。长廊。栏杆。空寂无人,却又分明闪现“那人”的倩影。画面不颓废,不怪诞,含蓄,隽永,有温馨的气息弥漫。空白处,金农题自度曲一首:

荷花开了,银塘悄悄。

新凉早,碧翅蜻蜓多少?

六六水窗通,扇底微风。

记得那人同坐,纤手剥莲蓬。

同坐的那人是谁?纤手剥莲蓬,这细节能让大师铭记,那人定然不俗。画面上不见那人。只有清香四溢的荷花,静默无言。这是对我影响较大的一幅作品。我常在夜阑人静时,凝眸遐想。

相逢,是冥冥中的注定。十年前,我孤身漂泊湘西。从沅陵县一个叫乌宿的地方上船,前往千年古镇王村。船小,有简单的篷,摇橹前行。虽然慢,却有无限风情。途中,上来一个山村少女,背着竹篓,很轻盈,像飘来的一缕乡野清风。

我眼前一片明亮。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清丽的女子。她微喘着,额上有汗,她用袖子抹。几缕湿的发丝,紧贴在她的面颊。她的面庞又明亮又柔和,像春光。可想而知我的目光多么热烈。她并不羞涩,也不拘谨。我朝舷边挪一挪,让出位子。她稍迟疑,对我微微一点头,就坐下。霎时,有一片清朗气息,在我身边氤氲。

一路上,我端坐着。那时我还没结婚。我幻想有一天,我会遇上一个如意女子。因而当她那撩人的气息,频频向我袭来的时候,我心里忽然有涌动,像潮。

船行。凤滩镇到了。她背起竹篓,准备下船。

我的心猛地揪紧了。我的目光紧紧盯随着她。她轻盈地走过跳板,一步步上岸去。上了石阶,又上了一层石阶。蓦然,她回了头,动人地看我一眼,有依依的神情。她真美啊!眸子那样明亮。只两秒钟的样子,她又转身,沿岸继续走。她再也没回头,终于成一个模糊的影子,在我眼里蠕动。

当时的情形,我真恨不得上前拽了她,不让她走。或者,下船,随了她而去。但我没有。我什么也没有做。我木然呆立着,像青石旁,那只被遗忘了的小木杵。

我还得继续我的行程。她蓦然回首,想的是什么,想说什么呢?我不知道。多少年以后,我常常喝酒。变得善饮,一喝脸就红,她的形象就会自然而然很鲜明地出现在我眼前。我他妈的是个理想主义者,也许跟那双明亮的眸子有关!好了,我不喝。再喝,就醉了。

我常常想,人生中有些瞬间,有些情感,是只可意会,却不可言传的。多少年来,为了生活,我四处漂泊,再也没有见到那样让我刻骨铭心的女子了。再后来,我曾专程到湘西,到沅陵县的凤滩去了一回,希冀能找到她。但没有。只见满山满山的枫叶,千枝万枝摇曳于清凉的秋风之中。像在诉说。

每次都是初相识

如果能以“每次都是初交”对待他人,那你的生意就像泉水一样汩汩不断。

朋友给我打来电话,说要跟我聚一聚喝几杯酒,说几句心里话并再三强调要我一定按时去。

几杯酒下肚后,朋友才将满腹心里话一股脑儿倒出来。原来,他最近的几笔业务都未谈成,而且还有不少老客户。朋友说他“彻底败在了老熟人手里”。他很不理解:为什么让他受伤的都是老客户?

听完朋友的牢骚,又问了他几句,我才明白他之所以没与这些老关系户达成合作意向,是因为朋友与这些老关系户太熟悉了,以为只要有生意,自然会与自己合作,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交往漏洞,而没有做成生意。

我给朋友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日本商人请一位犹太画家上馆子吃饭。坐定之后,画家便取出画笔和纸张,乘等菜之机,给坐在边上谈笑风生的女主人画起速写来。

不一会儿,速写画好了。画家递给日本商人看,果然不错,简直栩栩如生。日本商人连声称赞道:“太棒了,太棒了。”

听到朋友的奉承,犹太画家便侧转身来,面对着他,又在纸上勾画起来,还不时向他伸出左手,竖起大拇指。在一般情况下,画家在估计各部分比例时,都用这种简易方法。

日本商人一见这副架势,知道这回是给他画速写了。虽然因为位置关系,看不见他画得如何,还是摆好了姿势让他画。

日本人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坐了约十分钟的时间。

“画好了。”画家站起来说道。

听到这话,日本人才松了一口气,迫不及待地凑过去看,不禁大吃一惊,画家画的根本不是那位日本商人而是他自己左手大拇指的速写。

日本商人连羞带恼地说:“我特意摆好姿势,你却作弄人。”

犹太画家却笑着对他说:“我听说你做生意很精明,所以才故意考察你一下,你也不问别人画什么,就以为是在画自己,还摆好了姿势。从这一点来看,你同犹太人相比,还差得远。”

“为什么?”日本商人问道。

画家不慌不忙地反问道:“你以为有了第一次,就一定有第二次吗?”

其实,这个日本人的错误在于:看见画家第一次画了女主人,第二次又面对着自己,就用做数学题的思路,采用“同理可推”的方式,认为画家一定是在画自己。

实际上,在犹太人的生意经上有这样一条规则,叫做“每次都是初交”。哪怕同再熟悉的人做生意,犹太人也决不会因为上次的成功合作,而放松对这次生意的各项条件、要求的审视。也就是说,犹太人习惯于把每次生意都看作一次独立的生意,把每次接触的业务客户都当作第一次合作的伙伴,始终保持新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力图克服由于原来的先入之见而掉以轻心,以防失去机会。

是的,人是活的,条件是会变的,昨天的你就与今天的你不同,即使是再熟悉的人,也会因天时地利而发生变化,如果能以“每次都是初交”对待他人,一潭池水就会被你搅活,业务不会失去,朋友不会失去,那你的生意就像泉水一样汩汩不断。

不要忘了问对方想要什么

我们常常将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予对方,而忘了问对方想要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台湾,有一个女子,名叫兰,大约在10年前,她在众人的惊讶声和父母的反对声中,嫁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对象是一个与她相恋未满3个月的金发碧眼的男子。那时兰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相信一定会与那个来自异邦的男人幸福快乐地过一辈子。于是,婚后没多久,她就与他飞去了美国。在机场送别时,她脸上像花一样幸福的喜悦久久地留在了亲友们的记忆中。

到了美国之后,兰就好像失踪了一样,有关她的消息很少有人知道。后来听说她生了一双儿女,人们都以为她肯定是个既美丽又快乐幸福的女人了。可是在许多年后的一天,她的一个好朋友却意外地在台北街头与她几乎擦肩而过,惊喜之余,两人找了个地方相聚。岁月的流逝,几乎没有改变她什么,兰依旧是那样美丽,只是白皙的脸上多了几分沧桑。兰娓娓道出了8年的婚姻故事……

她到了美国后,果真看到他们的新家一如梦想般的天堂 一个前有草坪后有花园的大房子。两年后,她生了一个儿子,又过了两年,添了一个女儿;大家都说,她是一个幸福、快乐的小女人,她也骄傲地这么认为。

直到一天,邻居告诉她,看见她的丈夫与另一名女子在一起。她不相信,怎么可能?她不顾一切地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邻居所说的餐厅,她简直不能也不敢相信自己所见,这就是她的丈夫?怎么如此熟悉的人今天竟这般陌生?他不像她的丈夫,倒像是8年前与她热恋的那个男子,那个散发着热情、快乐和笑容的男子,而那名女子竟然是她来到异乡后所结交的最好的朋友。

她发狂似的冲进餐厅,狠狠地给了那女人一记响亮的耳光。究竟是谁和她开了这样一个玩笑,她钟爱的丈夫和她最信任的朋友,亲亲热热地相拥在这高级餐厅里,而她这个终日操劳的家庭主妇,却在家带着两个小孩,苦守在餐桌前,等待丈夫回家吃晚餐。她用尽力气地咒骂,骂朋友的无情无义,骂丈夫的薄情寡义,直到服务生将她“请”离了餐厅。然而丈夫却只丢下一句“我送她回家”,便与那女子扬长而去。

她回到家,除了无止尽的哭泣,不知该怎么办。独在异乡为异客,连最要好的朋友都可以背叛她,还有谁能让她信任?

“我们离婚吧。”这是丈夫回家后说的第一句话。

“为了那个女人?”同床共枕8年的丈夫,如今竟为了一个女人,而选择抛弃她。

“不,是因为你,你总是忘了这个婚姻是我们共同拥有的。”什么意思,这当然是她和他共同拥有的,他在找什么藉口,为自己开脱吗?

“藉口,这全是藉口,明明背叛婚姻的是你!”兰声嘶力竭、悲痛欲绝,她怎么也弄不明白,她8年来为了这个家,不是努力地操持着一切吗?难道现在出了问题,还是她的罪过不成?

但是,不管她如何哭闹,甚至以自杀相威胁,丈夫仍是不为所动,只说愿意和她做朋友,却坚持离婚。她足足闹了半年,到最后连她自己也觉得筋疲力尽,终于答应签下离婚协议书,结束了这个她以为可以让她幸福快乐一辈子的婚姻。

说到这儿,兰早已泪流满面……“幸福怎么这么容易消失呢?”她曾经这样一遍一遍地问自己。

一年后,她去美国探望孩子,回来时,反倒变成了一个容光焕发的女子。

婚姻的失败让她明白了人生的许多道理,当她再次和“丈夫”坐下来时,他们开始检讨各自的不是。

“挫折和磨难真的是一笔财富。可惜我们结婚时太年轻,不懂什么是婚姻。我以为只要在家做好家务,就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我无时不在关心着孩子,却忽略了我的丈夫。我以为煮好晚餐等丈未回家吃饭,就算是尽了为人妻的责任,毕竟从没有人教过我,如何做一个好妻子,不是吗?”

兰语重心长地说着:“我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从来不在乎我是不是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莱,他要的是我的关心和在乎,要的是我真正地去和他分享生命中的一切,不论是快乐还是苦难。可是我却不曾在意过他的感受、他的生活,只一味地要求他去履行我认为的一个身为丈夫和父亲应尽的职责。对他,我总是关上耳朵,却打开了嘴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我们却常常将自己认为最好的给予对方,而忘了问对方想要什么。

两者间的秘密

那是一个秘密,我认为,只有他们两个知道。

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是个很大的城市。没有人比皮尔·杜邦更熟悉这座城市的普林斯·爱德华街,他在这条街上给住户送牛奶已经有30年了。

在过去15年中,有一匹大白马为他拉牛奶车。皮尔被告知可以使用这匹马时,他用手温柔而怜爱地抚摸着马的脖颈和侧腹。

“这是一匹温顺的马,”皮尔说,“我能看出它的眼睛里闪耀出美好的灵气。我要以圣·约瑟替它命名,因为他也是一位温和而且具有美丽灵魂的人。”

大约一年以后,约瑟就认得每户订牛奶的人家,以及不订的每一家。

每天早晨5时,皮尔就到了牛奶公司的马棚,那时他看到他的送货车已经装满了奶瓶,而且约瑟已经在等他了。皮尔会叫道:“早哇,老朋友!”接着便攀上他的座位,这时约瑟也回头望着他。

其他的车夫都笑了,他们说马在对皮尔微笑呢。

然后皮尔会轻轻唤着约瑟:“走,朋友。”于是他俩便很神气地走上街道。皮尔不用驾驭,马车就会驶过三条街道,然后右转走过两条街后又左转走入圣·凯萨林街。最后马在普林斯·爱德华街的第一家房子停住了,在那里,约瑟约等半分钟,让皮尔下车以及在门前放一瓶牛奶。然后马走过隔壁两家。在第三家停下来。接着用不着出声,约瑟会转头沿街道的另一边走。不错呀,约瑟是一匹机灵的马。

皮尔会讲一些约瑟的事。“我从来不碰一下马缰,它确实知道要停在哪里。只要约瑟拉车,一个瞎子都能送我的牛奶。”

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皮尔和约瑟一起慢慢在变老。皮尔的胡子现在已经白了,约瑟的膝盖也抬不高,腿也走不快了。一天早上,皮尔拄着一根拐杖来上班。

“喂,皮尔,”马棚的工头贾克笑着对他说,“你是不是患了痛风症?”

“朋友,贾克,”皮尔说,“人老了,腿也累了。”

“你应该教教马替你把牛奶送到订户家去。”贾克说。

那匹马认得普林斯·爱德华街上40家牛奶订户的每一家。每家的厨子都知道皮尔不识字,也不会写字,所以他们需要让多送来一瓶时,他们不把订单放在空奶瓶中,而是大声地说出来:“请明天早上多送一瓶来,皮尔。”当他们听到皮尔的马从街上辘辘地驶过来时,他们经常这样唱歌似地说着。

“是不是今天晚上有客人来吃饭呀?”

皮尔也经常这样愉快地回答道。

当回到马棚时,他总是记着告诉贾克:“今天早上给伯昆家多送了一瓶,雷莫茵家买了一瓶脱奶油……”

大部分车夫必须每周填账单以及收货款,但是贾克喜欢皮尔,所以从不叫他做这些事。皮尔所必须做的就是每天早上五点钟到达,然后走到老停在同一位置的马车旁,接着去送他的牛奶。大约两个钟头后他就回来,从他的座位上下车向贾克愉快地说声“再见”,然后转身慢慢地离去。

有一天,牛奶公司的总经理视察清早送牛奶的情形。贾克指着皮尔说:“留心他怎么跟那匹马说话,看看马怎样听他的话,而且看看它怎样把头转向皮尔?看到那匹马的眼神吗?你知道,我想他们之间一定有秘密存在。我常常这样想:当他们走开时,他们两个有时会取笑我们。皮尔是个好人,总经理先生,但是他老了。也许他应该退休了,而且应该有一点养老金。”

“当然应该啊,”总经理笑了,“我了解皮尔的工作,他这个工作已经干了30年。认识他的人都喜欢他。告诉他,他应该退休了。像以前一样,他每周还可以领到薪水。”

但是皮尔不肯离开他的工作。他说如果每天不能驾驭约瑟,他的生活就失去意义了。“我们是两个老人,”他对贾克说,“让我们一起老掉吧。当约瑟要走时,那么我也会走。”

皮尔和他的马有某些事会叫人亲切地笑笑。两个中的一个似乎可从对方那儿获得一些秘密力量。当皮尔坐在约瑟所拉的马车座位上时,两个看来似乎都还不老。但是当他们工作做完后——那时皮尔一拐一拐地走向街道,看上去才真的很老了,而马则垂下头慢吞吞地走回它的马棚。

一个寒冷的早晨,贾克给皮尔带来可怕的消息。这时天色还很暗,空气冰冷,夜里下过雪了。

贾克说:“皮尔,你的约瑟没醒过来。它很老了。它25岁了,这大约是人的75岁吧。”

“不错,”皮尔慢慢地说,“我已75岁,我再也看不到约瑟了。”

“你当然能够啊,”贾克温和地说,“它在它的马棚里,看来十分安详。过去看看它吧。”

皮尔向前跨了一步,然后又转回来:“不……不……你不了解,贾克。”

贾克拍拍他的肩膀。“我们另外会找一匹与约瑟一样好的马。那么在一个月内将可以把它教得跟约瑟一样去认识所有的订户。我们会……”

皮尔的眼神使他住口了。那双眼睛里有某种令他吃惊的气色,它死气沉沉,没有一点儿生气。

“今天休息好了,皮尔。”贾克说,但是皮尔已经一拐一拐地走到街上了。皮尔走到转角处,然后再步入街道上。一部大卡车的司机发出了警告的吆喝……然后是卡车急刹车时轮胎摩擦的尖锐声。但是皮尔一点儿也没有听到。

五分钟后一个医生说:“他死了……当场死亡。”

“我没办法呀,”卡车司机说,“他就走在我车子前头。我想他一定没有注意。唉,他走路就像瞎子一样。”

医生弯下身子。“瞎子?这个人当然是瞎子。看到那些肿疡没有?这个人已经瞎了五年了。”他转向贾克,“你说他在替你们工作?你不知道他瞎了吗?”

“不知道……不知道……”贾克温声说道,“我们没有人知道。只有一个……只有一个人知道——他一个朋友,叫约瑟……那是一个秘密,我认为,只有他们两个知道。”(洛·卡里)

美好清单

我心里一直保存着给马克的“美好清单”,他却永远收不到了。

当我在圣玛丽教会学校教小学三年级时,马克·爱克兰德是34个学生中的一个。他乐观上进,整洁可爱,只是偶尔淘气。马克上课总是爱说话。我上课时总得一次又一次地提醒他,不应该在没有得到允许之前说话。而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他每次给我的回应——“谢谢您的指正,修女”。对于这样的回应,我确实是束手无策。

一天早晨,马克说得太多了,我的耐心也到了极限。于是我犯了一个只有新老师才会犯的错误。我瞪着马克说:“如果你再多说话,我就把你的嘴封住。”不到10分钟的时间,查克就叫了出来:“马克又说话了!”我已经说过我可能要做出的惩罚,我必须付诸行动。当时的情景,我记得清清楚楚,就像是今天早上才发生似的。我走到讲台前面,从抽屉里拿出一卷厚厚的封条胶带,然后我径直走到马克的桌子前,撕下两片胶条,在马克的嘴巴上打了个大大的X。我回到讲台前,静静地看着马克的反应,他只是向我眨眨眼睛。成功了!我笑了起来。全班都很兴奋地看着我又走到马克的桌子前,把胶条取下,然后耸耸肩。马克张开嘴巴,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您的指正,修女。”

那一年年末,我被分配去教初中。时间过得很快,后来马克又到了我的班上。九年级的他显然比三年级的时候话少了。

一个星期五,课堂气氛不是很好。我们对一个新概念已经探讨了整整一个星期了,我感觉到同学们都在皱眉,对他们自己很失望,对别人也很急躁。我觉得我们不能这样下去,不然局面将不好控制。于是我让他们拿出一张纸,把班里同学的名字都写下,并在每个同学的名字下面留出一定的空白。我让同学们把他们所知道的别的同学的优点都写在空白处。下课了,他们把“优点清单”都交了上来。走之前马克对我说:“谢谢你的教导,修女。祝你周末愉快。”

星期六,我把每个学生的名字都用一张纸写下来,然后把其他人描述的他的优点记下。星期一,我把属于学生们的清单发给他们。看着这些清单,他们都不觉微笑起来。

“真的吗?”我听到底下有学生在轻声地说。

“我真不知道原来这样也会对别人有意义。”

“原来其他人这么喜欢我。”之后我再没有听到他们提起清单的事情了。几年后,我回到家乡的时候,我问父母,“我很多年没有听到我的学生们的消息了,马克现在还好吗?”父亲缓缓地回答道:“马克在越南战场上牺牲了,”他说,“葬礼将在明天举行,他的父母希望你能去。”

躺在棺材里一身戎装的马克看起来很英俊,也很成熟。在那一瞬间我所能想到的就是:“马克,多么希望你还能跟我说话,哪怕一句。”

马克的朋友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到棺木旁为马克洒圣水。我是最后一个为他祝福的人。我站在那里,一个抬灵柩的人轻轻把手放在我的肩膀上:“你就是马克的数学老师吗?”我一边点头,一边凝视着棺木。“马克经常提起你。”他说。

葬礼过后,马克的父亲说:“我们想给你看一些东西,”他父亲说着,从兜里掏出一个小包,“这是他们在马克身上找到的,我想您应该认得这个。”

打开小包,我从里边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纸。这张纸看上去显然是被折叠和打开过很多次。我一看就知道那是九年级的时候,我把其他人对他的美好感觉记录在一起的那张纸。“谢谢你为他做了这些,”马克的母亲说,“马克很珍惜它的。”

马克的同学们开始往我们这边聚集。查理很羞怯地笑着说:“我也还把那张纸留着,就在家里的抽屉里。”查克的妻子说:“查克让我把那张纸放在我们的结婚相册里。”马丽琳说:“我的那张在日记里。”然后班里的另一个同学,维琪从她的口袋里取出一张破旧不堪的清单,“我每时每刻都把这个带着,”她说,“我想我们都好好地保存着那张清单。”

听着听着,我不禁哭了起来。我心里一直保存着给马克的“美好清单”,他却永远收不到了。(海伦)

大方的领情吧

接受,也是一种美德。

我们都乐意给予,但为何总是那么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好意?

朋友邀请我参加他的银婚纪念庆祝会,我因为自己行动不便推辞了,可是,住在楼上的黛娜和塞勒斯坚持送我去。几天后,伴我度过寒冬长夜的“随身听”坏了,他们的儿子费利又替我把它修好。

我十分感激,于是送他们一盒巧克力,附带一张谢卡。黛娜随即一脸不愉快地捧着那盒巧克力来到我门前。“求求你,”她声音发抖地说,“你不能这样。请拿回去。”

我解释说我只是想送他们一点东西,聊表谢意而已。

“但是你根本就用不着谢我们,”她说,“我们是朋友啊!”

虽然我终于说服了她把巧克力收下,但她显然不大高兴。我有点不明白,也有点伤心。为什么他们不大方地接受的我礼物呢?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黛娜以为我送礼物是为了还人情债,把她一家人义助朋友的行为贬低了。但我呢?我倒还不至于蠢得以为自己可以偿还他们对我的关怀,我只是想回赠一些东西而已。我这才恍然,不能大方地领情的原来是我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不愿意领别人的情呢?我有个朋友永远在恋爱,永远在追求。但是,他所追求的女子一开始还他以情,他就会马上打退堂鼓。“我在示爱时,一切由我控制,”他说,“但如果反过来,那就变成她控制我了。”

正因为怕失去控制权,所以我们许多人不敢领情。我们在给予的时候,会感到安全和优越。但接受却会使情形倒转,令我们感到自己受惠于人。

母亲的一位朋友每次上我们家,总是带一些糖果、进口干酪或亲手刺绣的靠垫套子来给我们。可是,要是我们给她一个蛋糕,她就会说:“我从来不吃甜的东西。”如果我们给她自制的泡菜,她会说:“我受不了泡菜,太酸了。”她总是拒绝我们的礼物。为了保持自信,她只做施与者,从不做接受的一方。

也许,我们不肯领情的另一个原因是生怕不能做等量齐观的回报。一位家境不大好的老邻居常来我们家看电视连续剧,但总是在节目播映完之前便离去,一面走一面说:“简直一塌湖涂,幸好我家没有电视机。”可是到了下个星期,他又来看同一个连续剧。他抵受不住电视的乐趣,却又不敢大大方方地享受这乐趣,因为如果她那样做,就等于承认自己欠了别人的人情,而这是他无力回报的。

其实,接受也是一种美德。这表示我们有能够相信别人真的关怀我们、希望我们快乐的自尊。这表示我们抛弃了假面具,不再硬充自己可以无求于人,承认别人有能力丰富我们,给予我们所需要的。这表示我们敞开自己的心扉,露出最脆弱的自我,并在接受别人的爱时毫不恐惧。

“上帝喜欢乐意奉献的人。”圣经新约说。但是如果送出的礼物不获赏识,无论施赠的人多么乐意,他仍是不会快乐的。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上帝也爱一个愉快地接受的人。(弗多斯·坎佳)

缘 分

信缘、惜缘吧,你会因此拥有许多知心朋友和快乐的人生的花开花落,纯真永存!

相识是偶然,也是缘分。

缘分是个抽象的概念,它摸不着,看不见,猜不透。人与人之间的相知相识,无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的那一分缘。更或许,同舟共渡的船客能共舟也是一分缘。

刻意追求来的东西是无缘分可言的。追寻的东西,往往没结果。如旅游:在来回途中的乐趣,往往比在目的地收获得要多。

与自己失之交臂的东西,急需时倾尽全力地去找也找不到,最后却发现原来它一直在自己的身边,只是找到时,自己却不再需要它,那时有缘无分。无缘分的我们不必强求,有缘无分的我们也不该挽留,这些东西是无法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那么便让它们随风而逝吧。一切顺其自然,免得苦苦追寻找的那一分缘,到手后,却发现跟自己心目中的相差甚远,想放弃,又舍不得,弄得前进的脚步竟全是缘份的负荷。

人都说:缘分天定。很多的偶然,每次的巧合,不经意的邂逅,让人感觉到冥冥中确实有一股力量存在。“嘿,又见面了。”“这世界真小。”“我们真有缘。”“莫非这是缘份?”当上帝看到这一切时,他偷偷的笑了。威力无穷的魔棒指挥着这一切,给人们的脸上带来无穷的惊喜,还有心底的那份感激。

不要说自己不懂缘分。缘分抓不住的,抓,已经有了一分刻意,只能用心去领会、感悟。缘分来去匆匆,你感到它来时,那是一阵惊喜;如果它走时你才感到,那是一种惆怅和悲伤。有些逝去了便不会再来,你只能遗憾一辈子。记住:缘分是一种自然,不是刻意。

记得有那么一个故事,有个女孩,她买鞋的时候,从不左挑右拣,总是闭着眼睛从合适自己脚码的鞋堆里拿起一双,就算那鞋有些什么缺点,她也会买下。认为跟自己有缘的东西是不需要挑的,更不需要更换。拿到那鞋,那就是一种缘分。

缘分无需等待。她要来的时候自然会来,因此不必对缘分翘首以待,望穿秋水。只要用心去感觉,那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缘分无规律,苦苦的等待着一分缘,很可能会是等不到。苦苦等待,那是刻意,那时即使缘分擦身而过,你也感觉不到。与其如此,不如放弃等待,去多用心去体会,或者,缘分已来到了你的身边呢。

相信缘分的人多是敏感的,感情细腻而且很有爱心。他们知道,每一分缘都是难得的,求不来的,所以会尽力善待缘分带来的一切,包括好的和不够理想的。你信缘吗?你会惜缘吗?

信缘、惜缘吧,你会因此拥有许多知心朋友和快乐的人生的花开花落,纯真永存!

独自等待

当我们饥饿时,爱能让我们活下来。

在非洲的斯威士兰,我工作的医院坐落在漂亮、陡峭的莱邦博山的顶峰。在这里,人们为了看病,常常得走40公里或更远。

每天早晨,医护人员搭上一辆小卡车或大蓬运货车,到那些极度贫困且急需医疗服务的社区为人看病。每次出发前,我都会买一些土豆、胡萝卜和苹果,给我们遇到 的人。在非洲,医疗服务不仅意味着提供药物,也意味着提供食物。我常常会准备好一袋糖果,分发给在社区里遇到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那天,我们来到一个孤儿家庭。在斯威士兰,这样的家庭有15000多家。在那个用木头搭成的棚里,我们发现了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有着一双又大又亮的灰褐 色的眼睛。她的名字叫坦兹尔。我从袋子里拿出一颗糖给她。她用当地的方言对我说了一句话。“医生,能再给我一颗吗?我要给我的妹妹。”同去的护士为我作了 翻译。“当然可以”,我又给了她一颗。为一个肺结核患者做完治疗后,我们按原路返回,经过坦兹尔家的门前,我们向她说再见。让我们奇怪的是,坦兹尔没有吃 我给她的第二颗糖的意思,而是把它留着。护士说:“这小女孩真聪明,她为自己要了两颗糖。”接着她又问了坦兹尔几个问题,我们都被深深地打动了。

坦兹尔今年7岁。两年前,她的父母像这个国家的很多人一样,双双死于艾滋病。父母双亲的去世带给坦兹尔无尽的伤痛。可是,灾难常常结伴而行。父母离她而去 的当年,坦兹尔与自己的妹妹失散,当时她的妹妹才3岁。坦兹尔再也没有见过妹妹。此后,不管谁给坦兹尔任何东西,如果不是给她两份,她都不会接受。两个胡 萝卜,两个布娃娃,两颗糖,一个给她自己,一个留给很可能已不在人世的妹妹。事实上,在坦兹尔居住的小木棚里,我们看到了她收集的一堆旧东西,她希望有一 天,她能把这些东西都给她的妹妹。

我的一些朋友曾对我说,当他们看着非洲的这些孩子时,不知为什么,总会觉得这些孩子与我们的孩子不同,他们好像感觉不到痛,同样也感受不到爱。我也一直有 相同的看法。但认识了坦兹尔后,我的看法完全改变了。现在我坚信,这些孩子的痛更深,爱亦更深。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被坦兹尔的故事深深地震撼着。回到住所后,一些同事告诉我,在斯威士兰,像坦兹尔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都在各自等待着他们生命中 同样重要的人。有的是自己的父母,有的是兄弟姐妹,有的是祖父母。这些孩子都已经很长时间未与他们相见。虽然这种独自等待是一种煎熬,但我仍然相信,在这 种等待中,孩子们都不是孤单的,因为有同一样东西一直陪伴着他们,那就是每个孩子居住的小木棚里放着的,他们一直收集的,准备有一天给自己亲人的一堆或大 或小的旧东西。

我想起了一首古老民歌里的一句歌词:“当我们饥饿时,爱能让我们活下来。”我祈祷上天,这句歌词能在坦兹尔,在其他很多像坦兹尔一样漂亮的小孩子的身上实现。

诚实太美

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全球一体化的后工业时代重举诚信旗帜,实在是一件大幸的事情。

1

当诚实不再偷偷摸摸而光明正大的时候,一个人已经具备了感人的力量。

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人们越发称赞,当然没有人相信他说的话。齐白石从古人与造化中看出自己能力的些微,这是接近真理时的谦逊。在真理面前,一个人光明无碍地坦白自我,是一种诚实。如此说来,齐白石已臻做人与艺术的极致。

巴金也曾说过:“我不会写作……”闻者惊诧不已,巴金不会写,谁还会写呢?但如果认真地读他的作品,感到巴金的确没“写作”,只把非说不可的话说出来,技艺已居末位。

牛顿也说过:“在宇宙的秘密面前,我只是个在海边拾拣贝壳的儿童。”

爱因斯坦被推举担任以色列首届总统,他谢辞。他说:“我只适合从事与物理学相关的一些工作。”

这些高明人士的嘉言懿行,以往都被当作谦逊的美德加以赞扬。其实,真正的谜底是他们的诚实。诚实有时如同谦逊,甚至如同幽默。这是被大人物的光环虚化的误读,诚实是一个人走向人生顶峰自然呈现的坦诚,在他们那里,一切谎言虚饰变得毫不重要,甚至可憎。

在缺少力量的人的手里,往往离不开虚假,像没有力量走路的人离不开拐杖那样。

2

在不完善的竞争机制中,诚实有时像密封胶片,哪怕遇到一点点亮光,就成像,即所谓曝光。许多人把诚实放在最隐秘的角落,或者干脆放弃所谓诚实与信用,如释重负。

但,这只是就不完善的竞争机制而言。就社会而言,不完善的竞争机制往往处在经济刚刚起飞的时期。在随之而来的整合之后,会有一大批缺少诚信的经营者会因为信用危机而被淘汰出局,这只是个时间问题。

市场经济是一个千面人。当你用欺诈手段经营时,也能看到它的笑脸。但时间一长,这张笑脸会冻结。因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与欺诈相对立的。就像长年在悬崖峭壁上采药的人总有一天会被摔死,没摔死以及所采到的珍奇药材,只是提前预支的一点酬金。也就是说,不可为之事常常被认为是可为的。吸一次毒,甚至用手摸一下电门,上帝都显示出宽厚,即对人的宽厚。而人借着上帝的仁慈一次次重复上演危险剧目,把毒素积累到阈值时,人的形象在上帝眼里与魔鬼无异。

3

诚实是一种美。

和诚实的人打交道,令人心折不已。他们的平静以及坦白,初听起来有一点意外。突如其来的真话有时甚至像假话。

诚实的人常常淡定从容,他们的眼睛和口气使你无法怀疑话语的真实,他们可以坦诚地谈论自己的出身、处境和对事情的看法,使你感到所谓荣辱进退、尊卑显隐之间,有一个大的道理存在。掌握这一道理的人敢以真面目示人,这样的人让人感到踏实牢靠。

诚实的人同时是得大自在、占大便宜的人。他们比诡诈的人更放松,因而更有智慧。他们没羁绊,也不设防,脸上没有心机重重的艰难神色,也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辞令、表情,包括手势来解释自己。诚实的人把真话像石头一样卸到了别人的怀里,自己反得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