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情爱、母爱、父爱、疼爱……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同时也感受到被爱的甜美。爱是相互的,一味地付出爱,却得不到爱会让我们感觉到彷徨;若是单纯地被爱,不会付出爱,又会让我们感觉到沉重的负担。
爱,是让你在这世界上存活的理由。因为爱父母,你要做个优秀的儿女;
因为爱孩子,你可以付出自己的全部;因为爱他人,你会为陌生人捐助爱心;因为爱自己,你在工作之余懂得享受生活……有了爱的滋润,你会发现世界这么美好,没有了爱的天空,却是一片灰暗。“小大人”会因内心缺爱而变得孤独、寂寞,他们也不会付出爱,自私又自利。
父母要做个有爱心的人,才能把爱传递给孩子。一代又一代的相传,让世界充满爱,让爱永驻。在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才会感受到被爱和施爱的快乐。
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女孩看见一只蝴蝶被荆棘弄伤了,她小心翼翼地为它拔掉刺,让它飞向大自然。后来蝴蝶为了报恩化作一位仙女,让她许个愿。小女孩说: “我希望快乐。”于是仙女弯下腰来在她耳边悄悄细语一番,小女孩果真很快乐地度过一生。
年老时,邻人问她快乐的秘诀,她笑着说:“仙女告诉我,我周围的每个人,都需要我的关怀。”
学校发起号召给本市一个得白血病的高中生捐款。孩子把学校的通知告诉家长,家长有几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反对,表现出冷漠。“给别人捐款,我们自己饿肚子吗?你们老师要求每人捐多少钱?五元?太多了!”妈妈吐沫横飞地说了一大堆,孩子被妈妈数落着,心里对捐款也有反感:我都不认识那个学生,给他捐钱还要受骂。
父母的这种态度,使孩子觉得世界上只有自己最重要,一旦自己利益受到伤害时就会不管不顾别人的感受。久而久之,变得淡漠冷酷。
第二种是给孩子钱,但要纠结班级中谁捐得最多。这样的捐款像是在捐面子,在学校里举行的捐款活动中常常出现这种现象。家长攀比的是谁捐的钱多,而孩子也跟着比谁捐的钱多。谁捐得多,就说明谁家最有钱,这完全扭曲了学校提倡捐款献爱心的本意。
第三种态度是家长尽自己最大的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孩子知道捐款的意义,重要的是献出自己的爱心。家长可以带孩子去看看那位白血病高中生,让孩子体会到献爱心给别人带来的温暖,让自己得到欣慰。
现在,全世界人们对慈善事业越来越重视,大家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让自己心里踏实又欣慰。可是有些家长可能会提出:没有钱物,怎样献爱心?其实,这也是个错误的想法,觉得爱心表达就是要赠送钱物。其实,爱心是对别人爱护关心的感情。献爱心是献出“对别人爱护关心的感情”。由此可见,献爱心关键在于是否有爱心,而不在于有无钱物。也就是说,捐钱捐物只是献爱心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它的全部。有些人手头拮据,对贫困乡村、下岗职工、困难学生却关爱有加,尽其所有;有些人是百万富翁,对需要帮助的人如“铁公鸡,一毛不拔”。
有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人跪在释迦牟尼佛面前哭诉:“我不论做什么事情,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得不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是为什么?”
释迦牟尼说:“这不怪别人,而怪你自己。”
那个人反诘道:“为什么怪我?”
释迦牟尼佛说:“怪你没有学会布施。”
那个人说:“我是一个穷光蛋,怎样布施?”
释迦牟尼佛说:“这你就不知道了。一个人即使没钱没物,照样也可以布施:
第一,可以颜施。即用微笑与别人相处。第二,可以言施。即对别人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称赞的话,谦让的话和温柔的话。第三,可以心施。即敞开心扉,以诚待人。第四,可以眼施。即以善意的目光去看别人。第五,可以身施。即以实际行动去帮助别人。第六,可以座施。即乘船坐车时,将自己的座位让给别人。第七,可以房施。即将自己空下来的房提供给别人居住。做到这几点,你不论做什么事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完全理解了施爱的方法。而作为家长,你身旁的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受到你的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决定着孩子的成长。
举个例子,妈妈带着孩子去逛街,在电梯处,妈妈看到一位老人颤巍巍地走过来,妈妈拉拉孩子向后退一退,给老人让出更多的空间,可以方便老人前进。
就是这样一个小动作,就足以表达出妈妈的爱心,孩子也养成了尊老的美德。若是妈妈带着孩子看到老人来了,连忙说:“快走,离老太太远点。”她们快速地超过老人。这种不同的行为,给孩子的影响也是大相径庭,在这样的妈妈影响下,孩子只会嫌弃老人。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少儿节日中的一段公益广告吗?一位妈妈给奶奶洗脚,男孩看了后,也努力地端着满满的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这段广告让很多家长都流下了泪。孩子稚嫩的童音,蹒跚的脚步,让妈妈感觉到了爱的温馨。可是,孩子能这样爱妈妈,也是来自妈妈爱自己妈妈的影响啊!这种身教重于言教的力量,是千言万语也不及的呀!
当今社会,每一天信息流量之大、速度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本来就比成年人强。如果孩子说的话你不理解,那么你就需要“充电”了。与时代同步,才不会成为孩子心中老土的爸妈同,才有能力搞定 家中“小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