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兰加巴德西北约30千米处,有一座暗黑色的岩石山坡,在那个山坡上,自南向北地坐落着34个石窟,这就是印度石窟艺术宝库的埃洛拉石窟群。石窟大约开凿于公元5世纪,一直持续到10世纪,先后共经历了五六百年。石窟分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3种宗教,是印度3种宗教共同的朝圣之地。按照石窟形式和内容的不同,埃洛拉石窟自南向北编号,1~12号石窟属佛教,13~29号属印度教,30~34号属耆那教。试想一下,3种不同信仰的教徒在这里一起修行起居,朝拜着各自的崇拜之神,佛教石窟中,5、10、11、12号石窟较为重要,里面有寺院、佛像、讲经堂等。佛祖释迦牟尼像是佛教石窟中最主要的雕像,3号窟的释迦牟尼端坐莲花之上,显得和蔼而稳健。10号窟中的释迦牟尼像极大,坐在一座8米高的塔前,壁上还有成排的小雕像。场面极为壮观。巨大的佛像体态匀称,表情自然,慈容睿目,生动异常。12号窟也叫“三层窟”,分上中下3层,顶层两侧壁上有佛祖大雕像,后壁也有7尊,一边是佛祖在树下修炼悟道,一边是佛祖端坐华盖之下凝神沉思。12号窟据说是印度最大的僧舍。
在印度教的石窟中,供奉的是印度教的神。印度教是个多神教,其供奉的神灵五花八门,但最多的要数大神湿婆和毗湿奴的神像。14号窟中的壁上雕有关于湿婆神如何杀死魔王、毗湿奴和爱妻同座的石窟。15号窟中有很多神像,有象头神格纳希,有杜尔迦神,以及毗湿奴神的侏儒化身、人狮化身及其他化身。16号窟是印度教石窟,也是整个埃洛拉石窟中最为著名的一座,人称“盖拉什庙”。盖拉什庙位于埃洛拉石窟群中央的山麓,整个神庙包括全部装饰雕刻细节,都是凿空山麓的一整块巨大的天然花岗岩峭壁雕镂而成,没有用任何建筑材料,前后耗时100多年。
耆那教的石窟离盖拉什庙不远,里面大都是大雄像。33号窟较为有名,内有耆那教鼻祖大雄像,也有另外两个大教长的裸体像,身体的每个部位雕刻精细,腿臂缠着藤蔓,无形中产生一种超凡脱俗、返朴归真的感觉。
埃洛拉石窟主要开凿期约为公元7~8世纪,这个时期,佛教在印度已经衰微,印度教异军突起。这种状况在埃洛拉石窟也得到了很好的反映。1~12窟的佛教石窟从建筑形制到雕刻风格都受在阿旃陀的佛窟中,佛殿和僧舍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在埃洛拉,这两种石窟有着融合的趋势,第11、12僧舍窟明显兼有佛殿性质。在阿旃陀石窟塑像中大多遵循的是笈多古典主义的审美理想,而埃洛拉则受到印度教的影响,开始追求复杂而华丽的风格造型。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许多雕刻已呈现大乘佛教末期的特征,除通常采用一佛二胁侍的3尊形式雕像之外,还开始出现了众多的菩萨、女神和犍陀罗等早期密教图像,意味着佛教的衰落、解体与蜕变。
印度教石窟艺术的一个最大风格就是“动的活力”,这是一种印度的巴洛克艺术风格。在石窟的雕像中,动态生动的人物造型让人拍案叫绝。为了充分表现运动,在造型上,雕刻运用了灵活多变的动态,以高度扭曲、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那种激越式的运动,释放出印度教观念中蕴涵的巨大能量。
第14窟“罗婆那之府”在大殿南北侧壁的壁柱之间装饰着10余块高浮雕嵌板,表现关于湿婆、毗湿奴的印度教神话场面。其中右壁的高浮雕嵌板“舞蹈的湿婆”,湿婆张开八臂,分持手鼓、斧头和三叉戟各式兵器做各种手势,动态夸张,姿态刚健,动感十足。第15窟中的“湿婆降服死神”对湿婆从林伽中举杵一跃而起踢开死神阎摩的激怒神态进行了活灵活现的刻画。“毗湿奴的人狮化身”则富于戏剧性,整个画面惊颤动荡,那罗辛哈和魔王这两个形象反方向的弧线形动作加强了彼此的动态,而力的焦点集中于两条弧线的交叉线上,突出了弧线外张内凹的运动,使得整个场面力道圆融,紧张刺激。给人勾勒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戏剧性冲突画面。
盖拉什神庙的雕刻也充满着戏剧性、多样性和装饰性效果,强调夸张的动态、奇特的变化和惊人的力度。那幅被命名为“罗婆那摇撼盖拉什”的浮雕最受世界艺术大师们推崇。
埃洛拉石窟群是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共同的宗教圣地,3种宗教艺术在这里异彩齐放。这里,是宗教艺术的集中展示,也是宗教宽容精神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