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我已经成家立业,我的妈妈仍旧喜欢把我与其他同龄的人进行比较。
“你的同事小刘很会买衣服,价钱不贵穿着还漂亮。不像你,总买些像垃圾…样的东西。”
有时我会和妈妈辩解,有时只能用沉默回应她。但我知道,不论是谁,都不喜欢被人这样比来比去。然而在很多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很喜欢用这种比来比去的“激将法”让孩子进步,可是这样的办法真的会收到预想的效果吗?
有一次春节期间,我在街上偶然遇到两个曾经教过的学生,他们现在已经参加工作,趁假期在一起聚一聚。两个学生邀淆我去咖啡厅聊聊天,我欣然答应。
在咖啡厅里,我们聊着聊着,话题聊到了他们的小时候。
其中‘个男生说:“小时候老爸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夸我成绩怎么怎么好,我听了很开心。可是上中学后,爸爸再在众人面前夸奖我,我就觉得特别不好意思。而老爸越是表扬我,我心里越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老爸说的那么好,更加找不到自信。有时候,我甚至恨不得能找个地缝钻F去。不过,幸亏我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现在老爸跟别人夸我,我总算能坦然面对了。”
另一位男生听后撇撇嘴说:“你老爸夸你,可我爸却总是贬低我。我从小自尊心就很强,我爸可能是抓住了我这一特点,总是拿我的不足去跟别人的长处比较。有段时间,我特别自卑,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很是伤心。幸好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我才和妈妈说出了心里话。我妈后来告诉我爸,他才知道自己的言行已经对我造成了伤害,于是很真诚地向我道歉,我才又找回了自信。否则啊,真不知道我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这两个学生的亲身经历和感触,父母们看后是不是觉得有时我们自以为很聪明的办法却起到了反作用。虽然我们的出发点是为了给孩子一些动力,从中找到努力的方向,但是这种动力是不能以挫伤自信心来获得的。况且给孩子增加动力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只有这种所谓的“激将法”才会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一旦处理不当只会适得其反。
其实,对孩子比来比去,从另一侧面又反映出家长或多或少有~‘定的心理障碍,他们在社会中的某些不如意想在下一代中获得满足,即使他很有钱或者很有权,也拥有这种想法,因为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想让自己的子女高人一等,最好是比所有的孩子都优秀才好。所有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这虽然体现了天下父母的心情,岂不知方法却是错误的。而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在比较中成长和进步,可是孩子长期在这种自卑、不自信的状态下压抑自己,使得他们内向,老实,只会乖巧地表现出懂事的一面,不敢淘气,不敢做错事。表面上看他们越来越好,越来越成熟,可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却在压抑中受着煎熬,过重的压力早已让他们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反正自己再怎么努力表现,在家长眼里都及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从小我就有个宿敌叫‘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喜欢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又听话又温顺,每次都得年级第一,不让人操心……我在我妈嘴里是最差劲的,她恨不得生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一个小朋友在网上发帖抱怨,很多网友在下面跟帖,表示恨透了这个虚幻的攀比对象。
那么,难道孩子就不需要比较了吗?那他们如何才能有进步的标尺呢?当然不是,我建议家长不妨让孩子和自己比较,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进行比较,上一刻的自己和这一刻的自己进行比较。
例如孩子今天听写对了二十个,在班级排了第八名。孩子拿回成绩单交给家长签字,家长一看乐了说: “好孩子,你有进步啊!”孩子撅着嘴说:“还进步呢,我同桌排到第四名。”“不,我们不和同桌比,我们不同任何人进行比较,只和自己比。我还记得昨天你听写才写对了十五个,而今天就对了二十个,这是多大的进步啊!妈妈非常高兴呀!你要继续努力!争取下次听写全对。”孩子听了,受到妈妈的鼓舞,也信心百倍地迎接下一次听写。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哪!连大人都懂的道理,又为何要让小孩子感受被比较的痛苦呢?家长不要再把孩子比来比去,也不要把孩子和家长进行比较,只和自己的今天昨天进行比较,我相信,我们和孩子都会一同进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