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不生病的智慧大全集
36482100000120

第120章 深谙养生之道,带病延年长生(10)

3.早发现、早治疗。日常生活中,早期心梗、脑梗的潜在患者可能只觉得胸闷、头晕、睡眠不好,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症状。具有危险因素的中青年应定期进行专科体检以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对急性心梗、脑梗患者来说,只要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应立即呼叫“120”急救系统,尽早到医院就诊。

4.冬季须谨防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液流通受阻,使血管内的毒性物质不易排出,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

冬季注意事项:

(1)防止栓塞。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因此要十分注意保暖。

(2)患者不宜晨练。因为睡眠时,人体各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活力不足,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3)进补要适度。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

(4)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

(5)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冬季要等太阳升起来之后再去锻炼,此时,温度回升,可避免机体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

5.保护心脑血管好习惯

(1)及时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时再饮水;

(2)久坐不动者每日三餐只需一顿吃得丰盛些;

(3)每周至少要吃2~3次海产品;

(4)每周吃红色肉类(如牛肉、羊肉等)不超过2~3次;

(5)每天至少要喝一杯奶;

(6)尽量少吃含钠食物;

(7)多吃含丰富胡萝卜素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花菜等;

(8)使体重保持在与自己的性别、体形、身高相称的最佳状态;

(9)尽可能喝硬水而不要喝软水。

生死时速:如何抢救脑血管病人

看过《生死时速》这部电影的人,一定会对里面惊险刺激的场面印象深刻。不过那毕竟只是电影,如果不幸有个脑中风病人突然倒在你面前,而此刻你是唯一可以帮助他的人,那么你就赶上了现实版的“生死时速”。这时候你应该如何施救呢?

1.注意事项: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紧急联系神经科医生;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若必须移动时千万要小心;手脚麻痹、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是脑中风的先兆,要尽早发现、治疗。

2.检查有无麻痹等症状:鼻子一侧出现皱纹,左右鼻唇沟不对称;嘴的一侧下斜,脸部不对称;口水下滴;出现打鼾;脸色发红(或发青);眼睛充血;剧烈呕吐;大小便失禁;发烧或出汗等。

3.切忌对脑中风病人采取以下动作,如摇晃、垫高枕头、前后弯动或捻头部、头部震动等。

4.急救措施。

(1)检查生命体征,如病人意识清楚,可让病人头部略向后仰卧,以开通气道。不需垫枕头,但要盖上棉毯保暖。

(2)对失去意识的病人应保持气道通畅。

(3)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要保持室内温暖并注意空气流通。有大小便失禁者,应脱去病人裤子,垫上草纸等。

脑中风病人呕吐时应采取下列措施:

(1)脸朝向一侧,让其吐出。

(2)抢救者用干净的手帕缠在手指上伸进患者口内清除呕吐物,以防堵塞气道。

(3)装有假牙者,要取出假牙。

(4)未得到医生许可,别让病人进食或饮水。

5.脑中风病人抽搐时应采取下列措施:迅速清除病人周围有危险的东西。用手帕包着筷子放入病人口中,以防抽搐发作咬伤舌头。无筷子时也可用手帕卷着,垫在上下牙之间。

第六节 高血压完全可以由我们自己控制

高血压病——潜伏在你身边的“定时炸弹”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常常把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混同起来,认为只要发现高血压就是高血压病,或者把高血压病简称为高血压,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高血压只是一种症状,不能算是独立的疾病。许多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甲亢等,都可能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但由于这种高血压是继发于上述疾病之后,通常称为继发性高血压或症状性高血压。

而高血压病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称为原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病人的90%以上。它对人体的最直接影响是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脏的每一次搏动更为“费力”,还会激活体内多种生物因子,日久则会引起心肌肥厚、心脏扩大,随即并发高血压性心脏病,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部分患者可因心律失常发生猝死。

高血压病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发病因素。而脑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以引起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病因。如果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在肾动脉上,可导致肾组织缺血,最后出现肾功能不全。严重的可致尿毒症,而后者加重高血压,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说高血压是潜伏在人们身边的一颗定时炸弹,一点都不夸张。

而且它的潜伏工作做得相当出色,前期表现也并不突出,仅有一些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另外,血压不稳定也是高血压病的早期特点之一。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完全没有症状,容易被疏忽。到了高血压病中晚期,血压持续增高,会造成全身各器官小动脉损害,出现眼底出血、心绞痛、脑中风、肾功能下降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危及生命。

近年来,由于都市工作竞争加剧和生活节奏加快,高血压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在人群中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约1.6亿人,平均每年新增500万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随时关注自己的健康,定期体检,不要给高血压病可乘之机。

是谁引爆了高血压病的“导火索”

虽然高血压病这颗炸弹潜伏在人们身边,但如果你足够谨慎,那么就可以与它相安无事。就怕有些健康意识淡薄的人,对这种病症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仗着自己年轻,天不怕地不怕,这是最致命的。

虽然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明确,但是一些因素可以导致高血压病的发病,下面我们还是一起来看一下,到底是谁引爆了高血压病的“导火索”:

1.遗传:调查发现,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在同一个家庭高血压患者会集中出现。双亲若一方有高血压,则其子女的高血压;患病率要比双亲均无高血压的高出1.5倍;双亲均有高血压者,其子女高血压患病率要高2~3倍。遗传性高血压患者有两种类型的基因遗传:(1)具有高血压病的主基因,随着年龄增长必定发生高血压。(2)具有高血压病副基因,这些人如无其它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参与则不发病,但目前如何从形态、生化或功能发面检测出这些遗传素质还是很困难的。

2.肥胖:肥胖与高血压有高度的相关性。有关资料显示,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较体重正常者要高2~3倍。肥胖者体内血容量增高,心排出量高,肾上腺素活性增高,可导致血压升高。在高血压病人群中30%以上属超重肥胖。

3.性格因素:已发现高血压与性格及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急躁、易怒、爱激动可使人体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胰岛素分泌明显高于正常人。这些物质能引起神经系统兴奋,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时间久了就易患高血压病。

4.神经、精神因素:如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或常遭受精神刺激,易引起高血压。比如那些长期从事紧张度高的职业,如司机、售票员高血压的患病率达11.3%,其次是电话员、会计、统计人员,患病率达10.2%。这说明高血压病在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紧张又缺少体力活动者中易发生。

5.膳食影响:食盐摄人过多也是高血压最常见、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钠摄人过多可造成水份在体内潴留,增加血容量。钠还能增加交感神经的紧张度,促使血管收缩压上升。高血压病人每日盐摄人量应低于6克。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食盐摄人量应当控制在5~6克以下,大约相当于一个3口之家每月食用500克盐左右。此外饮酒过量,长期喝咖啡,膳食中缺少钙,饱和脂肪酸摄人过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比值降低等均可使血压升高。

6.吸烟:烟草中尼古丁可使人体血管活性物质增多,诱发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

疾病自查——高血压离你究竟有多远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一般要在数周之内非同日两次测血压均增高,方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处于临界水平,则需3-6个月的时间来肯定测定值,如果血压明显升高或病人已有心、脑、肾等脏器并发症,观察时间可缩短。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血压增高达到140/90mmHg,方可诊断为高血压。血压在130-139/85-89mmHg为血压的“正常高值”。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监测血压如同服降压药控制血压一样重要。监测血压是医生对病人制定降压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也是评估是否已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目标值,从而预防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及其并发症的判断标准。

自测血压的方案目前虽不统一,应根据临床上高血压病人的情况,可采取下列方法:

1.血压计的选择:可根据需要选购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读数准确、使用方法容易掌握的血压计。

2.白测血压的部位:最好在上臂肱动脉处。手腕部位因明显低于心脏水平,测量数据可能相对偏低;手指部位的动脉压力波形提前受到反射波叠加,测量数据相对偏高并且变异较大,因此在手腕和手指部位进行自测血压有待继续研究。

3.测血压的体位:平卧或坐位,使上臂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

4.自测血压的方法:可根据病人的需要,血压平稳时每周测1—2次,血压波动时至少每天1-2次;最好是在晨起7:00~8:00点和下午7:00~8:00点测量,每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记录。

5.家庭用的血压计特别是电子血压计,读数可能会有偏差。建议与医院的水银柱血压计校对。

应对高血压,当从肝肾两脏入手

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疾病,高血压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此病在各国的患病率高达10%~20%,甚至会导致脑血管、心脏、肾脏的病变。现在我国高血压患者大约有1亿多,基本上都在服用着降压药。其实,高血压最可怕的是它带来的隐患,比如,心、脑、肾最容易受到波及,当然危害性最大的还是心脑血管病了。所以,得了高血压之后,最重要的是从日常生活入手,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控制好血压。这样的话,即使血压没有降到正常值,身体的各个器官也会适应这种状态,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人一样能够健康地生活。

高血压一般分肝阳上亢和肝肾阴虚两种类型。肝阳上亢的人经常脸色发红,脾气也相对比较暴躁,特别容易着急,这种人血压的波动比较大。肝肾阴虚的人经常会觉得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一般血压波动不大。但是,不管什么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要好好地利用我们人体自身快速降血压的三个关键部位——太冲、太溪和曲池。因为,不管是什么类型,肝阳上亢或者肝肾阴虚,都是肝肾两脏的问题,前者以实证为主,后者主要是肝肾阴虚。

肝五行属木,主藏血,性升发,肾属水,水生木,肝木如果没有肾水的滋润,它就生发太过,血管的压力会加大,血压就会升高;如果肾水充足的话,就可以以柔克刚,把肝的那份“刚性”给中和一下,血管也会变得相对柔韧,血管弹性变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几率。

太冲穴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生发太过;肾经上的太溪穴补肾阴就是给“肝木”浇水;大肠经上的曲池穴可以“扑灭”火气,降压效果最好。如果坚持每天按揉这3个穴位3~5分钟,每次不低于200下,两个月就会有效果。

另外,用中药泡脚也是比较简易有效的降压方法:取钩藤30克剪碎,放到盆里煮,不要大火,10分钟以后端下,稍微凉一点的时候加一点冰片,然后把双脚放进去,泡20分钟。长期坚持,就会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

在饮食上,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戒掉一切寒凉的食物,多吃补肾补肝的食品。平时保持心情舒畅、豁达,也能让心经、心包经畅通,有助于血压的控制。总之,高血压是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精心调养的病,患者本人一定要注意防治结合。

病高一尺,食高一丈——让你的血压不再“高”

“高血压”就像“家常便饭”一样被大家司空见惯,提起高血压,大家都会联想到头晕头痛、耳鸣健忘、失眠多梦、血压升高等症状,可见高血压的“知名度”不是一般的高,其“覆盖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许多人常年吃着降压药,但是一旦停下来,血压又上去了,对于这种疾病,西医西药束手无策,但谁也不愿意做“药罐子”,近年来,大家把防治高血压的希望寄托在了中医的身上。

中医认为,情志内伤,肝肾阴亏阳亢或饮食不节,痰浊壅滞就会出现高血压;因此应以滋阴平肝潜阳或除痰祛湿等方法来防治。不负众望,用中医的办法对付高血压,大都可以截断扭转病势。那么,不管是防,还是治,我们应该怎样做呢?