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危机
34796800000026

第26章 英国经济束缚军备发展

在第一世界大战中,英国是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获得了最大利益,并与法国控制了国际联盟。但是,英国国内的形势并不乐观。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可以说是英国由技术陈旧的19世纪经济,向培养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现代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由于这是一场深刻的变化,所以英国的经济表现出起伏,主要表现为频繁的工人罢工斗争。

英国的战后复生正面临该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工业困境。1921年4月15日,英国的工业陷入瘫痪状态。

1922年10月19日,首相劳合·乔治宣布他的政府辞职,并推荐请安德鲁·博纳·劳组成新政府。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工党的日益强大而削弱了的自由党,依靠和保守党的联合治理国家。许多保守党人对和自由党的这种合作越来越不感兴趣,在纽波特的补缺选举中达到了顶峰。预料能轻易获胜的联合候选人,意外地被保守党候选人击败。保守党人立刻反对联合政府,削弱了乔治的基础,迫使他辞职。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些问题困扰劳合·乔治。

1921年,他和爱尔兰签订的条约使某些保守党人感到被出卖了。许多批评家还指责他轻率处理了一项外交事务,这恐怕会导致与土耳其的一场新战争。

1923年12月6日,英国举行大选。执政党保守党因内外政策交困、经济长期萧条,在议院的席位大量减少,工党席位大增,成为第二大党。但保守党和自由党存在严重矛盾,不能在组阁问题上达成共识。

1924年1月,在自由党的支持下组成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党政府,詹姆士·拉姆赛·麦克唐纳担任首相兼外交大臣。麦克唐纳政府实行了一些进步措施,如制订国家资助工人住宅建筑计划,增加失业者补助金,降低茶糖等食品的消费税,外交上正式承认苏联等。

但工党在竞选时对工人和人民群众许下的种种诺言远未能兑现,如没有实行煤矿和铁路国有化,没有开征财产税以及增加给企业主的贷款,在殖民地问题上实现与保守党政府同样的侵略镇压政策等。

1924年1月29日,伦敦工人代表团代表150万伦敦工人,向刚上台执政的英国工党麦克唐纳政府请愿,反对英国政府对苏联采取不承认政策,宣布将举行罢工表示抗议。麦克唐纳政府迫于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压力,于同年2月2日正式承认苏联政府为合法政府。

2月27日,苏英两国正式建交。

由于工党政府对资产阶级唯命是从,很快引起了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工人罢工事件屡屡发生。工党政府敌视和镇压工人罢工,甚至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从而使其威信扫地。麦克唐纳于10月初宣布解散国会,举行新的大选。11月4日麦克唐纳辞职,首届工党政府结束。

1926年6月,英国保守党政府反对苏德签订友好中立条约,并以此为由进行反苏活动。

1927年6月,苏英两国断交。1929年夏,英国麦克唐纳工党政府重新上台,开始同苏联进行复交谈判。10月,苏英两国政府正式复交。这表明苏联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10月份的大选中,保守党斯坦利·鲍德温再次执政,并在11月6日任命工党政府的新内阁成员。人们期望新内阁能够结束3年来使一切陷于瘫痪的罢工所引起的骚乱。

新内阁成员中有张伯伦兄弟俩:前任印度事务国务大臣奥斯汀·张伯伦爵士任外交大臣;他的兄弟内维尔·张伯伦任卫生大臣。鲍德温首相任命1904年从保守党转为自由党而又转为保守党的人——温斯顿·丘吉尔——担任财政大臣。

1925年夏,英国的矿主们在斯坦里·鲍德温保守党政府的支持下,于1925年7月31日举行了同盟总罢工。由于鲍德温政府和资方尚未做好应付准备,被迫让步。工人阶级把7月31日星期五这一天称为“红色星期五”。

但是,资产阶级的让步都是预谋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利用斗争暂时缓和的时机,加紧强化警察力量,逮捕共产党人和工会运动的左翼领导人,而且储存了煤炭、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政府还成立了“煤矿业调查委员会”。

1926年3月10日,“调查委员会”公布报告,同意矿主降低矿工工资10%,工作日延长一小时。

1926年4月中旬,在9个月的工资补贴即将期满的时候,矿主们又重新提出降低工人工资10%、工作日延长一小时的无理要求,并宣布从5月1日起封闭煤矿,实行所谓同盟歇业,并不再与矿工签订全国性的集团合同。这引起了矿工的极大不满,共产党积极领导了工人的斗争,提出了“工资不得少一个,工时不得加一分”的口号。

但职工大会最高委员会却仍致力于同资方进行拖延时间的谈判。由于5月1日以后大批矿工被解雇,于是被迫宣布从5月3日起开始总罢工,使全国经济生活陷于瘫痪。工人们自动组织纠察队,建立行动委员会、罢工委员会来领导斗争。

政府和垄断资产阶级受到沉重打击,罢工得到国际无产阶级组织的积极支持。苏联、中国、美国和西欧等国家的工人和劳动者都募集捐款,支援英国工人。

但是,作为总罢工的领导、工党分子与共产党人之间存在严重分歧,把持工会总理事会领导权的工党右翼分子,背着工人与政府和企业主秘密谈判。

1926年5月11日,政府最高法院裁决此次罢工为“非法”。工会总理事会竟然屈服于裁决,仅在得到官方同意恢复了工资和工时谈判的谅解后,于5月12日宣布停止总罢工,强令工人复工。总罢工被破坏后,矿工们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至11月19日才无条件放弃罢工。轰轰烈烈的罢工斗争以失败而告终。

1929年6月,麦克唐纳组织第二届工党政府不久,危机来临。面对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工党政府陷入分裂。为了应付空前严重的危机,工党政府于1931年8月24日宣布成立包括保守党和自由党在内的三党联合政府,自称“国民内阁”,麦克唐纳仍任首相。

“国民内阁”成立之后,为克服经济危机,执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主要是实行“节俭政策”,削减开支。如同联合政府的保守党成员鲍德温在1931年8月28日的一次会议上所说,联合政府的唯一目标是通过厉行节约和保持预算平衡所必需的法案。

因此,“国民内阁”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指令、法案等,旨在克服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尽管其中一些措施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如“贫困调查法”和降低工人、国家雇员及水兵的薪金。

但从总体上看,“国民内阁”的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日益动摇的英帝国的基础,保住了贸易市场,避免了财政崩溃,使经济形势逐渐好转,进而达到了稳定政局、平定民心的目的。

“国民内阁”的成立是英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所实行的政治经济措施,对英国的民主政体作了一定的调整,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基本顶住了国际法西斯运动的冲击,防止了法西斯在英国的进一步发展。

但是,“国民内阁”时期,也是英国和平主义运动开始高涨的时期。和平主义思潮严重制约了“国民内阁”的对外政策和军备政策。

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使已有10多年安宁的世界遭到巨大的冲击。1933年希特勒上台,整个欧洲更加惶惶不安。这种形势大大增强了英国公众的恐战情绪,推动了和平主义运动走向高潮。

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也使英国的经济受到了打击。

1930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蔓延到英国。工党政府拒绝全国失业工人提出的增加失业补助金、取消失业保险法中某些不合理规定的要求,于是,全国失业工人运动组织失业者于3月20日开始向伦敦“饥饿进军”。参加者高呼“反对工党的饥饿政策”、“争取建立革命的工人政府”等口号,于4月30日到达伦敦。翌日,在海德公园举行盛大的群众大会,5万多名伦敦工人走上街头,欢迎进军队伍。

随着对政府新制订的紧缩计划对抗情绪的日益增长,1931年9月30日,伦敦警方与示威者发生了一昼夜的冲突。有人认为起义者有共产党员,不过大多数人是失业工人,他们坚决反对政府削减退休救济金的新政。

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英国国力,英国统治自治领力不从心。20世纪20年代初,一些自治领要求明确规定自治领地位,在1926年的帝国会议上,英国代表团团长贝尔福提出自治领“是英帝国内的自主实体,地位平等,在其对外事务的任何方面,一个绝不从属另一个”。

1931年12月11日通过《威斯敏斯特法》。

1932年10月初,又爆发了向伦敦进发的全英“饥饿进军”。2500名参加者分队从四面八方集结起来向伦敦前进,于10月29日进入伦敦,几万伦敦工人聚集在海德公园欢迎他们。

1933年底在英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失业工人运动再次组织了全国的“饥饿进军”,并在各城市和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组织。

1934年2月23日,“饥饿进军”队伍浩浩荡荡进入伦敦。次日英国工党、独立工党、共产党和职工会的代表共1500人,举行了团结和行动大会,接着又有10万名伦敦工人,在海德公园举行盛大集会。在工人阶级不间断斗争的压力下,政府被迫废除削减失业补助金的决定和建立失业者劳动营的法令。

1936年秋,当政府又企图削减失业补助金的时候,失业者全国委员会又发动了20万失业工人,再次策动向伦敦的“饥饿进军”,迫使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

20世纪20年代,由于英国在经济方面的一些原有的痼疾,使得它的经济较之其他新兴资本主义国家更客易遭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冲击。而这又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政策,束缚了其军事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