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何处,我们都要与周围的人群建立深厚的友谊,因为它会像你的左右手一样,帮你完成许多事情,使你获益。
一年前,我的一位朋友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她悲痛欲绝,自那以后,她便和成千上万失去亲人的人一样,陷入了一种孤独与痛苦之中。“我该干些什么呢?”在她丈夫离开她近一个月之后的一天晚上,她跑来向好友求助,“我将住到何处?我还有幸福的日子吗?”友人极力向她解释,她的焦虑是因为自己身处不幸的遭遇所引起的。让我们面对现实。无论是丈夫死了,或太太过世,活着的人都有权利再快乐地活下去。但是,他们必须了解:幸福并不是靠别人来布施,而是要自己去赢取别人对你的需求和喜爱。
她的丈夫曾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最为关爱的人,但这一切全都过去了。幸好她一直有个嗜好,便是画图。她十分喜欢水彩画,现在更成了她精神的寄托。她忙着作画,同时结交了一些朋友,哀伤的情绪逐渐平息。而且由于努力作画的结果,她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使自己的经济能完全独立。
许多寂寞孤独的人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爱和友谊并非是从天而降的礼物。一个人要想受到他人的欢迎,或被人接纳,一定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要想让别人喜欢我们,的确需要尽点心力。她开始成为大家欢迎的对象,不但时有朋友邀请她吃晚餐,参加各式各样的聚会,并且还在社区举办画展,处处都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虽然现在时代进步,医学发达,但我们的社会却有一种疾病越来越普遍,那就是处于拥挤人群中的孤独感。
用大卫的话来说,我们都是“寂寞的一群”,由于人口越来越增加,人性已汇集成一片汪洋大海,根本分不清谁是谁了??居住在这样一个“不具一格”的世界里,再加上政府和各种企业经营的模式,人们必须经常由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工作———由此,人们无法获得长久稳定的人际关系。把自己封闭起来,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寂寞和孤独。若想改变这种状态就必须走出阴影,勇敢地到人群中寻觅知己,同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同时帮别人承担痛苦。根据统计显示,大部分结过婚的妇女,都比先生活得长寿。但是,一旦先生过世之后,这些妇女都很难再创新生活。而男性基于工作本身的要求,他们不得不驱使自己继续进步。通常,夫妇当中,先生要比太太来得强壮,也更富进取心。妻子则大部分以家庭为中心,并以家人为主要相处对象。所以,她对必须独自生活或追求个人的幸福,并没有什么心理准备。但是,假如她决心迈向成熟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得到的。当然,孤寂并不专属于鳏夫或寡妇。无论是单身男子或美丽的女孩,无论是城市的异乡人或村里的流浪汉,都一样会尝受到孤寂的滋味。我能了解大都市的生活,有时是比小镇更会让人有孤寂感;我还了解要在大都市里生活,有时更得花点心神去结交朋友,并让这些朋友不忘记自己在去另一个大都市之前,要先想以后的日子如何打发。你当然需要有些兴趣相同的人在一起,但你得先伸出友谊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