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文化艺术
34760000000034

第34章 三毛与《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以其特立独行的作品与人格气质,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生活。她笔下异彩缤纷的异国情调,字里行间的爱心,以及文中时刻迸发出的诙谐、机智,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三毛本名陈平,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出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才华,并受当时担任《联合报》主编平鑫涛先生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回台湾定居。同年1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程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却夙愿。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

三毛的作品在内地很出名。一次在台北亲友的聚会里,三毛遇到许多她过去不认识的人,他们竟然对她刚出的书——《撒哈拉的故事》里的每一篇,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甚而每一句话,都好似背过了似的熟悉。这种情形,令一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惊讶、木讷。

三毛一向没有耐性,尤其讨厌把自己钉在书桌前爬格子,但是当她回台湾第一天,她听到居然有许多学校的同学,整班整班的在预约她的新书的时候,令她非常感动。更令人惊讶的是,看她的书的人,除了大人以外,竟也有小学生。托了她的侄儿和外甥们,要请他们带着来拜望这个沙漠里的姑姑。

三毛自杀的新闻,震撼整个华人世界。特别是她编剧的电影《滚滚红尘》刚在半个月前获得金马奖的八项大奖。由于她投入此片工作甚多,她的母亲也说:“三毛是以生命在写剧本。”三毛内心的失落感是相当强烈的。三毛编剧了《滚滚红尘》,电影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独有她没有获得“最佳编剧”。她最后不解地离世,给热爱她的人们留下一个谜。

《撒哈拉的故事》就是沙漠生活的平实而又风趣的生活记录。本书共收录了12篇文章,分别是《沙漠中的饭店》、《结婚记》、《悬壶济世》、《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观浴记》、《爱的寻求》、《芳邻》、《素人渔夫》、《死果》、《天梯》、《白手成家》。这12篇文章不仅将三毛夫妇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以诙谐、机智的文字描绘出来,如在《芳邻》一文中拉布的母亲要把小山似的骆驼尸体放进三毛那鞋盒般大的冰箱里,三毛拒绝了,换来的是拉布母亲的一句话:“你拒绝我,伤害了我的骄傲。”这句精彩的对白,实在使人忍俊不禁。还有在《沙漠中的饭店》中,三毛促狭地把粉丝称作“雨”,还顺口对荷西吹牛道:“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扎好了背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换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荷西还是呆呆的,研究性地看看三毛,又去看看盆内的“雨”,然后说:“你当我是白痴?”寥寥数语,夫妻之间那种融洽甜蜜的感情描绘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