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为人类所利用的生产要素,如土地、水、矿物、气候、生物资源等。自然资源根据其生成条件、稳定性等又可分为无限的自然资源和有限的自然资源。根据其使用过程的损耗,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等等。人类的经济活动及发展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从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况看,它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十分明显。首先,在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自然资源对国家或地区劳动分工、经济发展特点、方向和劳动生产率均产生重要影响。其次,在相同的社会生产方式条件下,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往往是决定的。如农业对自然资源条件极为敏感。此外,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现有的资源比较优势。如日本由于自然资源比较匮乏,其产业政策采取支持资源节约型产业的发展。
一、自然资源理论与省际经济增长
由于中国建国初期的发展战略造成了中国省际间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很多省份产业的选择背离了本身的资源禀赋。同时,改革开放以后,各省为了加快本省的经济发展,对产业缺乏长期规划,出现了产业选择的无序竞争。这样都背离了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同时,有些省份是资源矿产大省,但在开采利用过程中出现了破坏性开采的现象,很多地区的资源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向了枯竭。而依靠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也因此萎缩,许多地区也因此面临产业转型。
分析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以加拿大经济史学家哈罗德·因尼斯(Harold Innis)和W。A。麦肯托斯(W。A。Mackitosh)创立的大宗产品理论(staple theory)最为代表。该理论被视为加拿大经济学家对发展经济学的一个独特贡献。它融合了地理学和经济学中的产业关联理论来解释国家或区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特征和组织结构。在因尼斯和麦肯托斯的基础上,瓦特金斯(Watkins)和贝克姆(Bertram)又将该理论加以完善,形成了一个更为正式的经济模型,并用其解释加拿大通过一系列的资源开发和出口最终成为发达工业国的这一发展历程。该理论后又被一些经济学家用来分析美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和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
简单地说,大宗产品理论是大宗产品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理论。按照贝克姆的定义,大宗产品是指直接开采或收获的、加工甚少的、出口到工业国家的自然资源产品。主要是指农产品和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大宗产品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是由用于产品开发的直接投资和扩散效应而产生的。这些扩散效应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前向联系,即产品出口前的加工;后向联系,即开发自然资源所需的投入,如机器设备的生产和基础设施的建造等;最终需求联系,即满足区域内消费者所需的商品和服务;金融联系,即自然资源开发所产生的利润和租金的消费。在此简单模型中,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优势。产品需求、资本、企业家精神由外部出口市场提供,不受区域内消费水平和储蓄率的制约。区内的资源禀赋产生经济租金会带来高收入。在扩散效应下区内经济发展到相当的规模,并通过进口替代和其他非大宗产品的增长进一步实现经济多元化,逐步降低区域经济对大宗产品出口的依赖,从而实现自主增长。
在具有优势资源禀赋的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实践要比理论模型推演的场景复杂得多。许多因素,包括潜在联系的生产函数和生产技术、资源禀赋的数量和质量、组织环境等等,都对区域内大宗产品的生产有影响。
国内的相关研究首先从大的区域合作角度对经济地理与各省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曹小曙、柳意云、闫小培(2004)对泛珠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地理进行了考察,总结了福建、广东、重庆、湖南等9个省份的自然资源,提出了区域内的产业调整格局。高跃珊、祁胜利(2005年)分析了吉林省自然资源禀赋对经济的制约。文章重点考察了吉林省的水资源、能源等的状况,并在建的工业项目进行比较,发现2003年以来,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能源和交通瓶颈约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几年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不足,随着近年国民经济的不断快速增长,这种瓶颈约束就凸显出来。应该看到,吉林省虽然是能源资源缺乏省份,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尚待开发利用。如油母页岩、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和地热资源等开发潜力较大。在当前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资源环境突出、瓶颈约束加剧的时期。因此,推进能源、水资源等资源的节约工作,提高其利用效率,已成为当前政府经济工作的重点。
二、地理环境理论与省际经济增长
与自然资源耗竭相关的是环境破坏问题。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今年地区性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已经开始阻碍经济的健康增长。如土壤的破坏已经影响到我国的大部分农业基地,在有些省份的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远大于由此带来的收益。
环境退化一方面导致了贫困的加剧。首先,贫困也是造成环境退化的重要原因,人均收入水平的地区环境退化比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地区要更严重。由于贫困,选择的产业都是初级形式,初级的产业很容易造成当地的环境破坏。如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5小企业”等都是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的产业的初级形式,维持了粗放的生产模式。同时,环境的破坏也使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迁移,结果造成城市的环境压力增大,贫困还使环境改善的投入很少。
另一方面环境退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根据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经济活动水平较低,环境污染的水平也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制造业快速扩张,资源的消耗超过资源的再生,环境恶化。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结构改变,污染严重的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经济发展带来的积累可用于治理环境,同时人们的环境意识也逐渐增强,环境治理技术不断提高,这样形成了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
国内的研究,有从实证方面分析过区域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治理之间关系的研究。如王西琴、李芬(2005)对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天津是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不同,出现了随产业转变的环境污染程度的变化。张超(2005)对黑龙江省的环境污染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