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隐士大风流
34608300000019

第19章 王通·王绩,不一样的风流

生逢乱世,却坚持自己的操守,不向混浊的世俗力量低头;仕途虽好,如果不能使我称心如意,我便不去理会;退居乡里,以教书育人为业,大兴私人教育之风气,被后世誉为一代大儒,学问和品行都可堪称教育界的表率。此人便是王通。

先逢乱世,后逢治世,乱世有乱世的苦闷,治世有治世的忧虑,故而他埋首酒坛,做起了名副其实的酗酒之徒;最后竟然退隐东皋,种些谷黍,养些鸡鹅,谷黍可用来酿酒,鸡鹅可用来下酒,头枕老、庄之书,心向嵇、阮之道,醉死在酒德之乡;有人说他志在逃避,他却乐此不疲,你嚼你的舌根子,我喝我的小酒,两不相妨。此人便是王绩。

王通和王绩是一奶同胞的兄弟,王通为兄长,王绩为小弟。但兄弟二人的价值取向却不尽相同。王通严谨,退隐后仍孜孜不倦教书育人,不改儒生本色;王绩潇洒,隐居东皋后不问世事,但求有功于己,却无功于时,成了真正的庄子门生。兄弟二人各有其志却殊途同归,本质上同为高洁的隐士,只不过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

六年不洗澡的大儒

王通先生是学贯古今的大儒,这不是自封的,而是当世之人和后世之人给予的尊崇。他走过的年轮谈不上漫长,却也见证了历史的新陈代谢。在其有生之年经历了南北朝的终结,隋朝的兴起和衰亡,不幸在大唐帝国建立的前一年盛年而逝,年仅三十八岁。以如此短暂的生命创下如此辉煌的声名,王通先生的一生不可不谓之精彩。

王通先生字仲淹。读者上帝一定对“仲淹”两个字非常熟悉,其一入眼帘必有一个人的形象浮现脑海,就是北宋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范仲淹先生。范仲淹先生的词作《渔家傲》和散文《岳阳楼记》为百代雄文,他在任上所推行的“庆历新政”也使人记忆犹新,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尚情操更是令后人追慕不已,但范先生为什么取名仲淹,是不是因追慕先贤而把自己的名字取做王通先生的字?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但相信读者上帝的丰富的想象力会将两者作巧妙的联系。

王通先生是山西太原人。太原王氏世代都是官宦,不知道人家祖上烧了什么高香,一代一代都能进入仕途,大则经时济世,小则混个体面的生活亦不成问题。这虽说得益于门阀制度的历史积习,但与王家人的聪明好读书也关系甚深。王通先生的老爹王隆先生,学问十分了得,一度曾在国学做博士,是一个名望甚隆的教育家,王通先生最后仍然走上教育家的道路,可以说是深受乃父的影响。

有如此博学的老爹,王通先生从小所受的教育自然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五岁时,他就能够在老爹王隆先生的指导下准备无误的背诵圣人经典,并能够超乎想象的说出经典所涵盖的奥义。当别的孩童尚且光着腚疯狂玩耍的年龄,王通小娃已稳稳当当的端坐在书案前,以稚嫩而抑扬顿挫的声音吟咏诗书。

大概非常之人在少年时就会有令世人刮目相看的行为。王通先生自然不会例外。十五岁的时候,当其他同龄人或成为牧童,或成为大家族的小厮的时候,我们的王通先生已然站到讲台上,过足了身为人师的瘾。

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瘾?这与其父王隆先生的言传身教分不开。有一种现象,读者上帝也必深以为然,那就是医师的子女成为医师的可能性要比非医师的子女大得多,老爹老娘乃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老爹老娘如果对其工作存有成就感,必将影响子女产生共鸣并引发爱好。王通先生就是这种情况,老爹站在讲台上的身影令他崇敬向往,并发誓将来也要踏着老爹的足迹走完人生路途。

在少年王通的心目中,做一个国学的教授是其理想的职业。那个时代的人思想朴实,并没有现代诸如“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的偏执观念,做教师是想当然的光荣职业,以一人之言传身教,垂万世之师表,那是圣人的功德,作皇帝的还要敬重老师,何况庶民?

过了弱冠之年,王通先生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更加精修苦读。他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学如何渊博也毕竟是一家之学,要想开阔眼界,增长有别于家学的才能和见识,必须游历四方,向散居各地的博学之士讨教。从此,王通先生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游历,学问也随之蔚然博大,声名也大超乃父,四海之内皆知太原王氏升起新星。

传说,在长达六年的游学过程中,王通先生从未解衣,睡觉的时候和衣而卧,洗澡更是奢侈之中的奢侈事。可想而知,六年下来,王通先生的学问长了一大截子,身上的泥垢也必然层层堆积,刀砍也未必能伤及体肤。做学问非得有这样的精神不可。若为了读书而导致身体污垢不堪,非但不会遭到责备,恐怕还要大受表扬。只是对于自身来讲,泥垢的堆积肯定会带来奇痒难当,这种情况下读书尚能聚精会神,不得不叫人挑大拇指。

学成之后,隋文帝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王通先生小试牛刀,一举高中秀才。此后在同乡兼好友薛道衡先生的安排下,王通先生得到一次觐见隋文帝的超级珍贵的机会。要看一个人的德行和学问如何,一是要看他的敌人,而是要看他的朋友,因为对立者相斥,性近者相交,观察一个人的敌友最能看出其人的底里。此时此刻尚未发觉王通先生有何敌人可言,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他的朋友薛道衡先生身上发现一丝王通先生的影子。

薛道衡先生不仅是诗人、学问家,而且还具有相当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深受隋文帝的器重和赏识,薛先生的文章一经御览,随之而来的必是隋文帝的一番奉承,古代诸君以文章安身立命者能得到皇帝老儿的几句奉承,大概死了也值。有的人一定会因狂喜而突发心脏病,但薛道衡先生坦然受之,宠而不骄。

薛道衡先生纵是高人,也有自己的阿喀硫斯之踵。他的致命伤在于其性格上的迂阔,即我行我素,不懂得通融世故。以隋文帝的心胸,对薛道衡先生的“迂阔”尚能容忍,但也时不时地予以申斥,到了暴君隋炀帝杨广的时候,薛道衡先生因在杨广先生尚是储君的时候数次得罪于他,进而失去特权的包容,其后惨死也是必然的结局。

隋文帝杨广患有严重的大头症。他处心积虑的登上皇位,并对天下施以苛政暴政,致使民怨沸腾,各路反王纷纷揭竿而起。就是这样一个无道昏君,却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嗜好,并且文采焕然,不把天下文学高才放在眼里,自认老子天下第一。他曾不止一次的为自己抱屈:“天下人真以为我是靠父祖的原因当上皇帝的吗?即使让我与天下才子比试文章,我照样也是当皇帝的料!”由于这种“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骄傲思想作祟,杨广老儿容忍不了别人在诗文一道超过自己。

一次君臣集会宴饮,杨广老儿当场作了一首以“泥”字为韵脚的诗歌,命在座的文士才子次韵。大家对杨广老儿的刻薄猜忌心存忌惮,因此都推说才力不济,不敢次韵。惟迂阔的薛道衡先生不管杨广那一套,脱口而出,所次韵的诗无论当时或是现在来看,都是上等佳品,境界自然要超过杨广远甚,其中有“空梁落燕泥”一句尤为时人所传颂,但更为杨广所忌恨。后来薛道衡先生因得罪杨广而获罪,被判处死刑。临刑前,杨广老儿以满带嘲弄却又不乏得意的口气说:“还能做‘空梁落燕泥’吗?”

读者上帝莞尔之余,必定为薛道衡先生的非常遭遇唏嘘感叹。

成绩斐然的隐士教育家

薛道衡先生为自己的“迂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以朋友为鉴,可以知道王通先生的性格或多或少也存在“臭味相投”的“迂阔”色彩。读者上帝不要误会,纳兰秋先生没有贬低“迂阔”性格的人的意思,相反倒是对这种人表示相当的尊敬,历史要是没有迂阔之人的存在,恐怕一定会失色不少,一些传奇而令人扼腕的故事也不会发生。

王通先生的“迂阔”在于不善矫饰,不善通融,更不愿扭曲本性而投人所好。

在薛道衡先生的引荐下,王通先生得以觐见隋文帝杨坚先生。杨坚先生是英主,知道爱惜人才,他先前不止一次的听薛道衡先生说起过王通先生的大名,早就想一睹为快。王通先生也确实有才,并非那种上不去台面的货色。君臣相见便互相欣赏,使得觐见的氛围既融洽又少有压迫感。

王通先生得见天颜,而且皇帝如此看得起自己一介布衣(王通先生此时虽是秀才,但秀才于当日便如今日之本科生,多如牛毛,与布衣无二),激动之余王通先生便拿出自己苦心孤诣的作品《太平十二策》奉承御览。里面写满了王霸之道,涵盖古今,其序言中自豪的写道:“如果皇帝能够依照书中所说的去治理天下,便能运天下于股掌,治大国如烹小鲜。”

隋文帝杨坚先生大为赞赏,把王通先生看作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杨坚先生身为满腹权谋的帝王,当然不相信王通先生的书中之言。国家之难以治理,绝非一两个书生写几篇咿咿呀呀的文章就能解决。不过,王通先生的治国安邦的志向依然受到肯定,而且杨坚先生明确的表明了赞赏和要委以重任的态度。但事情坏在底下公卿们的手里。

杨坚先生觉得王通先生这部论文有必要在朝堂展开议论,因为里面有许多经时济世的言论对本朝大有裨益。但事情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满朝的公卿对这位来自草根的学问大家不以为然,纷纷表达了轻视和嘲讽。这些公卿或是与杨坚一同打过江山的,或是世族大家的子弟,怎么会对王通先生这个一无背景二无显赫的家世的书呆子发烧感冒呢?于是,朝堂之上,氛围异常尴尬。

王通先生没有想到,自己的热脸蛋贴上了人家的冷屁股。一心想为朝廷建言建策,不成想却自讨没趣,以至于在庙堂之上尴尬难堪。王通先生心中不住地责备自己,王通啊,王通,你真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

一场充满期待的廷议竟这样不欢而散。杨坚先生不好鲜明的表达自己的立场,为了一个文弱的书生而得罪那些跟自己一路走来同甘共苦的功臣,实在有些不值得。故此在王通先生受到奚落拂袖而去的时候,杨坚先生并没有做出挽留的姿态。

王通先生的一次命运的转机就这样丧失效用。这是他生命中的唯一一次难得的机缘。随着王通先生的拂袖而去,他的“治国、平天下”的伟大志向,他的“为人师表、教授国学”的职业理想也随之化为泡影。这种局面的出现一是因为朝廷的晦暗不明,二是王通先生自身的迂阔,使得他不愿再走回头路,因此也就失去了许多机会。

王通先生的郁闷心情在告别薛道衡先生的时候得以排解,他做了一首《东征之歌》,抒发了对怀才不遇的苦闷,也表明了坚持操守的决心。薛道衡先生也说了宽慰的话,并支持朋友开始新的生活。

理想的幻灭,怀才不遇的失落,使得王通先生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好在王通先生不是那种一棵树上吊死的类型的人,否则历史上就会缺少一位成绩斐然的私人教育家。

王通先生离开朝堂时的心境,用粗野之人的话来说,就是“此地不养爷,自有养爷处,处处不养爷,才把爷难住。”怀着这份坦然和些许淡淡的失落,王通先生迈上了崭新的生活之路。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但他并没有选择操琴鼓瑟,或是养鹤种竹,也没有选择像他弟弟王绩先生那样沉醉酒乡,而是有自己的主张。既然朝廷不给我机会,那只好劳烦自己大驾,自己创造机会喽。

总之,肚子里有货的人不用发愁没有用武之地。王通先生倚靠胸中的锦绣学问,办起了红红火火的民办教育。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王通先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失意于庙堂之后,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民办教育家王通先生的身份只是一个隐士。他没有官衔爵禄,没有福利保障,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求使自己的学问得以继承;他热爱私人教育这一领域,并为之付出涔涔汗水;自己经时济世的学问无处施展,却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够实现他的梦想。

隐居的生活并不如读者上帝想象中的那样寂寥,从王通先生的事迹可见一斑。无奈而隐,失望而隐,天下无道而隐,大概是王通先生有别于钟子期先生的另外一种隐居原因。

王通先生的隐居,虽出于失落和无奈,但仍浇灌出了自己的硕果。他的大批学生很多都成为李唐王朝的擎天之柱,如魏征,如杜如晦;他也被弟子冠以“文中子”的称号,被后世誉为“王孔子”和“河汾道统”;其弟王绩先生,其孙王勃先生,风流文采都冠绝一时,但都有与世俗相悖的思想和行为,这与王通先生的影响不无关系。

王通先生虽年仅38岁就亡故,但他着实拥有精彩的一生,也向读者阐明了如下观点:一旦成为隐士,并非就是与寂寥划上等号;隐士的生活各式各样,不一而足。

九品芝麻官

王绩先生是王通先生的弟弟。虽为兄弟,选择的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却迥然有异。王通先生虽归隐,但仍以儒家自居,并以教书育人为职业;王绩先生却成为老、庄的门生,终日里美酒相伴,不知今夕何夕。

王绩先生字无功。这是他自己取的,灵感的来源当然是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

读过《道德经》的读者上帝一定会为里面的玄言而晕头转向,以为是李耳先生醉酒后胡乱说的,被关尹喜那个没头没脑的追捧者记录下来,洋洋洒洒五千余字,往往前言不搭后语,可是在中国哲学史上却占有很高的地位,不得不承认李耳先生故弄玄虚确有一套。

《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中这样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意思即说,自以为能看见的是瞎子,自以为聪明的是傻子,自我夸耀的徒劳无功,自高自大的不能为首。既然如此,那么怎么做才能至善至美呢?李耳先生在另外一个章节中阐述了他的观点。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中写道:“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翻译过来就是:不自以为能看见,所以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是非昭彰;不求自己的荣耀,所以大功告成;不自以为大,所以为天下王;正因为不争不竞,天下没有能与之争竞的。古人说“受屈辱必得成全”的话,岂是虚构的吗?那确实得成全者,天下便归属于他。读完,读者上帝一定如纳兰秋先生一样,满头甩汗,不知所云。

然而,饱读道家经典的王绩先生却能对这段话产生共鸣。李耳喜欢正话反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李耳先生主张“无为”而目的却是“无不为”,“无为”只是通往“无不为”境界的途径和方式,而并非就是真的什么都不去做,只等着老天爷把“无不为”的成果从天而降。以此类推,“无功”的言外之意则是“有功”,只不过这里面有一个曲折,王绩先生的“无功”是无功于社会,而其“有功”则是有功于自身,这不正是浓郁的老、庄论调吗?而且也正好照应王绩先生的名字(绩字的意思即是有功)。

花费如此功夫去解释王绩先生的名字,实在是想让读者上帝明了,王绩先生的名和字都不是胡乱取的,而是有着旷远的蕴藉之意。尤其反映出王绩先生严重的无为观念和出世思想,也为王绩先生最终走上归隐的道路找到了思想源头。

有了这样的思想,再加上社会现实的挤兑,王绩先生的“无功于社会、有功于自身”的念头愈发强烈,归隐也就顺理成章,自然而然。更何况老哥王通先生已然成为隐士,过着既充实又快乐的生活,自己何不从而效法,也做个世外的散人呢?

下面向读者上帝奉上王绩先生不堪回首的往事。

当王绩先生还是王绩小娃的时候,聪明过人,非常符合太原王氏的遗传学规律(可以参考王通先生小时候的突出表现)。因为家境丰裕,王绩小娃从小便不愁吃穿,也从不知困窘是一种什么状况。这种环境下成长而起的少年大致有两种前途,一是成为纨绔子弟,二是成为个性鲜明锐意进取的有为青年。从后面的表现可以看出,王绩先生没有令人失望的归于前者,他的少年和青年因奋发的志向而显得奕奕生辉和多姿多彩。

十五岁的时候,王绩先生游历长安,拜会了大隋帝国的权臣宰相杨素先生。杨素先生在隋朝的历史中占有响当当的位置,他不仅是隋朝得以建立的汉马功臣,而且隋朝的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都有赖于他的谋划和鼎力支持。在杨素先生举行的宴会上,王绩先生谈吐举止风流倜傥,再现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传奇,在座的宾客呼之为“神仙童子”。

王绩先生到底算不算神仙童子,我们暂且不予计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宾客对王绩先生的种种奉承阿谀的反应,则说明了宰相杨素大人对王绩先生确实青眼有加,要不然就凭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怎么会有如此轰动的效应?宾客的吹捧一则造就了王绩先生的美名,二则着实拍了杨素先生一顿舒服的马屁。

杨素先生的眼里乐开了花,王绩先生则对来自于宾客的吹捧一半清醒一半陶醉。尤其是当宾客高呼他为“神仙童子”的时候,他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晋朝宰相王衍的形象。王衍小时候也被时人目为神童,然则结局却令人不住唏嘘,当他沉浸在清谈的迷梦的时候,后赵石勒已命人将石屋推倒,一个五彩的梦幻顷刻归于幻灭。王绩先生深谙历史滋味,自然知道被别人赞为神童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再奋发有为的志向也经不起无常命运的戏谑。十五岁便被时人称为“神仙童子”的王绩先生的官运一直不大亨通,直到隋炀帝大业末年,王绩先生才混上一个秘书正字的官职,而此时王绩先生的年龄临近而立之年,与他的神童时代相去已远。秘书正字是一个从九品的芝麻官,相当于现在比村长高一级的副乡长级别的干部,这对于满腹经纶的王绩先生来说实在是低得不能再低了,总不能让他去当个乡约里正吧?

好心的读者上帝一定会用“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句话来安慰王绩先生,希望他在卑微的岗位上做出惊人的业绩。但收效甚微。用当时一句流行的话来说,就是“不到长安不知道什么叫做官大”,看着长安大街上跑的都是正九品以上的官员,王绩先生这个从九品的芝麻小官的心中滋味可想而知。王绩先生郁闷了,而且是超级郁闷。

由于不堪郁闷的折磨和官职卑微的羞辱,王绩先生借口身体不适很快就挂冠而去。长安市政府了解到情况,对王绩先生的遭遇给予了适当的同情,并委任他到六合县做一名政府秘书长,官职为从八品,比秘书正字连升两级。读者上帝一定会对当局的慷慨啼笑皆非,与其这样玩笑似的连升两级,不如将王绩先生辞退回家永不录用。因为在王绩先生看来,这样的升迁无异于进一步的侮辱。

人生的坎坷和仕途的失意,使得王绩先生寄情于酒,希望由醇酒所到来的沉醉能使自己暂时忘却种种不得意的际遇。但王绩先生身醉心不醉,醉眼朦胧并不妨碍他对天下时势做出判断和分析。由于昏君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民间怨声载道,天下大乱在即,王绩先生下定决心不再效力于昏愦的隋炀帝政府。

随后不久,坊间便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王绩先生由于身患轻微中风,连夜驾了一条船,再次挂冠而去!

自撰墓志铭的酒徒

唐代隋以后,高祖李渊先生为了收买人心,到处网罗名士以装点庙堂。王绩先生虽严重缺乏官德(两次不向上级打辞职报告就挂冠而去),但仍在被召之列。

王绩先生被新政权任命为门下省待诏,官职大概在从五品左右,工作就是负责日常的抄写。有人问王绩先生:“你在门下省工作,感觉还爽吧?比起从九品肯定快活多了!”

王绩先生很不以为然,回答说:“这份小公务员的差事极为不爽,涨工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升官更是奢望,实在是没甚搞头!要不是每天都能喝到上等的好酒三升,我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门下省的尚书陈叔达听到了,就对王绩先生说:“好酒三升,恐怕还不能留住先生。我已经向下面的人打好了招呼,以后每天向先生供应美酒一斗,岂不更美!”

从此,人们戏谑的称王绩先生为“斗酒学士”,大概得名于陈叔达先生的无私馈赠。不过对于陈叔达先生的馈赠,王绩先生并没有表示出应有的感激,相反在其所著的《五斗先生传》一文中声称自己的酒量有五斗之巨,陈述达先生只供应一斗,显然太小气了,不够王绩先生开胃漱口的。

王绩先生不仅嗜酒如命,而且对酒文化如痴如醉,颇有心得体会。他曾经兴致盎然的撰写《酒经》、《酒谱》两书,书中尽述酒文化的起源、传承与现状,并以生动形象的词汇传授读者酒应该怎样品鉴,怎样保存以及如何酿造等知识。当时的太史令李淳风曾经风趣的形容王绩先生为“为酒作传的太史公”。

到了贞观年间,由于王绩先生长时间的酗酒,必然导致工作上的疏忽和懈怠,这种情况与意气奋发的贞观气象格格不入。可王绩先生不管这一套,你搞你的贞观大治,我喝我的美酒长流,这个吊儿郎当的官我还不稀罕做呢!

王绩先生也有顾虑,那就是因为这几年酒债寻常处处有,家底被折腾光了,要想继续有酒的生活,必须还得低三下四的当官,毕竟当官还有不菲的俸禄可供挥霍。当听说太乐府长官焦革先生家善酿美酒的时候,王绩先生四下活动,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挣到一个太乐丞的官职,这个官职并不比门下省待诏大,也不适合他干,但是他抵不住美酒的诱惑,宁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但好景不长,就在王绩先生当上太乐丞仅月余,焦革先生不幸逝世,美酒的酿造方法也随之带入坟墓。其后不久,焦革先生的老婆袁氏也因过度伤心离世,王绩先生借职务之便品尝美酒的想法也沦为泡影。王绩先生从未因为官职卑微或是俸禄寡少而叹息过,这次却因为焦氏夫妇的亡故而大放悲声:“老天啊!再也不能饱饮美酒了,这不是想让我枯死吗!”

焦氏夫妇的死给王绩先生带来的绝望,更加影响到他的工作。他因为一个不可告人的理由(垂涎焦氏夫妇所酿美酒)而承担了一份不适合他做的工作,其糟糕状况可想而知。饱饮美酒的美梦破灭,工作上的不尽如人意,使得王绩先生再次决定不辞而别。这是他一贯的手段,他从不擅长打辞职报告,政府好像是为他而设的公共厕所,向来就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致使他的上级好没面子。

王绩先生真是不精明,为什么不来一个病退呢?吃病劳保可比不辞而别划算多了,既可以脱身于案牍之外,又可以按时领取虽不多但足够用的退休金,何乐而不为?大概当时的社会福利制度并不如现在这样花样繁多。

归隐后的王绩先生依然要有酒喝,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为自己的庄园招聘而来几个奴婢,专门负责种黍养鹅。种黍是为了酿酒,王绩先生对酿酒一道颇为精通,而自己酿造的美酒又比别人所酿的滋味更足;养鹅是为了作下酒菜,鹅肉肥而不腻,是下酒的极品,王绩先生不愧为深谙享受生活之道的隐士。

王绩先生很快就发现自己爱上了这种隐居生活,自己生产和自己劳动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绝非由政府提供的福利和保障措施可比。王绩先生觉得这种乐趣不能独享,于是便和生活在附近的同样嗜酒的仲长先生结为至交。

仲长先生据说是个哑巴,当王绩先生结交他的时候,他已在此隐居了三十年之久。正常人和聋哑人之间存在着交流障碍,但同样嗜酒的爱好把这种障碍一扫而光,因为缺少了功利交织的影响,故王绩先生和仲长先生之间的友谊正如甜醇的美酒一样,芳香而绵长。

酒醉之余,当然要抚琴赋诗。王绩先生不仅是酒中的圣手,写诗也往往能开拓境界,引发读者上帝的无限遐想。在一首诗中,王绩先生以忘情的笔触写道:

我这世外的隐士啊,端坐于深山暮霭之中,

似乎感到春秋失序,恍若隔世。

抬头望见漫山遍野怒放的黄花,

才意识到自己身处人世间的素秋时节。

芦苇和野花映照着山岩次第开放,临水摇曳,

此情此景逗引我随手采摘,掬起满手的芬芳。

遗憾的是,此时的我徒握一捧鲜花,

无人能送坛美酒,以使我尽情享受这悠然的感觉。

王绩先生的后半生全都献给了诗与酒,动辄以陶渊明、嵇康、阮籍自况,说“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自己也要向他们学习,争取做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酒鬼中的酒鬼。

有时候喝自己酿的酒不够过瘾,就跑到酒店去消遣,往往喝得酩酊大醉,酒后之态也不值得夸奖,倒没有打架斗殴调戏妇女的恶劣行径,只是兴致高涨便要提笔大书特书,非要在店主家的墙壁上乱涂一气,“此日长昏饮,非关养性灵。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店主先生倒也宽宏,知道眼前这个醉汉是个了不起的诗人,否则一定会召来看场子的打手,将王绩先生一顿暴打。

既然王绩先生如此诗情才思,读者上帝一定会以为他的床头上壁橱上放着不少大部头的先贤著作吧,其实不然,王绩先生的枕边只放三本书:《周易》、《老子》、《庄子》,其他种类的书籍他不屑入眼,也从侧面说明了王绩先生的偏执和对老庄思想的推崇。

王绩先生的隐居生活既纯粹又趣味盎然,这种判断我们说了不算,关键要看当事人王绩先生的反应。从上面的诸种情形来看,王绩先生对自己的隐士生涯是相当满意的,因为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隐居,并能沉醉诗酒自得其乐。

由于昏天黑地的酗酒行为,尽管那时的酒是纯正粮食酿造,而非酒精或工业酒精勾兑而成,但如果不加节制,仍不可避免的患上饮酒过度的症状,诸如脂肪肝,高血压等,这也导致王绩先生的衰老必然提前而至,酗酒而死也是必然的结局。

试想,在一片沉沉的暮霭中,一爿半开半掩的窗牖下,坐着因喝酒过度而精神颓然的王绩先生。窗外是凋零的草木,呜哑的昏鸦,远处青山失色,门前流水淙淙,落叶和落花被流水载走,同时载走的还有温暖的记忆和不可溯回的时光。王绩先生心如明镜,人生如蝼蚁,如流星,既短暂又无常,而结局必然是土里来土里去,只要曾快乐的生活,也就没必要落下悔恨的泪水。

也许是体内的酒精发作,王绩先生的脸上泛起一层红光。他挪动身躯来到书案前面,颤抖着将毛笔饱蘸墨汁。他要在生的时候为自己写一篇死后才需要的墓志铭,也或许是王绩先生清醒地感觉到自己已然时日无多。因为世界上最明白自己的人仍是自己,故墓志铭由自己来写最为恰当,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此中的道理,枉费钱财和感情让不了解自己的人为自己书写干瘪乏味的墓铭。

于是我们看到了如下洋洋文字——

王绩者,有老爹老娘,无朋友,自为之字曰无功焉。人或问之,箕踞不对,盖以有道于己,无功于时也。不读书,自达理。不知荣辱,不计利害。起家以禄位,历数职而进一阶。才高位下,免责而已。天子不知,公卿不识。四十五十,而无闻焉。于是退归,以酒德游于乡里。往往卖卜,时时著书。行若无所之,坐若无所据。乡人未有达其意也。尝耕东皋,号东皋子。身死之日,自为铭焉。曰:

有唐逸人,太原王绩。若顽若愚,似骄似激。院止三迳,堂唯四壁。不知节制,焉有亲戚。以生为附赘悬疣,以死为决疣溃痈。无思无虑,何去何从?垅头刻石,马鬣裁封。哀哀孝子,空对长空。

最后一个字刚刚书写完毕,王绩先生浑身一颤,手中之笔脱落于地,身子也随之跌倒。王绩先生的头正好触碰在酒坛上,由于整个身躯倒下的惯性力量太大,导致酒坛崩裂,琼浆玉液的佳酿四处流溢,打湿了墨迹犹新的那篇自撰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