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帝国危机
34796800000025

第25章 苏联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农业国。本已薄弱的工业基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时期又遭到严重破坏。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一直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之中,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孤岛。

德国投降后,协约国利用世界大战结束之机向苏俄增派了大量军队,很快就在其南部集结了13万军队,并同白卫军一起向北推进。但是,协约国的军队在布尔什维克的宣传影响下发生分化,很多士兵拒绝作战。

1920年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但是,远东地区仍被日本侵略军和白卫军占领。苏俄为了避免同日本发生直接武装冲突,决定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一缓冲国家。

1920年4月,远东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它不是工农苏维埃国家,而是劳动人民的民主共和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接受俄国中央远东局的领导。

远东共和国成立后,把红军和游击队改组为人民革命军。10月25日,人民革命军开进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把最后一支外国侵略军赶出国境。

1922年11月,远东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大剧院开幕。

斯大林宣读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宣言和成立条约。大会一致通过了《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决议》,决议规定,保证这个联盟是各个平等民族的自愿联合,保证每个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利,保证一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都可以加入联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即“苏联”的成立,为苏维埃国家各民族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24年1月,苏联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批准苏联第一部宪法,完成建立苏维埃联盟国家的立法手续。

1925年12月,联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要使苏联从一个输入机器和设备的国家变成生产机器和设备的国家,从而使苏联在资本主义包围环境下绝不会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按社会主义方式进行建设的独立的经济国家。

1926年7月,以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为首的“新反对派”同托洛茨基等人结成了一个新的反对派联盟,简称“托季联盟”。他们提出比较系统的理论、政治纲领。同年7月,托季联盟的第一个联合行动,是向联共(布)中央提交了一份《三人声明》。

7月,联共(布)召开中央全会,在经济问题、工业化问题和农村政策问题上展开了十分激烈的争论。全会决定将季诺维也夫开除出党中央政治局,将拉舍维奇开除出中央委员会。9月和10月,托季联盟在全国发起公开争论。

10月16日,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皮达可夫、索柯里尼柯夫、叶甫多基莫夫等6名反对派首领发表声明,表示放弃派别活动,但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10月23日至26日,联共(布)中央和中央监委召开联席全会,决定撤销托洛茨基的政治局委员职务和加米涅夫的政治局候补委员职务,解除季诺维也夫的共产国际主席职务。

1927年5月26日,托洛茨基、叶甫多基莫夫、斯米尔加联名写信给中央政治局,递交了一份由83名共产党员签名的《八十三人政纲》,声明联共(布)中央对外执行了一条右倾路线,对内则继续执行错误的路线,在工业、农业和党内生活方面出现了危机,提出克服党内分歧和加强党的团结。

1927年秋,国内出现了商品荒,酿成了粮食收购危机。这种情况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粮食供应和出口,进而威胁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克服粮食危机成为摆在苏联党政领导人面前的紧迫任务。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1927年年底,根据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大力开展农业集体化的方针,苏联开始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1929年12月,联共(布)中央政治局成立了以雅可夫列夫为首的集体化委员会,领导农业集体化运动。

1930年1月5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集体化的速度和国家帮助集体农庄建设的办法》的决议,把全国完成集体化的速度分为三类地区。

3月14日,联共(布)中央通过了《关于反对歪曲党在集体农庄运动中的路线》的决议,纠正全盘集体化运动中的“左”倾错误,禁止采取强制手段实行集体化。

根据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苏联从1928年至1933年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在短时期内建立起对国民经济技术改造的基础,把苏联从一个农业国改变成为一个工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不依赖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上独立的国家。

苏联人民在联共(布)党的领导下,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联共(布)党在1931年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党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努力学习技术,精通技术。全国掀起了学习新技术的热潮。

第一个五年计划,苏联工业投资248亿卢布,新建工矿企业150D多个,其中大部分为大型现代化企业。结果,工业固定资产增加1.2倍。工业总产值比1928年增长102%,年均达19.2%。到1932年,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70.7%。

从1933年起,苏联开始执行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目的在于完成国家的工业化,为一切国民经济部门建立最新的技术基础。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进一步扩大了工业建设的规模,基建投资总额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增加了1.2倍,新建成工业企业4500个。工业总产值由435亿卢布增长到955亿卢布,增加了1.2倍,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到1937年,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全国工业的技术改造,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77.4%;建立了部门齐全的大工业体系,能够以一切必要的技术装备保证国民经济和国防的需要。

苏联的第三个五年计划是从1938年开始实施的。由于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威胁越来越大,使苏联把愈来愈多的资金用于加强国防工业。到1940年,苏联国防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了1.8倍,而整个工业的产量只增加45%;这一时期工业产值年增长速度,国防工业为39%,整个工业为五3.2%。这就为苏德战争爆发后苏联经济迅速转入战时轨道奠定了基础。

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苏联始终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核心和重点。工业化开始阶段,重工业的投资占了整个工业投资的3/4,重工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58%,与1917年相比,重工业总产值增加了差不多1倍,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由1913年的33.3%上升到1928年的39.5%。

工业化全面展开阶段,根据应当使“重工业生产部门获得最快的发展速度,即它们能在最短期间提高苏联的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能于遭受经济封锁时保证我国发展的可能,能减轻我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依赖性”的方针,工业投资的重点仍旧为重工业,约占工业总投资的86%,大大超过了前一时期的水平。

结果,重工业的固定资产增加了2倍,产值增长1.73倍,年增长率达28.5%;而同期轻工业的增长仅为56%,年增长率只有11.7%。

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是苏联工业化基本完成阶段。在编制计划时,党和政府决定调整工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轻工业步伐。第二个五年计划规定,1933~1937年间,轻工业年增长率将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农业由2.6%提高到14.9%,重工业则由40.1%降低到14.5%。也就是说,轻工业将是这期间增长最快的工业部门。

但是,由于法西斯在德国上台,国际形势恶化,战争威胁增大,不得不加强国防,因而调整计划未能实现,重工业年增长速度仍高达19%,产值增长达1.4倍;而轻工业年增长速度为14.8%,产值增长1倍。

在社会主义工业化中,苏联十分注重技术装备的更新换代,把机器制造业列为工业发展核心的核心。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其产值几乎增长2倍,比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高出2/3.这就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使各行业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整个工业所用的生产工具和设备在1933~1937年间有50~60%得到了更新。1937年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是由新建和彻底改造过的企业创造的。

与此同时,苏联还利用西方国家的经济危机,大量引进西方的先进的设备、技术,以奠定本国的工业基础,然后逐渐缩减进口,用本国产品取代同类进口产品。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为50%左右。

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苏联党和政府一直重视技术干部的培训工作。斯大林先后提出了“革命青年向科学进军”、“技术决定一切”、“干部决定一切”等口号,对解决技术和干部问题起了重大作用。

苏联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对工业布局特别是工业的地区布局十分重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乌克兰、高加索、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建立了新的工业基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又将重工业新建投资的半数资金用于东部地区。

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东移,使苏联的工业分布更趋合理,这对加强战备、开发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苏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工业化的完成,使苏联变成了一个经济独立的国家,达到能供给本国经济和国防必需的一切技术装备。这就为苏联的国防工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为苏联在战时迅速完成国民经济改组、转入战时体制创造了条件。而技术人才的增多又为苏联国防工业提供了活的技术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