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传奇许家印
36259700000005

第5章 艰难的求学

人生的道路上都免不了磨难和痛苦,它们都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是学校,让人学到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它们是朋友,能告诉一个人,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在磨难中,一个人的心若能愈挫愈奋,愈败愈勇,便能超越自我,实现升华。这样,磨难就变成了财富,人便成了成功者。成长的痛,是人生最可宝贵的经历;伤口痊愈后留下的所有伤痕,最终都会化成最美丽、绿色纯属天然的纹身。

难怪著名翻译家傅雷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心灵的酒浆”呢。

许家印的小学生活是在非常特殊的教室里度过的。那时的豫东地区极度贫穷,十年有九年涝,历史上很多人被迫离家讨饭,曾出现不少“乞丐村”。许家印就读的小学,其实就是几间破草房,课桌是用黄土夯就的泥巴台子,这种简陋的“桌子”非常长,一张能坐下七八个孩子。“黑板”则是由水泥制成再用黑炭染黑而成的。碰到落雨天,外面大雨,课堂里下小雨,到处都是烂泥。

“教室”是茅草屋,低矮、狭窄,连窗户都没有,光线的阴暗可想而知。整个小学时代,许家印和同学们都是趴在用废弃的砖块垒成的泥台子上听课,夏天,泥台子虽然凉爽,但教室太热了,便挤走了泥台子些许的凉爽;冬天,泥台子冷如冰,加上“教室”里固有的寒冷,让人几乎不想伸手,但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好不容易上高中了,住校了,许家印他们睡的不是一张张床,而是大通铺,大通铺对着的墙上,照应着躺着的人的地方都挂个竹筐,竹筐里装着杂面窝头,这便是许家印的干粮,一年四季都是如此。这些窝头,冬天吃的时间稍长一些,可以吃一周,但那种冰凉也令人难以忍受;而夏天,窝头只可吃三天,否则就馊了。然而,即使窝头馊了,也舍不扔,将上面的毛洗掉,还是可以吃的。

艰苦的生活,让许家印养成了一种坚忍、勤奋、性格。他牢记着老师讲的西汉的匡衡凿壁偷光最终成为大儒的故事,牢记着西晋的祖逖闻鸡起舞最终成为历史上著名将军的故事,牢记着车胤和孙康囊荧映雪刻苦学习的故事,牢记着孙敬头悬梁和苏秦锥刺股的故事,牢记着宋代的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并以他们为榜样,不肯轻易服输,学习异常刻苦,因而成绩优异。

恶劣的求学环境,给许家印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若干年后,广东省搞“十大民心工程”,其中有一项就是对农村的危旧房的改造,许家印捐出了1000万,用以资助改造那些不遮风不挡雨的房子。

现在,在聚台岗村的村委会门口还立着一块很显眼的“功德碑”。碑有3米多高,正面刻有“许家印”三个大字。下面刻着这样的文字:为国育才,造福后代,流芳百世。

1999年,已成为恒大地产老总的许家印,为村里捐了100万建造了一座拥有三层教学楼的小学,这座小学后来有了个新名字:“家印学校”。

1977年,许家印19岁。

1977年6月,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一次全国招生工作座谈会在太原晋祠召开。根据太原会议精神,教育部当年的“高校招生工作意见”,与以往相比,多少有点新意,如规定招生要有高中毕业或相当于高中毕业生的文化水平;试招应届高中毕业生4000到1万人直接上大学;对考生要进行文化考试等等。不过,基本框架仍构筑在十六字方针之上,废除推荐制的呼声虽高,但仍然没有恢复高考制度的迹象。

这一年的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闭幕,邓小平第三次正式复出工作,这位小个子老人第三次政治生命的开启,成为千百万年轻人前途改变的拐点。

邓小平复出后首抓科学和教育,主持召开的第一个会议即是“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找一些敢说话、有见解的,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方面有才学的,与‘四人帮’没有牵连的人参加”。

与会者受邓小平真诚态度的感召,竞相进言。“现在清华的新生文化程度太差,许多学生只有小学水平,还得补习中学课程,根本没法安排大学应该学习的课程”,邓小平当场拍板,“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被称为“八八决策”。

根据邓小平座谈会意见,教育部报送《关于推迟招生和新生开学时间的请示报告》,将高校和中专推迟到第四季度招生,录取新生次年2月底前入学,推迟3个月。邓小平批示“这是经过考虑,为了保证重点大学学生质量而商定的,拟同意”。

8月13日,教育部在北京再次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一年之内召开两次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前所未闻。

招生改革牵动千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和600万应届高中毕业生的命运。

会议开到第36天,邓小平对教育部门领导们发出狠话:管教育的不为广大知识分子讲话,还背着‘两个估计’的包袱,将来要摔跟头……教育部要争取主动,你们还没有主动,至少说明你们胆子小,怕跟着我犯‘错误’……教育部不要成为阻力,赞成中央方针的,就干;不赞成的,就改行。

这就是邓小平著名的九一九讲话,使恢复高考的有关政策和决定有了明确结果,此后,形势才急转直上。10月份,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第二次招生工作会议形成的“招生工作的意见”,决定从当年起,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恢复统一考试。

凡是工人、农民、知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均可报考,采取自愿报名,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市、自治区批准的办法;对于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有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岁,婚否不限。同时,强调注意招收1966年、1967年两届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占招生总数的20%-30%,这一比例也针对中国现实情况,合理解决积压十年的知青升学问题。

恢复高考的消息震动全国,尽管情况特殊,这一次高考只有一个多月的复习时间,年轻人依然热情不减,因为千万青年重新获得平等参加人才选拔,读书深造的机会。积压10年的人才有了鹏程展翅的机会,搁置10年的书本拂去厚厚灰尘,洛阳纸贵似乎能描述人们对学习的热烈需求。

于是,1977年,那个冬天,全国570万名考生怀着改变命运的渴望,重新走进高考考场……

许家印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马上兴奋地报上了名。不过,因为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这次他没有考上。

第二年,许家印回到高中的学校,复习补课,准备卷土重来。由于像许家印这样情况的学生太多,学校竟然“无处容身”,没有住宿的地方,许家印就通过个人关系,在学校附近的拖拉机站找到了一间破房子,住了进去。

吃得很差。现在的学生已经很难想象这样的场景:上课前把自己的馒头和饼子放在食堂,这堆饭食会被放在一口大锅里统一加热。学生下课后,都能找出自己的那份吃。

看过《平凡的世界》的人,会不由想到孙少平在学校里吃饭的场景,那场景与许家印的生活情景极为相似。

每周背一筐地瓜和地瓜面饼作为主食,一瓶子盐,里面切一点葱花,再滴上几滴小麻油,这是求学心切的许家印的菜肴——在那个非同寻常的冬天里,就是它们,支撑着许家印度过了艰难的日子。

在许家印的记忆里,这样一个场景他永世难以忘记:夏天到来时,他带到学校的馒头和地瓜饼,3天以后就变霉长毛了,即便这样他还是舍不得扔,洗掉霉点以后继续吃。心怀理想的人,会有无穷的力量,否则,谁受得了啊。

由于极度的营养不良,高中毕业时,许家印体重只有90斤,几乎像一个麻杆了。

住的条件也好不到哪儿去。

冬天,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在东北,这样的温度不算什么,但在中原大地的太康,已经冷得邪乎。北风从早已破碎的窗子里肆虐地进去,冻得人在被窝里缩成一团,也免不了瑟瑟发抖。心怀梦想的许家印先是用纸将窗户糊好,接下来的日子,他咬紧牙关,硬是挺过了那个难忘的冬天。

受“文革”的影响,这些参加高考的农村学生,多是“半路出家”的,以前的知识多数已经还给了老师,文化基础非常差。在最短的时间里,要在高考中取得胜利,比的是谁更聪明,谁恢复的书,学起来快。许家印无疑是聪明的那一种人,他理科成绩非常突出,深重这些科老师的喜爱和器重,在当时的老师们眼里,许家印是势在必得的那一拨人中的一个。如果他要考不上,那就没天理了。

许家印从小学时起,成绩就堪称优秀。因为许家印比一般的孩子都知道爱惜课本。他的一位小学同学回忆说,当年同学们都有给新书包封皮的习惯,许家印的书皮永远是干干净净的,一个书皮坏了,他会再换一个新的。

“古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但当时我们哪里知道,那里面真有黄金屋啊!”40年后,当年与许家印同窗学习,而今却在老家务农的一些老同学不由得心生慨叹。

辛苦终于换来了回报,许家印成绩斐然,在人口达1000万的当时的周口市,他的成绩位列前三,终于在那一年如愿以偿地考入大学。

古人云,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复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摧。许家印做到了,他以过人的志向和毅力,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飞跃。

上世纪80年代红极一时的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有这样几句:“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亦真亦幻难取舍,悲欢离合都曾经有过,这样执著究竟为什么。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问询南来北往的客……”有谁能说自己是踏着一路鲜花,迎着一路阳光走过来的?又有谁能够放言自己以后不会再遭到挫折和打击?成功固然美好,但它的背后,往往布满了丛生的荆棘和激流险滩!在前进的道路中,难免会因为这些荆棘、险滩而困惑甚至畏惧,这都是正常的,不足以感到羞耻的。但如果因为一时的受挫就轻易地退出,导致半途而废,到头来懊悔的只能是你自己,因为青春在一个人的退出中,又流逝了一大段,一无所得;如果总是因为惧怕失败而丢掉前行的勇气,而轻易地抛掉对理想的渴望,就永远离心中的梦想无限远。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爱因斯坦这样说。在成功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居里夫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