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广为流传,可是如今房价犹如放在开水里的温度计,噌噌向上涨,能有几个家庭,可以为了孩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和交际空间而迁来搬去呢?跨学区的借读费、学校离家远的交通费……太多的无奈让家长止住了为孩子择优入学的想法。也许,有的家长为此而气愤、悲观,觉得因为家庭经济实力而影响了孩子的前途,其实不然。
有句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俗语中也讲:“跟什么人,学什么样。”许多家长因此为孩子选择名校,让孩子交好友的原因就是想让孩子从小就能在一个优质的环境中长大。将来社会需要的是人脉关系,、止孩子和学习好的孩子在一起,和懂交际的孩子在一起,和家庭富裕的孩子在一起……这样孩子才能在朋友中学到一技之长。
这是很多父母干涉孩子交际的主要原因,从表面上看也不无道理。但是,父母规定孩子交友的范围,限制孩子交友的空间,其实是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把自己的“朋友”划分为三六九等,哪些朋友对学习有帮助,哪些又对自己的口才有帮助……孩子们会因为不同的朋友而区别对待,这样孩子交友目的不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知己,而是为了寻找对自己有帮助的人。虽然这种交友目的符合成人社会中的人脉学,但是对于还处在以玩乐为主的儿童来说,却是一种极大的伤害,他们有这样的交友心态会导致一辈子也交不到几个真心朋友。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孩子的人生如果错失了这一大乐趣,将是多么的可怜和悲哀呀!父母为了让孩子们将来的发展可以得到“朋友圈”的帮助,而教会孩子们用虚伪和目的性去交友,反而会适得其反,害了孩子。
父母设定的这种“目的性交友的理论”,也未必被孩子看好。
我们都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别看孩子小,他们交友也是凭着自己的喜好,和谁玩得快乐、有默契,他们就爱和谁玩。
也许成人眼中的坏孩子,他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但在自己孩子心中,这个“坏孩子”可能是个很好的玩伴,他们在兴趣、爱好上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这些相似点让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孩子能够在这个朋友身上找到乐趣,家长一旦强行干涉或阻止,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越不让他去交这种朋友,他越要和你对着干。所以请尊重孩子的决定,否则孩子如果对你产生了逆反心理,什么都瞒着你,不与你交流,就麻烦了,而一旦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僵到这种程度,那家庭教育也就面临着极大的风险了。
也许孩子在婴儿期和幼儿期,甚至是小学时我们都能给孩子的择友把关,他们可以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和朋友交往。可是,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大学,或是走向社会,离开了我们的视线,我们还能管得住吗?
因此,父母在孩子交友问题上应该少一些功利心理,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去找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当然,这并不是让父母对孩子择友完全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毕竟孩子被朋友带坏的事例也有很多。可一方面我们要给孩子…个自由交友的空间,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被不良朋友影响而得不偿失,父母究竟怎样做才合适昵?我的建议是父母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大胆开辟交友空间,与此同时,帮助孩子建立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加强孩子的自控能力。
举一个团伙犯罪的例子:一帮十来岁的大男孩都爱上网打游戏,常常把兜里的钱花光了才肯走出网吧。这天晚上,这帮孩子还没玩够,钱就花光了,一个男孩说:“没玩够,钱没了,咱去抢点吧!”其他的男孩也玩得正在兴头上,一听这方法可以弄到钱再接着玩,就起哄说可以试一试。但其中—个男孩只爱玩游戏,他知道抢劫是犯法的事,他可以和他们在一起玩游戏,但却不能和他们一起犯罪。这个男孩趁着其他男孩寻找目标的时候,悄悄地跑掉了。
这个事例说明一个道理, 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自己的大脑控制的,其他的人最多只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此,即使父母为孩子选择好该交的朋友,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孩子是否会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最好的方法,就是家长站在远处,静静观望,适时提出建议,加强孩子的自控能力培养。
女儿的同桌是个调皮的小男孩,上课搞小动作,还常常打扰到女儿。女儿很不喜欢同桌,常常跟我诉苦。我并没有找班主任要求调座位,也没有附和女儿数落同桌的不是,而是说:“你的同桌很活泼,他喜欢和你玩。但是玩闹要分时间段,上课的任务是专心听讲,如果搞小动作就会听不到老师在说什么,你可不能向他学习,可以把妈妈说的话跟同桌说,如果他还是打扰你,你也不理他,他自知没趣也就不再理你了。”女儿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几天后,同桌果然不再打扰她了。
在处理这件事情上,我没有和班主任提出换座,是因为我想要让孩子学会和所有人打交道;让女儿漠视同桌,是告诉她遇到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但我没有说不要和这个孩子玩,如果女儿能和同桌在一起感到快乐,并且做到下课可以玩,上课一定不能玩就可以了。这样做,女儿有了自己的交友空间,而且还知道了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道理,提高了孩子的自控能力。
孩子毕竟是童真、纯洁的,他们还没有沾染尘埃和现实的空气,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孩子结交什么样的玩伴,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结交玩伴,其实都是孩子们之间的交往过程,我们大可不必过于紧张。送给孩子一颗平和、热情、感恩的心,让孩子宽容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朋友,比给孩子硬性规定玩伴重要得多,孩子需要什么样的玩伴,就让孩子自己学着去选择、去交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