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
34752600000010

第10章 崇宗祀祖的感恩

1919年,中国民俗学先驱周作人提出,远东各国都有祖先崇拜这一种风俗,而且认为这种祖先崇拜源于“报本返始”之说——“你试思身从何来?父母生了你,乃是昊天罔极之恩,你哪可不报答他?”众所周知,父母生子、子生孙子是人类的自然现象。可以说祖先为子孙而生存,然子孙并非为祖先而生存。因而,祖先崇拜这一种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随着科学的昌明,渐渐地由祖先崇拜演变为既感念祖先,又激励子孙的种种仪式。这些仪式固定于民间的四时八节之中,最为典型的是春秋祭祀,其他的崇宗祀祖仪式在民间又有不同的约定俗成的规矩。

旧时的民间,“岁时有祭,忌日有祭”。一般情形是:富家有庙,家族建祠,贫家大多只是简设祭台,各种祭祀仪式所用的祭品大多是四季果糕,但品种与数量却是视各家的贫富而定。根据各地的民俗志书记载,民间最隆重的崇宗祀祖仪式是在清明、冬至、除夕,也有在七月半、重阳、十月朝等节举行的,甚至有在六月、八月中秋节举行的。然而,不管是哪月哪天,旧时的民间祭祀仪式,既蕴含着人们曾经的木本水源、慎终追远之思想,又蕴含了人们的慈风孝行等诸美德。也许正因如此,这些风俗才能够延续至今。

清明节

仲春与暮春之交有个节日,这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即清明节。对于节日的冠名,《历书》有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众所周知,此时告别了寒冬,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之象,就农业生产而言,此时是种瓜点豆的季节,而民间则又把这一节气视为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人走出户门、走向野外为祖先或亲友扫墓。据传,清明扫墓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民间先仿效,后历代沿袭而成这一风俗。

清明节,古称“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因节俗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因而得这些别名。而寒食节这一名称既源于禁火的节俗,又是在纪念介子推。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约公元前650年),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后母骊姬陷害,与介子推等大臣一起流亡国外十九年。有一次,重耳饿得昏沉沉,介子推见状,悄悄地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当晋文公大宴功臣、重赏加封时,介子推却选择了离开,面对晋文公的交心诚意,介子推说:“不求封赏,只愿作一介草民,回绵山尽孝侍母。”介子推回到家乡,一心一意侍奉母亲。他入深山采药医治老母双眼,日日夜夜端茶奉水尽孝。最终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母亲得以复明。不久后,晋文公率众臣亲临绵山,请介子推出山辅政,哪想介子推背着母亲躲入深山。于是有人提议放火烧山,逼迫介子推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后,母子二人葬身火海。文公得知后痛哭,命将绵山改称为介山(今山西介休市东南)。同时在介山设立了祠堂,以示纪念。同时,将放火烧山的日期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

数百年来,那“德政千秋、孝行天下”的历史不仅演变为“清明节”,还使山西省成为闻名遐迩的孝道之乡。在山西还流传着做“子推燕”的习俗,据说便是为纪念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因为清明前一天是他的忌日,大家纷纷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称其为子推燕,并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以召唤他的灵魂。渐渐地,家家户户插“子推燕”又演变成在房前屋后插柳条,以示怀念。

旧时的清明节,人们大多不生火做饭,北方地区一般吃事先做好的枣饼、麦糕等;而南方地区则以吃青团和糯米糖藕为多。自然而然地,这一时节成了民间家祀祖先、官祀厉坛的纪念节日。

与所有的节日一样,各地清明节的祭祀先祖习俗并非千篇一律,而文化内涵却是一致的,即都蕴含着慈风孝行,如浙江德清地区扫新墓的乡风是一定要有粽子,而且供过后要将粽子挂在靠近新坟的树上,过路行人可以随意取食。安徽南陵等地的清明节,还有大家望族团祭于各族祠堂的习俗,期间族长向族子族孙讲解“孝、悌、忠、信”的道理。

中秋节

中秋节也是团圆的节日。明清时期,考察中心地区的民间有中秋之夜燃灯之习。中秋夜点的灯谓“宝塔灯”,这种灯是村童捡拾瓦砾搭成的宝塔形状的灯。江苏苏州乡间的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俗称“塔灯”。

中秋之夜,山东一些地区,选一空地,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欢庆歌舞之后,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得“嫦娥”喜欢,则可以戒指相赠。这就是抛帕招亲习俗,似寓有情人终成眷属之意。

浙江江山等地的民间有中秋节摘瓜果祈子的习俗。中秋节这天,岳母以衣襟裹瓜果送到新出嫁的女儿家,前面有鼓吹彩灯作向导,俗称“送灯”,实是母亲祈盼女儿生子。

湖南衡阳地区也有“中秋送瓜”习俗,与江山市的民俗一样,送瓜并非为吃,而是为送子。在衡阳乡村,村民往往在中秋之夜给结婚没生育儿女的投缘人家送“冬瓜”,意讨“冬瓜多子”吉祥。如果接瓜者翌年生了小孩,那这小孩就拜送瓜者为“干爹”与“干妈”。在安徽歙县也有诗记载:“送子中秋记美谈,瓜丁芋子总宜男。无辜最惜红绫被,带水拖泥那可堪。”此源于稚童偷人家的倭瓜或者连娘带子的子母芋,泥水淋漓地放到新婚人家的被子里之习俗。

冬至节

冬至与清明一样是个传统的节日,民间俗称“冬节”“长至节”等。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宁波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节,明、清两朝历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效天”。很多地方的民间也有祭天祭祖的习俗。不过因地域不同,有祠庙祭、墓道祭之分。多以牲果飨祖祀神。

江浙两省有些地区,有冬至煮汤圆祭神祭祖的习俗,取团圆之意。

浙江余杭的冬至节,若是新丧之家,则亲朋邻居纷纷手持白烛向逝者拜灵,主人家则要设酒席招待,以示怀念与祭奠。

冬至节,还由祭祀祖先而引申出祭孔活动,武安县有释菜于先师,学校儿童醵金祭孔,午聚餐于校内的习俗。

七月半

农历七月十五是为中元节,与正月十五日的上元节,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一样,均是古老的传统节日。这是与宗教相关的节日,民间简称七月半,俗称鬼节。

所谓与宗教相关的节日,说的是此节一说源于佛教《大藏经》记载的“目连救母”,一说源于道教的“中元普渡”。据记,目连在阴间历经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连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可菜饭却被饿鬼夺走。他就向佛祖求救,佛祖被目连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连按此经,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饥饿的母亲终于吃到了食物。为了纪念目连的孝心,佛教界在每年的七月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与佛教记载不同,道教界则认为,七月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为避免被这些鬼魂伤害,人们便于七月十五日供奉食品并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此乃称“中元普渡”。

渐渐地,民间效仿佛、道两界的善男信女,纷纷认同中元节是追念祖先及已故亲友的节日,浙江东部的民间做“七月半羹饭”的习俗一直延续于今。

江苏北部的广大地区流行七月三十放河灯民俗。据说是纪念舍身为民除害的“小马生”。洪泽湖地区的中元节还称“敬孤节”,即此地家家户户除祭祀逝去的先人外,还争请乡村的孤寡老人到各家各户吃喝的风俗。

一年四季,四时八节,除上述固定的日子祭祀先祖外,有的地方还有在农历二月的社日祭祀的习俗。社日,大凡设社的乡村,以社为一团体送社神于(轮)社的家中,祭完聚餐庆贺;同时,此地的官绅致祭忠义节孝等祠,各慈善家则捐施冥镪野祭孤魂,以保佑一邑百姓。

旧时,考察中心的乡间把埋葬过京官或富绅的山称为“风水山”,称大户人家祠堂前和庙宇前的大树为“风水树”。风水山上的一草一木不准乱砍,风水树更不允许随便砍伐。认为每逢节日要去祭祀,否则祖宗神灵要发怒,将大祸临头。浙江余姚的大岚山区,若欲砍伐“风水树”出售,必须经族长同意。时至20世纪40年代,宁波的“风水树”仍受法律保护。1944年,慈城周氏家族的祖墓荫木被盗,墓主子孙将偷盗者告上了法庭,结果偷盗者被罚200元银洋。

综上所述,崇宗祀祖在当今看来,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子孙追忆先祖以表感恩,二是以此来教育子弟该怀报恩之心。上述崇宗祀祖的种种礼仪,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慈风孝行。假如用当代的价值观来诠注的话,要报父母之恩,就要更加努力做人,使自己比父母更好,才能更好地报答父母养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