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像李开复一样思考人生
34411500000042

第42章 守住做事底线,心里不能只想着钱

人生在世,活得潇洒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商人们为自己“钱途”奔波,不辞劳作不也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人一辈子,只需要那么一部分钱,多出的其实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幸福,那么这么多钱怎么处置呢?藏在金库里,成色再好的金子也不会发光!金钱不用它就是金属!把这些钱用到它该用的地方去,发挥它的效用,才对得起其价值。

——李开复

李开复说:“无论做什么,不能表现得只想着钱,我们还有风格和品德。”

激进的柏杨早在几十年前就在《丑陋的中国人》里写下这样的话:“中国人最讲道德的,只不过全是写在纸上。”这句话虽然刺耳,但也道出了一定的事实真相。频繁出现的假冒产品,从工业油墨包装袋到假药事件,不胜枚举。而造假的理由只有一个,这样做成本更低,可以赚更多的钱。房地产领域,一心赚钱、偷工减料的现象也十分普遍,业主与物业、开发商的矛盾屡见不鲜。

“结果呢?这些产品或企业不是被迫退出市场,就是名誉受损,可以说得不偿失。”李开复在接受一个新浪财经频道的记者采访时说。

市场上有句名言叫做“会买的哄不了会卖的”,与其并列的还有“买的没有卖的精”,都说明商人难斗。原因是他在“暗处”,你在“明处”,你根本不知道他的进价是多少,也就不知道他加了多少价,说了多少“谎”。你觉得“砍价”够狠了,他无奈地说“赔钱”卖给你。可到底谁占了谁的便宜呢?只有他心里一清二楚,而你却只能是“自以为”而已,直到你在别处遇到同样商品卖得比你买的贱时,你才会“哎呀”一声,知道上当。

“这就是经济学上所说的信息不对称”。李开复认为。

守住“底线”不容易,但为商应该追求的是境界,即“智”、“勇”、“仁”。靠创新的智慧、靠过人的胆识、靠仁爱之心来战胜竞争对手。当然,最高的境界还应该包括“圣”和“义”:以对商道的彻悟和承担社会道义来表现一种无形的人格力量,使竞争对手心悦诚服。

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因为商人要赢利,否则商人就活不下去,就要破产。商人逐利,理所当然。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利”又不能是商人的全部。如果商人只管赚钱,损人利己可以赢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社会岂不乱了套。

“凡事都有个边界,球场上,球出了底线,就会丢分。做人做事都有底线,出了底线,就会犯错误。”李开复在给员工的讲话中这么说。

何为底线?李开复认为其实是一种事物的最低极限,用来确定事物性质,即此事物非彼事物。因此,对一切事物都不可不注意它的底线。水的底线是零度,到了零度就成了冰。这是讲自然;中美关系的底线是三个联合公报,是承认一个中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讲国家关系。

经商自然也有底线。赚钱是没错,但赚钱不能破坏规则,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不能向社会转嫁成本。也就是说,商人不能只想着赚钱,不损害别人的利益,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是一条最起码的底线。

做企业不要首先考虑赚钱,首先考虑做什么样的产品人们才喜欢,钱自然会来。只有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的企业才会把利润当做企业的唯一目标。这种企业注定是失败的,虽然他们在财务报表上显示了唯利是图积累之下的成功数字,但就像在沙滩上雕塑成功的城堡,是短命的,经不起严峻的考验。

自古以来,商人总是为利奔波,为利者当然会“使些手段”。因为“利”之一物常常使人身心受蒙蔽,对别的事情分辨不清。所以,有人说利与义不可兼得。然而“利”和“义”不是鱼和熊掌,说它们不可兼得,大概也只是为侮蔑经商之人寻个理论,或为行不义之事、取不义之财找个借口。商人既逐利,也应重视自身的品格。品格在内,名声在外,“利”便在其间,回环曲折集于商人之手。

“专家视点”

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还要守住做产品的底线。顾客上一回当不要紧,他一定会吸取教训:再也不买那个商人或那个商店的东西了,并且还会把这个教训告诉亲朋好友,甚至为了发泄愤恨而乐于告诫将去那商人或那商店购物的顾客,千万别买他的东西,骗人!结果呢?商家让顾客吃亏赚了一回小便宜,自己却要吃尽骗人的一切苦果。所以,从总的方面来讲,商人一般地投点机、取点巧、耍点奸,民众还是可以谅解的,他也要养家糊口发财致富嘛。但切记不要太过分,太伤害顾客的心,不然“众怒难犯”的拒购行动会使最“精明”的商人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