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深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06元。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速度。2010年,伦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显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深圳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
1992年,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起点感的年份,中国创业精英们正行进在路上。
当内地大多数城市的普通市民都已失去说话的权力和奋斗勇气的时候,深圳还留有那么一个窗口,一片蓝天,可以任由人们倾诉,任由人们翱翔!当内地大多数城市的普通年轻人已经习惯付出与回报的不公对待,深圳至少还给有得到与付出正比的可能和期望!当一些地方的人已经被“关系”“背景”的“真理”,击败,侵染,妥协的随波逐流,深圳这里的人至少还有人性本源的真善美,至少还懂得一切要靠自己,真正的靠自己,双手打拼创造未来的道理和坚持!
在深圳这个前沿城市,许家印找到了工作,扎下根来。他一边工作,一边积聚经验,一边寻求机会。
许家印说,当初在三家公司中选择了中达,主要是因为“看中了它的发展前景和锻炼自己的舞台,还有老板的才智和胆略”。最重要的是“喜欢上了”当时的老板。许家印直觉,从这位老板和这家公司中,他会得到自己那时还缺乏的东西。
每每谈起这位老板的知遇之恩,许家印的感激之情都溢于言表。不过,当时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许家印当时就住在公司的一间小厨房里,但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那个厨房刚好摆得下一张单人床,但是因为空间小,自从摆放了那张单人床后,厨房的门春夏秋冬都只能开着。
或许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使得成功后的许家印及恒大地产集团一直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多年来不仅一直在教育方面给予大量的资助,而且还成立为数万名民工维权的“民工权益保障部”,安置数以千计的下岗职工。
就这样,曾做过车间主任、管理过300号人的许家印开始一切重新来过,从一家商店的业务员做起。“那时的许家印,喊人喊得嗷嗷叫,开口就叫师傅,嘴巴很甜,也很谦虚。”一位许家印的老同事回忆说。这个形象,不仅与之后地产枭雄的名号不符,即使与他早年在舞钢时期的“小皇帝”形象也是大相径庭。
在舞钢,他是管理几百人的领导;在中达,他却是个对姑娘小伙都喊师傅的小业务员。为什么一定要这样?许家印说因为下海后他已经没有回头路:一切归零,从头开始。所以他才彻底放弃了在舞钢时期做领导的锐利与骄傲,放低身段,从零开始。
初到深圳中达集团,许家印缺乏市场化的经验,他迫切地需要一场胜利。
好在多年工作,让他积累了一定人脉,初为业务员的他找到一个熟悉的朋友帮忙,在这个朋友的贸易项目里,给他让了一笔生意。他小心经营这难得的业务,很快为公司赚到了10万元的利润。
之前,他刚到深圳,怀里揣的2是在舞钢10年辛苦积攒的两万元。此次赚到10万元,对许家印来说并非小数目。但他并未做贪欲之想。这笔业务,也让许家印在公司内被老板刮目相看。他也升任中达公司的办公室主任,从此不用再东奔西跑了。
一晃1年就过去了,这时许家印又萌发了他新的梦想。
他似乎每天都在尝试改变。年少时候学习开拖拉机,年青时候抓住高考逃离乡村,上大学选择钢铁专业,在舞钢以刚柔相济的手段成为“小皇帝”,放弃铁饭碗南下深圳做一名低微的业务员……这之前的每一个位置,都是对之前的否定,但又都不是终点。
做了办公室主任的他,觉得这个位置上不可能再有大的发展,他需要再一次的改变。一年后,他主动出击,建议老板跟自己熟悉的舞钢合作,在深圳注册一家新的贸易公司,由自己出任这家新公司的老总。他的目标很清楚,争取机会为自己搭建一个平台,在这个相对独立的平台上,再看看自己的潜力到底有多大。
许家印果断、大气的作风很为老板所赏识,并和老板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中达的老板看出,这位刚刚入行的小业务员,绝非池中之物。
老板同意了他的建议,很快,中达旗下一家名为“全达”的新公司在许家印领衔下成立。当时许家印的正式头衔,是全达公司的老总兼中达公司的办公室主任。
不过,这个老总只是个虚职,公司注册完以后老板再没有投进去一分钱。无奈之下,许家印只能找朋友东挪西借了10万元,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白手起家的创业。他买了办公桌椅,报上打了广告招了人,公司就这样开始运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