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藏医养生密码:藏医养生大智慧
36459500000019

第19章 藏医独具特色的治病疗法(2)

用涂药涂擦头部、面部,第6、第7胸椎,前胸、四肢掌心。全身等部位,待干后,必须要用豌豆面搓干净,不然会激发培根;用惜粑搓干净,不然会激发培根隆合并症。

藏医****疗法

****法用药末加入油脂或肉汤制成药液,注入****灌肠,使病邪随大便排出,治疗腹部以下疾病的一种方法。****疗法分为缓导法和峻导泻。下面我们分别予以介绍。

一、缓导泻

1.药方:分洗导泻方、柔导泻方、洗柔泻方3种。

(1)洗导泻方:用水生动物,如鱼、蛙、蝌蚪等肉汤,黄牛乳,黄牛乳中提取的融酥油,加上述川木香等五味药末,再加疣果大戟。用于隆、赤巴合并症。

(2)柔导泻方:肥羊肉汤、牦牛乳、融酥油加川木香、荜茇、柏树叶、光明盐、诃子研末。用于治疗单一性隆病。

(3)洗柔泻方:用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动物肉汤,如虎豹、糜鹿、野驴、野牛等,山羊乳、山羊乳提取的融酥油,加上述川木香等五味和无患子。用于培根龙合并症。加减法:上述缓导泻方中,治疗单一性龙病者加阿魏、紫硇砂。培根龙合并症者,加干姜、荜茇。龙赤巴合并症者,加木藤寥、麻花艾花。痞瘤病加硼砂。虫病加信筒子。胃肠胀满加川木香。

2.用法:药液温度30℃左右。先将药液装入羊肚子或膀胱制成的****器中,在口部扎一根8指长导管,尖端必须尖而光滑,涂以油脂。

****时,患者俯卧于床,臀部抬高,****涂以润滑油脂。先将****器中空气排尽,然后将导管插入肛门深约3~4指左右,频频挤压****器,只剩少许为止,拔出导管,用手揉搓腹部,如有泻意,尽量忍耐,待不能忍耐时,排泄数次,然后提起患者两足,摇动身体,拍击足心,促使继续泄泻。使用柔导泻方,一般在日落时****,黄昏可泻出。若逾期不泻者,可再以峻导泻法****。若龙势偏盛、胃火较强者,可连续施用本法数次,其它疾病,只用一次,术后用温水****催泻几次即可。

二、峻导泻

1.药方:分中和、锐利、温和3种。

(1)中和方:疣果大戟、光梗丝石竹、碱花、酒曲、花斑蝥,屋梁吊挂烟灰共研细末,用牛黄溲或酒坛中剩的浊酒调汁。利器创伤,再加动物胆汁;急腹痛加短尾铁线莲;下部热症加大黄;腹胀加角蒿;虫病加白蒜;寒症加荜茇。

(2)锐利方:即前方按病情加减后,再加狼毒。

藏医金针疗法

金针疗法藏医很独特的一种疗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刀等锐利器械,刺入人体的一定穴位和部位,排除体内积液、脓血、痞块、异物及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金针法功能有两种。一种功同中医针法,通过针刺固定穴位,刺激经络,使气血通畅、经疏络通,改善和增强人体免疲功能,达到治病目的。一种是通过穿刺,排出体内积水、脓血,刺破痞瘤、气聚集等,达到治病目的。

一切隆病、培根病、寒症、不消化症、痞瘤、腹水。气聚症、肌肉麻木肿胀,坏血、黄水、脓、关节积水,药物医治无效的其它疾病,均可用金针穿刺治疗。而年迈体衰、小儿、意志薄弱者,不听医生嘱咐者,肝脏、热性痞瘤扩散,心脏等五脏六腑受外伤扩散或热性病余留者均不能施木。另外,血、赤巴引起的一切热症,特别是危及生命的脉、脂肪、脏腑的凶险部位,禁用金针穿刺。

金针穿刺要特别注意死兆。死兆有触及疾病的死兆,触及要害的死兆及诱发零星隆的死兆。前两者讲穿刺法时已讲过,特别是触及脉道要害,麻木疼痛,必须立即停针;诱发零星隆时,患者出现打呵欠、吐逆、颤抖、四肢翻转等,必须慎重。

藏医滴鼻疗法

滴鼻法是将药汁滴入鼻腔,达到开窍、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早在公元8世纪,藏医就用此法治病。适用于头部及锁骨以上各种疾病。滴鼻疗法有两种,下面分别予以介绍。

一、平息法

红花、融酥油、冰糖少许,调汁滴入鼻中,适用于头部风、血交杂病症、阵发性头痛;甘草、余甘子、白糖、融酥油,适用于耳病、腮部疾病、脑病;萝卜汁滴,治头及耳杂疾病;新鲜融酥油汁,治锁骨以上一切龙病;新马粪,用布包裹挤汁,滴入鼻中,止鼻衄、治脑虫及目中虫病。清晨或晚上,患者仰卧,颈部垫高,头后仰。将鼻药滴入5~7滴,稍卧片刻。

凡瘟病初起,外部创伤,以及酒醉,食油脂类后,切禁用平息法

二、清泻法

山奈、紫贝齿、川乌、光梗丝石竹,各等份,煅存性研末。花斑蝥5个(头足齐全,去内翼)、白硇砂(与斑蝥同量)研末。6味药包入纱布浸泡于童便,半月后取出挤汁。此方为峻泻剂。短穗兔耳草、白硇砂、石菖蒲、广木香、甘草各等份,同上法浸泡于黄牛溲中,挤汁,待用。此方为缓泻剂。

清泻法,对感冒久冶不愈渗人鼻腔的鼻塞、脓肿等鼻腔疾病,白喉,炭疽,目赤,麻风,黄水病,头部外伤引起的脉窍溃散等,有显著效果。但凡属隆病引起的头晕,眼朦胧症,倒睫,齿病流脓血,均禁用清泻法。

先以油脂涂擦患者头部,炒青稞熨敷额头、然后令患者清洁鼻腔、仰卧,头部后垂。将以上药汁用山羊乳拌和,灌入细竹管,缓慢地将药吹入鼻中7~9滴,稍待后以温开水漱口。如药物流入上腭,即用口呼气堵回,药后静卧数分钟。

在施行滴鼻法时,如果出现鼻衄等反应者,可于头额、上身、印堂等处冷水喷激。喷激无效者,宜服用有关止血方剂,如“百济查里”止血散、“那乙果若”止血散等。也可灸左右肩头鼻孔吹气所至处及小尖脉放血等。如发生目赤、头额、刺痛,是药力未达病所的原因,可取鼻脉、额脉及舌下脉等处放血,然后再在头部用冷水喷激。

藏医油脂疗法

藏医油脂疗法是食用动、植物油脂或外用涂擦、点滴身体的特定部位,达到治疗疾病、营养滋补,增强体质的目的一种治疗方法。藏医史书中记载,公元前百余年藏族人民就懂得用融酥油止血疗伤的道理。

凡年老体弱,消瘦无力,劳神过度,营养不良,流血过多,水中作业过久,施行寒水石滋补法引起的胃粘液、消化液减少,“刹叩”病(尿混浊粘腻),****和体质耗损,隆盛,隆病引起的白内障、翳雾等均有效。但凡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腹泻,痛风,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珍宝药物及水银中毒,食欲不振,培根病,木布病(各种胃病、胃肠溃疡等),消渴,吐血,胆汗,黄水等病症,不宜施行油脂法。

油脂疗法行施得当,则使胃肠润滑,增加胃火,增进体热,助营养,两便通畅,不贪油腻,容光焕发,耳聪目明,不易衰老。如果服用失量,则会出现呕吐,下泻,食欲衰退。春季服用植物油,容易诱发培根病、赤巴病(胆囊炎、肝热病等);冬季服用脂肪油,因寒冷不易消化。

用融酥油、骨髓、脂肪及芝麻、白芥子、菜籽等植物油外用涂擦,可以治疗创伤疮疡;涂擦胸部、头部,治胸痛、头风;制成轻导泻剂****或制成油锭纳入****,用以泻下,治疗腹中疾病;内服可以治疗脏腑诸多疾病;滴耳、滴鼻及用纱布包裹热敷眉心、额头、脑部、眼睑、鼻梁,治耳病、眼病、鼻腔疾病、头脑疼痛;口含则治舌、齿、口腔疾患。

油脂疗法后,儿童、老人、营养好的人,不能食用富有脂肪的食物,应配以肉汤。炒青稞粥、稀饭、蜂蜜等易吸收消化的饮食。油疗法之前后须多喝热开水帮助消化。行术后,禁忌进食酸腐生冷饮食,宜进食炒青稞粥、稀饭、无油脂干羊肉、新鲜酪汁等。禁止房事、强烈劳作、忧思悲伤、骑马、白天睡眠、水浸、湿地停坐、风吹烟熏等。

如果油疗用量过度出现饥渴时,将盐巴和牛粪烧热敷于胃部,多饮放有光明盐的开水引吐。食用豆面、豌豆叶、大麦面粥和陈旧酪汁、新鲜薄酒。或饮用放有少许寒水石粉的开水,可以消除副作用。

藏医利尿疗法

藏医利尿法是服用利尿方剂,将病邪通过尿道排除,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凡施行吐、泻、滴鼻、****等法后,未能排除的疾病,陈旧疾病,妇女不孕症或产后不再受孕,死胎不下,子宫痞瘤,妇科血症散布等。以及痛风,湿痹,疖痈,日形脓肿,水肿,血管痞瘤,尿道阻塞,尿道痞瘤,皮肤疡痒症,头部外伤所致的毒邪播散于内脉,陈旧疡疮,黄水增盛症,肾病引起的燕芒症,麻风等各种疾病,均可用本法治疗。但凡孕妇、小儿,尿淋浊,遗精以及与性功能衰弱有关疾病应禁用此法。体质虚弱者慎用。

一、术前应做的准备

利尿施术之前夜,取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加入各疾病对治药物各等份,煎汁内服2~3次,将散布病邪聚之。然后服用八味雪蛙丸:雪蛙肉、螃蟹壳、小豆蔻、冬葵子、蒲桃、溪中碎云母、洋刀豆、“扎库休”,藏糖为引。或者服用雪蛙肉、寒水石(制)、山柰、荜茇、木藤蓼、光明盐、小豆蔻、菥冥子散,以便将排尿通道清除干净。

二、如何施行利尿法

1.清道:首先服用小豆蔻、螃蟹壳、“扎库休”(可用“库休子托”代)、冬葵子共研末,热症以凉开水送眼,寒症以酒送服,或热症以白糖、寒症以藏糖送服。可在利尿前迅速攻破疾病。

2.引发病邪:清道后服白硇砂、丁香、螃蟹壳、朱砂、冬葵子,红糖或白糖为引,将病邪骚扰引发出来。

3.利尿药方:

①六味斑蝥丸:花斑螫21个(头足齐全,秋季刀杀为佳,自死为劣,去内翼,炒青稞中煨热)、白硇砂、螃蟹壳、朱砂、红花、滑石、硼砂(制)各等份,加水虫为上述各药量的1倍捣碎,以酒制成豌豆大小丸子。

②九味羚牛角丸:羚牛角粉、鼯鼠骨粉、苍耳叶和花、鬼臼果、白硇砂、海金沙、螃蟹壳、小豆蔻、银朱研末制成丸药。

③霹雳露散:水银(制)70g,硫黄5.5g,花斑蝥7g,白硇砂22.5g,疣果大戟35g,骨碎补6g,麝香1g,甘松40g,红花2·5g,圆柏叶5g,共研细末,水调为丸,如豌豆大。作泻脉利尿剂,颇有效。

4.用法:服利尿剂前傍晚,用冬葵叶作菜加少许盐服用,更时进行清道,夜半服引发药,黎明时服利尿药9丸,并根据病情,热症用白糖或开水,寒症用藏糖作引,大约日出时便可中病。若未中病,可追服7粒药丸。若已中病,待首次服下药丸消化后,继服5粒。待消化后,再续服5粒,这样避免斑蝥中毒而引起的疼痛与疾病所致疼痛并发。

施行利尿法时,必须特别注意保暖与催激法的运用。排出之物色黄有紫色脓血,以及茸毛状物与细小颗粒状等各种杂质者,是病邪已尽的征兆。这时即可停服利尿药,再服几次催激药,以肃清余邪。

三、术后处理

在服利尿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则用镇吐法、找分散导滞留、镇刺痛、通阻塞、止泻法等6种方法处理。

镇呕吐:服药后不但不下泻,反而上行呕吐者,可用冷石子冷敷,用芳香药熏鼻,抓住头发,冷水激面,按下两肩,不令摇动。具体参见泻下法术后处理项。

找分散:服利尿药后,无任何排尿反应的,查找药物是否过于陈旧失效,炮制法是否得当,主药的剂量是否太少,热、寒症使用的药引是否用错等原因,逐一纠正过来即可奏效。

导滞留:病邪滞留,胃脘满阻者,可于全身,特别在背部按摩。用火将手烤热温熨腹部,或温开水中放少许光明盐,多饮几次即可。

镇刺痛:少腹及前阴部位刺痛者,宜用炒石子酒淬热熨。此法无效者,是黄水滞留,可用白硇砂、螃蟹壳、荜茇共研末白酒送服。若仍无效者,则是斑蝥炮制不善所致,用蝗虫头3个,水虫、白草乌共研末,以酒送服。此法仍无效果,则是隆病引起的刺痛,用陈旧骨头煎汤,掺入稀饭中喝,定可止痛。

通阻塞:小便不通,多因尿道被****、茸毛、瘀血、结石等阻塞所致,可用手揉搓生殖器,然后如挤奶似地向外挤压。或用白硇砂、川木香、水富蒲、胡椒等煎汁,用导管注入膀肮内即有效。

止泻法:药后泻下不止者,若患者体质强壮,不必治疗,待其自止。反之,用紫草茸、山矾叶煎汤加熊胆内服,可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