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朔六年(前123)春,卫青出定襄,统率公孙敖、公孙贺、苏建、赵信等几位将领,歼灭匈奴军几千人而还。一个月后复击匈奴,歼敌一万人。而苏建和赵信两军三千余人独遇单于大军,苦战一天,汉兵死伤将尽,赵信率残部八百骑兵奔降单于,苏建只身逃归。卫青询问手下官员应如何处置苏将军,议郎周霸建议斩首以显示将军的威严。卫青一向仁爱善良、谦和退让,且对皇上恭谨柔顺,沉思半响说:“我卫青有幸以皇亲身份受到宠信,在军中任职不怕没有威严。周霸劝我建立威严,这样就大失人臣应有的本分。即使我有权斩杀将领,也不应以我地位的尊贵和所受的宠信擅自诛杀将领于外,还是送到天子面前,让天子亲自裁夺吧!由此可以看出做人臣的不敢专权恣纵,不是也很好吗?”
三、匈奴远遁大将见疏
汉前将军赵信逃往匈奴后,常给匈奴出谋划策。他认为汉军无力渡过沙漠,更不会轻易留戍漠北,所以放松了对汉军的戒备。武帝认为,若发大兵出击,定可实现自己的愿望。元狩四年(前119),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步兵及运输队数十万人,分两路越过沙漠出击匈奴。
卫青率将军李广、左将军公孙贺、右将军赵食其、后将军曹襄四部,兵从定襄出塞。赵信向单于献计说:“汉军已经越过沙漠,人困马疲,匈奴可坐收汉军俘虏了。”单于于是把物资全部运到大漠以北,带着精兵在漠北等待汉军。卫青主力军队出塞一千余里,李广、赵食其两部由东迂回策应。见单于兵列阵而待,卫青于是下令用武刚车围成圆形营栅,派五千骑兵前去冲击匈奴,匈奴也以一万人迎战。汉军与匈奴军队混战,两军杀伤大体相当。汉军得知单于乘黄昏逃脱,随即派轻骑兵连夜追击,卫青率主力紧随其后。汉军走了二百多里,没有捉到单于,只俘杀匈奴军一万多人。至宾颜山赵信城,得到匈奴储积的粮食供给食用,驻留一日,然后放火烧掉余粮,引兵而归。卫青此次帅兵出征共歼灭敌军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但功劳不如霍去病,没有增加封邑。
战后,汉朝设大司马之职,卫青与霍去病都当上了大司马。随着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日益显贵,卫青权势渐落,他的门客和老朋友也大多投奔了骠骑将军。太初三年(前102),卫青去世。谥为“烈侯”。
霍去病
霍去病(前145~前117),西汉着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大将军卫青姊卫少儿之子,卫青的外甥。他少年得幸,果敢有为,屡建奇功,官高爵显。但他身上有贵族习气,不恤士卒,一生瑕瑜互见。
一、少年得幸因功贵宠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的姐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吏霍仲孺私通所生。因与皇帝的裙带关系,18岁就得皇帝宠信,做了侍中。
元朔六年(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击匈奴。在此役中,霍去病率领800名骁勇骑兵甩开大军数百里去寻歼匈奴,歼敌两千余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和单于祖父辈贵人籍若侯产,生捕单于叔父罗姑比,功劳冠于全军,于是武帝封食邑1600户,并赐冠军侯。
元狩二年(前121)春,霍去病升任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出陇西,越过乌戾山讨伐遫濮,渡过狐奴河,历经五国,转战六天。在越过焉支山一千多里后,同敌人短兵相接,杀折兰王、卢胡王,活捉浑邪王的儿子和相国、都尉,缴获休屠王的祭天佛像,歼敌八千多人,被加封2000户食邑。
这年夏天,霍去病与合骑将军公孙敖共出北地郡,兵分两路攻打匈奴。霍去病率军深入,越过居延泽,到达祁连山,俘获酋涂王及五位小王、单于阏氏等59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63人,杀三万余人,俘虏2500人,而汉军的损失不过三成。与诸将军所率军队相比,霍去病军队的士兵、马匹和武器装备是经过挑选的,都好于诸将,这是他取胜的关键;但他本人也敢于深入敌人腹地作战,常常跟精壮骑兵跑在大部队前面。武帝加封5000户食邑给霍去病,从此霍去病越来越受皇上的宠信,其显贵与大将军卫青不相上下。
同年秋,浑邪王和休屠王等商量想要投降汉朝,派人先到汉边境约期投降。大行令李息得到消息后立即报告皇上,武帝担心他们利用诈降来偷袭,便派霍去病率军前去迎接。霍去病领兵渡过黄河,与浑邪王远近相望。浑邪王部将看到汉军,许多人不想投降了,纷纷逃遁。霍去病飞马跑进匈奴军营与浑邪王相见,斩杀想逃跑的士兵8000人,又命浑邪王乘驿车去面见皇帝,自己则率所降士兵数万人返回长安。霍去病因不损失军队而使匈奴十万军民倾心归服,又被加封食邑1700户。霍去病的这一胜利,使得河西一带变得安定和平,汉廷减少了这一带的驻防士兵。从此汉朝控制河西地区,打开了通向西域的通道。
二、贵宠愈盛积习难移
元狩四年(前119),武帝建议利用匈奴轻视汉军、放松漠北防御之机,发众兵打击匈奴。这年春天,命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另有步兵和运输部队共几十万人同击匈奴。敢于力战深入的士兵都隶属于霍去病,军需物资等与大将军相同。霍去病从代郡出兵,无副将,全用李敢等高级校尉当作副将,直指匈奴左方的军队,大胜而归,功劳远胜于卫青。武帝又加封5800户食邑给霍去病,随从霍去病的各将及校尉也都因功封侯获食邑。
后来,汉廷设大司马一职,卫青、霍去病同为大司马。朝廷还制定法令使骠骑将军的俸禄与大将军卫青相同。从此以后,骠骑将军霍去病的权势日益显贵,超过了大将军卫青,卫青的老熟人和门客大多离去投到了霍去病府下。
霍去病平时少言寡语,但胆气内藏,敢作敢为。武帝曾教他孙武、吴起兵法。他说:“作战只要看谋略如何就是了,不必学习古代兵法。”武帝为他建造府第,让他去看看,他却回答:“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因此深得皇帝的宠爱。但因为他身为外戚,少年时候就受宠幸,伺侯于皇帝左右,贵宠惯了,身上有摆脱不掉的贵族积习,不关心体恤士兵。他率军出征时,武帝派给他的生活用品几十车,回来时扔掉了许多剩余的米肉,可士兵却有挨饿的。他在塞外时,士兵缺粮,有些人饿得要死,而他却仍划地为球场踢球玩乐。诸如此类的事情非常多。
元狩六年(前117),霍去病卒。武帝悲悼,举国凭吊。武帝调发属国铁甲军,列队从长安直到茂陵,给他修坟墓,墓的外形像祁连山。给他定谥号,合并“武”和“广地”两层意思称为“景桓侯”,哀荣-无比。
李陵
李陵(?~前74),西汉将领。字少卿。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名将李广之孙。
李陵成长到壮年,被选拔为建章宫羽林军的长官。他擅长射箭,十分爱护手下的士兵。汉武帝因李家世代带兵,所以让他带领800名骑兵。李陵曾带兵深入匈奴腹地,侦察地形。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率丹阳郡的楚兵5000名,在酒泉、张掖一带教练射术,以防备匈奴。
天汉二年(前99)秋,武帝遣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骑兵三万攻打匈奴,想派李陵为李广利军监护辎重。李陵坚决辞谢,表示愿率所部直捣单于主力,武帝应允。李陵率5000名弓箭手从居延北出发,不久匈奴且辊侯单于以三万骑兵围困李陵军于两山之间。汉军以辎重车为营,布阵于营外,前列士兵持戟盾,后列士兵持弓箭。匈奴军队攻阵,遭到汉军的急射,退走上山。单于大惊,调左右部八万余骑攻打李陵。李陵且战且退,士兵伤重者卧于车上,伤轻者推车,再轻者持兵器搏战。行十余日,抵一大泽中,泽中多芦苇,匈奴顺风放火,汉军亦预先烧掉周围的芦草以自救。退至某山,与匈奴兵战于树林中。单于见李陵部卒勇锐,又渐近汉塞,担心汉朝使诱兵之计,就想退兵。这时汉军军侯管敢被校尉侮辱,气愤之下投降匈奴,泄露了汉军箭矢将要告竭,且无后援,有战斗力的士兵只有一千六百余人的情况。单于大喜,于是派兵猛攻汉军,汉军在谷中,匈奴在山上,相互对射。一日之内,汉军50万枝箭用尽,士兵以短刀、车辐为武器,退至一峡谷内,被匈奴阻断后路。夜半时,李陵与成安侯韩延年率壮士十余人突围,被匈奴数千骑兵追击,韩延年战死。李陵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回汉廷去见皇帝,于是投降匈奴。李陵军几乎全部战死,仅有四百余人回到了汉境。
单于得到李陵后,因李家世代为将的声望以及李陵的英勇表现,对其非常佩服。他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并加以重用,封为右校王,直至病卒。
汉朝听到李陵投降匈奴并加以重用的消息,杀了李陵的母亲、妻子、儿子。李家的名声由此败落。
陈汤
陈汤(生卒不详),西汉后期名将。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他果敢勇武,虑事周全,料敌如神,威振西域;但又贪财纳贿,终致身败名裂。
一、斩酋扬威赐爵封侯
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作文思路开阔,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所以不为乡里看重。后来他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初元二年(前47),汉元帝下诏,要求公侯大臣推荐年轻的人才,张勃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陈汤父亲去世而没有奔丧回家,被人检举缺乏起码的孝道,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食邑,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
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建昭三年(前36),朝廷任陈汤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两人出击杀害汉使、称霸西域的匈奴郅支单于,大获全胜,郅支单于败死。
这次胜利既剪除了为害西域的一大祸根,又为遇难受辱的汉使报仇雪恨,提高了汉朝在西域各国的威信。战后,甘延寿与陈汤立即写出上报朝廷的奏疏,派人连同郅支首级送回长安。
正当甘延寿与陈汤带领将士凯旋时,朝中的司隶校卫(执法官员)也从长安出发了,他们在大路之上拦住陈汤,对他进行检查。
原来陈汤向来贪财。攻克郅支城后,缴获了大量财物,陈汤私自藏起来不少金银财宝。知情者在西域时便向朝廷举报此事,所以司隶校卫拦路搜查,准备拘捕。陈汤立即上书皇帝,元帝便下令撤回司隶,并令沿路县城摆设酒食夹道欢迎得胜之军过境。回朝之后论功行赏,中书令石显、匡衡认为甘延寿和陈汤先斩后奏,犯有大罪,以功相抵,可不予诛杀,如再予封爵赏赐,将使后人争先效仿,必然无事生非,为国招难。元帝听了觉得有理,但他内心还是想嘉奖有功之将,于是此事便议而不决,拖延下来。
宗正刘向认为,判定甘延寿和陈汤仅以功过相抵是不公平的。他上书皇帝,专门评析了扫除郅支的艰难及意义,认为甘、陈应予封爵表彰。于是元帝下诏赦免了甘延寿、陈汤的先斩后奏之罪,然后又让大臣讨论封赏事宜。石显、匡衡仍然坚持他们的主张。元帝终于封甘延寿为义成侯,赐陈汤为关内侯,各赏食邑300户、黄金100斤,并拜陈汤为射声校尉,甘延寿为长水校尉。
二、功过有论沉浮无定
成帝刘骜即位后,丞相匡衡又向成帝起奏陈汤私藏战利品的事,说虽可赦免其罪,但不应有官职,于是陈汤被免职。之后陈汤向成帝上书,说康居王送到汉朝来的王子(名为侍子,实有人质之意)不是真正的王子。成帝命人核实,确实是真王子,陈汤因,欺君之罪而被捕入狱,准备处以死刑。太中大夫谷永向成帝上书,极力赞誉陈汤的功绩,并引用《周书》说“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亟请皇帝开恩。于是陈汤被成帝特赦释放,但取消了他的爵位,只当个一般士兵。
几年后,西域都护段会宗受到乌孙兵马的围攻,段会宗派人请求朝廷尽快发兵援救。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官讨论数日仍无结果。王凤建议成帝请陈汤来帮助策划,成帝立即召见陈汤。陈汤早在攻击郅支时落下风湿病,两臂不能屈伸,因此入见时,成帝先下诏不用行跪拜之礼,让他看段会宗写回来的紧急求救奏书。陈汤说此事不足为虑,因为双方战斗力悬殊,一个汉兵相当于三个胡兵,而且路途遥远,援救不及。因此他推算了日期后说:“现在那里的包围已经解除。不出五天,会有好消息的。”过了四天,果然军书报回,说乌孙兵已解围而去。大将军王凤通过此事深感陈汤经验丰富,大有用处,于是奏请皇帝启用陈汤,任他为从事中郎,军事上的大事都请他做出决断。陈汤严明法令,采纳众人的意见办事,颇有将帅风范;但他积习难改,仍然经常接受人贿赂的金钱。
陈汤后被免职为庶人,徙居敦煌。住了几年后,敦煌太守上书朝廷说:“陈汤曾经诛杀郅支单于,威风远及外国,现在降为庶人,不宜住在边塞地方。”于是又把他迁到安定(今甘肃固原)。议郎耿育看到陈汤处境可怜,便又上书于皇帝,再次论述了他的功绩,说明当今国家“枭俊擒敌之臣,独有一陈汤耳”,他被冷落,是由于嫉妒之臣的排挤打击所致,恳请皇帝予以关怀照顾。成帝下诏让陈汤迁回长安居住,陈汤不久去世。过了几年,王莽执政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冯异
冯异(?~34),东汉中兴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冯异作战勇敢,常为先驱,善用谋略,料敌决胜,治军严明,关心民瘼,东汉创业,其功至巨。但他为人谦退,从不居功自傲,实为一代良将。
一、从平河北书说李轶
冯异素好读书,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早年为王莽效力。地皇三年(22),刘绩、刘秀兄弟起兵时,冯异以郡掾的身份监五县,与父城长官苗萌守城御刘。后出巡属县时,冯异被汉兵捉获。冯异投降了刘秀,愿意镇守父城。他回到父城,说服苗萌归附了刘秀。不久,刘秀率军南还宛地,更始帝前后派十几名将领来攻打父城,冯异坚守城邑,决不投降。等到刘秀升任司隶校尉再过父城,冯异则大开城门,献上牛酒。刘秀任命冯异为主簿,苗萌为从事。冯异又推荐了一群小同乡,如铫期、叔寿、段建、左隆等人。刘秀一律任命为掾吏,把他们带回洛阳。
更始帝几次想派刘秀巡行河北,诸将都不同意。当时,曹竟为左丞相,他的儿子曹诩任尚书。冯异劝刘秀跟他们深相结纳。后来,由于曹氏父子力劝,更始帝命刘秀持节渡河,镇抚河北诸郡。冯异劝刘秀乘机快点分派官属,巡行郡县,清理冤结,广布惠泽,以使天下归心。刘秀采纳了他的建议,一到河北,便派冯异和铫期抚循属县。冯异等所到之处,平释囚徒,抚恤鳏寡,亡命投案者不咎既往,并了解两千石的长吏,暗中考察他们是同心还是不愿归附,然后把名单上报给刘秀。
更始元年(23)十二月,刘秀的部队到达信都(今河北衡水东),刘秀派冯异去河间招募兵众,回来后任命为偏将军。接着,冯异又随军大破在邯郸称帝的王郎,被封为应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