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在课堂上问小学生:“你们谁能够说出自己身体上对称的部分有哪些?”
同学们都踊跃地回答:两只眼睛、两条眉毛、两个耳朵、两个鼻孔、两只手、两只脚都对称等等。这时,有个小男孩站起来一本正经地回答:“老师,我们的两半屁股对称!”
全班同学“轰”的一声大笑起来。
老师一愣说:“啊,也对!”
“还有,”小男孩得意地说, “我们的两只小蛋蛋也对称!”
全班同学笑得差点在地上打滚。年轻的女教师沉不住气了:“行了,行了!
够了!”
小男孩展开思维,又大声说:“本来嘛,还有,我妈妈的两个奶也……”
他的话没说完,女老师气得大叫起来:“住嘴!你简直是个小流氓,我要告诉你的家长去!”
看老师生气了,小男孩惶恐地坐下,他不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其实,孩子的回答并没有错,说的都是事实,本来这些都只是人体的器官,是大人在孩子的语言上赋予了自己的思想而已。如果成人加以阻挠或是解释太多,反而会让孩子产生疑问:我说的是正确的,可为什么不可以说呢?越是被阻止,孩子越好奇。因此,我觉得孩子说的一些话,成人没必要有鼻有眼地跟着较真,也不需要纠正孩子的“错误”,童年就应该是无拘无束、思维任意驰骋的年纪。
再比如两个孩子见到一根放置时间太长的香蕉,其中一个大为惊奇地说:
“香蕉怎么变成了斑点狗?”而另一个孩子却说:“不是斑点狗,那是它发霉烂掉了。”第一个孩子用童言无忌告诉我们,他拥有超强的想象力,而另一个孩子却用正确答案告诉我们,他缺乏创意。
也许第二个孩子是个文绉绉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小大人”,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很少说出被成人笑话的无知语言。这样的孩子看上去会前途无量。但是,他提早通过成人讲授,或是看书明白了一些道理,可他就没有继续去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主动去亲自实践的动力,他只是个被动接受程序的“机器人”罢了。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机器人”,而是能够控制机器人的编程人员。童言无忌,是因为这些孩子对新世界的懵懂,懵懂才会无知,无知便会探查,然后才会有创新。
另外,童言无忌还表现出儿童的真、善、美。
同事小微跟我们讲了件尴尬的事。有天邻居打电话过来说要把女儿送到她家来玩,等孩子被送过来后,小微急忙对自己的女儿说:“快去把好吃的拿过来给小姐姐吃。”
谁料女儿反问小微:“你不是说要把好吃的藏起来,不让小姐姐吃吗?”
这样的情景我想很多父母都遇到过吧。孩子说得没错,完全是大人的虚伪才使他们自己陷入尴尬之中。这个时候,不管大人多么成熟老练、有城府,在童言面前,都会显得那么肤浅与单薄。
有人这样说:无忌的童言,是大人们得意忘形、为所欲为时最为刺痛的打击;是大人们沉迷于自以为是的“老到”时,抽得最响亮的鞭子;是大人们学会了“两面三刀”、“里外不一”、“虚情假意”、“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笑里藏刀”、“明枪暗箭”时,能够最早照见自己“丑态”的镜子。
所以,保护孩子的童真和童言对父母自己而言也是一种鞭策。但是,我们在保护孩子天真可爱的天性的同时,对孩子的童言无忌也不能完全放任其随意说出口,还要对他们进行恰当的品德教育。
某日我的一个学生来家里玩,是个正在读高三的女孩子。我们正聊得起劲的时候,女儿突然指着学生说:“我那天看到姐姐在抽烟。”女儿像发现什么重大秘密似的,还特别兴奋,全然不顾及这个女学生的感受。屋子里的几个人都很尴尬,我没有说什么,连忙转移到别的话题上。
等这个学生离开后,我把女儿叫过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隐私不习惯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知道姐姐抽烟不好,可以悄悄和姐姐说。以后可要注意。”
女儿伸伸舌头做了个鬼脸:“那有什么啊?”
我“就地取材”,说:“那有一次,我在舞蹈班当众说你有伸舌头的坏习惯,你还不高兴呢,是不是一样的道理啊?”女儿想了想,才点点头。
这样的教育就是引导孩子懂得体会别人的感受,不会因“口无遮拦”而伤害其他人。此外,童言无忌不是没有礼貌地不分长幼,也不是讲些污言秽语博得大众娱乐。我们要正确分析孩子的“童言无忌”,采取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策。
综上所述,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要学会忘掉自己的经验,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用童真的心去体会世界,而不是一味用自己的经验强制性地要求孩子。面对孩子不适宜的童言,我们切不可粗暴对待,要慢慢引导。我们平时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在他人面前随意批评、指责孩子,孩子做得不对的地方,要平静而坚定地纠正,但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