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民间养生密码:民间养生大智慧
36459100000006

第6章 民间谚语中的养生智慧(5)

自古以来,我国的历代医学家、养生学家都把道德修养作为养生的重要内容。唐代药王孙思邈指出:“古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会百行周备,虽绝药饵,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这是说:没有好的德行,无论服什么灵丹妙药,还是怎样去祈求,都不会延年益寿。宋代养生家邵雍在《言行吟》中指出:“始知行义修仁者,便是延年益寿人。”清代著名养生家石天基则说:“善养生者,当以德性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可延长。”明养生家王文禄在《医先》中提到:“养德,养生无二术。”这些都明确指出了养生与道德修养的密切关系。

但凡道德品行高尚之人,都会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方面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追求的东西,不苛求自己或者他人,懂得知足常乐;另一方面,他们在为人处世时不自私,能够顾全大局,为别人着想,能做到与人为善乐于奉献。总之,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多心胸宽广、平和淡泊,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为他们带来健康的体魄,长寿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民间谚语关于生活习惯的养生法

一觉闲眠百病消

在所有的休息方式中,睡眠是最理想的休息方式。经过一夜酣睡,多数人醒来时会感到精神饱满,体力充沛。科学研究也证明,良好的睡眠能消除身体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体内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得到修整,促使身体完成自我修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人们很早就发现,睡眠是人体恢复精气、体力的主要方式。因而民间有“一觉闲眠百病消”的谚语。

其实,人体进入睡眠状态,就是与外界联系为主的系统暂时停止(吸氧除外),以内部调理为主的系统开始启动。这一系统运行的功能包含解除疲劳、祛除病气、修复损坏的肌体、分泌人体所需的腺体激素等。下面我们就具体讲一下这几方面的功能。

解除疲劳的功能不用赘述。一觉醒来,精气复原,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多数人认为这是由于经过休息,肌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准确地说应是修整,是转换为另一种以平衡为主要特征的运行状态——平衡供氧、平衡电位、平衡血压……

祛除病气的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感冒病人大汗淋漓的排毒现象往往出现在病人熟睡时段。重症病人出现昏睡进而从昏睡中醒来,也是睡眠能够祛病的证明。前者是人体自身的复原功能提出睡眠祛病的需求,后者是祛病功能发挥作用的效果显现。

修复损坏的肌体功能也是这样——事实上,人们正是通过深呼吸这一充足的供氧,通过与清醒时不同的生物电刺激和含氧量充足的血液回流一次又一次地对疲倦和损伤的肌体、神经和器质进行抚摩、修复,不仅能使肌体复原,还能使损伤部位较快愈合。我们还发现,人在清醒时由大脑指挥肢体,生物电是一种走向,睡眠时这一动作电位肯定要变化,这时得服从修复系统工作的需要。这就如同我们维修信号系统,维修时的电流走向和正常运行时的电流走向会有所不同一样。

可见,充足、安稳的睡眠对保持身体的健康是必要的,尤其是生病的人,更需要睡眠来恢复精神和体力。所以,每天晚上都保持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至关重要,这是保证你精力充沛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

人老腿先老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指的是人到老年时,腿部的运动机能较之手臂运动器官早衰,常表现为腿的行动不利索,发软无力。那为什么“人老腿先老”呢?因为人到老年以后,腿部肌肉就开始减少,骨质逐渐疏松、软化、弹性韧性降低,如果再不注意锻炼,很多器官就会加快退化,迅速衰老。还有专家认为:腿部肌肉紧实的人必然也有颗强壮的心脏。所以,一个老人如果腿脚很利落,走路很稳健,这样的老人必然高寿。有的老人头发花白,耳聋眼花,这都不能预测他寿命的长短,只有腿部肌肉结实才是长寿的标志。

腿对于人体健康是如此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加强锻炼,保持腿部肌肉的结实有力,下面就介绍几种锻炼的方式:

1.干洗腿:可使关节灵活,腿肌与步行能力增强,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及肌肉萎缩等。方法是用双手紧抱一侧大腿,稍用力从大腿根部向下按摩,一直到脚踝,然后再从踝部按摩至大腿根部。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

2.揉腿肚:能疏通血脉,增强腿部力量。方法是用两手掌夹住腿肚,旋转揉动。

3.扭膝:能疏通血脉,治下肢无力、膝关节疼痛。方法是两足平行并拢,屈膝微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方向揉动数十次,然后逆时针方向揉动数十次。

4.扳足:端坐,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用双手扳脚趾。

5.搓脚:双手掌搓热,然后用手掌搓脚心,各20次。此法具有降火、舒肝明目的功效,可以防治高血压、晕眩、耳鸣、失眠等症。

6.暖足:脚上穴位很多,泡脚能起到疏通经络、消除疲劳的作用,最好每天睡前用热水泡脚,并且冬天要注意足部保暖,不要让其受寒凉。

睡前洗洗脚,犹如吃补药

中国人是非常讲究洗脚的,民间就有“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的说法。

为什么每天晚上要用热水洗脚呢?因为脚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阳经的末尾与阴经的开头都是阴气最强的地方,所以脚的阴气最重,容易受寒。这样就会使脚部的血液淤积,导致循环不畅,引起感冒等问题。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就是:脚掌远离心脏,血液供应少,表面脂肪薄,保温力差,且与上呼吸道尤其是鼻腔黏膜有密切的神经联系,因此脚掌一旦受寒,就可引起上呼吸道局部体温下降和抵抗力减弱,导致感冒等多种疾病。每天晚上用热水洗脚就可驱逐脚部寒气,增强人体免疫力。

另外,脚上有很多穴位,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双脚穴位达66个,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占全身穴位的10%。经常洗脚就可刺激足部的太冲、隐白、太溪、涌泉以及踝关节以下各穴位,从而起到滋补元气、壮腰强筋、调理脏腑、疏通经络,促进新陈代谢,防治各脏腑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便秘、脱发落发、耳鸣耳聋、头昏眼花、牙齿松动、失眠、关节麻木等症的作用,具有强身健体、延缓衰老的功效。

现在有些人,夏天怕热就会光着脚在屋子里走,而且冬天也只是穿很薄的鞋子,这样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还有人会在夏天用凉水洗脚,这更是不可取的。因为脚底汗腺较为发达,突然用凉水洗脚,会使毛孔骤然关闭,久而久之,容易造成排汗机能迟钝。而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在受到凉水刺激后,会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失调,诱发肢端的动脉痉挛、关节炎和风湿病等。

我们的双脚承载着全身的重量,拥有一双健康的脚是健康的资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的脚更多一点的呵护,给它选一双舒适的鞋子,在寒冷的冬天注意为它保暖,每天临睡前,都坚持用热水泡脚,只要坚持做这些小事,拥有一双健康的脚和一个健康的身体都不是难事。

除了每天用热水洗脚外,中老年人还可以经常按摩双脚:洗脚后,用手掌搓摩脚心,然后再按摩脚背,牵拉每个脚趾。按捏肌肉,可以使脚趾筋膜更坚韧有力,并有防病的作用。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脚尖跑动:用脚尖轻轻地两脚交替有节奏地以每分钟140~170次的频率原地跑步,能改善情绪、集中精力、增强记忆力。

有钱难买老来瘦

民间有句谚语“有钱难买老来瘦”,用这句话形容人到老年瘦一些是表示健康,大多数人也都认同这个道理。那么,老年人身体瘦到底好不好呢?

一方面来说,如果是由于摄入的热量多于机体的需要造成肥胖,从而导致横膈抬高,影响呼吸循环,使呼吸短促,易于疲劳,不能承受较重的体力劳动,并且伴有头痛、头晕、心悸、腹胀和下肢浮肿等症状。由于肥胖,人体糖耐量降低,使糖尿病的发病率比正常时高4倍,另外,还容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胆结石和胰腺炎等疾病。特别是老年人,因为新陈代谢降低,活动量减少,体内钙的吸收和储存减少。肥胖增加了体重,使脊柱和关节变形,给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从这个意义上讲,“有钱难买老来瘦”是对的。

但是,据《美国老年病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80岁后,即使体重超过正常值,也不会影响到人们的长寿。通过对一组80岁以上老年人为期4年的跟踪观察,研究者发现体重不足者的死亡原因与标准体重或超重者相比,更多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肺炎,而不是以前普遍认为的超重者更容易患心脏疾病。

研究者发现,正常体重和超重者在心脏病、肺炎和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体重不足者患任何疾病的死亡率均为超重者的4倍,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体重不足者是超重者的18倍。心脏病死亡率则是正常体重者的4倍。这项结果对“有钱难买老来瘦”的说法就提出了质疑。

所以说老年人并非瘦就会健康,也不能误解为体重越轻越好。健康的老年人应该经常保持理想体重,保持精力充沛,没有慢性疾病发生,这样才会长寿。并且,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胃肠消化功能减弱以及其他脏器衰老等,保证充足的营养使身体各器官组织能正常运行显得格外重要,而过瘦就提示着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所以,老人过于消瘦或者过于肥胖对健康都是不利的。

吃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吃得快,睡得快,便得快”,这不仅是民间谚语,也是衡量人健康与否的标准。这里的吃得快,并不是要你吃饭时狼吞虎咽,而是食欲比较好,而且肠胃比较好,吃下东西很快就能消化;睡得快,就是精神好,不会失眠,睡眠质量高;便得快,说明肠神经系统比较敏感,不会有便秘之类的毛病,排便很通畅。一个人如果符合这几项标准,那就表明他的身体处在一个很好的状态,很健康。

但是,现在的很多人连这几项最基本的健康标准都达不到,食欲减退、失眠、习惯性便秘的人非常多,这些症状都是亚健康的表现,在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影响的同时,如果长期发展下去还会导致更严重的病症,理应引起注意。

想要吃得快,就要保证自己的肠胃非常健康,多吃清淡的食物,做到吃饭有规律,早饭一定要吃,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切勿长期饱食,更忌暴饮暴食或者不正当的节食。

要睡得快就要心情舒畅,学会缓解压力。每天尽量在11点前上床睡觉,临睡前可以听一些比较轻松的音乐,不要在脑子里反复想白天的事情,努力给自己营造一个惬意舒适的睡眠环境。

便得快同样与饮食有很大关系,要多喝水,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蔬菜,多吃水果,另外保持良好的情绪也很重要,一个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很容易发生习惯性便秘。

总之,要做到“吃得快,睡得快,便得快”并不困难,只要你在生活中多留意,把健康的行为长期坚持下去,健康长寿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民间谚语中的春夏秋冬养生语录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可以说是我们最常听到的谚语,几乎每个人从小就知道“春不忙添衣,秋不忙加帽”之类的话,但是其中的道理或许就有人不是很明白了。

春天刚刚来临的时候,气候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中午艳阳高照,晚上很可能就寒潮来袭。而身体在经过一个寒冷的冬季以后,机体在棉衣的保护下,已经适应了那样一个温暖的环境,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血液循环相对缓慢,体温调节系统的功能降低,抗病的能力也比较低。这时如果急于脱下棉衣,换上单薄的衣服,遇到天气变化或倒春寒就容易受凉,引起感冒等。俗话还说“四月八,冻死鸭”。春天气候变化大,忽冷忽热,还是捂着点好。古人《摄生消息论》就说:“老人气弱骨疏体怯,风冷易伤腠理,时备夹衣,温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即老人的棉衣不要太早脱掉,准备几件夹衣根据天气随时增减。

至于秋天要冻,道理就正好相反。秋天的气候是逐渐变冷的,人们只有逐渐增加衣服,才能使机体逐渐适应气候的变化。穿单薄点,身体还能经受寒冷的锻炼,提高耐寒能力。假如在刚转凉的时候就穿上棉衣,就会使机体和寒冷的接触机会减少,得不到锻炼,抗寒能力反会减弱,到了严寒的冬天必然不能适应,容易引起感冒、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疾病。所以,秋天要冻着点好。

但是,“春捂秋冻”并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不管春天多温暖也要捂,秋天多冷都要冻,这只是相对的,要依据气候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

门前一树椿,春菜不担心

香椿又名香椿芽。椿芽是椿树在早春枝头上生长出来的带红色的嫩枝芽,因其清香浓郁,故名香椿。早在汉朝,我们的祖先就食用香椿,从唐代起,它就和荔枝一样成为南北两大贡品,深受皇上及宫廷贵人的喜爱。宋代苏武曾作《春菜》:“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芽寒。”盛赞:“椿木实而叶香可啖。”清代人有春天吃椿芽的习俗,谓之“吃春”,寓有迎新之意。至今,香椿仍然是早春佳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