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中西医皮肤美容技术
34510500000010

第10章 针治美容技术

针治美容技术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的方法刺激腧穴,以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调和气血、润肤和治疗损容性疾病的目的。

一、毫针的基本知识

(一)毫针的结构

毫针是针刺治病的主要工具,临床上应用最广。凡是能刺灸的穴位,都可以用毫针进行针刺。目前毫针多以不锈钢制成。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光滑,能耐高温,防锈,易消毒,不宜被化学物品腐蚀,故被临床广泛应用。

毫针的结构可分以下五个部分:针尖:是针身的尖端锋锐部分,亦称针芒。其状如松针,是刺入腧穴肌肤的前锋。针身:是针尖与针柄间的主体部分,亦称针体,是毫针刺入腧穴内相应深度的主要部分。针根:是针身与针柄连接的部分,是观察针身刺入穴位深度和提插幅度的外部标志。针柄:是从针根至针尾的部分,多用金属丝缠绕成螺旋状。针柄是医者持针着力的部分,也是温针灸法时装置艾绒之处。针尾:是针柄的末端。一般由缠绕针柄的金属丝横向缠绕而成,呈筒状。温针灸法时可固定装置艾团,并利于观察捻转角度。

(二)毫针的规格

毫针的规格主要以针身的直径和长度而定。毫针的粗细规格见表6,毫针的长短规格见表7,其中以28~31号、1.5~3.5寸的毫针较为常用。

二、针刺前的准备

(一)选择针具

针具在使用前,尤其是消毒前必须认真检查。如发现损坏和不符合要求的针具,必须剔除。在选择针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针尖应端正不偏,尖中带圆,形如“松针”,切不可有钩曲或发毛或过钝。针身光滑挺直,圆正匀称,坚韧而富有弹性,如出现针身粗糙、斑驳锈蚀,或有折痕,应及时剔除。针根处不可有剥蚀伤痕。针柄缠丝要牢固不松脱,与针身的连接应紧密。

在选择针具时,临床上还应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的长幼、形体的肥瘦、体质的强弱、病情的虚实、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所取腧穴的具体部位和各种针法的适应症,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不同针具。

(二)选择体位

病人在治疗时所处的体位是否合适,对于正确定取腧穴和顺利进行针刺操作有一定影响。为了显露针刺部位以便操作,病人应采取较为舒适安稳的体位。体虚、病重或精神紧张的病人,尽量采用卧位。在留针或操作时,不可随意改变体位,以免引起疼痛,以及发生弯针、断针等意外。临床常用体位,一般以卧位和有倚靠的坐位为主,常见以下几种:

1.仰卧位

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以及四肢的部分腧穴。

2.俯卧位

适宜于取头项、背、腰、臀部腧穴,以及下肢后面和上肢部分腧穴。

3.侧卧位

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以及四肢的部分腧穴。

4.仰靠坐位

适宜于取头面、前颈、上胸和肩臂、腿膝、足踝等部位的腧穴。

5.俯伏坐位

适宜于取顶枕、后项和肩背等部位的腧穴。

6.侧伏坐位

适宜于取顶颞、耳颊等部位的腧穴。

在临床上除上述常用体位外,对某些腧穴的具体不同要求,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同的体位。

(三)准确定穴

腧穴定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针刺的疗效。可根据选穴的要求,按照腧穴的定位方法,逐穴进行定取。为了求得定穴正确,可用手指按压,以探求病人的感觉反应。一般来说,酸胀感较为明显处即为腧穴之所在。

(四)消毒

针刺前必须做好消毒工作,其中包括针具器械的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医生手指的消毒和治疗室内的消毒。

1.针具器械消毒

消毒的方法很多,应尽量采用高压蒸气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法:将毫针等针具用布包好,放在密闭的高压蒸汽锅内消毒。一般在98~137.2Pa的压力、115~123℃的高温下30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药液浸泡消毒法:将针具放在75%酒精内,浸泡30~60分钟,取出擦干后使用。直接与毫针接触的针盘、镊子等用具也需进行消毒。可用2%来苏溶液浸泡1~2小时后应用。

2.医生手指消毒

医生的手,在施术前要用肥皂水洗刷干净,待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即可。

3.施针部位消毒

在病人需要针刺的腧穴部位用75%酒精棉球擦拭,应从中心点向外绕圈擦拭;或先用2%碘酊涂擦,然后再用75%酒精棉球涂擦消毒。穴位皮肤消毒后,必须保持洁净,防止再污染。

4.治疗室内消毒

针灸治疗室内的消毒,包括治疗台上用的床垫、枕巾、毛毯、垫席等物品,要按时换洗晾晒,如采用一次性使用的垫纸、垫布、枕巾则更好。治疗室也应定期消毒净化,保持空气流通,环境卫生清洁。

(五)针刺练习

毫针针体细软,若无一定的指力和熟练的手法,就很难随意进针,并进行各种手法的操作。这不仅会引起患者疼痛,而且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指力和手法的锻炼是初学针灸者的基础,是顺利进针、减少疼痛、提高疗效的基本保证,故必须练好指力和手法。

1.指力练习

指力,是指医者持针之手的力度。凡欲施针进行针刺,其手指应有一定的力度,方能将针刺入机体。指力的练习,可先在纸垫或棉团上进行,可用松软的纸做成纸垫或用棉花扎成棉团。练习时,右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笔状挟持针柄,使针垂直于纸垫或棉团,当针头抵于纸垫和棉团后,手指渐加压力,待针刺透纸垫或刺入棉团后,再换一处如前刺之。以练习至针能灵活迅速刺入为度。

2.手法练习

针刺手法练习是在指力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速刺的练习:此法是以左手拇食指爪切,右手持针,使针尖迅速刺入2~3mm,反复练习以掌握进针速度,减少疼痛。

捻转的练习:捻转是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拇指与食、中指向前、向后在原处不动地来回捻转。要求捻转的角度均匀,运用灵活,快慢自如。

提插的练习:提插是以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刺入后,在原处作上下提插的动作。要求提插的深浅适宜,针体垂直无偏斜。

练习一定程度,可将3种方法综合起来练习,使之浑为一体。

3.自身试针

通过纸垫和棉团练习后,掌握了一定的指力和针刺手法,便可以在自己身上选择一些穴位进行试针,也可以彼此相互试针,以体会进针时皮肤的韧性和进针需要用力的大小,以及针刺后的各种感觉。

三、毫针刺法

(一)进针法

进针法是指将针刺入皮肤的操作方法。进针的姿势必须端正,而且需十分审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减少疼痛、顺利进针的目的。临床一般用右手持针操作,称之为“刺手”,主要是以拇、食、中指挟持针柄,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之间相对,其状如持毛笔。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身,故称之为“押手”。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针尖,使针顺利刺入皮肤,行针时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刮搓震,以及出针时的操作。押手的作用是固定腧穴的位置,挟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使针身有所依附而保持垂直,力达针尖,便于进针,减少刺痛,协助调节和控制针感。在针灸临床上,刺手和押手都十分重要,两手应协同操作,紧密配合。临床上常用的进针方法有以下几种。

1.单手进针法

即只用刺手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其以右手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指端靠近穴位,指腹抵住针尖和针身下端,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随之屈曲,针尖迅速刺透皮肤。此外,还有两种单指进针法,一是挟持针柄进针法,即以右手拇、食指指腹挟持针柄下段,中指指腹紧紧贴在针身旁,依靠拇、食指指关节的屈伸运动将针刺入穴位;二是挟持针身进针法,以右手拇、食指指腹挟持针身下段,针尖露出少许,进针时针尖对准穴位快速刺入,其后拇、食指沿针身上移挟持针身或针柄,将针刺向深层。

2.双手进针法

即左右手互相配合将针刺入,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指切进针法:以左手拇指或食指的爪甲切按在穴位旁,右手持针,紧靠指甲,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挟持进针法:以左手拇、食二指挟持消毒棉球,挟住针身下端,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于针刺穴位的皮肤表面,右手持针柄,使针身垂直,在右手指力下压时,左手拇、食两指同时用力,两手协同将针刺入皮肤,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提捏进针法: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将针刺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3.管针进针法

即利用不锈钢、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针管代替押手进针的方法。针管一般比针短约5mm,针管直径约为针柄的2~3倍,选平柄毫针装入针管之中,将针尖所在的一端置于穴位上,左手挟持针管,用右手食指或中指快速叩打针管上端露出的针柄尾端,使针尖刺入穴位,再退出针管,施行各种手法。

(二)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

针刺过程中,掌握正确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浅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因为针刺同一腧穴,如果方向、角度和深浅度不同,则刺达的组织得到的感应和疗效就会有显著的差异。临床上对所取腧穴的针刺方向、角度和深浅度,主要根据施术部位、病情需要、患者体质强弱和形体胖瘦等具体情况而定。

1.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主要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特点和要求而定。一般分下列三种情况:

直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角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斜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角倾斜刺入。适用于不能深刺或不宜深刺的腧穴。

横刺: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25°角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肉浅薄处,有时在施行透穴刺法时也用这类针刺角度。

2.针刺的方向

针刺方向一般根据经脉循行方向、腧穴分布部位和所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有时为了使针感达到病所,也可将针尖对向病痛部。

3.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深刺入腧穴内的深浅度。一般以既有针感而又不伤及重要脏器为原则。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经穴各论中有述及,但在临床应用时,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体型、经脉循行的深浅以及腧穴的部位等灵活掌握。

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来讲,深刺多用直刺,浅刺多用斜刺或横刺。对于延髓部、眼区、胸背腧穴,由于穴位所在部位有重要脏器,尤其要注意掌握好针刺角度、方向和深度,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三)行针与得气

行针又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及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亦称针感,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当这种经气感应产生时,医生刺针的手会感觉到针下有沉重紧涩的现象;同时,患者也会在针刺部位出现酸胀麻重的感觉,有时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传感现象。若无经气感应而不得气时,医者则感到针下空虚无物,患者亦无酸胀麻重等感觉。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迟速,不仅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效果,而且可以借此推测疾病的预后。临床上一般得气迅速者,疗效较好;得气较慢者,效果就差。在临床上若刺之而不得气时,常或因取穴定位不准确,手法运用不得当;或因针刺角度有误,深浅失度;或因病人的个体差异等。应重新调整,再次行针,一般即可得气。如患者久病体虚,正气亏损,以致经气不足;或其他病理因素,感觉迟钝、丧失而不得气时,可采用行针催气,或留针候气,或温针,或加艾灸以助经气的来复,促使得气。若用上法仍不得气者,大多为脏腑经络之气虚衰已极。可考虑配合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行针手法一般分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1.基本手法

基本手法是毫针刺法的基本动作,常用的有提插法和捻转法两种。临床施术时既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配合应用。

提插法:提插法是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进行上下提插动作的操作手法。将针由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从深层向上引退到浅层为提。至于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

捻转法:针刺进入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行针,中指、食指持住针柄,进行前后、左右的来回旋转捻动的动作。至于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腧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一般不要在同一平面上超过180°。

以上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2.辅助手法

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为了促使针后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的操作手法。常用的辅助手法有以下五种。

循法:针刺不得气时,可以用循法催气。循法是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径,在腧穴的上下部轻柔地循按。此法主要能激发经气的运行,而使针刺容易得气。

刮柄法:针刺腧穴一定深度后,用拇指抵住针尾,以食指或中指的指甲,由下而上频频刮动针柄。此法可加强针感和促使针感的扩散。

弹柄法: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手指轻轻叩弹针柄,使针身产生轻微的振动,而使经气速行。

摇柄法: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手持针柄轻轻摇动针体,可以行气。直立针身而摇,可以加强针感;卧倒针身而摇,往往可以促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

震颤法: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右手持针柄做小幅度的快速颤动,以增强针感。

辅助手法可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如刮柄法、弹柄法可应用于一些不宜做大幅度捻转的腧穴;震颤法可用于一些肌肉丰富部的腧穴;摇柄法可用于较为表浅的腧穴。通过针刺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的使用,主要使腧穴产生感应,借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

(四)补泻手法

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脉经》:“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一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

补法:凡是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泻法:凡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适当的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调节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使阴阳平衡,恢复健康。古代针灸学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了不少针刺的补泻手法。现将临床常用的几种主要针刺补泻手法介绍如下:

1.捻转补泻

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食指向后为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为泻。但也有以捻转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操作时间短为补。捻转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操作时间长为泻。

2.提插补泻

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操作时间短者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操作时间长者为泻。

3.徐疾补泻

进针时徐徐刺入,少捻转,疾速出针者为补。进针时疾速刺入,多捻转,徐徐出针者为泻。

4.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顺(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为补法;针尖逆(迎)着经脉循行方向刺入为泻法。

5.呼吸补泻法

在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在病人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6.开阖补泻法

出针后迅速柔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立即柔按为泻法。

7.平补平泻法

进针取得一定针感后,再予均匀地提插、捻转、使病人的针感轻重适宜,即可出针,用于临床虚实不明的一般病证。

以上各种手法,临床上大都配合使用,单独应用机会较少。此外,还有一些复式补泻手法。包括烧山火和透天凉法等。

烧山火法:根据穴位可刺的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分别施术。针刺得气后,先在浅层(天部)做紧按慢提九数,或捻针左转九数,再将针进入中层(人部)按前法做提插、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深层(地部),继续做捻转、提插补法,最后一次将针退至浅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待针下有温热感时,将针下插至地部留针守气。本法也可结合其它补泻手法中的补法同用,如在患者呼气时进针插针,吸气时退针出针,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烧山火法有温补阳气的作用。

透天凉法:根据穴位可刺的深浅度分作前、中、深三层分别施术。进针得气后,先将针插至深层(地部),做紧提慢按六数,再将针退至中层(人部),按前法做提插、捻转泻法,然后将针退至浅层(天部)继续做提插、捻转泻法。此为一度。如此反复施术数度,使之产生凉感,将针上提至天部留针守气。本法也可结合其他补泻手法中的泻法同用。透天凉有清热泻火的作用。

(五)留针与出针

1.留针

将针刺入腧穴行针施术后,把针留置在穴位内称为留针。留针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针刺的作用和便于继续行针施术。

一般病症只要针下得气而施以适当的补泻手法后,即可出针或留针10~20分钟;但对某些特殊病症,如痛证、破伤风、角弓反张及痉挛性病证,则应适当延长留针时间,有时甚至可达数小时之久,主要是便于在留针过程中作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巩固疗效。如果不得气时,亦可留针候气。针刺施术后留针与否及留针时间久暂,应视患者体质、病情、腧穴位置而定。留针过程中,可作间歇性行针,以增强和巩固疗效。

2.出针

出针又称起针、退针。在施行针刺手法或留针达到预定针刺目的和治疗要求后,即可出针。出针的方法:一般是以左拇、食指持消毒干棉球轻轻按压于针刺部位,右手持针作轻微的小幅度捻转,慢慢将针提至皮下,然后将针起出。

出针完毕,要仔细查看针孔是否出血,询问针刺部位有无不适感;核查针数是否有遗漏;出针后不必急于让患者离去,当稍事休息,待气息调匀、情绪稳定后方可离去。

四、常见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一)晕针

晕针是在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大汗、大泻、大出血之后,或体位不当;医者在针刺时手法过重,以致针刺或留针过程中而发生此症。

症状:患者突然出现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多汗,心悸,四肢发冷,血压下降,或神志昏迷,扑倒在地,唇甲青紫,二便失禁。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予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

预防:一般来说晕针是可以避免的,医者应注意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时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可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

(二)滞针

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病人则感觉痛剧时,称为滞针。

原因:患者精神紧张,当针刺入腧穴后,病人局部肌肉强烈收缩,或行针手法不当,向单一方向捻针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而成滞针。若留针时间过长,有时也可出现滞针。

现象:针在体内,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病人痛不可忍。

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时,可稍延长留针时间,或于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或弹叩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宣散气血,而缓解肌肉的紧张。若行针不当,或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肉纤维回释,即可消除滞针。

预防:对精神紧张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顾虑。注意行针的操作手法和避免单向捻针。

(三)弯针

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称为弯针。

原因:医生进针手法不熟练,用力过猛、过速,以致针尖碰到坚硬组织器官或病人在针刺或留针时移动体位,或因针柄受到某种外力压迫、抨击等,均可造成弯针。

现象:针柄改变了进针或刺入留针时的方向和角度,提插、捻转及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感到疼痛。

处理:出现弯针后,即不得再行提插、捻转等手法。如针轻微弯曲,应慢慢将针起出。若弯曲角度过大时,应顺着弯曲方向将针起出。若由病人移动体位所致,应使患者慢慢恢复原来体位,局部肌肉放松后,再将针缓缓起出,切忌强行拔针,以免将针断入体内。

预防:医者进针手法要熟练,指力要均匀,并要避免进针过速、过猛。选择适当体位,在留针过程中,嘱患者不要随意更动体位,注意保护针刺部位,针柄不得受外物碰撞和压迫。

(四)断针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若能手术前做好针具的检修和施术时加以注意,断针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

原因: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的处理等,均可造成断针。

现象:行针时或出针后发现针身折断,其断端部分针身尚露于皮肤外,或断端全部没入皮肤之下。

处理:医者神态必须从容镇静,嘱患者切勿更动原有体位,以防断针向肌肉深部陷入。若残端部分针身露于体外时,可用手指或镊子将针起出。或断端与皮肤相平或稍凹陷于体内者,可用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右手持镊子将针取出。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时,应在X线下定位,手术取出。

预防:为了防止折针,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除不用。避免过猛、过强地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针刺时更不宜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时取针。在进针行针过程中,如发现弯针时,应立即出针,切不可强行刺入、行针。对于滞针等亦应及时正确地处理,不可强行硬拔。

(五)血肿

血肿是指针刺部位出现的皮下出血而引起的肿痛,称为血肿。

原因:针尖弯曲带钩,使皮肉受损,或刺伤血管所致。

现象:出针后,针刺部位肿胀疼痛,继则皮肤呈青紫色。

处理:若微量的皮下出血而局部小块青紫时,一般不必处理,可以自行消退。若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而且影响到活动功能时,可先冷敷止血后,再热敷或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使局部瘀血消散吸收。

预防:仔细检查针具,熟悉人体解剖部位,避开血管针刺,出针时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揉按压迫针孔。

五、针刺注意事项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对肝、脾肿大及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对此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对重要脏器所在部位的腧穴要根据其解剖结构,严格掌握进针的角度、深度,以防止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针刺眼区和颈部的风府、哑门、风池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地提插、捻转和长时间地留针,以免伤及眼球、脊髓、延髓等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对身体瘦弱,久病体虚,年老体衰及初诊惧针者,针刺手法不宜过强,并应选用卧位。

妇女怀孕3个月以下者,不宜针刺少腹部腧穴。妊娠3个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对患出血性疾病,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六、常用美容经穴

(一)手太阴肺经

1.循行路线

起于中焦,向下联络大肠,回绕过来沿着胃口,通过横膈,属于肺脏;体表循行路线是从与喉咙相联系的部分横向出来,向下沿上臂内侧,下行到脐窝,经前臂桡侧入寸口,止于手拇指端的少商穴。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清肺热,除疹去斑,疏风通络,行血润肤之功效。主治颜面苍老、痤疮、皮肤瘙痒、湿疹、皮炎、皮肤松弛、皮肤粗糙等症。

3.常用穴位

中府

定位:位胸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缘直下1.5寸,平第二肋间外侧凹陷中。

主治:喘咳,胸痛,胸闷,肩背痛等。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云门

定位:位于胸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缘。

主治:喘咳,胸痛,胸闷,肩背痛。

操作: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

尺泽

定位:微曲肘握拳,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的桡侧凹陷中。

主治:荨麻疹,痤疮,酒渣鼻等。

操作:直刺0.8~1.2寸。

列缺

定位:位于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即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关节所指的凹陷处。

主治:喘咳,咽痛,牙痛,头项痛;亦可用于荨麻疹,湿疹等。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太渊

定位:位于掌后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主治:各种出血症,心脏病,咳喘,腕臂痛,咽痛等。

操作: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

鱼际

定位:位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

主治:咳喘,胸背痛,咽痛,发热,无汗,头晕等。

操作:直刺0.5~0.8寸。

少商

定位:位于拇指桡侧指甲旁约0.1寸。

主治:咽痛,鼻出血,手指挛痛,小儿惊风,发热,昏迷,淋巴结肿大等。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二)手少阴心经

1.循行路线

本经起于心中,出属于“心系”,向下通过横膈,联络小肠;心系向上的络脉:挟食管上行,联系于目。体表循行为:上行于肺,下出于腋窝正中的极泉穴,上肢内侧后缘下行,止于小指桡侧端少冲穴。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疏筋活血,祛湿除臭;泻热消瘀,安神止颤;清心泻火,活血润肤之效。主治面赤目黄、神经衰弱、心悸气短、口臭、腋臭等。

3.常用穴位

极泉

定位:位于腋窝正中,腋动脉前缘处。

主治:乳腺炎,乳腺小叶增生,胸胁胀痛,肘臂麻木,腋臭等。

操作:避开腋动脉,直次或向上斜刺0.3~0.5寸。

少海

定位: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的凹陷中。

主治:心痛,肘关节痛,手颤肘挛,神经衰弱等。

操作:直刺0.5~1寸。

灵道

定位:位于神门穴上1.5寸。

主治:心痛,肘臂挛痛等。

操作:直刺0.5~0.8寸。

通里

定位:位于神门穴上1寸。

主治:心律失常,咽痛,头晕,舌强不语,腕臂痛等。

操作:直刺0.5~0.8寸。

神门

定位:位于掌横纹上,当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凹陷中。

主治:头晕,心烦,心悸,神经衰弱等。

操作:直刺0.3~0.5寸。

少府

定位:位于第四、五掌骨间,屈指握拳时,小指尖所到之处。

主治:口疮,口臭,皲裂,神经衰弱,面黄目赤等。

操作:直刺0.3~0.5寸。

(三)手厥阴心包经

1.循行路线

本经起于胸中,属于心包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体表循行从胸中分出的支脉横行出于胁部,自乳头外1寸处的天池穴,经上肢内侧正中,止于手指的中充穴。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清营和血,活血益颜,凉血解毒,润泽肌肤,宁心和胃,灭疮除臭之功效。主治面赤目黄、痤疮、口臭、口疮、荨麻疹、冻疮等。

3.常用穴位

曲泽

定位:位于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尺侧缘。

主治:心痛,心悸,烦热,呕吐,肘臂痛,荨麻疹,痤疮等。

操作:直刺1~1.5寸,或点刺静脉出血。

郄门

定位: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之间。

主治:面部疔疮肿毒等。

操作:直刺0.8~1.2寸。

内关

定位:位于腕横纹中央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

主治:心悸,呕吐,胃痛,热病,肘臂挛痛,冻疮等。

操作:直刺0.5~1寸。

大陵

定位:位于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屈腕肌腱之间。

主治:心痛,胃痛,呕吐,胸胁痛等。

操作:直刺0.5~0.8寸。

劳宫

定位:位于掌心横纹中,第二、三掌骨间。握拳时指尖下是穴。

主治:心痛,呕吐,口疮,口臭,手部冻疮等。

操作:直刺0.3~0.5寸。

(四)手阳明大肠经

1.循行路线

本经起于食指末端的商阳穴,沿食指和上肢桡侧缘上行,经过肩、颈、面部,止于鼻孔旁的迎香穴。体内循行联络肺脏,通过横膈,属于大肠。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疏风调血,滋面益颜,清热除湿,消疹明目,和血养容,和气润肤之功效。主治湿疹、荨麻疹、痤疮、酒渣鼻等。

3.常用穴位

商阳

定位:位于食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处。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中风,昏迷等。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三间

定位:微握拳,位于食指桡侧第二掌骨小头后凹陷处。

主治:视物昏花,牙齿松动,咽喉不利,声音嘶哑及失眠健忘,肩凝抬举不利等。

操作:直刺0.5~0.8寸。

合谷

定位:位于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中点的桡侧缘凹陷中。或以一手拇指的指关节横纹正对另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所指处即是。

主治:脑力过度,头昏作胀,血压升高,以及头、额、眉棱骨之疼痛,鼻塞;配用以纠口偏,平痤疮,消扁平疣等,是面部美容的主要选穴之一,亦为临床急救之要穴。

操作:直刺0.5~1寸。

阳溪

定位:位于腕背桡侧,拇指翘起时,拇外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风疹,疥疮,头痛,牙痛等。

操作:直刺0.5~0.8寸。

曲池

定位:屈肘,位于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侧上髁连线之中点的凹陷处。

主治:感冒,并能降血压、调节胃肠功能,还能防治风疹、瘙痒、湿疹、荨麻疹、酒渣鼻、痤疮、口疮等,以及缓解肘臂酸痛。

操作:直刺1~1.5寸。

手五里

定位:曲池穴上3寸。

主治:荨麻疹,痤疮,面部疔疮等。

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1寸。

扶突

定位:位于咽喉结旁开3寸。

主治:喘咳,咽痛,声音嘶哑等。

操作:直刺0.5~0.8寸。

迎香

定位: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0.3寸。

主治:鼻塞,鼻出血,面瘫等。

操作:斜刺或平刺0.3~0.5寸。

(五)手太阳小肠经

1.循行路线

本经体表循行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手背及上肢外侧后缘过腕肘,出于肩关节,绕行肩胛部,止于耳前听宫穴。体内循行:向前进入缺盆,联络心脏,沿食管通过横膈,属于小肠;缺盆部支脉沿着颈部,上达面颊至目外角,折返散络于颧部。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清热消肿,通鼻聪耳,利乳明目,通督助阳,益智健脑,驻颜美容之功效。主治面黄目赤,耳聋齿痛,肩颈综合症,妇女乳房疾患等。

3.常用穴位

少泽

定位:位于小指尺侧端,距指甲角0.1寸处。

主治:头痛,咽痛,目赤肿痛,妇女乳房疾患,乳少,中风昏迷等。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后溪

定位:微握拳,位于小指尺侧第五掌骨小头后凹陷处。

主治:肩颈综合症,头项酸楚,关节活动不利,落枕等。

操作:直刺0.5~1寸。

腕骨

定位:位于手背尺侧,腕豆骨前凹陷中。

主治:头痛,肩痛,指挛腕痛等。

操作:直刺0.3~0.5寸。

养老

定位:位于手背腕上部,尺骨小头桡侧内上方之凹陷中。取穴时掌心向下,另一手中指扪定尺骨小头最高点,当旋前臂至掌心向胸时,中指所扪处变为凹陷,陷中即是。

主治:远视,散光,视物昏花,耳鸣耳聋等。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肩贞

定位:位于腋后皱襞上1寸。

主治:肩痛,手臂不举,耳鸣等。

操作:直刺1~1.5寸。

天宗

定位:位于肩胛冈下窝的中央。

主治:肩关节周围病变。

操作:直刺或斜刺0.5~1寸。

听宫

定位:位于耳屏前之凹陷中。取穴时微张口,再以指扪耳屏前缘,有明显凹陷即是。

主治:听力减退,耳鸣耳聋,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所致张口困难等。

操作:张口,直刺1~1.5寸。

(六)手少阳三焦经

1.循行路线

体表循行起于手无名指外侧端的关冲穴,沿上肢外侧的正中,经颈外侧、耳后、颞部,止于眉梢的丝竹空穴。体内循行是布于胸中,联络心包,向下通过横膈,从胸至腹,属于上、中、下焦;胸中支脉,向上出于缺盆部,上走颈,沿耳后出于耳上方,再弯下走向面颊部,到达目眶下;耳部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眉毛外端。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疏风清热,舒筋通络,止颤明目,消肿泽面,除皱美容之功效。主治目赤肿痛,口眼歪斜,眼角皱纹,脱眉倒睫,手颤冻疮等。

3.常用穴位

阳池

定位:位于腕背横纹中央,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主治:目赤肿痛,肩臂痛,腕痛,手痛,手冻疮等。

操作:直刺0.3~0.5寸。

外关

定位:位于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凹陷中。

主治:肩项、上臂酸楚,屈伸不利,偏头痛,手颤指麻,握笔不稳,手冻疮等。

操作:直刺0.5~1寸。

支沟

定位:位于腕横纹上3寸,桡、尺骨之间。

主治:耳鸣,耳聋,胸胁痛,便秘,热病等。

操作:直刺0.8~1.2寸。

天井

定位:屈肘时,位于尺骨鹰嘴上1寸凹陷中。

主治:偏头痛,颈项肩臂痛等。

操作:直刺0.5~1寸。

翳风

定位:位于耳垂后耳根下0.5寸。取穴时提起耳垂,当耳根皱折下0.5寸处,扪下颌角后缘之凹陷中。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痤疮,脱发等。

操作:直刺0.8~1.2寸。

丝竹空

定位:位于眉毛的外侧端。取穴时自眉棱骨扪至外侧终端断面下凹陷中。

主治:眉棱骨酸痛,情志不畅,头痛不宁,眼睑下垂,额纹过多,面瘫额纹消失,脱眉,倒睫等。

操作:平刺0.5~1寸。禁灸。

(七)足阳明胃经

1.循行路线

体表循行起于目下承泣穴,沿口腮后下方出下颌,经面颊,上行耳前,到达前额发际处。另支下行,经额前外侧,沿乳头向下挟脐旁直抵下肢前缘,沿胫骨前外侧至足背,止于第二足趾外侧端厉兑穴。体内循行入胸中,通过横膈属于胃,联络脾脏。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祛风明目,泽面除皱,生津洁齿,纠正口歪,丰满乳房,调理脾胃,强壮元气,健体美容之功效。主治面黄浮肿,视物昏花,口眼歪斜,乳房肿块,脾胃不和,下肢不利等。

3.常用穴位

承泣

定位:位于眼眶下缘正中。取穴时端坐下视,当瞳孔直下之眼眶缘上。

主治:视物模糊,迎风流泪,近视,视物疲劳等。

操作: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

四白

定位:位于承泣之下0.3寸。取穴时,扪到约麦粒大骨凹陷中。

主治:视物昏花,疲劳畏光,两眼干涩,面神经麻痹后眼睑闭合不全,中老年下睑肿坠等。为面部美容常用配穴。

操作:直刺或向下斜刺0.3~0.5寸。不可深刺,以防刺伤眼球。

地仓

定位:位于瞳孔直下,口角旁开约0.4寸。取穴时正视,瞳孔直下与口角水平线交点处即是。

主治:口角皱纹,口眼歪斜等。为面部美容的常用配穴。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颊车

定位:位于下颌角前上方约1寸,咬紧牙齿时,于两侧咬肌隆起处取穴。

主治:口眼歪斜,颊肿,齿痛,牙关紧闭,面肌痉挛。

操作:直刺0.3~0.5寸,平刺0.5~1寸。

乳根

定位:位于乳中线上,第五肋隙,距前正中线4寸处。

主治:胸闷不适,心烦不宁,产妇乳汁不畅,乳结等。并有柔胸肌和丰乳的作用。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天枢

定位:位于脐部中央旁开2寸处。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肠痈,月经不调等。此穴是减肥健美的重要配穴。

操作:直刺1~1.5寸。

足三里

定位:位于膝膑外缘下3寸,颈骨前嵴外侧1寸处。

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下肢不遂,痤疮等。本穴为养生抗衰老的要穴,并为美容、减肥、丰乳等的主要配穴。

操作:直刺1~2寸。

丰隆

定位:位于外踝前上8寸,胫骨嵴向外侧旁开2寸处。

主治:胸闷憋气,头昏目眩,肩周寒凝,下肢痿痹,肢体抬举不利等。

操作:直刺1~1.5寸。

内庭

定位: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牙痛,三叉神经痛,扁桃体炎,胃痛吐酸,腹胀泄泻,痢疾等。

操作;直刺或斜刺0.5~0.8寸。

厉兑

定位:位于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主治:脑缺血,多梦,神经衰弱,扁桃体炎,面神经麻痹,消化不良,鼻衄,癔病等。

操作:浅刺0.1寸。

(八)足太阳膀胱经

1.循行路线

体内循行:起于眼内角上方睛明穴,上额交会于百会穴,入络于脑,向下沿脊椎两侧抵腰,联络肾脏,属于膀胱。体表循行:从头顶夹督脉到颈项,左右各分为两支,挟行于脊柱两旁经腰穿臀,至下肢会合于腘窝,继行下肢外侧后缘,穿外踝与跟腱之间,沿足背外侧,止足小趾外侧端的至阴穴。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分布于背部皮肤浅表,可防御外邪、防止感冒;五脏的背腧穴,除可治疗本门脏腑之病症外,还可治疗与本脏有关的五官九窍之疾。具有生津润颜,补血滋阴,补肝明目,健脾和胃,补肾壮阳,驻颜美容之功效。主治眼睑浮肿,眼角皱纹,颜面青黑,面黄目赤,痤疮,酒渣鼻,体瘦口臭等。

3.常用穴位

睛明

定位:取穴时端坐,位于内眼角上0.2寸许,紧贴内眼角上眼眶缘内,手指扪及细小缺凹处。

主治:视力疲劳,弱视,眼睑松弛下垂,泪道不通,迎风流泪,泪少干涩,眼角皱纹等。

操作: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向外侧固定,右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刺0.5~1寸。不捻转、不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大抒

定位:平第一胸椎棘突下,从嵴中线旁开1.5寸处。

主治:肩胛酸楚不适,头昏健忘等。

操作:斜刺0.5~0.8寸。

风门

定位:位于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处。

主治:身体虚弱,肺活量不足等。

操作:斜刺0.5~0.8寸。

肝俞

定位:位于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情志不畅,胸闷太息,头目昏花,烦躁易怒,健忘失眠等。

操作:斜刺0.5~0.8寸。

肾俞

定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主治:目眩耳鸣,虚烦难寐,健忘耳聋,极易疲劳等。

操作:直刺0.5~1寸。

委中

定位:屈膝,位于腘横纹上,两侧大筋间之中点。

主治:腰背酸痛,精亏脊软,神情萎颓,半身不遂,腰肌劳损,腰脊扭伤,皮肤炎症,疖肿等。

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在腘静脉上点刺出血。禁灸。

承山

定位:位于委中穴直下8寸,小腿腓肠肌腹下方的人字纹交角正中点。

主治:腰背痛,小腿转筋,痔疾,便秘,腹痛疝气等。

操作:直刺1~2寸。

昆仑

定位:位于足外踝尖及跟腱缘水平连线之中点凹陷中。

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腰痛,脚跟痛等。

操作:直刺0.5~1寸。

申脉

定位:位于外踝尖直下,外踝下缘下凹陷中。

主治:平素足胫腿膝寒冷无力,不能久立久坐,半身不遂等。

操作:直刺0.3~0.5寸。

金门

定位:位于内踝下缘之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中。

主治:头昏目胀,颈项、肩胛、腰髋部酸重不适,疲劳困顿,足软无力等。

操作:直刺0.3~0.5寸。

(九)足少阳胆经

1.循行路线

体表循行:起于目外眦瞳子髎穴,经耳后及颈部、胸胁、腰侧,行下肢外侧,止于第四趾外侧端的足窍阴穴。体内循行:布于胸中,通过横隔,联络肝,属于胆。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疏散风热,舒筋止痛,通络化疾,清心明目,滑利关节,壮阳去皱之功效。主治目赤肿痛,眼角皱纹,头面浮肿,肤失润泽,乳房作痛,全身热痱等。

3.常用穴位

瞳子髎

定位:位于眼外角处,即目眶外侧缘内凹陷中。

主治:头目昏胀,畏光羞明,迎风流泪,远视不明及外展肌群麻痹所致内斜视等。

操作:平刺0.3~0.5寸。

听会

定位:位于耳屏前下方,耳屏间切迹前方,下颌关节后缘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面痛、齿痛、口歪。

操作:张口,直刺0.5~1寸。

风池

定位:位于耳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即风府与翳风连线的中点。取穴时端坐,沿项后大筋两侧缘下扪至颅骨缘下之凹陷中。

主治:失眠健忘,头昏目眩,偏头绵绵作痛,项背牵制不舒,鼻塞,口眼歪斜等。

操作: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0.8~1.2寸;或平刺透风府穴。

肩井

定位:位于大椎与肩峰之间中点,肩部最高处。端坐或正卧取穴。此处不可垂直下刺及深刺,忌重刺。

主治:肩背酸楚不适,上臂抬举无力,劳损失精,元气不足等。

操作:直刺0.5~0.8寸。

环跳

定位:位于臀侧,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之连线的外1/3处。

主治:腰胯酸软,足痿无力,下肢不举,麻木不仁及中风后遗症之康复。

操作:直刺2~3寸。

膝阳关

定位:在阳陵泉上3寸,于膝关节外侧,筋骨之间。

主治:膝关节痿软麻木、肿胀不利,半身不遂。

操作:直刺1~1.5寸。

阳陵泉

定位:位于膝外侧下,腓骨小头前下方约1寸处之凹陷中。

主治:耳聋耳鸣,目眩头胀,偏头痛,健忘,眠差,腰胯不利,下肢痿痹等。

操作:直刺1~1.5寸。

光明

定位:位于足外踝尖直上5寸,腓骨前缘之凹陷中。

主治:视物不清,夜盲目昏,乳胀乳结,下肢痿软等。

操作:直刺1~1.5寸。

悬钟

定位:位于外踝尖上3寸。取穴时,沿外踝上腓骨暴露部扪到被腓肠肌下端覆盖处(故又名绝骨)的胫骨后缘即是。

主治:腿膝软弱,生长发育不良,行走迟缓,颈项腰脊牵强不力等。

操作:直刺1~1.5寸

足窍阴

定位:位于第四趾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操作:浅刺0.1寸。

(十)足太阴脾经

1.循行路线

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足背内侧赤白肉际,过内踝前缘,循胫骨后缘上行,交出足厥阴经的前面,经膝、股部内侧前缘,上腹部交汇于任脉,并距腹正中线旁开4寸上行,约当脐上3寸处入腹,属于脾,联络胃,挟食道两旁上行到舌根部;胃部支脉,向上再通过横膈,流注于心中;体表循行:自胃还出至胸部,距胸前正中线6寸上行,斜出于腋中线下第六肋间大包穴。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健脾和胃,利湿消肿,宁心安神,养血润颜之功效。主治面黄浮肿,脱眉脱发,荨麻疹,痤疮,黄褐斑,口臭等。

3.常用穴位

隐白

定位: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处。

主治:月经量多,消化道出血,腹胀腹痛,便血,血尿,多梦,急性肠炎等。

操作:浅刺0.1寸。

太白

定位:位于足大趾内侧,第一跖骨小头的后下方之凹陷中。

主治:胃肠道功能紊乱,消化吸收不良,腹胀肠鸣,四肢痿软无力,面部、口唇少华,眼睑浮肿等。

操作:直刺0.5~0.8寸。

商丘

定位:位于内踝前上方之凹陷处,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

主治:面肿,面黄,胃肠炎,消化不良,踝关节扭挫伤等。

操作:直刺0.5~0.8寸。

三阴交

定位:平内踝尖上3寸,当胫骨后缘凹陷中。

主治:脾胃运化无力,面部虚浮,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

操作:直刺1~1.5寸。

阴陵泉

定位:位于内踝下缘,胫骨后缘与腓肠肌之间凹陷处。

主治: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困,下肢浮肿,腿膝无力等。

操作:直刺1~2寸。

血海

定位:屈膝髌骨内上缘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取穴时可用对侧手掌按其膝盖(左手掌按右膝,右手掌按左膝),大拇指自然落下,指尖所指处即是。

主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荨麻疹,皮肤瘙痒,丹毒,小便淋漓,股内侧痛。

操作:直刺1~1.5寸。

腹哀

定位:在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腹痛腹泻,痢疾,便秘,消化不良。

操作:直刺1~1.5寸。

(十一)足少阴肾经

1.循行路线

起于足小趾下,斜向足心涌泉穴,出于舟骨粗隆下,经内踝后上行于下肢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肾支脉再从肾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部;另一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于胸中。体表循行:从骶尾部还出于横骨前,上腹挟行于腹中线旁0.5寸至胸,距胸前正中线旁开2寸,上于锁骨下俞府穴。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滋阴潜阳,补肾强腰,宁心醒脑,通利二便之功效。主治泌尿生殖疾病,失眠健忘,下肢痿痹等。可储存长寿之能和生殖之气。

3.常用穴位

涌泉

定位:位于足底前1/3处之凹陷处。

主治:休克,中暑,失眠,中风,头痛,头昏,高血压,癫痫,精神分裂症,小儿惊风,下肢瘫痪,口干津少,消渴,气喘,咯血,心悸,月经不调,耳聋耳鸣,子宫脱垂,不孕,遗精,阳痿,足干裂等。为临床急救之要穴。

操作:直刺0.5~1寸。

然谷

定位:位于足内侧缘,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咽喉炎,膀胱炎,月经不调,糖尿病,破伤风,小儿脐风,泄泻,带下,遗精,心肺疾患等。

操作:直刺0.8~1.2寸。

太溪

定位: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缘水平之中点凹陷中。

主治:头晕缠绵,五脏虚劳,久病不复,神疲肢冷,腰膝酸坠等。

操作:直刺0.5~1寸。

照海

定位:位于内踝尖直下,内踝下缘1寸处凹陷中。

主治:痫证,失眠,小便不利,小便频数,咽干咽痛,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操作:直刺0.5~1寸。

筑宾

定位:位于太溪穴直上5寸。腓肠肌内侧肌腹下端凹陷中。

主治:胸胁胀满,心烦失眠,二便不利,下肢痿痹等。

操作:直刺1~1.5寸。

俞府

定位:锁骨下缘,任脉旁开2寸。

主治:咳嗽、气喘、不思饮食等。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十二)足厥阴肝经

1.循行路线

起于足大趾上大敦穴,沿足背,经内踝前1寸处向上,于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经的后方,上行膝内侧,进入阴毛中,绕过阴部上达小腹,挟着胃旁属于肝,联络胆,分布于胁肋。体内循行:通过横膈向上,沿着喉咙的后面,进入鼻咽部,连接于目系,再向上出于前额,与督脉会合于头顶;肝部支脉,通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连接于手太阴肺经。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疏肝利胆,滋阴潜阳,清心悦颜,散风明目之功效。主治面赤目黄,颜面浅黑,面部皮肤松弛,黄褐斑等。

3.常用穴位

大敦

定位:位于足大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

主治:睾丸炎,子宫脱垂,月经不调,血尿,崩漏,癫痫,阴囊湿疹,目赤肿痛等。

操作:浅刺0.1~0.2寸。

行间

定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目赤肿痛,面黑唇肿,头痛眩晕,月经量多,痛经带下,小儿惊风,膝关节痛等。

操作:斜刺0.5~0.8寸。

太冲

定位:位于足背侧,当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主治:头痛,眩晕,高血压,失眠,乳腺炎,月经不调,四肢关节酸痛,小儿惊风等。

操作:直刺0.5~1寸。

急脉

定位:位于腹股沟下方,耻骨联合下之中点旁开2.5寸处。

主治:疝气,小腹痛,阴挺。

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0.8寸。

章门

定位:位于第十浮肋游离端前下凹陷中。取穴时端坐或仰卧,在侧肋下扪及浮肋端头前下凹陷中即是。

主治:胸胁不舒,腰膝酸软,精神萎靡,纳呆等。

操作:直刺0.8~1寸。

期门

定位:位于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

主治:胸胁痛。

操作:斜刺或平刺0.5~0.8寸。

(十三)督脉

1.循行路线

起于小腹内,经会阴部,向出于尾骨端,沿脊柱正中线上行,经腰、背及颈部,进入脑内;直行经脉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额部、鼻柱到上唇内(龈交穴)。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健脾调中,开窍益脑,清热通阳,镇惊定悸,祛黄悦颜,解毒除疮之功效。主治面目俱黄,丹毒,粉刺,脱发,酒渣鼻,目赤肿痛等。

3.常用穴位

人中

定位:略仰头,位于鼻下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主治:昏迷,晕厥,口眼歪斜,脊膂牵强作痛,腰扭伤等。为临床急救之要穴。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百会

定位:位于项后发际上7寸,头部前后正中线上。取穴时端坐,以指向前折耳轮,自两耳尖直上连线,与正中线交点处。

主治:健忘失眠,精神萎颓,头昏目眩,腰脊酸软无力等。

操作:平刺0.5~0.8寸。

大椎

定位:位于第七颈椎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肩背痛,腰脊强痛等。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身柱

定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时自大椎以下扪数脊椎即可。

主治:前胸后背发凉,腰背不举,牵强作痛,虚烦不宁,善惊健忘等。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灵台

定位:位于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丹毒,粉刺,酒渣鼻,口疮等。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至阳

定位:位于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胸胁胀满,黄疸,咳嗽,气喘,背痛,面色萎黄等。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命门

定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两髂嵴之连线为第四腰椎,取穴时以此扪数脊椎即可。

主治:精亏脑鸣,腰脊虚疲等。

操作:向上斜刺0.5~1寸。

长强

定位:位于尾骨尖下0.5寸。

主治:脱肛,便秘,腰背痛等。

操作:紧靠尾骨前面斜刺0.8~1.2寸。直刺易伤直肠。

(十四)任脉

1.循行路线

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前进入阴毛部,沿着腹正中线上行,通过胸部、颈部到下唇下(承浆穴),再环绕口唇上行,经面部进入目眶下。

2.与美容的关系

本经具有益气助阳,固摄遗溺,强身安神,培元健体,调中除湿,润肤悦颜之功效。主治面白无华,阳痿阴冷,虚劳体弱,面部皱纹,肥胖症,痤疮等。

3.常用穴位

承浆

定位:位于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主治:唇口麻木,齿龈不洁,流涎不止,口角歪斜,心烦不宁等。

操作:斜刺0.3~0.5寸。

天突

定位:位于胸骨上窝中。

主治:喘咳咽痛,声音嘶哑等。

操作:先直刺0.2寸,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面刺入1~1.5寸。

膻中

定位:位于腹正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之交点。妇女有两乳头移动者,以第四肋间水平为标准。

主治:情志不畅,胸部胀闷,叹息不止;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

操作:平刺0.3~0.5寸。

中脘

定位:位于脐中央直上7寸处。取穴时仰卧,在胸剑联合缘下与脐连线之中点。

主治:消渴,肥胖,心慌失眠等。

操作:直刺1~2寸。

神阙

定位:此穴正当人体脐孔中央。

主治:消化不良,腰膝酸软等。

操作:禁针。大艾炷灸5~15壮,灸条灸5~15分钟。

气海

定位:位于脐中央直下1.5寸处。

主治:腹痛腹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虚脱等。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操作:直刺1~2寸。

关元

定位:位于脐中央直下3寸处。

主治:精虚不育,性功能减退,脘胀纳差,腹泻肠鸣,神疲无力等。也可用于减肥。

操作:直刺1~2寸。

中极

定位:位于脐中央直下4寸处。

主治:面白无华,阳痿阴冷等。

操作:直刺1~1.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