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36222200000006

第6章 诸恶莫作,无恶心安(1)

佛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恶人虽能一时得志,但罪恶会陪伴他的一生,还要受到自己良心的责罚和别人的,这便是恶报。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做了亏心事,自然就心难安稳。佛说,不必非要把恶事做出来才是恶,只要起心起恶也是恶。无恶,无愧于心,心自安。

只要起心起恶念就会有恶业

《华严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时的卫仲达三十几岁时被阎罗王抓去,阎罗王命判官查他一生所做的善恶,罪业的簿子摆满大厅,善事只有一张纸。

卫仲达看了这种情形,心里疑惑,就问阎罗王:“我很年轻,纵然造罪业,哪里会造这么多?”

阎罗王告诉他:“罪业不必做出来,只要起心动念,鬼神就有记载,起个恶念就给你写一笔,所以造恶的簿子摆了一大堆。”

他就问:“我那个善事很少,是哪一桩善事?”

阎罗王告诉他:“皇帝要兴建一个工程,这个工程劳民伤财,你出于真心,劝告皇帝不要做这个工程,这就是你的奏折底稿。”

他说:“我虽然劝皇帝,可是工程还是做了。”

阎罗王说:“如果皇帝听了,你的功德就更大。虽然没有听,但你诚心诚意为民众,这一念真诚的善心非常可贵。”

于是阎罗王吩咐判官把他善恶两个簿子用秤一秤,结果善重恶轻。

佛在心中

佛说,起心动念出于真诚,为众生,绝对没有私心,不为自己,这是真善。有的人表面上看是为别人,但真正的目的还是为自己,这是恶,不是善。如果一个人做了许多好事,最后的目的是为自己——想借此获得名利,这是自私自利的表现。佛家常讲,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一定有恶报。佛说,不必非要把恶事做出来才会有恶业,只要起心起恶念就会有恶业。

【人间世态】

经常做噩梦

林欢常常做噩梦,时间长了,她甚至开始害怕睡觉。实在累得不行了才躺下睡觉,但躺下后由于害怕做噩梦精神就会极度紧张,翻来覆去睡不着。迷迷糊糊刚入睡,就开始做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让她疲惫不堪的梦。有时梦见可怕的敌人出现在面前,而自己却一动也动不了;有时梦见胸口好像压着个重物似的喘不过气来,害怕得要命,想叫喊却又叫不出声来;有时梦见自己喉咙被人卡住,极度惊惧,喊不出,动不得……噩梦醒来,总感到不是滋味。有时甚至一整天都心情抑郁,疑神疑鬼,胡乱猜想,忧心忡忡,大有惶惶不可终日之势。

安心释语

做梦是人在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其实,每人每天都会做梦,只不过由于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或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很多时候感觉不到自己曾做过梦。人的梦境也不可能总是愉快的,有些人就常做噩梦。

所谓噩梦,即内容恐怖、使人极度不安或惊恐不已的梦。长期做噩梦会引起以焦虑恐惧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

很多人常在晚上做梦时梦到不愉快的情境,梦境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可怕的梦境使人焦虑紧张、表情惊恐、面色苍白、出汗、心跳加快等。由于睡眠中肌肉松弛,所以常常挣扎不动,似被缠住一般。有些人因常做噩梦而睡眠不足,导致精神衰弱,出现头痛、心悸、烦躁和记忆力减退等现象,并因此而非常苦恼,认为噩梦是不好的征兆,甚至担心做噩梦会导致精神分裂症。

偶尔做噩梦,并没有什么,但如果经常做噩梦,尤其是梦到同样一个可怕的场景,就应该引起重视,及时进行自我心理疏导。

1.打消对噩梦的不必要的顾虑

有些人把噩梦当作是现实的暗示,当人们对梦的现象不能给出一个合理化的解释时,就会造成精神上的压力。这样是不正确的,要科学地认识梦,不要迷信。圆梦,只是碰巧,是敏感、多疑、偏激的人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联系起来的结果。做噩梦与精神病无关,与吉凶福祸也没有直接联系,不要为此担忧。

2.减少不良刺激

平时应多看一些有益健康、轻松愉快的影视录像或小说,少看或尽量不看易形成噩梦情景的影片或小说,避免不良的刺激在记忆中储存。睡前不要过分操劳,过度用脑,也不要回忆痛苦的往事。临睡喝一杯牛奶,听听音乐,有助于睡眠质量。

3.注意睡眠的姿势

人的睡觉姿势不好,如趴着睡觉或手放在胸部压迫了心脏,容易做一些恐怖的噩梦。采取右侧卧睡眠较好。仰着睡的时候,双手双脚自然垂直,枕头不要过高。要纠正趴着睡觉的不良习惯。

4.解决困扰自己的心理问题

对于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及时地加以解决,因为心理上的不愉快往往是导致噩梦最重要的原因。例如,学会自我暗示,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不要总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归因于自己,当你无法改变现实时,就试着去适应生活。把痛苦的经验当作是丰富人生经历;多想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多使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5.预防生理疾病

有不少实验显示,人体内的生理性与病理性的刺激可能被编入梦境。人体有些轻微的炎症,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往往感受不到,而炎症引起的轻微刺激在睡眠时,就可能导致噩梦产生。如有人在梦境中出现喉咙被人掐着,后来果然发现患有咽炎。只有把病彻底治好了,才能消除噩梦。

佛心故事

象马用祭祀不如行一慈

佛陀时代,有位国王名叫和默处,由于他的国家地处偏僻边境,所以从来都没有见过佛陀,也没有听闻过佛法。这位国王一直信奉邪师外道,连其它百姓也是如此,他们以杀生的方式来祭拜天神,早已习以为常。有一次,国王的母后生了重病,尽管看了许多医生,服用各种汤药偏方,身体还是不见好转。于是国王派了女巫医为母后祈福,几年下来,病情还是毫无起色。

后来,国王准备了丰盛美味的饮食,召请国内二百位婆罗门,到宫里接受供养。国王问他们:“我的母后长期受到病苦的折磨,不知是什么原因?各位都是智能之士,通晓天地日月星宿、占卜命相之理,请告诉我真相。”婆罗门听了,一致认为是天上的星宿运行错乱颠倒,阴阳不调所引起的。国王又问:“那要如何做,才能治愈我的母后呢?”婆罗门回答:“国王,你要到城外平坦洁净的郊野祭拜山神与日月星宿,并且还要准备一百只不同种类的畜生及一个小孩作为祭品。到时,国王再亲自带着皇太后到祭坛向上天请命,皇太后的病就可痊愈。”国王听了之后,马上派人准备婆罗门所交代的祭品。上百头的象、马、牛、羊从东门出发,前往祭祀的地点,一路上发出悲哀、恐惧的鸣叫,声音震动了天地。

佛陀得知这位国王竟然为了要救一人的性命,而杀害这么多无辜的众生,为其愚痴顽固深感悲悯。于是世尊带领弟子来到这个国家,在东城门外的路上遇见了国王与婆罗门,以及那些被驱赶而恐惧哀鸣的牲畜。国王远远地就看到了佛陀。佛陀全身散发出光芒,如同旭日般明亮,又似满月清净柔和。所有百姓看了莫不心生爱敬,而那些即将要被当作祭品的小孩及动物,无不希望藉此获得救脱。

国王下车后,向佛陀长跪行礼。佛陀问国王要前往何处?国王恭敬地回答:“因为母后长年卧病,看遍了全国最好的医生,最后连祈求神灵都没有效果,所以今日特别准备要杀生祭拜天地、山神及日月星宿,为母后祈福,希望她能早日脱离病痛之苦。”佛陀告诉国王:“人们想要得到谷物,就应先耕田播种;想要得到富贵,就应力行布施;想要长寿,就应心存慈悲;想得智慧,就应努力学习,这四件事都是种其因,得其果。再者,富贵之人绝不会想要去吃贫贱人家的食物,更何况诸大天王以七宝为宫殿,衣食自然具足,又怎么会舍弃天上的美味甘露,来吃你准备的这些粗秽的牲畜血肉?你以邪法为正,乱行祭拜,想要藉由杀生获得长生,根本就违背了生存之道,更何况是杀害这么多众生的生命,而妄想救一人的性命?”于是佛陀即说偈言:“若人寿百岁勤事天下神。象马用祭祀不如行一慈。”

佛陀说此偈语时,放大光明,闪耀的光芒照亮了天地,所有苦难众生莫不心生欢喜,各得所求。国王听闻了无上妙法,又看见佛陀放大光明,生大欢喜心,即得道证果。生重病的母后听闻了妙法,也心开意解,病痛消除。两百位婆罗门看到佛陀光明妙相,又听闻佛所说的真理,不禁心生惭愧,忏悔过错,发愿要跟随佛陀出家修行。国王和大臣们殷诚恳切地请求佛陀留在国中,接受供养,佛陀慈悲应允,在这个国家待了一个月后才离去。从此,和默处国王以佛法治国,国家日渐强盛兴隆。

抢了别人的东西,东西也会被别人抢去

从前,有一个信佛的人在夜晚听到房门外有声音,于是点起蜡烛,问:“你到底是鬼还是狐狸?”

外面的声音说:“是狐狸也是鬼。我本来是狐狸,被我的同类害死了,我现在是狐狸鬼,所以说亦狐亦鬼。”

这个人不怕,继续问:“你为什么不到佛祖那里去告状?”

狐狸鬼说:“我不敢去,去了也没用处。”

这个人又说:“你同类把你害死了,为什么告状没用?”

狐狸鬼说:“狐狸要修炼成人就要炼丹。如果这个丹完全是靠自己的力量炼成,任何人也抢不去;如果是曾经伤害过很多人的性命才炼成的丹,别人就可以抢去。我这个丹是过去采阴补阳,害死了不少人而炼成的,我要是一告发,自己的罪业就不得了,所以我不敢去告状。”

这个人又问:“那你为什么跑到这里来找我?”

狐狸鬼说:“你的阳气很盛,希望你搬远一点,我们彼此不相妨害。”

这个人说:“对于你这样的行为,我是鄙视的,我不会搬的,要搬你搬!”

狐狸鬼自感罪孽深重,只好搬走了。

佛在心中

如果福报真正是自己修成的,这是自己的福报,别人夺不去;用其它手段抢来的,不是自己修的福,别人能抢去。修行是不守本分得来的,还是会失去;自己守本分苦练成的,则不会失去。如果一个人的财富是安分守己得来的,真的不容易失去,他的福能享一代、两代、三代。如果他是用种种欺骗的手段得来的财物,固然得到很多,来得快也去得很快。

【人间世态】

心中充满报复之火

美媚是一位刚满28岁的白领女性。半年前,她做了妈妈。事业上小有所成,家中有英俊、能干、体贴的丈夫以及漂亮、可爱的女儿。她成了同事、朋友们羡慕的对象。可最近他却异常憔悴,因为愤怒而痛苦不堪。

丈夫是家中的独生子,而公公、婆婆都是思想非常保守、传统的人,他们就一直盼着儿媳能给他们生个白白胖胖的孙子,以传宗接代。然而却事与愿违,两位老人极度地失望,甚至会忍不住借机对美媚说些难听的话。

美媚怀孕期间,公公、婆婆对她都非常好,总是变着花样做好吃的给她,还不让她做任何家务活。然而现在,他们对美媚十分冷淡,甚至都不愿照顾刚出院的美媚。所有这些美媚并不在意,她觉得只要丈夫对她好就行了,再说时间久了,公公、婆婆还会重新接纳她和女儿。

就这样过了半年,公公、婆婆的态度非但没有改变,甚至有些变本加厉了,有时甚至故意找茬,还经常在儿子面前说美媚的坏话。美媚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厌烦心理,她说:“我再也无法和他们恢复昔日的关系了,总有一天我会报这个仇,让他们也尝尝这种滋味!”她脸色很难看,眼中充满愤怒。

安心释语

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矛盾、不易理智的动物,因为很多人易于原谅自己,却不能原谅别人,总是爱记恨别人。过去别人带给他烦恼,或许有意,或许无心,但他的心从此蒙上了灰色的阴影,从此快乐和幸福就远离了他,充斥他内心的只有两个字——报复。佛说,永远不要去试图报复,那样只会深深地伤害自己和别人。不要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去想那些不喜欢的事,也不要浪费一分钟去做那些不应该去做的事情。

不会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那么,具体来说应该怎样消除报复心理呢?

1.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包容是一种智慧和美德,也是一种修养,宽恕则是心灵的解脱。如果你宽恕了,你的怨恨、责怪、愤怒就没有了。宽容是消除怨恨、责怪和愤怒的良药。宽恕就要包容,包容才能获胜。“有容乃大”,把心里的空间留出来,以宽容别人,实际上也就是在宽容自己。

2.放下仇恨的利剑

被蜜蜂所蛰疼痛是刻骨铭心的,你可能会说蜜蜂实在是太可恶、太残忍了。但蜜蜂也会因为这一刺而死去,永远结束它在万花丛中采蜜的美好生活。因此,如果你想用你身上的“刺”去伤害别人,你自己也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3.化敌为友是良策

被侵犯者可以本着宽容之心原谅侵犯者,不让对方难堪。侵犯者就会因为被侵犯者博大胸怀而深感愧疚,从而消除敌意,与之和平共处,甚至成为生活中的知己。把敌人变成朋友,你就多了一个朋友,少了一个敌人。

佛心慧语

水入污泥,虽清亦浊;人入邪恶,虽正亦奸。

心怀善念,日日是好日;里邻和睦,处处是净土。

不如人处勿自叹,须知天外有天;胜于人处勿自傲,当念人外有人。

最凶恶的毒蛇是黄金

在一个风和日丽、万里无云的晴朗天气,佛陀与阿难尊者正在田间小路经行。忽然,两人都看见了路旁有一堆闪闪发亮的宝物,佛陀对阿难尊者说:“阿难!你看,那里有大毒蛇。”阿难尊者回答:“世尊!您说的没错,的确是最凶恶的毒蛇。”

当时田里有一位正在耕种的农人,听到佛陀与阿难尊者的对话,非常好奇,心想:“真的有毒蛇吗?”于是他前往一探究竟,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价值连城的金子被弃在路旁。农人喃喃自语:“唉呀!这出家人所说的毒蛇,原来是可以让我享用不尽的黄金。”于是农人趁四下无人,便将黄金据为己有,从此生活富足,衣食无缺。贫穷的农人一夕致富,令旁人眼红,消息也很快地传到国王的耳中。国王怀疑农人不法谋财,才会一夕致富,便派人将他逮捕入狱,以国法治罪。

农人在狱中悔恨地说道:“世尊说是毒蛇,阿难尊者也说是恶毒蛇啊……”狱卒见此状,觉得非常奇怪,即将事情禀告国王。国王听了,便派狱卒押解农人到宫里来询问原因。农人后悔地表示:“之前在田里耕种时,正巧佛陀与阿难尊者到田边经行,因为听到他们说有毒蛇,便走过去探探究竟,才发现这些价值连城的黄金。被贪心蒙蔽的我,于是将它据为己有,如今为此入狱,我终于明白黄金真是害人不浅的毒蛇!”

笃信佛法的国王听完农人的回答后,知道他已信受佛陀的话语,并忏悔改过,所以赦免他无罪,恢复了他自由之身。

佛在心中

黄金真如毒蛇吗?对不懂因缘果报的人来说,的确如此。因为只为一己享受,又不懂得植福培福,甚至违背法律来取得钱财,后果就不堪设想。若能少欲知足,不仅自心能清凉自在,亦能运用现有福报,供养三宝、建设道场,可谓福报再增福报,自利利他。所以若能将钱财运用在正确的地方,则钱财就不再是毒蛇,而是菩萨道上的助缘。

【人间世态】

沉迷于赌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