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转型时期省际经济增长差异
36225800000017

第17章 自然资源、环境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为人类所利用的生产要素,如土地、水、矿物、气候、生物资源等。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根据其生成机理和条件、稳定性、蕴藏量等标准,可以分为无限的自然资源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两类。无限的自然资源是指那些相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比较恒定的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水力、全球的水资源、大气、气候等。这类资源是由宇宙因素、星球间的作用力在地球的形成和运动中产生的,其数量丰富、稳定,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不会因为大量使用而枯竭。但其中某些资源,如大气、水等,会由于人类利用不当使其质量受损。有限的自然资源,亦即可耗竭性的资源,是指那些在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阶段形成原、农作物、野生动植物、海洋生物、土壤、区域水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不可再生的资源即没有再生能力的自然资源,其中有一些可以借助再循环而重新回收利用,称为可回收但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如金属矿物和除能源矿物以外的非金属矿物。另一类则是一次性消耗、不能回收利用的资源,称为不可回收、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物。

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发展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探索、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从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看,有些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直接的必需品,如空气、淡水、生活燃料等;有些则是生产活动的对象或必要条件。在历史的早期,人类以狩猎、捕鱼和采集果实为生,这是最原始的利用森林资源和渔业资源的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生产力和资源利用能力的提高,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从利用草原资源发展畜牧业,利用土地、水、太阳能等资源从事粮食作物的生产,到人类学会利用各种矿产资源、水能、太阳能、核能以及开发和研究新材料,均表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不仅始终依靠自然资源,而且为了改善自身的生存环境条件,始终都在探索新的资源,以及如何善用现有的资源。

从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与分布状态看,它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首先,在某一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分工、经济发展的特点、方向和劳动生产率等均会产生重要影响。在人类社会的初期,水资源和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就是人类的聚居地。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都在大河流域和沿海地区。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优势,实际上是自然资源条件的优势。其次,在相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往往是决定性的。例如,没有水资源就不能建水电站,没有矿物资源就没有采矿业及相应的冶炼加工业。农业对自然资源条件更为敏感,不仅需要光、热、水资源,更需要气候条件。即使在科技已经相当发达、自然资源已不是经济发展唯一决定因素的今天,人们在考虑投资和生产经营时,仍然优先选择自然资源禀赋最好的地区设厂办企业。此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选择自己的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确立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发展模式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现有的资源优势。比较典型的是日本,由于其自然资源相对比较贫乏,国家的产业政策就明显地支持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其工业产品也往往是以小取胜,以节约资源。当然,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自然资源已经不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在现代社会,实际上已有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获得了经济发展,而一些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依然裹足不前。这说明,除了资源因素以外,其他因素也不可忽视。然而,对许多国家,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充裕、良好的自然资源依然是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二、自然资源的耗竭

经济发展必然导致资源的消耗。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前,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对较低,需求的产品简单,消耗的自然资源也较少。这时大量使用的资源多为可再生资源,而且,许多资源由于尚未发现其用途而没有使用。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以后,工业的发展引起矿物资源的大量消耗。现在,世界资源的消耗速度进一步增加,越来越多以前并不稀缺的资源也变得稀缺了,比如,仅仅在数十年前,经济学教科书还把空气和水定义为多得可以自由取用的资源,而今,人们对空气的质量已十分敏感,水资源的匮乏在某些地区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严重威胁。中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上海及其邻近地区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层下降的问题,说明人类正在为水资源的缺乏付出代价。种种事实表明,人类经济的发展已经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构成巨大的压力。究其原因,经济学家几乎众口一词地说是人口增长导致了自然资源消耗速度的加快。他们认为,世界人口的增长从两个方面不断扩大着对资源的消耗:其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使得在同等消费水平下对资源的需求量同比增加。其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传统生产方式与消费模式对资源不加限制地使用,提高了个人资源消耗的平均水平。这两者使得人类资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除此之外,恐怕还要加上第三条:资源开采过程中落后的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的无政府状态,造成资源浪费,也加快了资源的消耗速度。例如,在我国时有发生的金矿、煤矿的私采哄抢,森林资源的乱砍滥伐,渔业资源的过度捕捞,都是这方面的例证。对于自然资源消耗速度加快这一事实及其原因,经济学家们的意见基本一致。

1995年,美国世界观察所的莱斯特·布朗发表了一篇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指出由于耕地的减少,水资源的短缺以及提高粮食单产潜力的有限性,1990~2030年中国粮食产量至少要下降1/5.尖锐的食物短缺和伴随而来的政策不稳定,可能使中国的经济奇迹中途夭折。一旦中国转向世界市场来平衡自己的粮食缺口,中国的食物短缺将成为世界上每一个人的短缺,中国的耕地和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世界的短缺。尽管布朗的结论令人难以信服,但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如果中国的耕地不能基本解决中国的粮食供应问题,将进而威胁各省区经济的发展,危及国家的安全。

三、环境与经济发展

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类自身就是环境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不是被动的适应环境,而是主动地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与自然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人类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是一个复合系统,将两者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无视自然规律,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因为人类所从事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从结构上看,人的生产活动与自然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环境经济系统,这一系统中最重要的要素便是人口、资本、资源和技术。这四个基本要素又共同形成三个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经济子系统和技术子系统。环境子系统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空间、物质、能量、生态等支撑,这是环境—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经济子系统是人类意志的体现,是为人类提供生活所需物品和劳务的投入—产出系统。这是环境—经济系统的主体。技术子系统是连接环境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的中介环节。这三个子系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可是,长期以来,人们从思想到行为都是将自己与自然环境割裂开来看待,只考虑从自然界索取,不考虑人类行为对自然界的影响与压力,因而只注意单一的经济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是两类基本的行为主体,两者通过产品和要素市场连起来。在史前时期和农业文明时期,由于人类活动的范围狭小,人口数量不多,并且以适应性生产经济行为为主,因而对自然环境没有造成重大的危害。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在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地球上不可再生性资源被大量消耗,本节内容主要探讨地理环境、资源状况的差异。分析省际经济差异状况时,有必要对省际间的发展基础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寻求到一些解释省际经济差异的原因。省际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包括了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自然因素对省际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而构成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在现代社会省际经济发展中,自然基础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但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这是因为,自然基础能够通过对区域产业形成与发展、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生存环境优劣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省际的经济发展状况。那么,就各区域而言,自然基础的差异势必造成其经济发展的差异,而且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失衡。至此,人们才认识到经济系统只是环境—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