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的晋国是个大国,实力与秦、齐不相上下。在晋国南面有两个小的诸侯国,一个是虞国,一个是虢国。虞、虢两国同姓近支,关系很密切,又因为都是小国,近邻唇齿相依,于是很早就订有盟约,一旦两国中的任何一方受到侵略,就互相派兵援救。长期以来,这两个小国就用这种办法在强国的夹缝中生存,也没有哪个强国能有实力一举同时吞并这两个国家。
晋献公执政时,很想再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成为诸侯当中的霸主,眼光不由得就瞄上了邻近的虞、虢两个小国。但晋献公也知道要吞并这两个小国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晋如果袭击虞,虢会出兵救援;晋如果攻击虢,虞也会出兵相助,而自己的军力又不足以一下吞并这两个小国。
晋国大臣荀息知道晋献公的想法后,就对他献上一计。他说:“要想攻占这两个国家,必须要离间他们,使他们互不支持。然后我们再瞅时机消灭其中的一个,这样另外一个也就好打了,现今虞国的国君贪得无厌,我们正可以投其所好离间他们。”
当时晋国有两件镇国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璧,晋献公每日都要驾骑良驹、赏玩美玉。荀息便建议晋献公拿出这两件镇国的心爱宝物送给虞公。但晋献公有点舍不得,苟息就说:“大王放心,只不过让他暂时保管罢了,等灭了虞国,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吗?”于是晋献公就答应了。
接着晋国派出使节来到虞国,向虞公表达了两国交好之意,并将两件镇国的宝物送给了虞公。虞公得到良马和美璧,又自以为结交了强大的晋国,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
晋国拉拢了虞国后,就故意在晋、虢边境制造事端,很快就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晋国要求虞国借道让晋国伐虢,虞公得了晋国的好处,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也只得答应了。
虞国大臣宫子奇听说后马上进宫再三劝说虞公:“这件事不能办的,我们虞、虢两国世代交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晋国是不会放过虞国的。而且强国环临,如果失去了虢国这个军事上的盟友,以我们国家的弱小势力,很快就会被别的强国所灭的!”
虞公却说:“我们已经结交上了强大的晋国,现在晋国终于有求与我们了,我们怎么也不能得罪啊,得罪晋国岂不马上惹祸上身?为了交一个弱朋友,去得罪一个强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呢!”于是就同意了晋国使用虞国的道路进攻虢国,而虞、虢两国也因次而断交成了仇敌。
宫之奇眼看事已至此,不由连声叹气,他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不久后,晋军顺利的通过虞国道路,前往攻打虢国。因为没有虞国的帮助,弱小的虢国很快就被晋国打败并被占有。晋军班师回国时,晋军统军大将里克还把劫夺的部分虢国财产送给了虞公。虞公大喜过望,越来越认为结交晋国,放弃虢国是正确的选择,就盛情款待晋军大将里克。
里克觉得这是灭掉虞国的好时机,就趁机装起病来,称自己不能带兵回国,而且需要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还自以为是有晋国的大军在国内驻扎,其他强国就不敢随意来犯。
几天之后,晋献公借口前去迎接班师回国的里克,亲率大军来到虞国,虞公出城相迎。晋献公就约请虞公外出打猎。虞公很高兴地去了,但刚打了不一会儿,他就看见京城中起火了。等到虞公赶回到城外时,都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这时晋国士兵又从虞公的住所搜出了晋国战前送给虞公的宝物——屈产良马和垂棘之壁,送回到晋献公的手中!
这个故事出自《左传》一书,就是成语“假途伐虢”和“唇亡齿寒”的出处,这真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故事。“唇亡齿寒”一词形容两种事物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一方有难,另一方若不能帮助,就必会因之受到连累。就像上面故事中的虢、虞二国,一如宫之奇所说,二国唇齿相依,互为依存,一有消亡,另一方必须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正所谓“唇亡”而“齿寒”,虞公因个人喜好而忽视了这一道理,终于导致自己的国家和虢国都被晋国兼并。
这一道理其实一样适用于团队之中,团队因为是一个整体,因此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团队中每个人都把团队放在心里,并在内心里将团队的利益放在高于自己利益的位置上。上面故事中的虢、虞二国之所以最终被晋国消灭,其关键就是虞国国君虞公没有在内心里把虢、虞二国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也没有将虢、虞二国的利益放在高于自己利益的位置上,特别是没有将虢国的利益放在心上,结果他在放弃联盟利益,出卖盟友的同时,也将自己出卖了。
这就像我们没有将团队利益和团队伙伴的利益放在心上一样,我们在无视团队利益,无视伙伴利益的同时,也是无视自己的利益。无视或出卖团队及合作伙伴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时的快乐,但最终结果往往是一损俱损,全盘皆输。
所以,群策群力由心开始,我们必须从内心里认识到我们与团队是一个整体,与团队每个成员荣辱与共,将团队利益放在首位,与每个伙伴做好群策群力,我们的团队才和谐,我们也才能都从中得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