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正在消逝的地理
36262800000010

第10章 纳西古乐,此曲只应天上有

雪山脚下,有一个令人心醉的小城,它的名字叫丽江。

小城里面,世代居住着一个神秘的民族,它的名字叫纳西族。

纳西人,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它的名字叫纳西古乐。

丽江是一个梦幻萦绕的小城,它坐落在被誉为“长江第一湾”的虎跳峡旁边,日夜聆听着澎湃怒吼的涛声,那是千年的回响,也是千年的律动。城很小,故事却多得数不清,每一爿老屋,每一口水井,每一块青石,每一碗小吃,都有耐人咀嚼的传奇和传说。

丽江是纳西族的家园。纳西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世代生活在丽江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只有二十几万,但却拥有令人羡慕的悠久文化。

它拥有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现在依然使用的古老的象形文字——东把文字;它拥有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被誉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的纳西古乐;一个从人口数量上来看甚是单薄的民族,却创造和保留了整个世界都刮目相看的文明,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世界各个角落的游人慕名而来,大研镇的纳西古乐的乐队走出国门,到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纳西古乐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其实,真正懂纳西古乐的人寥寥无几,但他们依然沉醉在最美妙最动听的旋律中。

经历过辉煌,也面临着危机。来自流行音乐的冲击使得纳西古乐后继乏人。比起那些绕口的rap,纳西古乐显然有点力不从心。

揭开纳西古乐的神秘面纱

纳西古乐对很多人来讲非常具有神秘色彩,人们面对它就像是遇到一个来自异域的陌生人,或是进入一个神秘莫测的陌生空间。强烈的好奇感油然而生。

纳西古乐是一种很老的音乐,起源于公元十四世纪,不仅是云南,还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之一。纳西古乐是一种高雅的艺术,是纳西族人民在接受先进的以儒道文明为代表的中原文明影响下而创建的艺术结晶。它年龄虽老大,可五百多年来久盛不衰,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纳西古乐是一种很系统的音乐,有三个部分组成: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白沙细乐是纳西族风俗性的音乐,起源不详,大概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它起源于“元人遗音”,就是元代的流行音乐因改朝换代而流落丽江,被智慧的纳西族先人吸收到本民族的音乐里,创造了别具特色的白沙细乐。另一种说法是,白沙细乐创自纳西民间。白沙细乐共有十大掉,现在只剩下八大调,其余的散佚了。不管是元人遗音,还是来自民间,都说明了纳西古乐既贴近本民族,又保留了来自中原的某些正统的东西。

洞经音乐带有浓郁的宗教风格,是明清时期传入丽江的道教洞经音乐,颇有汉曲丝竹的乐风。去过道观的对洞经音乐应该不会陌生,香烟缭绕中,一片虔诚和肃穆的氛围之下,头上扎着道髻的道士们嘴里叨念不绝,耳畔响起的就是让人忘却俗世的袅袅洞经之音。

皇经音乐已经失传,成了纳西古乐的空白组成部分。

从纳西古乐的组成部分来看,或多或少都留有中原音乐的影子,但无论是乐器的演奏技巧还是乐曲谱子的处理上,都有鲜明的纳西族的自我风格。纳西古乐是不同的文化和文明之间相互交流的结果,纯粹的民族风格使它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借鉴和继承中原音乐的优秀品质使它得以恢宏和博大。

其实,纳西古乐是个新名词,是纳西古乐的发扬者宣科先生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

宣科,一个彻头彻尾的丽江人,也是一个最纯粹的纳西族人,他和纳西古乐有着不解之缘,自己的身上也有着富有传奇的经历。作为一个民族音乐家,宣科从小就有音乐天赋,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二十八岁时,遭遇了人生当中第一次大劫难,锒铛入狱,一进去就是二十一年。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不仅锤炼了他的筋骨,还锻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可惜的是,二十年的大好时光,正值人生当中的黄金时代,就这样白白浪费在不见天日的囹圄。

出狱后,宣科已过不惑之年,但他没有消沉,而是找到了能够弥补他长达二十多年的空白生命轨迹的事业,那就是致力于纳西古乐的挖掘和恢复。他在这一领域发现了自己的新的生命,纳西古乐在他的呵护和浇灌下,渐渐的由不被人知到广被人知,再到全世界都投来关注的目光,使纳西古乐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瑰宝。

纳西古乐,一个“古”字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第一古,就是曲目古老,像那些我们只在唐诗宋词中见到过的曲牌和词牌,如浪淘沙、山坡羊等,在今天的纳西古乐中仍然保留着谱子,称得上是原汁原味,古风古韵;第二古,就是乐器古老,乐队所用的古乐器,诸如苏古笃、曲项琵琶、芦管、竹笛等等,在现代的交响乐中,即使是中国古典交响乐中都很难见到,连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专家都叹为观止;第三古,就是高寿艺人,演奏纳西古乐的老艺人全都银须飘飘,鹤发童颜,一派仙风道骨,让人感到好像在聆听仙乐,像是到了王母的瑶池一般。

这三古见证了纳西古乐有着非凡的过去。但非凡的过去并不能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任何存在都有一定的历史积淀,尤其是在泱泱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触手可及的地方就可能经历过千年风霜雨雪的洗礼的,不足为奇。纳西古乐最打动人,也最让人诧异的地方在于历史这么悠久的音乐,走到现在却依然鲜活如初,仍然拥有来自五湖四海国内国外的广大知音。原因何在?纳西古乐为什么具有如此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且让我们从纳西古乐的传承方式上一窥究竟。

传承方式就是上下沿袭的途径和方法。中国古代音乐或是民间音乐都有着非常严格的传授方式,纳西古乐也不例外。读者都知道学京剧的艰苦,学习纳西古乐也是如此,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一点虚头巴脑的想法也不可能学有所成。

纳西古乐一般传男不传女,当然在式微的今天,为了能够让古老的音乐得以延续,也就不太在乎男女之别了。传授音乐之前,要举行庄重的拜师仪式,学生要事先取得老师的满意和青睐才可以。拜师后,他们采用师傅带徒弟、父亲传儿子的方式进行教授,唯一的凭借就是工尺谱,而且口传心授,并不是成形于纸上。这样做有一样好处,就是不会出现生吞活剥的现象,对于老师嘴里传授的工尺谱,学生们只能啃碎嚼透,烂熟于心中。传授的场景往往是师傅口唱工尺谱,一句句的来,一曲曲的学,切忌贪多嚼不烂,徒弟呢,边背诵工尺谱边演奏乐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一切都要从有耐心中学来。在这个过程中,徒弟免不了要受老师的责打,可是为了心中的爱好和理想,痛和骂一起忍,老师不也是这么过来的么?

我相信,要不是这份严格和执著,纳西古乐很难想象会走到今天。从年少轻狂的小伙到须发皆白的老头,其中要经历多少难熬的岁月,才能真正的实现梦想中的演奏啊。等得花儿也谢了,等到头发也白了,然而人生的表演才刚刚开始。

他们曾经年轻,曾经悲欢离合,曾经充满幻想,所有的黯淡和精彩都与这古老的音乐有关,现在,令人痛心的是,他们正在随时离开……

西方人发现纳西古乐

那些隐藏在中国大地上的神奇美丽的地方,大都是西方人发现的,说起来我们都不情愿接受这样的事实,或许我们中国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太熟悉了,以至于我们忽视了它的美,忽视了我们原来住在离天堂最近的地方。

丽江和纳西古乐都是从西方人的嘴里或笔底走向世界的,那时候我们中国人正为了“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战战兢兢的过活。说起来这里是中国的土地,但它充满了西方情调和气息。这能怪谁呢?一个连生命都朝不保夕的民族,如何能看护好自己的家园?

中国人正在经历灾难。战争和饥荒肆意发威,中国人的处境水深火热。但是优游的西方人一方面嘲笑中国的落后愚昧和贫病交加,另一方面却在灾难深重的中国发现了他们心目中的童话国度。

19世纪上半叶,丽江开始进入世界视野。一个叫做洛克的旅行家受《美国国家地理》的邀请,发表了一系列滇西北重镇——丽江的人文地理概况,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他所见到的世外桃源,并附上了令西方人瞠目结舌的丽江的图片。

丽江好像是遗世而独立的,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连绵的战火与它不相干,苦难和恐慌也与它绝缘,它一直以常有的宁静和谐的方式默默的存在着,直到洛克的到来并定居。洛克在丽江生活了27年,熟悉丽江的一切。在他的人生经历中,从没有见到过如此远离喧嚣和尘世的小城。

洛克笔下的丽江,是西方人绝对意想不到的。他在《美国国家地理》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丽江的文字在西方世界引起了巨大震撼,这是中国的小城?烽火连天的中国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地方?洛克发现了丽江,西方人从洛克的笔下发现了另一个中国——没有战火,没有苦难,它从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走来,它没见过世面,但却美到了极点。

丽江被发现的传奇并没有这样结束。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阅读了洛克关于丽江的文字后,一个动人的词汇“香格里拉”便在头脑里氤氲。希尔顿感叹道,难道丽江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吗?人间真有这样的理想国吗?真是太美了,远远超过人类梦境所能呈现的种种奇幻。后来希尔顿写了一本小说《失去的地平线》,其灵感来源就是洛克笔下的隐居于遥远的东方国的小城——丽江。

或许是受了洛克的感召,另一个西方人顾彼得也来到丽江。他是俄国人,他对丽江的痴迷程度绝不亚于洛克。顾彼得1941年定居丽江,一住就是九年。他不仅惊诧于丽江绝世的美丽,还深深的沉湎于丽江的一种古老音乐——纳西古乐。20世纪中叶正是丽江古乐最风靡的时代,顾彼得一定暗自庆幸自己来得很是时候。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音乐发烧友。当他第一眼见到纳西人时,惊异的感觉笼罩心头。他觉得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比不上丽江,这里到处都有让人眩目的惊艳,到处都是以往绝没有见过的神奇的景致和风土人情。

纳西人的音乐更是让他无法自拔,他为此在丽江停留了九年,从初来时的陶醉和喜欢到离开时的铁杆发烧友,顾彼得收获良多,感慨亦良多。他在其著述《被遗忘的王国》一书中,不仅把丽江描述为一个风光秀丽、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还用大量笔墨细致地描写了纳西古乐的“美妙绝伦”:

听啊!那抑扬顿挫的节奏和韵味是如此激励人心,如此地威严。我有生以来从未听到过如此深沉、辉煌,却又那么柔和悦耳的锣声啊。忽然,音乐以意想不到的美妙旋律倾泻而下,仿佛那从玉屏落下的水帘;当音乐跟着一个小金碰铃的叮冬之声逐渐远去时,又像是纳西称之为‘玉湖’的水中,掉进粒粒钻石,泛起了阵阵涟漪。最后,乐曲在一个终止式上结束。渐慢的处理恰到好处。我要指出的是,你在这乐曲之中是无法找到足以破坏整体统一感的不谐和之处的……

这就是顾彼得感受到的纳西古乐。在他看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纳西古乐绵延六百多年,没想到迎来的第一个知音竟是来自异域的顾彼得。甚至丽江的当地人也只把纳西古乐当作普通的音乐而已,没有人懂得欣赏,更没有人把纳西古乐当作古老的化石去看待。顾彼得做到了,他对纳西古乐推崇备至,并给以最高的评价:“这音乐是经典的、永恒的。它是众神之乐,是一个安详、永久安宁和和谐的国度的音乐。”

洛克,顾彼得,丽江和纳西古乐不会忘记你们的名字,你们虽来自异域,所来中国的目的也并不纯粹,但不可否认是他们让世界知道了丽江,知道了纳西古乐。在中国人不知道自己珍惜的时候,有来自异域人的发现和推崇毕竟不是什么坏事。

对于西方人发现丽江和纳西古乐这件事,中国人的心情异常复杂,既痛心又羡慕,既内疚又不安。痛心于战乱频仍国土沦丧,家国尚且难以保全,遑论保卫脆弱的文明生态;羡慕于西方人处于强者地位,有知识也有能力发掘并宣传音乐的活化石,做成了当时中国不可能做成的事情;内疚于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还要假西方人之手得以保护和推广,中国人反而落后一步,羞愧交加;不安于在未来的岁月里,中国人能够善守这份祖先遗产吗,会不会让纳西古乐沦至消失的境地?

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都要警醒。

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吗

让我们把眼光最后定格在纳西古乐的老艺人身上。

和老今年75岁了,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他是纳西古乐的演奏者,他的最大愿望就是永远和纳西古乐相伴,直到在古乐的袅袅声中去另外一个世界。他每天晚上都要到古乐会演奏,和他一起演奏的都是年逾古稀的老头子。当他们围拢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切身的感觉到纳西古乐的古老,不仅是历史悠久,演奏者也出乎了人们所能意料的年龄范围。

老人们说,只要他们活一天,就要演奏一天,演奏一天就快乐一天,生命只有在古乐的浸润下才有光泽,才显得有价值,不虚度。一生当中,老而有追求是难能可贵的,这些老艺人走过了漫长的人生旅途,经历了世事的沧桑变幻,可沉积于骨子里的那点癖好依然难以割舍,古乐就好比他们的生命似的,越是到了日暮西山的时候,越是要焕发出夕阳红的恢宏和博大的光辉。

跟随和老苍老的背影,一直来到丽江古城东大街的“纳西古乐会”。这里正准备上演一台令人期盼已久的纳西古乐演奏会。我们来得正是时候,离开演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可以尽情地领略纳西古乐的演奏氛围。

舞台的两边是一副楹联,上联是“曲奏阳春弘扬国粹玉龙骄子宣科呕心沥血”,下联是“词吟白雪大启人文唐宋遗音雅乐过海飘洋”。短短两联道出了纳西古乐的沧桑背景。整个舞台仿佛就是一个大型茶楼,分为上下两层,全是木质结构的老房子。舞台虽然不是很大,但显得很庄严肃穆,中间摆放着中国的传统乐器,正对观众的前上方,挂着一拉溜大约二十几个镶着黑框的照片,照片上都是耄耋老人,他们是已经逝去的纳西古乐的演奏家。到处洋溢着温馨和祥和,观众席上静悄悄的,平和的等待着演出的开始。

时间的钟摆稳稳当当的响了八下,整个舞台包括底下的观众席顿时鸦雀无声,令人期待的时刻终于来临。乐队成员在宣科老先生的带领下鱼贯登台。这一下在场的观众全都唏嘘不已,这些成员中古稀年龄的人恐怕还算年轻者。随即观众席上响起了经久不懈的掌声。宣科先生在热烈的掌声中登上舞台,用颤抖而激动的声音介绍了纳西古乐的历史和现状,为今天的演出拉开了帷幕。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场景,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宣科的讲话让人对悬挂在前上方的照片肃然起敬,是他们为纳西古乐的传承和发扬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没有他们的辛勤浇灌,也就没有纳西古乐现在的巍巍宏大。宣科老人还说,台上这些老艺人年龄超过九十岁的不在少数,七十几岁的宣科在他们面前还算“少年儿童”。话音一落,台下的观众哗然一笑,我们却笑不出声来。我们意识到即将听到的这场演唱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是一场即将消逝的音乐盛宴,它的演奏者以每年两个的速度递减,舞台前上方镶着黑框的照片将会越来越多。

演出开始了,古老的旋律从深邃的历史时空传来,久久盘旋,绕梁三日。如果真有一种感觉叫做“三月不知肉味”,恐怕目前的状况就是。所有人都沉浸在纳西古乐的美妙音乐之中,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古代,一切音乐的元素都显得那么的古朴、空灵。《八卦》的庄严恢宏,《山坡羊》的凄苦哀绝,《浪淘沙》的哀而不怨……所有演奏的曲调都传达着这样的讯息,纳西古乐发乎天然,存乎质朴,止乎性情,是完美的古代音乐的典范。尤其是听这些老艺人的演奏,更有一种独特的感动,他们以残存的状态演绎着旷世的绝响,这种精神震撼人心,这种现状引发了人们深沉的忧虑。

和老就在演奏者当中,演奏一件至今已经罕见的乐器——苏古笃。我们也算熟识了,从他的脸上,我们看出了他的孤独和悲凉的心境。老人的心里充满了对纳西古乐的担忧。在我们私下的谈话中,和老曾无奈的表示,如今的人只爱看一些打打杀杀,哭哭闹闹的电视剧和电影,要不就是去网吧聊天打游戏,没人喜爱和关心纳西古乐这门真正的艺术了,我精通纳西古乐的乐器演奏,可我的孙子不想学,他只爱听周杰伦,吼吼哈嘿!

残酷的现实。不单单和老面对这样的窘境,其他的老艺人同样面临着一身的技艺没人继承的尴尬。如今,一切都追逐着商业化的大潮,诸如电影、电视剧、戏曲、武术等等,都未能逃脱被商业潮流吞没的命运,纳西古乐何去何从真的令人担忧。

但真正令人担忧的不在于此,而在于后继无人。

商业化不能单纯的看作是一种祸害,很大程度上,欲使纳西古乐这种古老的音乐形态得以复兴,还真是离不开商业化的操作。事实也证明,纳西古乐的振兴却是倚靠了商业化的手段,宣科先生的种种宣传和推广的策略,都可以看出浓重的商业化的痕迹。没有商业化的运作,很难想象会有今天纳西古乐的盛名。

再看看那些老艺人,一个风烛残年,他们才是真正的活化石。但痛心的是,他们一身的技艺没有人愿意继承,年轻后生沉浸于流行音乐,对于身边的最古老最动人的音乐视而不见,他们没心思去学习,即使表达了一定的兴趣,也是浅尝辄止,三心二意,这样怎么能继承好纳西古乐呢?

老艺人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少,真正肯为纳西古乐献出青春和岁月的后继者却寥寥无几,难道纳西古乐真要成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绝响吗?

七十多岁还算“少年儿童”,这是一句悲凉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