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探索教育的价值观
36398600000013

第13章 信任——永远不对孩子说“你不行”(2)

从那以后,弗雷德就下定决心,不辜负老师的期望。这时,弗雷德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也不是那么差劲的,自己也有一些出众的才能,他发现自己的记忆力非常惊人,就连几周前的某一天吃的什么饭都能记得很清楚。后来,在初中的第一年里,他一字不差地全文背诵了林肯总统的《葛底斯堡的演说》,受到同学们的称赞。弗雷德的自信心渐渐地恢复,就在那时,他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理想:长大以后要像爸爸一样做一个出色的医生。

可以说,能否经常给孩子鼓励、能否帮助孩子建立自信是智慧的教师与平庸的教师的重要区别。墨非老师无疑是一名智慧的老师,这也正是弗雷德终生都对他感激不尽的原因。

智慧的教育者永远不会对孩子说“你不行”,他们信任孩子,鼓励孩子,总是保持对孩子的美好期待。

“麦琪和她的天才班”的故事同样耐人寻味。

麦琪是学期中被调到这个学校的,校长要她当4年级B班的班主任,并告诉她这个班级的学生很“特殊”。

第一天走进教室,麦琪先被吓了一跳:横飞的纸团、架在桌子上的脚、震耳欲聋的吵闹声……整个教室活像混乱的战场。麦琪翻开讲台上的点名册,看到上面记录着20个学生的IQ(智商)分数:140、141、160……在美国,学生入小学都要测试智商,按智商分快慢班。正常人的智商在130左右。麦琪恍然大悟,噢!怪不得他们这么有精神头,原来小家伙们个个都是天才!麦琪为能接手这么高素质的班级而暗自庆幸。

刚开始,麦琪发现很多学生不交作业,即使交上来的也是潦草不堪,错误百出。麦琪找孩子们单独谈话。“凭你的高智商,没有理由不取得一流的成绩,你要把潜力发掘出来。”她对每个学生都这样说。

整个学期里,麦琪不断提醒孩子们,不要浪费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特殊天赋。渐渐的,孩子们变得勤奋好学了。

学期结束时,校长把麦琪请到办公室。“你对这些孩子施了什么魔法?”他激动地问,“他们统考的成绩竟然比普通班的学生还好!”

“那很自然啊!他们的智商本来就比普通班学生要高,您不是也说他们很特殊吗?”麦琪不解地问。

“我当时说B班学生特殊,是因为他们有的患情绪紊乱症,有的智商低下,都需要特殊照顾。”

“那他们的IQ分数为什么这么高?”麦琪从文件夹里翻出点名册,递给校长。

“哦,你搞错了,这一栏是他们在体育场储物箱的号码。”原来这个学校的点名册在一般学校标智商分数的地方,注的是储物箱号码。

麦琪听了,先是一愣,但随即笑道:“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是天才,他就会成为天才。下学期,我还要把B班当天才班来教!”

教育者相信孩子能行,孩子就一定能行!20世纪初,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工读学校时,留下一个经典的教育故事。

当时,来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是有问题的青少年,偷摸行为更是普遍的现象,其中一个男生是有名的小偷。然而,马卡连柯却将一大笔钱交给他,让他进城采购学校急需的物品。

马卡连柯的决定让学生们大吃一惊:这不是让“小偷”变成“大偷”吗?他拿这么多钱肯定不回来了!再说那个有名的小偷,也大受震撼,心跳不止,他怎么也想不到,有崇高威望的老师会如此信任自己。

尽管有许多人反对,马卡连柯还是把巨款交给了那个学生,并完全相信他会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结果,他认真地完成了采购任务,信心大增。可以说,由于马卡连柯的信任,独自携巨款购物一事,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当然,马卡连柯并非盲目行事,他是看到了那个学生在进步,认为通过此举会推动他充满信心,另外还可以激励更多学生转变,这一切的前提就是相信孩子愿意学好。

然而,面对孩子,不是每个人都能保持对他们的信任和鼓励。在日常生活中,有些教师或父母常常讽刺孩子,说:“你要能学习好,太阳就从西边升起来了。”“你这样的孩子,将来就是进监狱的料!”这些刻薄的话像刀子一样,刺透孩子稚嫩的心,有可能让他们一辈子都生活在自卑的阴影之中,有些人甚至走上犯罪的路。这样的教育者实际上扼杀了孩子成长的希望和道路。

那么,如何才能保持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呢?我的建议是:

绝对不要贬低孩子

永远不要贬低自己的孩子,这是比尔·盖茨家教中的真传。父母需要扮演一种粉丝的角色,要让孩子感觉到在爸爸妈妈眼里他是最棒的;让孩子能够体会到,自己有一点小小的进步,爸爸妈妈都为他感到无比自豪。父母先来尊重孩子,他自己才会懂得自重。当孩子要做一件他不擅长的事情时,父母不需要说:“这个难度太大,你做不了。”而应该鼓励他努力地尝试,然后极力夸奖他:“你真是个大胆而且有毅力的孩子,再改进一下方式,会更加成功的。”

鼓励就是阳光

任何一个孩子都离不开鼓励,就如同植物离不开阳光一样。当一个孩子被鼓励的时候,也就有了接受挫折和失败的勇气。鼓励孩子的时候,千万要记住的是不可以过分地夸奖他,这样容易使其产生骄傲情绪,鼓励的目的是让孩子坚信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相信自己的能力。父母可以对孩子说“继续下去,你会成功的”或“妈妈很为你高兴”,这些鼓励性的语言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并且体会到努力付出而最终收获的乐趣。

对孩子多一点包容

孩子幼年的时候,可塑性是很强的,不管怎样的缺点都可以纠正过来。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的缺点时,不可以一味地嘲讽奚落,而是应该包容孩子、安慰孩子,然后再帮助他分析问题、克服缺点。在指明孩子缺点的时候,最好是先夸夸他的优点,这样把孩子“精神麻醉”一下,再接下来说他的缺点,他就容易接受了。比如孩子粗心,家长就可以先说他做事很果断,是个大优点,只是再细心一点就更好了。用这样的方式来包容孩子的缺点,进而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婉转巧妙地纠正孩子的错误

不要说“你总是这样粗心大意”这样的抱怨的话,你可以说:“你这次真是看得太神速了,如果你肯再看慢些的话,我会非常高兴的。”还有一种情况,当一个孩子除了数学之外,各科的学习成绩都挺好的,孩子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笨学生。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讲:“你是一个好学生,数学仅仅是几门功课中的一门,只要多花点时间成绩会好的。”

注意孩子的感受

如果家长把孩子抱在怀里告诉他你为他而骄傲,经常给予他表扬,那孩子的感觉是否会更好一些呢?家长和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不仅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表扬。当孩子作出努力之后,尽管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在与孩子说话的时候,让他永远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温暖。

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过:“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当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家长应该锻炼他逐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鞋袜、饭前便后洗手、收拾玩具等,到了五六岁时,可以让孩子学着洗小件的衣服。放手让孩子去做可以做的事,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