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遣唐使把茶叶带回了日本,让如饥似渴学习吸收中华文化的日本欣喜不已。出人意料的是,从饮茶、种茶到品茶,日本人竟然发展起来一套独具特色的茶道,不输于中国式茶道的精致复杂。
茶道,即是饮茶文化中的一种特有礼仪和休养方式。中国唐朝时代的日本,还仅仅停留在品茶的阶段,茶叶作为高级的舶来品,只局限在王公贵族、高级僧侣范围内享有。经过不断的补充和发展,到了中国明代,终于确立起了属于自己的正式的茶道文化。饮茶不再仅仅是贵族间的趣味娱乐,而是表现了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规范和理想,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注重修养礼节的日本人乐于在茶道中修身养性,更积极地将茶道升华为一种高雅的社交手段,通过茶会和茶礼来接待宾客,增进友谊,陶冶性情。
以佛教交流为时机扎根日本的茶文化,注定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带着浓厚的禅宗意味。千利休是日本茶道文化的集大成者,正是他继承历代茶道精华,突出了禅的内涵,最终创建了正宗日本茶道。他用四个字概括了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和、敬、清、寂”,字面看似简单,却意义丰富。
“和、敬”代表了为人处世的态度。品茶双方要在杯盏之间做到和睦相处、互相尊敬。“清、寂”则强调了品茶时必需的环境气氛。清幽淡雅的环境、端庄古朴的陈设,渲染出一派空灵静谧的意境,饮茶之时得以熏陶,不但茶友之间彼此坦诚相对、真诚沟通,自己也要在思索中做到自我反省,于恬淡闲寂之中净化思想,既涤荡了内心的尘垢,也消除彼此的芥蒂,从而达到“和、敬”的目的。
由此可见,在日本,茶道与修禅颇有几分类似,禅茶一体,融会贯通,茶道犹如一场静心清神的佛事,茶中寓了禅理,禅理要通过品茶来深刻体会。
正因为有严格的规矩,日本茶道的形式也极为复杂,细致到近乎繁琐。一座合乎规矩的品茶地点是万不可少的,必须符合“清、寂”之规。主客杯盏的放置各就各位,绝不能出差错。茶叶要碾的精细,茶具必须干净,席间的插花也要符合来宾的地位身份,主持仪式的茶师语言动作要得当合体,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整个过程一丝不苟。客人双手接过,道谢之后细品,奉还茶具,再对茶具品评鉴赏一番。这一套程序既体现了对茶道的重视,更突出了主客双方的互相尊重,充分表达了“和”与“敬”的含义。这一套表演程式极富观赏性,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茶道四规”,不足之处是时间过长,细节之处过于拘泥,缺乏一个宽松的氛围去自由发挥。正因日本茶道流程繁杂,才造成在表达形式上的分支众多,流派各家争鸣。
今日的日本,茶道依旧是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之一,多少人用心钻研,孜孜不倦。以茶自省,以茶相交,香茗在手,却别有一番禅意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