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李开复一样思考人生
34411500000027

第27章 积极的选择

无论事实怎样或者他如何说,“积极地选择”总是没错。

——李开复

人生可能会面临着许多次的选择,但关键的选择也许只有一两次,在这种时候,正确的选择可能会让人拥有一个灿烂的人生,而错误的选择则可能会让人付出一生的代价。

李开复认为,大多数人觉得对的并不一定是真理。选择最好的和做最好的选择,这二者之间有本质区别,它们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走向!

比如说职业,就无所谓好与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每个人来说,择业无疑是一次重要的选择,这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未来的人生前景。

李开复说,一位朋友说他的即将考大学的儿子准备报考考古学专业,他说话的口气显得很有些无奈,在他看来,学习考古这样的专业就意味着只能做学问,过一辈子清苦的生活。

但我却为他儿子能有这样的选择感到欣慰,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年代,人们其实变得越来越短视,很多家长都把眼睛盯在诸如计算机、经济管理、法律之类的热门专业上,就想让孩子毕业出来以后能够找一份容易赚钱的工作,至于孩子是否适合做此工作,则很少去考虑,多数学生也很盲目,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和能干什么,只是听从家长的安排。

在这种情况下朋友的孩子能够选择别人不愿选择的冷门专业,至少说明他是个有想法的人,而且已经懂得对自我人生设计并敢于按照自己的设想选择人生,从这一点上说,他远比他的同龄人更有想法也更成熟。

如今在中国,房地产商是最赚钱的,但未必每个人都能成为房地产商,搞影视也算是很好的职业,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好的导演或演员。况且热门的、现在火的,未必将来就火,即使将来依然火,但自己不适合做,不喜欢做,就是选择了这个职业,那岂不是一样很痛苦。

所以,无论我们择业还是跳槽,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有长远发展的,而不是只看眼前的一点利益,或者受别人的影响一哄而上。

李开复在自己的博客中写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所大学教书的王宾,二十六岁就当上了团委书记,三十岁任学工处长,如今,已经是该校的校长助理。据他介绍,在他毕业的时候,许多大的跨国公司都去学校招聘人才,成绩好的人都被挑走,被挑的人一般都会选择这些薪水高的地方去。成绩不好的人才会去一般的小单位。王宾当时成绩非常好,于是被挑中了,但他偏爱学校的生活,犹豫了很久以后终于选择了留校,当一名普通的辅导员。

他说:“我相信当年我即便选择了去那些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去的跨国公司,前景也未必比现在差,但我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拥有一份自己真正喜欢也适合自己干的职业。”

从微软跳槽到谷歌,让李开复背上了“叛徒”的罪名,很多人对此大吃一惊。但是,在我们看来,这只不过是他一贯信奉的积极地选择的结果,积极主动地寻求改变,寻找机会,这是李开复的成才观,他本人正是这一法则的拥趸者与实践者。从小到大,李开复正是有了多次的主动选择,才成就了今天的成绩与声望。

所以,李开复说,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他赋予每个人不同的才能的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各种各样发挥他们才能的机会,我们则应该学会发现并珍惜自己的才能,正确、积极地选择人生,在社会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位置。

“专家视点”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二十几岁的你必须审慎地运用你的智慧,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你的正确方向。别忘了随时检视自己选择的角度是否产生偏差,适时地给予调整。

人生路上,总会碰到十字路口,让人难以抉择,此时,做出积极的取舍,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