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时八节的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最富有民族性的,首推每年的春节,也称年节。传统意义上的年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年节的高潮,这一时间段俗称“过年”。
年,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的漫长岁月中依据天体运转和气象更替共同创造和遵承的时间概念。《说文·禾部》称“年,谷熟也”,如此的年,既是日月运行、四季轮回的时间概念,又是农耕时代的作物成熟收获的标志,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怎么庆祝呢?人们把一年的收获奉献于列祖列宗的灵位前;把一切的希望寄托于天地神明的祭台前,举行神圣又神秘的仪式,虔诚地表达一种感恩,一种祝福。由此,有人说,春节是中国人的感恩节,其要义不外乎是敬天地、尊祖先、孝父母、爱儿女、尚礼义、广行善,而这些不都是慈风孝行吗?
除夕俗
北风呼啸,时入腊月,城乡家家祭灶,农人酿酒做年糕,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此时的慈城人纷纷张罗谢年与祭祖。谢年与祭祖仪式之后,慈城有的家庭女主人托着茶盘挨家挨户分送年祭品,其中必有年糕汤,俗称“贺年礼”,一般每户送两碗菜和两碗年糕汤。等推开邻家的门,对方的主人见贺年礼,就道喜:“今日,你家在发财!”送贺年礼者往往接过话茬,回音:“一起发财。”对平时能见面的邻居,贺年礼差不多都要送到。
过年习俗各地不同,然而大多有谢年祭祖之俗。当然此俗在各地的叫法或具体举行仪式的时间不同,但人们表达的意愿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敬天地、礼神明、祀先人、旺后人。除夕是过年的高潮,尤其是年夜饭,一年最后的晚餐,家人围坐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慈城籍著名作家冯骥才称,年是“我们民族一年一度的生活情感的大爆发,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大团聚,是现实梦想的大表现”。
同是大爆发、大团聚、大表现,各地的年夜饭却又千差万别,宁波人吃得最多的是汁水年糕汤,寓意今后的日子日日好,年年高。河南人吃扁食,一种手捏的油炸食品。湖南人全家围炉守岁至半夜,一起吃“砧板肉”。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守岁诗中的“一夜”即是除夕夜。旧时,这一夜,大多数的老人要守岁,孩子则在放完爆竹后,枕着压岁钱进入梦乡。如今,人们是看着春晚守岁。
压岁钱是孩子的护身符。传说古代,有名叫“祟”的小妖,除夕夜穿门钻户,专门伤害熟睡的孩子。嘉兴府开酱坊的管姓夫妻,老年得了一子,日捧夜捂,把孩子养得白白胖胖。除夕夜,夫妻俩怕“祟”来害好不容易求得的孩子,就祭天拜地求神庇护孩子。夫妻俩边求神灵,边哄孩子玩,玩着玩着,孩子要父母玩“红纸包铜钱”。于是,一家仨是拆了包,包了拆,玩到孩子打瞌睡,孩子手捏包了八枚铜钱的红包入睡,其母看孩子睡着,把他手中的红包移到枕边,自己与丈夫不敢合眼,挨着孩子,长夜“守祟”。果然,下半夜,一阵巨风吹开了紧闩的房门,吹熄了灯火。只见漆黑的小矮人伸出双臂撩开帐子,摸向孩子。突然,孩子的枕边迸射出一道光,“祟”只能“吱呀,吱呀”地边尖叫边夺门而逃。第二天,管氏向邻居们述说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此后,红纸包铜钱成了孩子平安过年的护身符。因“祟”、“岁”谐音,渐渐地,压岁钱成了红纸包铜钱的简称,并成为长辈爱护孩子而准备的过年礼物。
江苏扬州地区的除夕夜,男孩子要爬一爬竹子扶梯,寓意“祝(竹)你今后步步升高”,女孩子要戴一只圆头“如意”,寓意“愿(圆)你嫁给如意郎君”。
山东曲阜孔府的除夕,午后要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大人给孩子送压岁钱,装在红纸袋里,上面写有“长命百岁”的字样,放在小孩子的枕边;还要准备一个景泰蓝食盒,其中放黏米面做的如意和小柿子、橘子等食物,以祝福新年。午夜过后,所有的人起来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里用席子搭起“天地楼”,朝各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各摆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诸神的牌位,正中一张桌子上摆天地神牌位。天地楼旁,立“朝天竿”,点“天灯”,日夜不熄,一直要点半个月之久。
河南安阳林州地区,除夕这一天,各家各户将自做的纸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墓地坟头,长夜照明,意引先祖回家同亲人一起过年,正月初一早上收灯。同时,各家在大门里门槛跟放置一根桃木棍,以防野鬼进家伤害小孩。
安徽东至地区有除夕上山祭祖风俗,那天小孩忌吃鸡肠,寓意有二:一忌小孩写字歪歪扭扭;二忌小孩养成小肚鸡肠。
拜三朝
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古人俗称这天为“三朝”。这一天,九省各地大多有崇宗祭祖之俗。如曲阜孔府,族长正月初一早晨醒来,先不说话,用手摸摸食盒里的东西,起床后拜庙、拜祠堂,接受仆人拜年。
河北省等北方地区,鼓敲五更前后,家家户户就拈香拜天地、敬祖先,随后拜父母亲及家里的尊长,以示谢恩。因而大多地方志的岁时风俗篇章都有“正月昧爽,长幼皆起,盛衣冠、设香烛、拜天地、拜祖先、拜父母,以次而及,设盛馔和乐同享”的记载。
长江以南的江浙等地,也有类似的崇宗祀祖习俗。安徽池州府志中也有此类风俗记载:“元日,祈年,五鼓洁厅宇,焚楮币以拜上下神祇;后庆节,弟子序拜尊长;亲族里人更相造拜且祝。”
其实,考察中心的四时八节风俗始终离不开祭祀、饮食、娱乐。完成崇宗祀祖仪式后,家家户户要吃新年的第一餐,一般北方以食饺子、馒头为多,南方以食汤圆、年糕为多。吃甜的,寓意甜蜜一年;咸的,俗称羹,“羹”谐音“耕”,意取年年有耕、耕作顺利,引申为五谷丰登。“更岁饺子”、“发财馒头”、“汤圆团圆”、“年糕年高”便是旧时民间丰富的第一餐,拜三朝祈福是正月初一的序曲。
祠庙祭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祭祀祖先说到底是表达孝思的一种民俗信仰。民间的孝思大多分祭台、祠堂、墓地三种场合,皆含木本水源、慎终追远的思想。旧时祭祀祖先,往往以不孝祖宗而自省,以光宗耀祖为追求。因而在大年初一清晨,家长率子孙进祠堂拜祖宗。有的望族有大小祠堂好几个,其祭拜的顺序是先大宗,后小宗。是日,祠堂的“喜神”案上,放置有牲醴、茶果、年糕、粽子等供品,点烛烧香,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有的至亲前来相贺,也要参拜祖宗遗像。如慈城冯氏,每年正月十五要到各自的祠堂祭拜祖先,不论年龄,只要是男丁,均可凭签支进祠参拜。有的祠堂里有族规规定,十六岁以上的男子才可祭拜,而女人不能参加。也有特例如宁波潘火蔡家祠堂,同设女祠,这样男女均可进祠堂祭祖先。当办者会给祭拜者每人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
浙江宁海的士大夫在正月初一去文昌阁祭拜文昌帝,回来需读几篇文章,寓意文昌帝君听书声,然后挥笔书下“新年开笔,诸事大吉”、“元旦挥毫,利获名高”等心声。
慈城地区还有拜庙岁、喝元宝茶的习俗。清晨敬神拜祖后,有的慈城人会约上亲朋好友先一起去城里的永明寺、紫国庙、柳山庙、城隍庙、关圣殿、鲁班殿等处进香,俗称拜庙岁,也有去东门外的清道观撞钟的。然后去其中的一家喝元宝茶,并向主人家的老人拜岁祝福,向小孩贺新岁。多数人家会预先在茶盖上放两枚用刀柄敲扁的青果,大多是等拜岁的亲朋上门就用此泡茶,即元宝茶。
河南开封地区,视正月初三为上坟祭祖宗日,旧俗规定,这天民间不走亲访友,而是在家思祭祖先。
贺新年
完成了祭祖拜神的孝思仪式,民间开始互相拜贺新年。贺年走访,至少有烟茶加点心款待;晚辈要向长者叩头拜岁,长者赠以压岁钱或糖果。一般年俗,小孩给长辈下跪拜年,长辈给压岁钱,还给枣子、荔枝和糖果等,寓意早早立志、甜甜蜜蜜;而小辈给长辈拜年的礼品大多是糕类,寓意年年(糕)高。
正月常逢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旧时的立春,各地大多有司迎芒神民俗,于是,民间常将贺新年与迎春民俗合二为一。如山东一些农村流行立春打春牛的风俗,即在立春前,用泥塑一俗称“春牛”的泥牛。塑制时,在泥牛肚里塞进一些五谷杂粮,当牛被打烂时,五谷从“牛肚”里流出。人们欢笑着抢土牛的土块并带回家放入牲圈,象征槽头兴旺;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母亲们则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暗示不患疾病。
应该说,年节的面貌已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尤其在进入20世纪以后,但在有些地区,人们依旧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平安与和睦、和亲朋好友团聚为主要形式度过这个传统节日,因而将之称为“我们的节日”。以上摘取的有着慈风孝行的传统习俗,有的消逝,已经变得十分陌生了;有的在演变中被传承下来,似曾相识;有的则只传承了其形式,后人不知其所以然,即不知其最初的寓意了,比如压岁钱。看来,过我们的节日,还需知节日的文化内涵,这样才能提升节日的价值品位,从而进一步宣扬慈风孝行等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