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智慧百科(动物卷)
35120100000011

第11章 节肢动物门(2)

蝗虫又名蚱蜢、草螟、蚱蚂,通常为绿色、褐色或黑色,头大,触角短;前胸背板坚硬,像马鞍似的向左右延伸到两侧,中、后胸愈合不能活动。脚大,尤其后腿的肌肉强劲有力,外骨骼坚硬,使它成为跳跃专家,胫骨还有尖锐的锯刺,是有效的防卫武器,产卵器没有明显的突出,是和螽斯最大的分别。蝗虫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等,它属于不完全变态。

蟋蟀

蟋蟀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又名促织,中国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约2500种,中国已知约150种,其中台湾省50种。若干种类为旱作物的害虫。蟋蟀多数中小型,少数大型。黄褐色至黑褐色。头圆,胸宽,丝状触角细长易断。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颚发达,强于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并同长;后足发达,善跳跃;尾须较长。前足胫节上的听器,外侧大于内侧。雄性喜鸣、好斗,有互相残杀现象。雄虫前翅上有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前翅举起,左右摩擦,从而震动发音镜,发出音调。雌性个体较大,针状或矛状的产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斗是为了争夺食物、巩固自己的领地和占有雌性。

蝼蛄

蝼蛄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蝼蛄科,属于大型、土栖动物。触角短于体长,前足开掘式,缺产卵器。本科昆虫通称蝼蛄,俗名拉拉蛄、土狗。全世界已知约50种。中国已知4种它们是华北蝼蛄、非洲蝼蛄、欧洲蝼蛄和台湾蝼蛄。体狭长,头小,圆锥形。复眼小而突出,单眼2个。前胸背板椭圆形,背面隆起如盾,两侧向下伸展,几乎把前足基节包起。前足特化为粗短结构,基节特短宽,腿节略弯,片状,胫节很短,三角形,具强端刺,便于开掘。内侧有1裂缝为听器。前翅短,雄虫能鸣,发音镜不完善,仅以对角线脉和斜脉为界,形成长三角形室;端网区小,雌虫产卵器退化。一般于夜间活动,但气温适宜时,白天也可活动。土壤相对湿度为22~27%时,华北蝼蛄为害最重。土壤干旱时活动少,为害轻。成虫有趋光性。夏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之间,风速小于1.5米/秒时,夜晚可用灯光诱到大量蝼蛄。蝼蛄能倒退疾走,在穴内尤其如此。成虫和若虫均善游泳,母虫有护卵哺幼习性。若虫至四龄期方可独立活动。蝼蛄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关系,常栖息于平原、轻盐碱地以及沿河、临海、近湖等低湿地带,特别是砂壤土和多腐殖质的地区。

棉蚜

棉蚜翅胎生,雌蚜体长不到2毫米,身体有黄、青、深绿、暗绿等色。触角约为身体一半长。复眼暗红色,腹管黑青色,较短。尾片青色。有翅胎生蚜体长不到2毫米,体黄色、浅绿或深绿。触角比身体短,翅透明,中脉三岔。卵初产时橙黄色,6天后变为漆黑色,有光泽。卵产在越冬寄主的叶芽附近。无翅若蚜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但体较小,腹部较瘦。有翅若蚜形状同无翅若蚜,二龄出现翅芽,向两侧后方伸展,端半部灰黄色。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

金龟子

金龟子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鞘翅目,金龟子科昆虫的统称。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是一种杂食性害虫。除为害梨、桃、李、葡萄、苹果、柑橘等外,还为害柳、桑、樟、女贞等林木。常见的有铜绿金龟子、朝鲜黑金龟子、茶色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金龟子科是鞘翅目中的1个大科,种类很多。成虫体多为卵圆形,或椭圆形,触角鳃叶状,由9~11节组成,各节都能自由开闭。体壳坚硬,表面光滑,多有金属光泽。前翅坚硬,后翅膜质,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有的种类还有拟死现象,受惊后即落地装死。成虫一般雄大雌小,为害植物的叶、花、芽及果实等地上部分。夏季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树根旁土壤中。幼虫乳白色,体常弯曲呈马蹄形,背上多横皱纹,尾部有刺毛,生活于土中,一般称为“蛴螬”。啮食植物根和块茎或幼苗等地下部分,为主要的地下害虫。老熟幼虫在地下作茧化蛹,金龟子为完全变态。

星天牛

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星天牛体翅黑色,每鞘翅有多个白点。它体长50毫米,头宽20毫米。星天牛俗名花角虫、牛角、虫、水牛娘、水牛仔、钻木虫、铁炮虫、倒根虫、柳天牛、白星天牛。中国辽宁以南、甘肃以东各省(区)都有分布,国外分布在日本、朝鲜、缅甸。为害多种花木。幼虫蛀害树干基部和主根,严重影响到树体的生长发育。幼虫一般蛀食较大植株的基干,在木质部乃至根部为害,树干下有成堆虫粪,使植株生长衰退乃致死亡。成虫咬食嫩枝皮层,形成枯梢,也食叶成缺刻状。

绿豆象

绿豆象的成虫体长2~3.5毫米,宽1.3~2毫米,卵圆形,深褐色;头密布刻点,额部具一条纵脊,雄虫触角柿齿状,雌虫锯齿状;前胸背板后端宽,两侧向前部倾斜,前端窄,着生刻点和黄褐、灰白色毛,后缘中叶有1对被白色毛的瘤状突起,中部两侧各有一个灰白色毛斑。小盾片被有灰白色毛。鞘翅基部宽于前胸背板,小刻点密,灰白色毛与黄褐色毛组成斑纹,中部前后有向外倾斜的2条纹。臀板被灰白色毛,近中部与端部两侧有4个褐色斑。后足腿节端部内缘有一个长而直的齿,外端有一个端齿,后足胫节腹面端部有尖的内、外齿各一个。卵长约0.6毫米,椭圆形,淡黄色,半透明,略有光泽。幼虫长约3.6毫米,肥大弯曲,乳白色,多横皱纹。蛹3.4~3.6毫米,椭圆形,黄色,头部向下弯曲,足和翅痕明显。年繁殖4~5代,南方可发生9~11代,成虫与幼虫均可越冬。成虫可在仓内豆粒上或田间豆英上产卵,每雌可产70~80粒。成虫善飞翔并有假死习性,幼虫孵化后即蛀入豆英豆粒。

水稻铁甲

水稻铁甲属于铁甲科的一种,俗名稻铁甲虫。它是中国的重要害虫,北到沈阳,南达云南、广东、海南岛等地均有分布,其为害区域在北纬30°或31°以南,在此以北则逐渐少见。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甘蔗、小麦、游草、莎草等。体狭长,体长3.5~5毫米。背面铜绿色或蓝黑色,带金属光泽;腹面与足褐黑或黑色,股节有时褐红或棕红色。前胸背板两侧各具5刺,前端4刺粗壮,基部合并,具一共同短柄,第5刺短细,距离稍远。鞘翅刻点粗密,刻点行不规则;背刺或极短小或其长不超过翅侧长刺,主要背刺着生于行距Ⅱ、Ⅳ、Ⅵ、Ⅷ上,行距Ⅱ有4刺,中部前、后各2刺,行距Ⅳ具2刺,中部一刺较发达,端部一刺很小,行距Ⅵ前、后部各一刺,行距Ⅷ仅近末端一刺;翅侧一般9刺,长短相间,长刺长不超过触角第3节长的3倍。

中华草蛉

中华草蛉体长9~10毫米,前翅长13~14毫米,后翅长11~12毫米,展翅30~31毫米。体黄绿色。胸部和腹部背面两侧淡绿色,中央有黄色纵带。头部淡黄色,颊斑和唇基斑黑色各一对。但大部分个体每侧的颊斑与唇基斑连接呈条状。下颚和下唇须暗褐色。触角比前翅短,呈灰黄色,基部两节与头部同色。翅窄长,端部较尖,翅脉黄绿色,基部两节与头部同色,前缘横脉的下端,径分脉和径横脉的基部、内阶脉和外阶脉均为黑色,翅基部的横脉也多为黑色。翅脉上有黑色短毛。足黄绿色,跗节黄褐色。卵粒呈椭圆形,长0.70~0.05毫米,宽0.32~0.38毫米,初产时绿色,近孵化时褐色,丝柄白色,长3~4毫米,单粒散产于植物上,多在叶背。

麦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