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津巴布韦,古称“马卡兰加”,意即“太阳之国”,而大津巴布韦的含意是“可敬的石头城”。大津巴布韦共和国南部有大小200多处石头城遗址,如今,这些遗址在蔓生的荒草丛中依然显露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和威严,昭示着这块土地上曾经有过的鼎盛和繁华。
大津巴布韦遗址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以南约350千米、马斯文戈市东南24千米处,这座占地7.25平方千米的古城坐落在三面环山、风景优美的丘陵地上,北面是波光粼粼的凯尔湖。城池大致由三大部分构成:由很高的石墙围成的椭圆形的大围场,人们也称之为庙宇或王城;早期建在山顶的有些像堡垒的卫城或叫做山地要塞;在卫城和大围场之间河谷中的平民生活区的各类建筑遗址。在现在来看,这座城池的地势也很理想,但是这些看起来像房子的建筑似乎都没有顶。
大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是“石头建筑”的意思。这座令人难以忘怀的古城遗址景色壮丽,长年苍翠。内城墙内还有历史更为久远的矮墙,与其他几道断壁残垣连接,从而将内城分割成为好几块大小不等的围场,纵横交叉,甬道犹如蜿蜒曲折的小路。人们在里面走仿佛进入迷宫一般,神秘莫测。
卫城建于高约700米的山顶上,城墙全长244米,高达15米。其入口是一条只容一人通行的阶梯,阶梯的台阶直接从峭壁中凿出。卫城是顺着山势自然走向建造的,聪明能干的石匠凭借熟练的技巧,依山势用花岗岩砌成一座天衣无缝的宏伟建筑物,其中有一段城墙还筑在大自然造就的岩石的山嘴上,煞为壮观,令人赞叹不已。
在大围场和卫城周围没有发现太大的建筑物遗址,但这片开阔地内墙基纵横,有住宅、酿酒作坊、货栈、商店、铁矿坑、炼铁炉、水井,附近还有水渠、梯田的遗迹。有人在这里找到过一些中国明代的瓷器、阿拉伯金器、印度念珠等珍宝,显然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平民生活生产区。其中中国明代的瓷器也许能够从侧面佐证这个古城的主人们生活在这里的大致时间。
大津巴布韦对现代人来说仍是一个谜,因为在19世纪,一些寻宝者不负责任的行为极大地阻碍了今天的考古工作。16世纪初,葡萄牙人侵占莫桑比克时,已经风闻西边有座石头城,但始终不能证实。
1871年,德国地质学家卡尔·默赫闻讯前来,默赫的考察过程极为艰苦,他的包裹着考察仪器的行李被向导弄丢了,后来,又染上热病,在他去世后的1876年,其考察报告才问世。在报告中他宣称自己进入了“女王希巴的黄金国”,这立刻引起欧洲人的兴奋。因为沉醉于黄金热的欧洲人正对阿拉伯人传播的一条消息感兴趣,那条消息说,大津巴布韦是所罗门国王开采金矿的所在地。
一些痴狂的欧洲人立刻从各地赶到大津巴布韦,在这里进行了毫无理智的破坏性发掘,有人为了找到埋在实心圆锥形塔下的财宝,居然从地下挖了一条壕沟穿过塔底,结果只有失望。人们到处寻找梦中的黄金和珠宝,不辞辛劳,掘地三尺,本来还算完整的古城最后被折腾得面目全非,那些雕在门窗石柱上的大津巴布韦鸟石雕都被一一敲下来带走。
英国考古学家西奥多·贝特与他的妻子罗伯特·斯维1891年来到大津巴布韦,雇用了30个当地人清理荒芜的遗址,但其得到的考古结论是幼稚的。20世纪,统治津巴布韦的英国殖民当局采取了某些保护性措施,禁止私挖乱掘,组织多批考察队进行系统研究,神秘而多舛的大津巴布韦的面目开始慢慢明朗、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