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现在,我们这样做教师(校本课)
34665000000015

第15章 走向开放走向多元

我愿我能在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

占一角清净地。

我知道星星同他说话,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

用他那呆呆的云朵和彩虹来娱悦他。

那些大家以为他是哑了的人,

那些看上去像是永不会走动的人,

都带了他们的故事,

捧了满装着五颜六色的玩具盒子,

匍匐地来到他窗前。

我愿我能在横在孩子心中的道路上,游行,

解脱了一切的束缚。

在那儿,使者奉上了无所谓的使命,

奔走于无史的诸望的王国间;

在那儿,理智以它的法律造为纸莺而放飞,

真理也使事实从桎梏中自由了。

——泰戈尔《孩子的世界》

姓名:龙智

所在学校:长沙市新竹小学

从教年限:17年

最喜欢的书:《全球通史》《教孩子学会思考》

最喜欢的休闲方式:旅游、阅读、散步、冥想

第一部分我的教育自传

爱笑爱玩的孩子的梦

凡是我教过的学生都说我爱笑,凡是和我同过事的老师都说我爱玩,凡是做过我学生家长的人最后都和我成了朋友。这就是我,据说很多年都是老样子:好脾气,好奇心强,孩子气。

我在校园长大,接触到了广阔的教育空间。从小就天天听妈妈和老师邻居们谈论学生的优点缺点,赶忙去修正自己;顺利考上重点中学长郡中学之后,接触到更多非常优秀的老师;成功进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在毛主席曾经学习过的地方把自己努力变成一名合格的老师;毕业分配到新风接小学成为一名真正的老师。

我的生活是单纯的,我的从教之路是顺利而简单的,但我的教育之梦却是五彩瑰丽的。

在妈妈的影响下,我很小就阅读了许多的教育书籍。苏联的儿童小说《二年级的奥莉加》给我展示了他们孩子丰富的学校生活:组社团,不同年级的学生搭档起来一起学习;日本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里面巴学园的孩子坐在电车里上课,座位可以随便选,不按课程表教学,不管怎么淘气也不会受到过分严厉的批评,学生甚至可以爬到校长身上。每天上学时,都有孩子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学校里独特的运动会,各种出游和活动中的学习,如试胆量游戏里装鬼和抓鬼的孩子等等。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我想,许多孩子大概都希望进这样的学校。可是,它在哪儿呢?小时候,我也好想要读,现在成为老师的我也好想在一所这样的学校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构想很多,我想创造一个属于我们中国孩子的“巴学园”,一个更自由更开放的理想学校。

我欣赏德国的教育,期待校园给孩子更多动手实验的机会。

我个人在读书时是个很狂热的理科热爱者,现在却在教语文,希望自己有将不同的领域知识和学习方法融合起来的能力。

我要说,是校本课程在实现着我的这个美丽的教育梦想。在匆匆的教学之余,盘点自己参与校本课程实施走过的点点滴滴,我看到学生和我走过了三层境界,也走过了一条充满尝试与收获的快乐道路。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在由自信到困惑中发展第二专业

在我校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之前,我和大多数的同行朋友也许都是每天守着我的学科教科书这一亩三分责任田,兢兢业业地将课本内容讲细讲透,反复练习。如果觉得学生在某些重要的地方有所欠缺,必须多花时间来弥补,绝不敢用课堂上的时间来讲课本外的内容。校本课程的开设,让我们恍然发现,原来教学的内容还可以这样广阔。原来课程是可以被我们老师自己来开发的,于是我走出语文这块天地,开始探索自己的第二专业。课程不就是原来兴趣小组发展起来的吗,对我这样的年轻老师来说,应该信手拈来,不在话下。

每个学生对事物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解,两个学生听同一门课,会有不同的体验或学习经验。因此,我针对我班学生思维方式训练不足,思路比较窄的特点开发出了思维训练课。每周开设一节思维训练课,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缜密性。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联想想象训练、发散集中训练、组合分解训练、灵活变通训练、创意设计训练和问题解决训练等,鼓励学生不断打破思维定势,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课程开发伊始,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所有的学习,归根结底都是思维的训练。许多老师甚至要我把奥数也给加进去。但是我选择了比较有趣味和相对容易的创新思维训练教程,选择将一些核心的思维训练方式,如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等教给学生,再指导他们用之解决更多综合性问题。

但是,伴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我也陷入了新的困惑:我的教学内容与第二课堂的期待值肯定是不一样的,那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呢?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发挥潜能,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我们许多老师采取“大量练习,反复训练”的方式,不惜占用其他课程的时间,背完课文,听写生字,会读会写的生字过关了,会认的也必须过关,以防万一考试时超过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完“英才教程”,做“开心练习”,做完“考霸”,做“开心测试”,天,学生哪里开心得起来!听说把校本课改成上语文课,学生唉声叹气,听说这节上校本课程,学生一个个欢天喜地。

而我考虑,学生的问题与其思维的质量密不可分。有了思维的工具、思维的方法,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思维的质量决定未来的质量!我决定渗透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广泛听取学生意见,满足他们的兴趣。面对未来不可预知的世界,除了知识,孩子们当然需要卓越的思考方法。

发挥学生的潜能:对每个学生负责,不仅对他今天负责,对他明天的考试负责,更应该对他的一生可持续发展负责。在创新思维训练课上,为了使枯燥的训练变得生动有趣,我采取主题教学的形式,每个单元都设立一个训练重点,选用不同的训练方式。经过训练后,许多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许多语文、数学老师都说他们上课发言积极性高了。

发挥教师的潜能:没有知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解放自己的思想,固守在学科狭隘的天地里。没有知识可以自己查找资料自学,然后再运用教学法教学生。我先后订阅了《大自然探索》《国家地理杂志》等,自己购买了《青少年创新活动案例集》《6~15岁儿童思维训练》《趣味思维训练100法》等很多的相关书籍,平时上网逛书店,我只要看到关于思维训练和创新思维等关键字眼,都会眼前一亮,连忙下载在我的校本课程文件夹里。

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创造潜能的发挥,让我们体验成功,从而不满足于做一个消极被动的“教书匠”,强化反思意识从教育实践入手,便捷地进行研究,逐步拥有教学研究的态度和能力,并提升自己特有的“教学实践性知识”,积极、主动地使自己走向“研究型教师”。

校本课程也让老师们之间交流更多。我们许多校本课程都是教研组老师们共同决策共同开发,我贡献出自己的智慧给大家参考,也学习到了更多老师的先进经验。每次研讨课,大家都给我提供许多中肯而具体的意见,办公室的同事无论在书店还是在网上、杂志上看到有什么好的课程资源和内容也会相互转告。

校本课程帮助老师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我们大胆地开发了不同领域的内容进入校本课程。擅长艺术的老师把自己的翩翩舞姿、多彩画笔、悠扬曲调带给学生;心灵手巧的老师带学生做装饰,制玩具,弄美食,装点生活;兴趣广泛的老师带学生神游世界,体验生活……老师们都捧出了自己灿烂的心花一朵朵!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专业提升,自由驰骋

一切为了学生,教学方法是共通的,临时课堂组织教学方法是需要教师的智慧来解决的。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后,我发现校本课程不是那么难的事,但已不是当初的一知半解和以偏概全,而是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学生的发展变化有哪些,如思考问题的多向性和创新角度,辐射和影响到语文学习和其他学科学习。

校本课程开发表面上看是以校为本,但隐藏其后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教师所做的一切归根到底是为了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本身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爱好与兴趣、需要与追求,因而也就需要有一种差别性的教育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将来发展的需要形成一个独特的个别化课程或者说“个性化菜单”。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及其发展的可能性,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并为其设计或提供“个性化菜单”,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我在设计“奇趣思维训练营”时,就针对学生特点做到教学内容开放,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成果展示多种多样。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动物,如鸟类、昆虫等设计主题思维训练,让学生在快乐的经历回顾中展开思考,效果更好。又如提倡每日一设想,让学生学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其存在的问题,运用学过的思维方法尽可能多地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的思维变得大胆而张扬,而老师的思路也更开阔,在教学之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进行校本课程以来,我觉得创造思维训练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参加过思维训练班的同学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发散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的同学。具体体现在:

1.在校本课程中师生关系更融洽。

校本课程开发扩大了信息来源,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真理的化身,所以学生很可能超过教师,并把教师“问倒”,这就可能引发“师生观”的转变和“好学生”理念的重建。我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反对自己的意见,并想方设法使学生超过自己。学生非常喜欢上思维训练课,虽然临时班级里学生来自各班,调皮大王很多,但我不怎么需要维持纪律,他们总是兴致盎然地期待着我。就连我做错了题,大家也没有恶意的嘲笑,都是冥思苦想和耐心地等待。有个六年级的学生叫小雨,他第一次进我的课堂是拍着篮球慢腾腾进来的,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让我气得不行。可是,他听了第一次课后,就成了我课上最积极的人,因为他每次都能得到思考正确后的愉悦。在训练中,我不露声色地批评了他的毛躁,帮他养成了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好习惯,我相信他会在学习的路上走得更轻松。

2.学生个性发展,自我表现更大胆。

校本课程开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这就必然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要鼓励学生“犯规”。如果一个学生只知唯师是从,而没有自己的观点,不敢向老师质疑问难,也没有向教师质疑问难的习惯,那么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形成,个性的张扬,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我设计题目时,往往准备学生问题的生成,多预留回答空间,一题多角度回答,多种方法解决。学生对问题多了自信与质疑,敢于陈述不同意见。对思维训练课也是抢着上。他们从以前的看成绩好的学生到今天的拿出纸笔互相商量,这是他们思维能力的巨大变化。学校每期一次的校本课程选修课海选,已经成为学生自行选择成就自己梦想的重大尝试。

3.学生知识更开阔。

学生们渴望成功,渴望被肯定。他们在课外也主动阅读相关的资料,想要难住我。于是,他们阅读的次数也更多了,视野更开阔。经常有学生捧着自己新买的思维训练书想刁难我,最后变成我们一起探讨。他们还把自己的马小跳的书给我分享,说上我的课,他们觉得自己像马小跳那样自由。

学生的主动更感染了我,在知识领域,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改变了对知识本质的看法,而且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变提供了可能。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开始认真学习一些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思维训练方面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这就必然引起教师知识结构的重组,以构建一个多元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改变带来了学生的进步,这是最让我欣喜的,我愿意不断在校本课程的沃土里耕耘,开放自己的思想,敞开胸怀,和学生一起成长。

第二部分我的研究之旅

关注思维差异

困惑:再精心照顾的花儿也不会同时开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校本课程“奇趣思维训练营”教学以来,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训练,在学生的学习中我和学生有了很多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课内的表现里,我也发现了不少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尤其是学生在思维训练中的不同表现,向我展示了他们思维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差异。如对待同样的思维训练:

学生甲:老师!我发现你今天出的题目有规律!

学生乙:老师,你怎么总是要我们做题目啊!

学生丙:老师,正确答案是什么?你告诉我好不好?

在要求做课前准备时,有的学生兴致勃勃,有的却觉得很是麻烦。

老师说出了思维训练的题目,课堂上大多数孩子正在进行紧张的思考,有几个孩子却在磨磨蹭蹭,东张西望,不去思考;当同学汇报成果时,他们却迅速地记录答案完成了任务。

出现这样的现象,说明即使同一节课,学生的收获也各不相同,他们对课程的评价和再学习的兴趣也不同,而老师在推进教学进度时也感到十分棘手。

聆听花开的声音,走进花儿的心里

学生本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思维差异。多元智商理论中提及的“每一个体的智力结构都应该看作是差异性的和个体化的”,正如“十个手指不一样齐”,每个学生认知的能力存在差异,思维水平天生就不一样。

选修我开发的课程的学生分别来自五、六年级,年龄的差异使思维能力分为两个层次。智力这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潜能可能会被激活,也可能不会被激活,而这种潜能能否被激活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激活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某种潜在能力。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人们智力发展的方向有着鲜明的区别,也就是说智力的发展方向受到了环境和教育的极大影响,由环境和教育激活并由环境和教育培养。那么,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他们在环境影响下,经历有不同,形成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于是他们哪怕收到的信息是同样的,他们给予的解决方式也可能是不同的。

学生的思维各有优势,有的在这方面有所长,而在另一方面有所欠缺。如有的学生爱阅读,他们的语言能力较强,在遇到要语言总结的思考上见长,而有的动手能力较强,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时得心应手,可是不善于表达。

暖阳、润雨、和风,助百花齐放

我们的教育应该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智力强项或特长,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发现差异、因材施教、培养特长、树立自信的教育。关注不同年级的差异,分别予以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同样的问题,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加以不同的要求。注重多样的思维表达形式,如以图画、表格、演示等不同方式体现自己的想法。注重合作的同时强调所有人的全情参与,设计不同的环节让学生都有事情可以做。

《关于鸟类的思维训练》课堂设计与反思

第一次课

教学过程

在这一节课上,我以鸟类为训练的范围和知识依托,进行思维训练,课一开始,我和学生一起回顾:“我们进行思维训练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你所理解的思维到底是什么?”学生自由讨论述说,总体来说基本正确。接下来我又要求大家回忆:“那么大家能不能回忆一下,我们的思维训练中提到了我们的思维可以分为哪几个过程?”在学生述说的时候,老师总结板书:

1.大脑管理和组织能力2.分析3.判断4.创造

我再次提问:“我们进行思维训练是为了干什么呢?”学生自由讨论说出“有了敏捷的思维,我们可以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自由地在不同的世界里遨游”等。

在课前,我考虑到思维的训练是比较单调的,为了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必须采取多种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于是,我将思维训练和对鸟类的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了可以发挥和实际联系的机会,感到学有所用。并借着多彩的鸟类世界,让学生尽情地说个够。

在课堂训练这一环节里,我出示有一定组合思路的思维测试题,首先是学生自由的思考,然后在六人小组内讨论,看看哪些组的思考最为严密与独特,进行组际竞争,评选出优胜,予以奖励。最后针对那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提起讨论,说说在思考的过程中有什么心得,不着痕迹地进行思维方式提点。

首先,我通过对鸟类知识的介绍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了解学生对鸟类知识了解的差异。

1.人类有一些带着翅膀的朋友,它们是谁呢?你知道哪些有关鸟类的知识?

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所知道的鸟类知识,无论是那些说得多的还是少的,我一律予以表扬和肯定,对其中的某些不正确的加以纠正,并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是我们头脑文件柜里的一份份文件,在它们的基础上,我们还能对自己的鸟类知识展开思考,还能有不少的收获呢!延续第一个问题,我又发问:

2.你能根据你的鸟类知识确认一些与鸟有关的关键词吗?就是那些你一想到鸟类就会想到的词语。

学生思考片刻即回答。如鸟蛋、窝、虫子等。我予以肯定。

3.对你所提出的关键词,你能够将它与鸟类制造联系说一些话吗?

出示题板,学生讨论发言。

这一个环节,可以说是对学生基本思维水平的一个大盘点,有的学生说得很多,可是有的学生思维总是卡在一两个常识点上下不来。

有了常识性积累后,我开始进行有难度的提问了。

4.提出你自己的问题并回答。

针对以上的联系,以“为什么”“如何”的方式提问并试图作出回答。老师给予启发:为什么鸟儿要建鸟巢?学生可以推想出来——为了保持孵蛋温度。

在学生分组练习提问和回答时,我又予以及时肯定的指导。

以学生的回答作为积累,我马上出示新的问题:

5.排列顺序

(1)下面所列举的事物是按照某种顺序排列的。这一排列次序是根据什么特性来决定的?

学生思考回答:食物链中的位置。

(2)你还能说出其他与鸟类有关的类似的排列吗?

相对上一个问题来说,这就难得多了。我考虑到这一点先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到比较有难度的组进行启发式谈话,引导他们回答,再集体表述、评析。这样就照顾到了那些思维一时没有跟上的同学。

在一段时间的较有难度的抽象思考之后,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实际生活。出了一个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6.判断相关程度。我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丢了他的鸟,他写了一则“寻鸟启事”,贴在他家附近的商店窗户上。你认为在这则启事里,有哪些内容是有用的,可以帮助他找到失踪的宠物鸟。请在相应的内容下面画线。

然后,我出示启示,要求学生思考讨论后上台分析并画记号,然后说出你认为这些信息为什么有用。

“我的鸟的名字叫汤米。我是在去年买到它的。为了买它我花了10美元。它的羽毛是黑色的,有一张小黄嘴。它是一只鹦鹉。汤米和另外三只鸟一起住在一个鸟笼子里。晚上吃过东西后,它就会啾啾地叫。”

在这一题里,许多的学生都想到了毛色、外形和品种是有用的,可是忽略了鸟的名字,但它是一只鹦鹉,这也许是有用的。

解决了实际的问题后,我再一次拿出了抽象化的训练题:归类我出示题板再给每个学习小组发一份试题纸:

在下面的每一组中,有一种鸟与其余的几种不同,圈出与众不同的鸟,并说明理由。

为了使学生对这节课有一个完整的印象,最后我设计的是:

7.归纳概括:有了这么多鸟类的知识,你能不能对鸟类的特征进行描述呢?

如果某种鸟具有某一种特征,请在相应的空格里填写“是”。根据该表,你可以对鸟类作出怎么样的概括和总结。

最后,我先根据一开始上课时的计划,给各组评分,评选出优胜小组,尤其是对那些能够在学习时互相帮助的成员予以表扬,再对训练情况进行总结:“今天大家凭借自己对鸟类的认识,运用了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思维训练的方法,进行了一节紧张而快乐的思考课。我相信,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收获。思考是金,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保持爱思考的好习惯。”

反思:在这一节课上,我以鸟类为训练的范围和知识依托,进行思维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学生不喜欢枯燥的思维训练,可我想大多数学生会喜欢鸟类,也就喜欢解答和它们相关的许多问题。借着鸟类的可爱,我让学生也喜欢思考。我设计的几个环节,在思维的层次上是属于逐渐深入的,遵循了思维训练的难度递进规律。但在训练的过程中,我发现,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每一个环节做到认真思考,顺利完成任务。有的学生在有关鸟类知识的积累方面做得比较好,可是到了要他们对鸟类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时,他们有些力不从心;有的学生就恰好相反,他们对琐碎的细节不甚了了,可是对分析鸟类的各类问题很感兴趣。学生的个体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异,反映在任何事情上都是如此。有的学生是思维敏捷度上与他人存在差距,有的是在思维方式上与众不同,有的是以某一方面的思维见长,看来,对待不同的学生,应以不同的方式开启他们的思维之门。

在教学中,我还发现了自己在教学时也存在自身的约束性。比如在找鸟类的关键词并进行联系时,我过度拘泥,要求学生按照我的思路,一定要找鸟类的关键词,以至于学生思路被限制而出现了短暂的思考受阻的冷场局面。课后我想到,在课堂上,作为老师,我们还得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设计,更多地磨练自己的教育机制,在课堂上做到收放自如。

第二次课

设计与思考

在本次课程里,我针对不同学生的思维差异,考虑将他们区别对待:设计思维题时,注意了难易度的逐步深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在授课的时候,对能力较差的学生多加提醒与启发;运用图表、语言表达、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各种思考方法得到尽情表现;引入小范围的竞赛机制,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创造性的替代选择:你能列举出两种不用鸟笼而能束缚住鸟儿的方法吗?”我对五六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层次的要求,对六年级的学生或五年级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我要求至少要说出两种方式,而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只要求简单答案就可以了。

针对不同的学生思维敏捷度有所差异,我在每一次训练时,都留出一些空白时间,引导想得快的学生进一步思考,而给想得慢的学生多一些时间。

根据不同学生在不同的问题上所占优势不同的情况,我注意把问题提出的角度放广;把问题涉及的方向放宽,让我提出的问题,使所有的孩子都有可回答的空间。比如在设计了“选择与作出决定”的训练里,我选取了“选择教室宠物”这一训练活动。

设想你们要选择一种动物作为教室宠物,可以是松鼠、金鱼或者鸟,列举出每一种动物作为教室宠物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各一项。

从你选取的这些情况中,选出至少三项,作为一个班级选择教室宠物时必须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你列出的重要考虑因素,为每一种宠物评分。对于每一条因素,3分表示最合适,2分表示基本合适,1分表示不合适。看看最后哪一种动物的总得分最高。

最后决定:我有意识地选取了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他们通过思考能自行解决的问题,并且是他们喜闻乐见的问题。学生既有相关的知识,又有此方面的爱好和需要,于是他们极为高兴地投入到训练中。并且在训练中引入了班级竞争,使同一班级的孩子能够联合起来共同思考,无形中也就增大了他们思考的力度。

反思:这次课程,学生对以鸟类为主题的思维训练有了进一步的思考,而在训练时,我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思维差异并进行了多层次的指导,这让孩子们感到思维训练更容易一些,在思考的时候也就主动了许多;运用多种方式的表达,使学生的各类特长有了尽兴的发挥,自信心也有了提升。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的孩子不会主动地思考,仍然在消极等待,而部分思维能力较佳的孩子则能在课上更多地体验成功,这一现象仍有待改观。

在开放的探索里追求,在多元的世界里静静耕耘,我在校本课程芳园的一角,聆听花开的声音。

第三部分我的田野笔记

四块石头的故事

在六一儿童节的联欢会上,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让大家笑逐颜开。既有个人的,也有集体的,无论是精彩还是稚拙,都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我事先说过,能表演更多集体节目,和别人配合得好的个人要评奖,于是,大家都盯着那些参与了好几个节目的孩子。大家的目光落在了一个叫阿良的孩子身上。他已经在演他的第四个节目了。但在每个节目里,他都是配角,有的节目里,他甚至只是个道具。因为,他演的是四块石头。在《一休偷梨》里,他演砸杯子时石头;在《俩兄弟的故事》里,他是那块会说话的石碑;在《保护绿色》里,他是千年巨石;在《海神的礼物》里,他是海边的巨石。

看着他蹲在地上,视线随着同学专注灵活地转,我不由得想起了六一儿童节来临之前。那时,我们班的孩子在自发组织节目为班级联欢会准备。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做头饰的,剪窗花的,排节目的……天天都有孩子半是抱怨半是骄傲地对我说:“龙老师,我快忙死了!”可是也有不忙的孩子,他们无所适从地转悠,因为没有小组吸纳他们。他们就像是班级里的泥沼,麻烦不断。经常传来叫嚷声:“老师,阿良又在捣乱!”那就是他们的杰作。

终于,在又一次的大声喧嚣之后,那个叫阿良的孩子又出现在我的眼前,他在二小组排节目的地方怪叫,被学生送来了。他是个特别调皮的男孩,聪明,但各方面的习惯较差。看着他扭动身子的样子,我生气地问:“你为什么要在他们那叫?”他说:“好玩。”我几乎要发火了,可他的眼神是那么反叛和受伤。在那一瞬间,我知道:他不是好玩,而是寂寞和羡慕。他的散漫,他的坏脾气,他的胆小,使他丧失了参加集体活动的时机。现在他后悔了,想引起大家的注意。怎么办?我想为他再争取一次机会。我对他说:“阿良,你别在大家做正事的时候好玩啊。他们都想在六一儿童节露一手,你也可以啊。”他低头说:“他们都不要我。”我说:“不会吧,这次表演有比赛的,表演人数多的组评选时可以多加分呢。你又会做头饰又会表演,只要你去帮助别人,肯定有适合你的角色。”我停了一下,又说:“你想想怎样能让大家接受你?”他想了想,说:“我去帮他们的忙,不害人了。”我笑着点了点头。正要走,我又叫住他,说:“告诉你一个小秘密:我要给表演节目最多的人发奖嘞。”他若有所思地走了。我分别来到了各小组,看了看。看到阿良在努力地加入。

回过神来,他们的节目已演完了。大家在鞠躬谢幕。阿良也在笑着。又是几个节目后,评选优胜节目了。学生们在主持的组织下互相评论。最好的集体节目是《一休偷梨》和《保护绿色》。那么参与活动最积极的人呢?我有点为阿良担心了:他演的都是什么啊?可是,大家却毫不犹豫地说:“阿良!”为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很有趣:“他虽然演得一般,但他很积极,连石头都肯演!”“他帮忙拿了做道具的纸片。”“他演石头好累,老是要蹲着。”“他没有捣乱了。”“他在四个组里帮忙。”是吗?我由衷地高兴了起来,看来是我太担心了。在大家的掌声里,我把奖品,一个塑料笔袋发给了阿良,大家齐声叫了“耶!”

主持宣布玩游戏了,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多亏在阿良乱来的时候我给予了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想参与集体的想法得到了肯定,并告诉了他融入集体的方法。幸亏我们班的孩子都是那样公正,能够不计前嫌地接纳每个伙伴。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调皮的孩子往往通过捣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你千万别生气。也许,他会给自己和大家一个惊喜。还有,在孩子中间,也有正确的思考和言论,也许比老师更加实在和宽容。请多给他们一点儿评论的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