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调节经济结构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资源配置职能、经济调控职能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一、利用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作为西部地区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集中反映在如何充分运用现有的财政政策,引导社会资源朝着有利于西部开发的方向进行配置。财政应退出竞争性领域,财政配置资源的重点应放在市场配置失效的领域,使西部开发的各个经济活动尽可能发挥自身应有的价值。同时,充分利用财政政策的导向性作用,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目前,影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复建设和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可以通过对财税政策的灵活运用,对于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在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上予以扶持。而对于那些限制性的产业则相反操作,把资源的配置引向适合西部开发的合理产业布局,产业结构方向以促进整体经济发展。
二、利用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政府参与资源分配程度高低的一个指数,由于预算外资金的大量存在,严重肢解了政府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因此,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以市场模式为目标的管理方式一定要解决此类的问题。首先,应先严格界定收入分配行使主体,加快费改税工作的步伐,使收入分配职能集中的反映在对经济整体调控的基础上,政府性收入不能由部门根据自己的主管需要设定。同时,提高税收工作监察力度,坚决打击偷、逃、漏、骗、税现象,严肃国家税法,使各种经济成分处于公平的税收环境。最后,以促进社会公平效益为目的,实现社会分配的基本公正,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政府可以通过完善税制,解决不同经济成分税负不均问题,完善养老,失业保险机制,加大扶贫力度,建立相应的救济制度等以均衡社会收益分配。
三、利用财政稳定经济的职能
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财政应突出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社会保障问题如失业、下岗等,其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的社会保障功能来缓解西部大开发项目中的社会压力。在西部大开发中,财政应着重解决的是体现政府职能和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问题,凡按公共财政理论属于政府承担的义务都由政府承担,凡体现政府职能的行为活动,应由政府部门负责,解决以往某企业成为政府代言人、政企不分的问题。同时,坚决清理乱收费,原则上除国家税收外,一切部门性收费应全部取消,或将收费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性质,经营活动照章纳税。另外,尽量避免政出多门,真正为经济运行提供基本的条件和宽松的政策性环境,保证各种经济成分享受正常的国民待遇,形成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氛围。
四、财政直接融资支持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资的诱导作用,提高国家财政投资的使用效果,今后国家在安排财政投资的地区分配时应按照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总体部署,逐步提高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比重。同时,在财政投资结构上,要适当减少直接投资的比重,逐步增加间接投资的比重并采取合资、控股、参股、投资补贴等多种形式,支持西部地区大开发。
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应重点投向全国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公路和铁路网的建设,地区间和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全国重要的邮电、通信、机场和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以及一些重大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都需要国家财政直接参与投资,西部地区具有优势的国防工业以及一些全国性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今后仍需要国家财政给予支持。
要适当减少直接投资的比重,逐步提高间接投资的比重。过去,国家财政在支持西部开发的过程中,主要是采取直接投资的形式尤其是在能源、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发展上,国家通过财政直接投资在西部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这种直接投资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国家财政投资对民间资本的投资诱导作用较小,国有大中型企业自成体系,与地区经济联系较少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严重脱节,形成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等等。为适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应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逐步缩小国家财政直接投资的范围,增加间接投资的比重。
采取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广泛吸引外部资金入股,形成地区经济利益共同体过去,国家在西部地区的财政投资,主要是采取中央投资,地方配套的拼盘办法,为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资的诱导作用,今后应更多地采取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建立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根据各项目的重要性不同,国家可以采取绝对控股、一般控股、一般参股、少量参股等形式,吸引地方、企业、私人和外商等资金入股。
五、发行地方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债券是指地方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集资金的债务凭证。在美国、日本等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允许地方政府根据自身需要,在一定前提条件下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这种债券通常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如建设某个大型项目,修建基础设施而发行的。例如,美国地方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发行的,以发行者的资信和征税能力作为还本的保证。
制定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的相关法律。首先,修改我国《预算法》,授予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的权利;其次,要制定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办法,使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可像企业债券一样采取审核制,地方政府必须符合有关条件。如几年来财政收支状况是否平衡,资金投向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还贷是否有保证,才考虑是否准予发行。在发行初期,对地方发行债券的数量,规模加以必要的限制。明确地方债券的用途。使其充分发挥效益,地方政府在发行债券时必须明确其社会、经济目标,同时相应明确地方政府债券的科学用途。一般说来,地方政府发债筹集的资金在西部大开发中应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基础产业投资,主要是农业、能源、交通、邮电、通讯、原材料等基础产业的建设。对兼有公共投资和商业投资双重特点的公共设施项目投资,包括文教卫生、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增进社会福利投资,主要包括住宅建设、环境保护、绿化和环境治理。政府资助与政府鼓励的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出口创汇产业等。
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规模。合理确定地方政府发债的规模和度应有两个依据:其一是地方政府的规模占GDP的比重,确定地方政府发债的顺序应该是:首先,确定地方政府的合理公平支出界限。其次,考虑地方政府的税收,必要的基金和费收入所能筹集的资金后,其余的就是应该以地方政府发债筹集的资金,即地方政府发债的规模。其二是依据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和经济波动等情况,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地方财源和财政收支规模应有恰当的配比,如果地方政府发债规模过大,会超过地方政府将来用税收筹集资金偿还债务的能力,会使地方政府陷入债务困境,所以确保地方政府发债的适度和安全是首要问题。
建设地方政府债券的监控机制。从国外经验和我国具体情况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监控机制应由中央政府、地方权力机关、地方审计部门组成对是否发行地方债券。其规模、期限、利率、偿还办法以及具体的用途及效益等进行全面的监控。对地方政府债券实行复式预算,建立预算管理体系,为充分反映地方政府债券的规模,地方政府债券的依存度,地方居民人均债务负担情况,应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单独预算管理,即在地方预算中对地方政府债券实行单独反映,以便有关监督机构和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债券实施监督考核。
六、建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
国外政府为促进本国落后地区的发展大都设有专门的基金支持,如意大利的南方发展基金,巴西的亚马逊投资基金等。借鉴国外经验,中国的西部发展基金,其来源可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并吸收社会捐赠。首先,将消费税的一定比例或消费税的增加部分作为西部发展基金的来源,征收消费税本身包含有向消费水平低的地区和人口补偿的含义,直接划出一定比例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基金,变间接补偿为直接补偿。其次,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占主要部分,可以将现有的支持不发达地区发展基金,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温饱基金和各种财政扶贫资金集中在一起,再从国家预算投资中提取部分非还贷款项,使中央财政拨款的总规模达到全部基金的50%以上。第三,各省市地方财政的出资,出资比例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能力划分不同等级确定,经济实力越强的省市,比例越大,东部沿海13个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可以将目前用于对口帮扶的资金作为出资额的组成部分,以减少这些地区的财政负担。各省市出资总额应占到全部基金的30%~40%左右,其余10%~20%主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国际开发援助机构及各国政府的援助捐款。
西部大开发基金的资金使用方向包括四个方面:用于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的投资补贴,为引导东部发达地区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到西部地区投资,特别是投资于那里的电力、交通、水利、农业、资源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国家除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外,还可以选择投资补贴等形式予以政策鼓励。用于解决西部城镇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就业补贴,对于在西部地区投资创造就业机会多的投资者,根据安排就业的人数,拿出一定的基金予以补贴或奖励。用于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补贴,主要瞄准贫困村和贫困户,除了实行小额信贷扶持外,对那些特困户举办养殖种植及当地资源加工等经济活动给予一定的开发补贴。对商业银行对西部地区贷款予以贴息,商业银行对西部地区贷款客观上存在着比发达地区更大的风险,为鼓励和引导商业银行增加对西部地区企业的贷款,可按照贷款数额给予一定比例利息补贴或风险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